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动刻度(ID:madthings),作者:司马徒林,编辑:王焕超,头图来自:unsplash
死去的数码设备,再次横扫我们的视野。
9 月,苹果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一系列 iPod 设备——包括 iPod shuffle、第七代 iPod nano 以及第五代 iPod touch,将在 10 月前被标记为“过时”产品。换言之,这三款传承了乔布斯、贯穿苹果公司复兴历程的功勋设备,将不会再获得官方技术支持。
考虑到官方早在 5 月就宣称 iPod Touch 正式停产,所以这并不是预料之外的结局。但尽管如此,作为“过时设备”,iPod 却并没有被遗忘:
在微博上,#苹果多款iPod将过时#的话题,不到半个月就创造超过 8500 万阅读量,#苹果宣布 iPod 产品线停更#话题,则突破 3 亿阅读量。而在用户平均年龄 21 岁的 B 站,登场于 21 世纪初的 iPod,也依旧不乏受众,相关视频动辄几十万播放。
不仅仅是苹果,也不仅仅是 iPod,近年来,各种理论上早该入土的古董级电子技术和产品,正在接二连三地返场归来:
9 月,World of Retro Computing(世界古董计算设备)博览会在加拿大安大略正式召开。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这场展会依旧吸引了不少关注,一度登上当地媒体的报道专栏;
与此同时,在传奇家用个人电脑 Commdore 64 发售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一本厚达 500 页的《Commodore 64: a visual compendium》敲定了出版计划。在极短时间内,就成为 2022 年人气最高的 Retrocomputing(复古计算)精装出版物之一。
除了情怀,这些早该过气的古董电子产品和技术,到底凭什么依然拥趸无数?
复古计算:不仅仅是有利可图
Retrocomputing(复古计算),笼统一点说,就是对早已退市的古旧计算机设备进行拆解、维修和研究的亚文化爱好。不仅包括复现当时的软硬件环境,也包括对原始平台功能进一步扩展提升。
显然,“生产力工具”并不是复古计算的核心主题。那在缺乏实用价值的情况下,却仍拥有极高人气,“奇货可居”,应该是不少人的第一反应。
现实似乎确实如此。以 Apple I 为例,这款由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手工制作、发售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个人电脑,在 2018 年轻而易举就拍出 375000 美元的高价,倘若成色和批次符合要求,拍卖价格还能再翻一番。
利用现代技术“复刻”的 Apple I
鉴于 Apple I 初上市时售价只有六百多美元,即便把通胀因素考虑进来,56000% 的账面投资回报率,也足以吸引投机客的目光。
不可否认,“有利可图”确实是古董计算设备依旧引人瞩目的原因之一。但是,作为一种极客亚文化,复古计算所包含的意义,远不止“升值”那么简单。
还是以 Apple I 为例。作为一款 RAM 标准容量仅有 4KB 的老旧设备,放在今天,很难想象这种诞生于半个世纪之前的老古董还能有多少算力,再考虑到生态环境和使用习惯,“重制”的实用价值更是微乎其微。
然而,事实却是在过去十余年时间中,“复刻 Apple I”始终是复古计算圈子里最热门的项目之一,不仅催生出 DIY 套件,也不乏让人印象深刻的手工项目,例如 SmartyKit。
这款包含集成芯片、插拔式电缆以及各种电子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等等)外加面包板的套装组件,提供了一整套实用的 DIY 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正常运行半个世纪前的 Apple I 原始代码,搭建的操作步骤也要比想象中更简单:不需要烙铁焊接,熟悉乐高科技组的用户很快就能掌握要领。
所以,只要有充裕的时间和耐心,再加上一点必要的技术指导,6 岁以上的用户大都可以亲手重现当年两位史蒂夫创造的技术奇迹。
SmartyKit 组件
利用并不高昂的成本,来复现经典 Apple 设备的真实乐趣,这便是 SmartyKit 这类项目最直接的存在价值。不过,对于真正热衷古董电子技术的极客来说,插拔搭建显然不能满足预期,原汁原味的“昔日重现”才是他们心驰神往的目标。
2021 年 7 月,YouTube 频道 The 8-Bit Guy 主理人 David Murray 经过数千次手工焊接,成功将 63 块集成度有限的芯片、硕大的电容以及各种旧式电子元件,通过飞线安装的方式,集成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完成了一台可以正常点亮的复刻版 Apple I。
