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 (ID:pic163),作者:李凹,编辑:何晓山,原文标题:《90后开养老院,目标是消灭所有不快乐》,头图来自:受访者供图
2018年,90后女孩周航和佳林开了一家养老院。
它看起来或许更像是一家幼儿园——井盖和镜子被五颜六色的花边装点,门口的证件照是老人们搞怪可爱的大头照,墙上挂着篮球框、乒乓球和飞镖盘,角落被各式各样的玩具塞满。毕竟,就连创始人们最初决定创业时,也准备办一家幼儿园。
于是,老人们的生活有无限种可能。喜欢臭美的老太太可以参加时尚变装活动,跟小姑娘们分享新衣和口红。爱唱歌的老头可以开露天音乐会,尽管大家的发挥被评价为“乱唱”,但老头依旧对麦克风爱不释手,到了饭点都舍不得走。有时,周航随身背着一个非洲鼓在院里逛,你敲一下,我敲一下,就跟几个爷爷婆婆随地演奏起来。
周航想,她要在这里创造一种自由又有趣的老年生活。
以下是周航的讲述:
一、无拘无束的养老生活
老年生活为什么不可以是很好玩的呢?
我们喜欢做各种改造。养老院门口要放老人们的信息卡,之前是红底或者白底的证件照,太正式了。我们就把老人们的照片重新拍了,各种不同的动作: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戴着墨镜冲镜头比耶的,还有坐在麻将桌上的,然后把门口的证件照全换成他们很乖的大头照。
井盖也被我们画了,花花绿绿的,还有镜子,之前医用电梯里的镜子是政府修的那种,很传统的、冰冰冷冷的样子,我们就给它涂了一个彩色的花边。我们画的时候,老人们就很惊奇,在那里看我们画。我们也邀请了一些老人,问他们愿不愿意跟我们画,但他们更喜欢在旁边指挥,指点我们说这一坨要涂个什么颜色。
我们在给院里的井盖涂色 受访者供图
其实养老院的生活很规律,一日三餐之外,如果没有举行什么活动,老人们就找朋友聊聊天,或者自己去逛去玩。我们给他们准备了很多玩具,挂在墙上就可以直接打的乒乓球,可以套圈的玩具,还买了正式的篮球框,只不过我们按照老人的身高,把它系得很矮。还有那种软的钢琴垫子,我本来想把它放在地上,轮椅推过去它就会响,但后来我们把它挂在了墙上,因为吃饭的时候不是一排一排轮椅推过去嘛,有些老年人身体不能动,但手可以去碰一下,也能发出声音。
我本人也很喜欢玩具,很密切地关注老年人玩具行业。不过现在很多适老化玩具,它都很丑,我们在想能不能做一些改造,而且又要很安全,就只能去看一些儿童类的玩具。但是老年人,我跟你讲,他如果发现这是儿童玩的,或者是很幼稚的形态,会立马引起他的反感,所以我们做这些东西确实会耗费很多时间。
我们这的老人很强势、很倔强,如果你去教他,他可能还有一种叛逆感,认为你觉得他们不行。就比如我们在墙上安的乒乓球,我们在那的时候他们都不太去玩,但我们走开以后,他们会悄悄地去捯饬。还有篮球框,我们把球框放在那,其实婆婆是不太好意思去玩的,她会趁私下没人的时候才去碰皮球,练好了还要给你表演胯下过篮。
所以我们不会主动跟他们讲,又新布置了什么东西,等他们哪天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玩。
老人们在玩投篮机 受访者供图
我们这也有集体活动,可能每个月一次。六七月份的时候,我们搞过一次变装活动。我们院里有个很时尚的杨婆婆,她衣柜里有很多新衣服,有的连吊牌都没拆,还有很多小帽子。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来得及穿,现在要把没穿的都穿回来。我们就想和老人们互相打扮,比如说我们定好造型,邀请老人们给他们打扮,我们也会邀请老人去打扮我们的00后员工,杨婆婆还给我们的员工画口红来着。最后我们把拍出来的照片,用相框装裱起来送给老人。她们很高兴,有的老人还说要给我们钱,她们不愿意欠人家的。
我们还办过一场小型的音乐会,说是音乐会,其实每个人都是乱唱的。我们院里有个爷爷很喜欢唱歌,我们就专门买了个话筒放在那里。那个爷爷那天唱得最久,后来他们都去吃饭了,他还不舍得走。
