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8-24 10:16

那些在短视频上发“厄运走开”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动刻度 (ID:madthings),作者:司马徒林,编辑:王焕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迷信玄学的气息,正在社交网络上四处弥漫。


“求锦鲤”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 60 亿,星座命理塔罗牌在朋友圈大行其道,打开小红书,随便一搜“转运”,也能找到一大堆祈福求好运的图文。仔细看评论区,多次还愿的信徒大有人在。“接住好运”“厄运走开”之类的弹幕同样充斥视频平台,路人看了一头雾水。


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键三连就能赶走霉运,但网络迷信玄学,受众规模委实不可小觑。


所以,在人人嘴里都是 Web3,言必称元宇宙的 2022 年,我们为什么还会沉迷于古老的迷信?


一、祥瑞御免、莲蓬鬼话与赛博女巫


事实上,网络迷信与我们的渊源,远比想象中更久远。


Web1.0 时代,互联网迷信就已经在大大小小的 BBS 广为流传。倘若把范围限定在“中文互联网”这个区间,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无疑是网络作家马伯庸的“祥瑞御免”:


“但凡和马伯庸打交道,十有八九都要倒霉——想要保平安,回复一句‘祥瑞御免’必不可少。”


这句奇怪的传言,在国内网络社区至少已经流传了 20 年。但追根溯源,起因其实并不复杂:


‍我的某个网友圈里有一位人士,以善于给别人带来晦气著称。据说他本来也无甚灵异,只因某次上京与网友聚会,与之见面的人莫不大倒其霉,小到迷路、吃坏东西,大到丢钱包、计算机故障,不可胜记;此人有口头禅曰“天降祥瑞”,便从此得了个“祥瑞大明神”的名号。


据说凡与他见面、联络、在网上读他发的帖子,甚至仅仅是背后谈论一下他这种特异之处,都会立刻有报应。某个他经常出没的论坛上,“祥瑞”已经成为“倒霉”的代称,每次谈及此事都必有一堆人纷纷跟帖,诉说自己因为对大明神不敬而又遭到了何种不幸。


——《神秘与平凡》,《环球》杂志2005年第8期,作者碧声


然而,尽管仅仅是熟人间的一句调侃,但随着蓬勃发展的个人主页和 BBS,小圈子里的“祥瑞御免”,很快就伴随转帖在中文互联网上大规模流行开来——马伯庸的故事很有趣,段子本身也很好玩,简简单单复制粘贴四个字就能避开晦气,何乐而不为?


没过多久,“祥瑞御免”就从一句玩笑,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络迷信,影响力完全不逊于郑少秋当年的“丁蟹效应”,相较“雨神萧敬腾”乃至“汪峰发专辑必有大新闻”,知名度同样不逞多让。


除了祥瑞御免之外,拥有杰出人气进而发展成独特文化圈子的网络迷信行为,至今仍在中文互联网中具备可观的影响力。天涯社区的“莲蓬鬼话”子论坛,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从后知后觉的眼光来看,上线于 2000 年 8 月的“莲蓬鬼话”,算是赶上了中文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波红利。


世纪之交,4000 元起步售价的个人电脑,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正式进入千家万户。尽管宽带网络依旧是一线城市的专利,但 56K Modem 驱动的拨号窄带网络,对普通人上网发帖看帖而言,已经绰绰有余。


就这样,互联网用户的新一轮攀升,使得天涯这类社区迎来飞速发展期,作为子版块的“莲蓬鬼话”,人望自然也水涨船高。


2022年依旧活跃的“莲蓬鬼话”


随着论坛注册用户越来越多,一部分思维活跃的成员不再满足于只言片语的装神弄鬼,各种光怪陆离的长篇故事,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在“莲蓬鬼话”论坛,并在开放式论坛自由浏览、不限制转帖机制的推动下,在全网范围内赢得了惊人的传播量。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从《苗疆蛊事》到《青囊尸衣》,这些我们当下仍耳熟能详的 IP,都诞生于“莲蓬鬼话”的连载长贴。


《盗墓笔记》剧照   来源:豆瓣


在这些广受热捧的连载故事影响下,命理相术、风水堪舆等包裹着民俗学外皮的玄学,才在互联网生生不息,持续扩大着影响力,连带着塔罗牌、占星术甚至“扶乩”(大致可以理解成笔仙或者钱仙)和“占梦”等等非主流的玄学活动盛行一时。


这不仅催生出大批玄学爱好者,更为现如今盛行于世的占卜测命 App 乃至“锦鲤转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由此可见,中文互联网迷信的流行史,完全可以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概括。


不仅仅是国内,国外互联网的迷信玄学同样大行其道。


和中文互联网相比,国外(尤其是欧美)网络迷信的流传与发展,牵涉到更多宗教信仰方面的影响,个中细节很难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不过,以 Z 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用户对网络迷信的热衷程度,同样让人过目难忘。


例如短视频。相比于发帖讲故事,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一代,更喜欢通过短视频来交流想法。标签为 #WitchTok Tag 的主题短视频,已经累计产生接近 290 亿的播放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俨然成为了网络迷信领域的主力。



当然,占星扶乩仅仅是个开始,集体整活才是年轻人的专长:2020 年,一群平均年龄12岁的赛博女巫(Cyber Witch)“联合向月亮施咒”的话题,不仅在社交媒体引发了病毒式传播,更在媒体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凭借神秘学主题的App,以及定期邮寄的订阅制占卜工具包,显而易见,巫术(迷信)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数字时代。


——《 在线派对和互联网仪式:巫术如何走向数字化》,Metro,2022 年


问题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为什么依旧无法舍弃迷信,后者反而以数字化的新形式不断重生、蔓延?