David Murray在进行复刻
从利用机器码编程到手动输入操作系统源代码,不仅所有操作体验都和初代 Apple I 如出一辙,甚至连物料成本也没有相差太多。
在记录这项工程的视频当中,David Murray 道出了复古计算爱好者的心声:
“完工之后,我对当年在车库里造出 Apple I 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肃然起敬——这真是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么想也很有意思:他们当年正是这样(手工)完成组装的。”
除了经典的 Apple I,许多活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古董个人计算机,同样也是复古计算爱好者关注的目标。
利用树莓派、自制程序和 3D 打印来复现经典设备属于入门操作,收集原装电子配件打包上架的经典 PC DIY 套装也拥有不俗人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项目,便是复刻 Commodore VIC-20 的 The VIC-2020——一项混搭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 7400 系列集成电路,以及现代版 6502 芯片的 DIY 工程。
在复刻电子古董之外,让陈旧设备重见天日的旧物翻新,在复古计算圈子里也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上世纪 70 年代末崛起的 8-bit 个人电脑,到 90 年代末发售的 iMac,再到 21 世纪初登场的初代 iPod,都是复古计算极客的心头挚爱。
而笨重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以及除了年代感一无是处的磁盘、磁带和磁鼓,则是核心复古计算玩家重点关注的领域。更有甚者,还会收集仙童半导体时代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期实现“原汁原味的昔日重现”。
这还不是全部。除了在尘封数十年的仓库里刨灰寻宝,部分动手能力出类拔萃的狂热者已不再满足于“复现”,而是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自制”:
从设计绘制 PCB 电路图开始,利用市售的平价电子元器件,通过搭建硬件而非软件模拟的方案实现“摩登复古设备”愿景——不仅支持主流接口(例如VGA、HDMI 和 PS/2 等),同时保留复古计算设备软硬件内核的经典风貌,以及对硬件底层的直接访问。
这种全栈式的 DIY 复古设备现代化解决方案,往往被核心复古计算爱好者视作现阶段的终极奋斗目标。
但不管是翻新尘封已久的古董,还是重新打造复古风格的现代设备,现如今市面上流行的复古计算产品,乍看之下毫无实用价值:既不能满足娱乐需求,也不能提供剪片子为代表的生产力,至于工业设计美感,更是几乎无从谈起。
那么,倘若“升值”不是重点,“情怀”也不是关键,为数甚众的数码爱好者如此热衷老旧设备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这就得从复古计算文化的存在意义说起了。
为什么要回到过去?
我的日常工作,是利用新技术来研发新的平台设备。Xerox PARC、斯坦福研究所以及 Apple 在 60 年前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经常可以给我带来启发。很高兴能够重返计算机行业的原点,用我自己的双手重现史蒂夫·沃兹尼亚最出色的设计之一。
——Meta 首席技术官 Andrew Bosworth 对 Smartykit 套件的评价
迷恋复古计算并不代表止步不前的恋旧,恰恰相反,重新审视这些尘封多年的古董产品和技术,对于认清行业现状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具备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和半个世纪之前的起步阶段相比,现如今的数码行业,早已天翻地覆。
定价动辄数千元的手机,生命周期却愈发短暂。一旦到期,催促我们以旧换新的不仅是厂商发布会的 PPT、日趋卡顿的系统和与日俱减的电池容量,还有大小问题层出不穷的全局硬件,这都能让我们清晰意识到,刚刚入手一年半载的设备,已经难堪大用。
如果单从加速产品更迭、提升市场影响力的角度来看,这种神似快消行业的商业策略也算合情合理。但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作为使用者的我们,有必要维持如此高频率的设备迭代吗?
