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8-22 12:44

“外国”是个什么国?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源:《老友记》剧照


前两天给某平台写一篇专栏,主题是东欧国家的房价。在文章的结尾,我特意加了一段关于房产税的文字。


之所以要加这么一段,是因为作为二十几年的老网民,我熟知有些人多喜欢抬杠,也知道抬杠的套路。比如说到其他国家的房价,抬杠者往往会搬出“永久产权有什么了不起,房价高低也是扯淡,国外光是房产税就能把人榨干。”“外国买房子容易,但是根本养不起,一个房产税就是大负担。”


无论网上还是线下,我有个经验:如果对方张嘴就是“外国都如何如何”“国外都怎样怎样”,不管他是夸还是踩,我都会失去对话的兴趣,因为不想自找麻烦。


原因很简单,那些动不动就这样说话的人,连基本逻辑都没有——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叫“外国”,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具体在房产税上,在欧盟内部,有些国家有房产税,有些国家没有,有些国家房产税很高,有些国家的房产税完全是象征性收费。我在那篇专栏里提到的三个国家,情况就各自不同。


捷克房产税是每平方2克朗到10克朗,1克朗不到0.28元人民币,也就是每平方米是人民币0.56元到2.8元之间,换言之,如果你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每年要缴纳的房产税,大概介乎于人民币56元到280元之间。另外,捷克在2014年取消了遗产税。


至于波兰,2022年上调了房产税,最高从原先的每平方米0.85兹罗提上调至0.89兹罗提,地税的最高税率从每平方米0.52兹罗提上调到0.54兹罗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每年最高要交89兹罗提的房产税,折合人民币128元。如果你买的是别墅,除了房子还有1000平方米的大花园,那么花园这块儿还要承担最高540兹罗提的地税,折合人民币780元。


匈牙利呢?它没有房产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许多极其武断的判断,最有意思的是,说这些话的人反而总是觉得自己很客观。


对“外国”这个词的使用就是这样,我第一次对这个词的滥用有感知,还是在多年前的BBS时代。一位朋友写了篇客居海外被邻居善待的文章,有网友评论了一句“肯定胡编乱造,外国都歧视我们”。看,信口开河多么容易,搞对立又是多么容易。


别以为这种话只出自某一类人口中,很多高学历的人也是如此。也别以为这种话只出自某一种立场,其他立场也一样。


也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口头语,谁说话那么仔细,这样挑剔就没法说话了。但实际上,语言表达的严谨并不是一件难事,没人要求一个人在闲谈中把所有国家收不收房产税、具体征收标准都一一列出来,只需要把话改成“有些国家的房产税很高”就足够了。这个要求很高吗?一点也不高。


在我看来,语言和文字都是逻辑的体现,一个人的语言和文字不遵循逻辑,那这个人自然就没有逻辑,也就没有说理的能力。跟这种人讨论问题,最终只会落入胡搅蛮缠的泥坑。


类似“外国都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它体现的是一种基于认知狭隘和误解所产生的的绝对化判断思维。这些年来,我们见过无数这样的例子。比如见到一家外国媒体发布了不实报道,就来一句“外国媒体都如何如何”,但实际上,别说“外国媒体”了,随便一个西方国家,它的媒体都无法保持一致,谁也没有办法号令所有媒体。


人经常被自己的狭隘认知所欺骗,我再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中小学教师子女成绩好”。这是许多人的认知,但它真的符合实际吗?有人会说,不能这么绝对,严谨一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子女成绩都好”,行了吧?


抱歉,这个说法同样没有数据支撑。很多人说到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最喜欢拿身边人当例子,可身边的个例能说明什么呢?


没错,教师子女因为父母更懂得应试教育的套路,所以会存在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真的具有普遍性吗?你能举出楼上楼下的正面例子,我也能举出身边无数个反例。这种以个例互砸的方式,根本就不是一种正常说理的讨论方式。


反倒是教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心理学领域非常关注的。当年豆瓣那个著名的“父母皆祸害”小组,从创始人到骨干成员,一直以中小学教师子女居多。为什么他们如此痛恨自己的父母?因为很多教师会将自己的职业角色代入家庭,过度的“教育自信”使得他们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形成一种压抑的家庭氛围。


同时,如果家长和老师是同一个人,孩子会失去一样非常珍贵的东西——空间,或者说是成长的“缝隙”,继而失去自由感和想象力。所以很多专家认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是生活中的两个角色,如果他们合而为一,孩子会无处躲藏,很多心理学报告都证明了这一点。


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经做过一个中国人心理疾病调查,其中有个数据非常有意思——在调查中表示自己有过强烈自杀倾向的孩子中,居然有一半来自教师家庭。


我有个朋友是教师子弟,他开过一个玩笑,特别有意思:“以前学生家长为了自己孩子,整天奉承我妈,她就以为自己真的很懂教育,很懂孩子心理,所以天天在家折腾我。”


这话很好笑,但也很真实。但是,即使“教师子女心理问题”一直被心理学界所关注,即使有那么多调查报告,很多人依然只相信自己的个例判断。这既是知识结构问题,也是认知能力问题。正因为认知能力的欠缺,才会武断化、绝对化看待问题。


在现实中,武断化和绝对化的最直接表现,反而是一种故作“客观”的态度,比如对辩证法的走火入魔式使用。


在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辩证法当属“凡事总有好的一面”,与之类似的还有“凡事都有好有不好”。


这话是对的,但却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任何信息增量。而且,大多数滥用辩证法的人,将这句话当成了否定对方或维护自己观点的神器。


在网上讨论过问题的人都知道,如果对方搬出“凡事都有好有不好”的句式,正常探讨就已经结束了。因为不管你说什么,对方只需要搬出这句话,就能将你拖进泥潭。比如你说希特勒是个恶魔,他跟你说希特勒也有好的一面,没错,希特勒确实有长处,但在讨论中,这种“正确的废话”无异于混淆是非。


喜欢说“凡事都有好有不好”的人,往往以理性客观公正自居,但实际上他们才是最极端的。还有那句常见的“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这是一句典型的病句,“凡事”本身不就“一概而论”了吗?


这种表达的糟糕并非语病那么简单,它几乎阻挠了所有正常沟通的可能性。因为那些喜欢说“凡事都有好有不好”并以客观自居的人,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往都会以类似论调作为反驳依据,将对方拖入逻辑泥潭,却忽视了事情本身,将是非利弊都弃之不顾。


辩证法的“凡事都有利弊”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用于生活,则是一种取舍。比如喝水可能会呛死,这是它的弊端,但人不喝水会死,所以我们取其利,还是要喝水。吃饭可能会噎死,这是它的弊端,但人不吃饭也会死,所以我们取其利,还是要吃饭。


一个人选择离开山村,去大城市读书和打拼,当然有弊端,因为远离父母和家乡,因为可能会有适应问题,甚至有风险。但他更希望离开那个闭塞环境,寻求新的生活,这是取其利。他的父母如果嚷嚷“凡事都有好的一面”,要求他留在家乡种一辈子地,就一定合理吗?


事情的利弊,仅仅是一个人生取舍参考,而且因人而异。比如有人认为考公务员工作稳定又有保障,利大于弊,但换个人可能就未必这样认为,或许“稳定又有保障”还是他眼中最大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当事人的利弊权衡为准,而不是将“凡事都有好有不好”当成阻挠他人或反对他人的理由。


动不动就“凡事如何如何”的绝对化,与“外国都如何如何”是一脉相承的认知缺陷,但前者更具隐蔽性,也更糟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