二、信息爆炸,迷信显形


所谓“迷信”,是指人类在某些征兆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对衍生而出的结果产生的联想认知。不过,这套前因后果的联系,通常建立在感性联想的基础上,而非基于理性思维的研究分析——迷信与科学最本质的差异,就在于此。


但是,即便所有人都清楚现代生活建立在科学而非迷信之上,依然无法改变大批现代人笃信迷信的现实。


早在 2005 年,盖洛普的调查就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民众对超自然事件深信不疑,范围涵盖超感官知觉(ESP,也就是俗称的第六感)、幽灵作祟以及通灵轮回等等;2009 年,皮尤研究中心的另一项调查显示,18% 的成年美国人声称自己见过鬼魂,29% 的调查对象表示曾与亡灵有过联系。


随着时间推移,这股玄学迷信的潮流一路水涨船高,到了 2015 年,来自舆观(YouGov)的调查声称,20% 的美国成年居民坚信“世上有鬼”,除此之外还有 25% 的民众认为“不可否认亡魂的存在”。换句话说,根据此调查,“鬼魂出没的世界”,已经成为接近半数美国民众的共识。


经典电影《招魂》中的驱魔师原型


不仅仅是美国,看看不同国家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迷信横行,已然是国际互联网的大势所趋。那么,究竟是什么理由让我们主动拥抱缺乏实证的玄学迷信?


原因或许有很多,而本文认为,主要因素恰恰在于我们因互联网而不断获得扩充的知识视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众接触到的新生事物开始指数级提升,越来越多前所未见的陌生理念,伴随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不断涌现在我们眼前。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很难解释网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现象。


同时,不断加速的工作学习生活循环周期所催生出的巨大压力,更让静心思考变成了奢望。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的调查,2012 年以来,从 X 世代到千禧一代,几乎所有被信息时代裹挟的民众都在承受“前所未见的压力”。而在 2017 年 APA 的另一份调查中,63% 的美国民众直言“未来令人不安”。压力时代,是信息时代的另一面。


正因如此,为了适应压力与日俱增的现代生活,并无理性根据但贵在似是而非、起码能带来安慰剂效应的迷信玄学,才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以这样一种简单易得的方式,转移焦虑也好,应对不确定性也好,本质都是个体在对生活失去支配力的情况下,试图重新寻回支配力的小小尝试,而这就是网络迷信的主要动机。


把因互联网信息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通过互联网流传的玄学迷信进行纾解,俨然属于水到渠成。再加上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原本作为个体行为的迷信活动,很容易和相同境遇的参与者一起找到认同感。同时,基于点赞转发行为的推荐扩散机制,也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迷信的圈层化流行。


即便迷信带来的“答案”离“真相”十分遥远,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少是个能够缓解压力的“解释”,这也就够了。


三、迷信也有“益处”


接住好运,厄运走开,点赞祈福,评论还愿……这样“一键三连”式的网络迷信,真的可以“转运”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我们会相信这种玄学,不外乎是行为心理学所归纳的缘由。诸如斯金纳箱实验、拉姆齐理论都已经证明,生物本能确实有通过主动行为从无序中寻找规律,即可预期结果的倾向。倘若这种追求可预期结果的行为本身,并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那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更会直线提升,这就是人的本性。


不过在另一方面,基于强烈暗示的自信,确实会对我们的实际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且程度要比预期更明显。从这个角度说,网络迷信并非一无是处。


2010 年,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邀请两组大学生进行记忆和字谜测试,结果证明,倘若依靠“幸运符”一类的巫术迷信小物件,确实可以增加自信,并在考验短期记忆和判断力的场合获得更好的表现;同时,基于团队规模的群体行为,通过迷信行为提振自信获得好成绩的效果还要更强。


这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转运”,但实际效果终究有限。因为凭借高涨的积极性成功一两次并不难,如果想要长期维持理想效果,基于理性的思考判断必不可少,而这恰恰与迷信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正如泡沫带来的繁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本质上无异于泡沫的“转运”,自然也不会创造奇迹。


说到底,偶尔通过“转运”提升一下自信心并无伤大雅,但指望单凭这种迷信催生的小确幸来对抗生活的巨大不确定性,那只能是徒劳无功,仅此而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动刻度 (ID:madthings),作者:司马徒林,编辑:王焕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