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8-24 17:21
跟着网红探洞打卡,才知道探的都是阎王底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上流 (ID:heyupflow),作者:likely,编辑:豌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这个酷热天气迟迟过不去的8月,总有一些热搜让人哈哈哈之后,突然脑后一凉。


在杭州废弃矿洞突然走红成为避暑探险地后,有人po出了矿洞的最新状态——



当地村委会连夜封掉5个洞。


并且在封洞之前,曾经有过铁门、巨石挡住洞口,但奈何还是挡不住游客的好奇心,矿洞就这么成了“小众秘境所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不顾自身安全的游客前来打卡。


如果到此时还只是在脑袋里悄悄打一个问号的话,那网友翻出的历史事件会告诉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因为——


探洞,真的可能是项恐怖活动。


今夏探洞实火


这个夏天,走在路上分分钟要中暑的高温,让大家的避暑需求,一时成为凌驾于吃喝拉撒之上的刚需。


如果说躲进地铁、防空洞、古墓还只是平平常常,而走进荒山里的废弃矿洞、未被开发的野洞穴,则正在成为社交媒体上博主们推崇备至的香饽饽。



无论是“避暑圣地、地心历险”,还是“盗墓小说照进生活”,博主们洋洋洒洒的文字和堪比杂志大片的照骗,都击打在单纯的户外小白的心巴上。


博主们不光手把手告诉你如何蹲守丁达尔效应的时刻,还会贴心附上该穿什么衣服不会弄脏,以及如何在把腿伸直在空中摆出最佳pose。


有人打着遛娃的旗号,也不管岩降是不是谁都能玩的。



倘若是设施完备、保护齐全的景区倒也罢了,怕就怕有些人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的是野山、野洞,也不管里头到底有什么。


有人试图上演《神奇动物在哪里》,在“凝视深渊”的过程中探寻传说中的神秘生物,并得出了“网上的都是假的”的结论,为“网络热门生物鉴定”提供了新鲜素材。


还有人真身上阵体验《地心游记》,号称可以在洞里从新疆走到湘西。


人走没走到不知道,但确定的是地心应该没法发求救的信号



在探洞这个问题上,社交媒体上的种草帖吹得天花乱坠,但人贵要有自知之明。事实上,探洞这种项目不但不梦幻,可能还危机重重。


回到开头的那个新闻。在矿洞被封后,有网友扒出2018年的一个恐怖旧闻——


该博主自述,当年探洞回来后,好几个人都中招,自己更是两个肺全白了,做了纤支镜和骨穿,却最终也没查明是什么病原体。



而上网随手一搜,随处可见探洞遇险的例子,其中不乏资深的驴友团队。



或许你还记得,2018年6月,泰国12名少年足球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进入一处国家公园洞穴内探险,结果被困洞中。


这件事掀起轩然大波,牵动了全世界的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派出国际救援队、潜水专家、医生等等,在现场几千人的努力下,10天后,被困人员才成功获救。


获救还算是好结果,很多人探洞之前,却对洞里的危险一无所知。


要说探洞最恐怖的后果,还得是《血疫》中,探洞者把埃博拉病毒以及它的近亲马尔堡病毒带向人类社会。


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不幸开到“盲盒”,那也够喝一壶的。


探洞,试试就逝世


对于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而言,探洞实在是一项高危活动,尤其是那些未经开发的野生洞穴,再叠加山里天气变化极快,以人的肉身,实属难以承受。


首先,除了洞穴的自然环境容易发生洪水、垮塌等危险外,人在洞穴中还极容易一脚踏空,掉入暗河或更危险而狭窄的洞穴,使得救援无门。


2012年,曾有驴友因洞穴探险失足掉进窄洞被困,辗转报警后,消防人员花费五个多小时才将人救出送医。


重点是,这群人还是有四年野外探险经验的资深驴友。资深驴友尚且如此,想想自己每天小甜水喝着、跑个50米都喘的小身板儿,劝你真的量力而行。


洪水更是野外项目的头号天敌之一,像四川彭县山洪这种露天环境下,人类面对山洪尚难以抵御,更何况洞穴中这种狭窄而缺氧的环境,真是想一想都要幽闭恐惧发作。


△山洪爆发时的巨石就像弹珠


其次,洞穴中的生物,可能是风险的另一个来源。


阴暗潮湿的洞穴是蝙蝠最喜欢的栖息地,而据研究显示,蝙蝠身上可能有超过4000种病毒。


像狂犬病毒、SARS病毒、人畜共患的新型亨尼帕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都是最先在洞穴中的蝙蝠上发现的。


天然洞穴或废弃矿洞中的蝙蝠聚集度极高,就算轻轻地行走不惊扰它们(实话说可能性不大),脚下密密匝匝的蝙蝠屎,说不好就会让人中招。


△《鬼吹灯》中让蝙蝠咬一口就得疟疾的情节,也许很现实


此外,还有毒蛇和带有鼠疫病毒的老鼠等,一口下去,都会对碳基生物脆弱的身体造成致命一击。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洞穴中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可能会给人带来潜在的生命威胁。


洞穴的气候系统颇为特殊,洞穴里常年光照较少甚至没有光照,温度恒定而湿度大,是真菌极好的培养皿。


除了上文所说的各种存在于蝙蝠粪便和体内的致命病毒外,在洞穴中潮湿的土壤、蝙蝠及鸟类的粪便中存在着很多致病真菌,如不幸招惹上,会患上传说中的组织胞浆菌病。


1988年,美国的一群大学生为了拍摄蝙蝠和蛇,进入位于哥斯达黎加圣罗莎国家公园的一个洞穴内。


在此之后,17人中的15人出现了发热、头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10人在检查后发现肺部结节。


因为在洞中接触了致病菌,这些学生都患上了组织胞浆菌病。


最后,洞穴探险遇险的救援难度也很高。


这些洞穴一般在荒山野岭人迹罕至的地区,平时少有人烟,也不会像普通野外远足那样,偶尔碰到路人。加之洞穴中的电讯号微弱,一旦遇险可能求助无门。


就算成功求援,救援成本十分高昂。


像前面说的泰国少年足球队的例子,如果不是国际联合救援,仅靠局部区域的救援力量,他们还能撑到救援到来吗?