其实我们的集体活动也是很自由的,我读书的时候就不喜欢学校里规规矩矩的活动,校长把所有人叫下来了,我要讲话了,这种就很烦。我们是很随性的,比如我随身带了一个非洲鼓在院子里逛,今天碰到这个老人,我说你敲一下,他敲了一下,还有点好听,然后大家就互相敲了起来,其实这也算是活动了。并不是说我们每天都要把大家搞在一起,而且老年人也有小团体的,跟年轻人一模一样,他有喜欢的老人,也有讨厌的老人,有的人会悄悄跟你说,那个老太婆好烦,就这么跟你说,很好笑。
二、自由是最重要的事
我和另外一位创始人是高中同学,我俩都是90后,决定办养老院的时候也才26岁。
我俩是差不多时间毕业的,当时都刚回国,在找工作。我是学博物馆的,其实按我的专业可能去上海比较好找工作,但你知道四川人比较懒,成都的生活太安逸了,不太想去其他的地方。她学材料工程,当时也是在看很多创业项目,最开始我俩想做幼儿园,毕竟当时很年轻,觉得跟小朋友打交道也比较容易,但考察了很多行业以后,我们决定开养老院。
当时的契机是我们要给她爷爷找养老院,她叫我陪她去看。我们去了很多养老院、临终照料机构,但看完之后都不太符合预期。很多养老院其实硬件设施很好,他们很有钱,但就像一个宾馆一样,有的甚至每一层都要刷卡。我觉得如果我是老年人的话,住进去可能会很痛苦,比如说万一我们俩好朋友,那我在三楼,你在四楼,我来找你玩还要刷卡,就很不方便,他们人为地设置了很多障碍。我可以理解这些设置是出于对老年人的风险管控,但这很不自由。
于是我们想,要不要去了解一下养老行业。2016年年底,我们俩回国,往后一年多是陆陆续续的学习过程,毕竟养老院有很多专业性的东西在里面,我们不可能立即开始。后来,我们在离成都两小时车程的县城找到了一个政府共建的民营项目,还请来了一位华西医院的退休副教授当顾问,整个过程中有很多机缘巧合,你就感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18年12月,我们的养老院顺利开张了。
办展览时自制的海报 受访者供图
刚开始,我们也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养老院,我们的愿景很保守,“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大概意思就是说人的寿命长短,不完全由天来决定,只要你保持一个好的状态,一样可以延年益寿。这些话听上去就很土,没什么特别的。
但后来跟老人们聊天,会对他们的真实处境有些新的理解。
我最喜欢的是院里的杨婆婆,就是最喜欢打扮的那个,因为她非常乐观。她儿子其实就在县城里,回家也很方便,但她跟我说她就准备永远住在这里了。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她在这里很自由,如果回家住在一块的话可能要吵架。这给我感触还挺深的,她那个年代的思想其实很开放。
我们这还有个罗婆婆,她之前身体好的时候,每天都要到厨房里去帮忙,洗洗菜、端盘子,早上六点就起来去干活了。你不让她做事情,她还要生气。县城里面的老人很勤快,她很愿意去做一些事情,如果你夸她,她就会很高兴。
员工和老人一起打麻将 受访者供图
后来我觉得,自由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觉得我要陪着老人,我要怎么样,但其实我觉得要给老人足够的自由,老年人不喜欢人家管着他。所以他宁愿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面,也不愿意跟他的下一代住在一起,他会觉得受到束缚,很不舒服。
有的老年人就喜欢当宅女,就不愿意出去玩,有的老年人就很喜欢玩,你要问他喜欢玩什么,他什么都喜欢。有的老年人喜欢种菜,我们这可以种玉米、土豆还有葱,有的爷爷最喜欢下棋,有的婆婆喜欢打麻将,每个人的兴趣都很广泛。