事实上,许多常规认知中的尖端科研领域,古董计算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普及率,要远高于预期。
根据《Nature》在 2021 年的报道,NASA、美国国家海洋中心到加拿大农业部等等专业机构,使用期限动辄数十年的民用级计算设备并不罕见。在这些机构的设备列表中,既有发售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东芝笔记本,也有搭载 Windows XP 系统的老旧个人电脑,甚至还能找到运行 Windows 3.1 系统的 386 古董主机。
这些服役期至少超过 20 年的计算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最后备用方案”,而是深受一线研究人员信赖的必备工具。从对接电子显微镜和液相色谱仪,到记录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和运行果蝇飞行模拟器,类似科研使命交给这些古董硬件完全不是问题。
不仅如此,在民用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发挥余热”的个人电脑,同样要比想象中更常见。比如,以《冰与火之歌》成名的乔治·R·R·马丁,就是通过一台安装了 DOS 系统的古董级电脑,利用发布于 1987 年的 WordStar 4.0,撰写出了这部风靡全球的奇幻杰作。
至于个中缘由,马丁老爷子说得很清楚:
“这台电脑能做到我想用文字处理程序来完成的任何任务,且从不画蛇添足。我不需要任何‘辅助’来帮忙。你懂的,在一些讨厌的现代软件当中,你输入一个小写字母,往往会变成大写,我不需要这种‘帮助’。如果我想要一个大写字母,我就会直接输入,Shift 键就是这么用的。”
除此之外,哪怕不提已经远去的设备,就在我们身边,“新不如旧”的古董数码设备复兴潮流,同样触手可及。譬如在小红书,2000 年前后流行一时的 CCD 相机,依然获得了上万次商品推荐、数十万篇使用笔记。
不可否认,和现在鼓吹“底大一级压死人”“像素上亿、变焦堪比望远镜”的手机摄像模组相比,百万像素级的 CCD 几乎没有任何画质优势。但这并无所谓:看看小红书就知道,小巧的体积外加朦胧复古的成像效果,已经足以构成买单的理由,再加上极其低廉的售价,何尝不来一试?
说到底,就像三十年前的 Lomo LC-A 凭借精确的产品定位,满足了年轻受众在“风格化摄影”方面的需求,最终在爱好者组织的影响下,催生出 LOMO 这种影响力至今没有消散的复古艺术摄影风格一样,复古计算亚文化能有今天的发展,“风格化体验”确实占据主导因素。
不仅如此,在更多爱好者看来,那些看似粗糙原始的古董级数码设备,恰恰蕴含着消费电子行业最值得推崇的初心:
对用户一视同仁的尊重。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每隔 12 到 18 个月迭代一轮的主流消费电子产品,用“技术黑箱”来形容亦不为过:没有可供速查排障的手册,也没有详尽解释功能原理的说明书,大部分用户要做的,只有“顺应直觉的下一步”而已。虽然不会有陡峭的学习曲线妨碍上手,但不明就里也是事实。
不过,半个世纪前的数码产品完全是另一码事:
还是以 Apple I 为例。作为一款诞生于车库的个人电脑,Apple I 的硬件构成注定离不开粗犷原始的手艺人风格,但在配套的说明书上,两位史蒂夫投入的心力不可谓不专注:不仅包含完整套件的电路图详解,连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也一并奉上。
Apple I 的操作说明书
对于半个世纪前的设备厂商来说,除了性价比更高、操作更便捷的设备本身,把产品的运作原理清晰无误地传达给用户,同样是品牌经营不可或缺的一环——消费者不仅仅是掏钱贡献购买力的金主,更是值得发掘拉拢的同路人,是支撑推动整个科技行业向前发展的真正原动力。
正是在这种“共享技术驱动”理念影响下,苹果和微软才会在信息时代全面崛起,互联网才会从源自军方的科研项目,一步步转化为改变全世界的“信息高速路”。
或许也正是凭借这种激进十足的极客浪潮推动,黎明时期的计算机网络,才会催生出一系列放在现如今依旧不落伍的前卫产品和理念。
说到底,时至今日,在尘封的数码产业中,依旧埋藏着无数生不逢时的早夭产品。让这些时运不济的明珠重见天日,让黄金时代的信息浪潮重归视野,也是复古计算潮流不可忽视的价值。
通向明天的复古计算
历经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进化,信息技术已经彻底重塑了我们的生活。全球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已趋近 50 亿人。然而,和所有经历过高速迭代的产业一样,泡沫与迷雾,始终与数码行业如影随形,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扑朔迷离:
从硬件到软件,从终端到互联网,我们究竟是在持续进步,还是在不断重复错误?数字化究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段弯路,还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渐开线?
或许,复古计算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去繁化简过滤泡沫,重返原点审视信息时代,让互联网的真面目不再云山雾罩——回归真相,正是复古计算文化在这个躁动不安的数字时代,最现实的价值所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动刻度(ID:madthings),作者:司马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