而就算是发动多国力量和民间组织的、如此大规模的联合救援,还延续了十天,牺牲了一位潜水志愿者。


就算一般的救援,出动几个消防中队,几个民警小队,几股民间救援力量,也是常规操作。这些人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只是因为一些人的心血来潮。



还有,就算前置条件全部达成,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因为种种原因,被困人员是否能等到救援来临是一件存在运气成分的事。


就以泰国被困足球队为例,他们在洞中坚持了10天,与救援人员给他们运送食物、潜水医生前去洞中给他们检查身体、教练带着大家冥想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假设他们完全被困洞中,失去补给和外界联系,很难想象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


永远年轻,永远心怀畏惧


事实上,许多小白在刚开始接触户外时,只是被漂亮的景色吸引,全然忘了,我们早已在城市里生活太久,忘记了大自然除了美,还有着致命危险。


况且,许多探险,并非只是玩自己的命,很有可能把人类的命也搭上了。


比如埃博拉病毒,便是源于探洞。


1980年,法国人夏尔·莫内被自己的好奇心驱使,进入了埃尔贡山的一座神秘洞穴——奇塔姆洞。


在洞里,他看见了很多奇妙的景观,但也遭遇了蝙蝠潮。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几天后,莫内开始头疼、高烧和呕吐。


抗生素不管用,他为了治病,登上了去往内罗毕的航班。


但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感染的也是号称可以“将人杀死两次”的恐怖“僵尸病毒”埃博拉,而在五年前,埃博拉病毒的第一次世界级大流行,原因便是一位不了解自身病情的玛英嘉护士,将病毒带上了飞机……



如今,埃博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经历了十余次大流行,是恐怖的四级传染病。这不能说是全然因为探洞的原因,但也不能说,它的降临,与人类的好奇心和冒失毫无关系。


可见,未经考虑的冒失探险行为,容易产生意料之外的、超出个人控制范畴的结果。


但人类总是对挑战自然这件事有着无与伦比的动力和好奇。


2019年,珠穆朗玛峰因为“人堵人”现象上了热搜,百余人被堵在珠峰8千多米处的“死亡区”几个小时,造成数人丧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尼泊尔对于南坡登山的商业化运作,而另一部分则是很多人对于珠峰探险未知全貌,且自身素质未达标的情况下,迷信“保姆式登山”。


挑战自我可以,但要做足准备,否则就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负责。


像此前让人唏嘘又遗憾的彭州山洪事件,就是一起很典型的因“无知者无畏”产生的悲剧。


同探洞类似,溯溪这件事,本是一项专业性很强,需要一定的户外基础、专业指导并装备充足才能进行的活动。


可以基本理解为攀岩+水中徒步,必备救生衣、防寒服、头盔、绳子等装备,还必须在有户外向导的指导下进行,绝非自己可以独自进行的项目。


△《极岛森林》里的溯溪,需要头盔、引导绳、救生衣


但很多人因为盲目相信种草帖,把它当成泡泡西瓜、玩玩水就可以的“过家家”,变成了溪边露营。不仅如此,还忽略了景区附近告示牌的反复警告。


而洞穴探险更是如此。比探洞更危险的洞穴潜水,常年来都是死亡率最高的潜水方式。


因为洞穴中的环境比起普通的湖海更为复杂,水下极其容易失去方向感,找不到出口,就算经过长时间的针对性训练,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而就算是有十余年经验的老潜水员,洞穴深潜也不是能轻易上手的项目。


2021年11月,便有一名潜水教练在贵州毕节大方县一处洞穴潜水时遇难,原因是潜水设备突发故障,即便是手握多项潜水证书的潜水教练,意外发生时,并不因经验足而多一点胜算。



想象一下,你下到洞穴中错综复杂的暗河或深潭里,找不到方向和上去的洞口,只得一直潜一直潜,直到氧气耗尽,这得多绝望。


虽然说人类演化至今,靠的是不息的好奇心,和征服自然的能动力。


但请不要忽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幸存者偏差——历史上大把探索失败的人,都已经化为脚下的泥土了。


更别说,探险本身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对个人身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有极大挑战性的活动。


如果平常爬个楼都崴脚的话,像探洞这种还是算了,网上刷刷也就是平替了。


一张看似轻松惬意的照片背后,博主没有告诉你的是,长途跋涉有多艰难,为了这次探险,他储备了哪些户外经验和知识。


抛开身体和智识上的个体差异,盲目走进大自然,等待着的,很可能便是大自然的惩罚。


跟风打卡本就是一项不理智的行为,跟风网红旅游打卡,更大可不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上流 (ID:heyupflow),作者:likely,编辑:豌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