当然我觉得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年轻人,我们在这里他们会很高兴。他们会去讲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情,也会问你新鲜的事情。我每次从成都回养老院,有几个婆婆都会问我成都又怎么样啦,哪个位置的一个商场是不是还能买到某个小吃、某个牌子的衣服,她们的记忆还停留在那时候,但那个商场可能已经换了几个老板了,我们就跟她讲,那个地方现在已经修成了什么样啦。
三、理想的事业
我不是每天都住在养老院的,在成都也有自己的办公室,到这里就成了小镇青年了,还是小镇养老青年。
我们在养老院就跟着老人们吃,厨房做得比较清淡,如果你要吃辣的话,可能得等工作做完了,晚上老人都睡着了,再点个外卖悄悄吃。生活作息也会调整,在城市里面可能晚上还会出去玩一下,但这里基本10点就睡了,饮食和作息都变得很规律。
我们在院里的时候,能感觉到老人们很开心。但他们很少当面表达自己的关心,顶多是我走的时候,会不经意地问一句你什么时候回来。
老人们跟我们相处起来,其实真的把我们当孩子。我们院里每天7点吃早餐,过了那个时间就没有了。之前有员工早上起不来,有的奶奶还会特意去房间里叫他们起床。老人住的离工作人员住的区域很远,要走一整层楼的走廊,其实老人家走过去很费劲的。所以后来他们都不敢让老人知道自己住在哪个房间。有次一个小姑娘调休回成都的时候,有个婆婆还想要给她塞200块钱,怕她路上钱不够花,多带点钱才放心。
00后员工和老人一起对镜自拍 受访者供图
在我们这儿,每个老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
有一位刘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从上海来的大学生。他喜欢读散文诗。一开始我们护工为了方便照顾,在培训的时候让他坐在旁边,他有的时候就会发脾气说你们在这里学习,那我在这里干什么。后来我们就知道了,他很喜欢看书,拿一本书给他就会认真看很久。但这可能只是一点年轻时候留下的习惯,有一次我想去看一下他在读什么,等我走近就发现他已经睡着了,那个书还立着。但只要他精神好的时候,他会念诗给你听。
还有一个婆婆是成都人,她在很年轻的时候下乡,就在这里定居了。但是她有一个心愿就是一直想回成都,但还是一辈子都在这里了。其实心里面一直是有遗憾的,所以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抱怨,就会讲她当时什么错过了回成都的机会,导致她一辈子都在县城。这种人生的遗憾没有办法弥补。我跟她说婆婆你一定要身体健康,等我们有条件在成都开一个养老院,我一定把你接到成都去。她一开始说自己老了,到时候肯定都走不动了。我就鼓励她一定长命百岁等着我们。
老人们在看墙上的海报 受访者供图
其实我本来是有很多焦虑的。我们开养老院也快5年了,身边的人都不支持,包括我朋友的妈妈到现在也不支持。因为这个行业它赚钱很少,他们觉得你这么年轻,从20多岁开始搞养老算怎么回事呢?而且我们俩都是成都人,家也在成都,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往县城跑。之前我真的每一天都在动摇。现实一点说,我们的同学,不管是国外的,国内的,有些人在自己的行业里面做得非常出色,至少是很体面、很光鲜的工作。我就感觉自己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
反倒是在养老院里生活久了,心态也慢慢平和了。人活一辈子,肯定有无数小的遗憾,但是那种很重大的遗憾在心里是很难过去的,尽量不要留下。老了之后身体都不能自主控制了,不管你年轻时是什么文凭,什么工作,说不定到时候都差不多。到时候能留下印记、留下回忆的,无非是年轻时做过的事情,现在想做什么,还是尽力去做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 (ID:pic163),作者:李凹,编辑:何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