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ID:TOP_Lab),作者:TOP创新区研究院、FTA建筑设计事务所,头图来自:《硅谷》剧照
中小企业在经济系统中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激发市场创新的活力,并提升地区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有人可能要问,什么样的企业算是中小企业呢?
其实,如何认定中小企业,全球各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不约而同地主要使用三个参照指标:企业雇员数量、资本规模和经营额。
拿美国举个例子:早期的《小企业法》中,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但随着实践的累积,大家发现,这条标准虽然简单,但却有失公允:想象一下,A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B企业在资本密集型的金融行业,如果纯粹用雇员人数来评估,AB都是中小企业,但显然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政策上一视同仁的话很不公平。
于是,2017年美国政府出台了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AICS),将小企业划分为19个门类(2022年增加到了20个门类)、1036个细分行业。每个行业仅采用一个判定标准(526个行业基于营业收入,505个基于员工人数,仅有5个行业基于资产),是不是小企业,一查便知,可操作性强。
2022年的版本,官方文本截图
一、中小企业顶半边天
总体上来说,中小企业在美国很能“打”。
首先是对就业与GDP的贡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00人以下的美国中小企业数量共3070万家,占比达99.9%。小企业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3.5%,在出口中占比达31.6%。
小企业每年为美国新增15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了64%的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岗位。雇用了约46.8%的私营部门员工。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成立于1953年,总部设在华盛顿,在美国十大城市设有分局,分局下设100多个地方机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美国人创办小企业,发展小企业并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更让人称道的是,中小企业贡献了七成技术创新。
美国科技型小企业的创新成果多且推出速度快。从科研投入看,37%的高科技员工在小企业工作;从创新成果看,70%的技术创新是小企业实现的,科技投资回收期约比大公司短1/4。
研究创新的专家表示:小企业更倾向于颠覆性的、原创性的创新,而大企业更多是渐进式的创新。毕竟维持现状对大公司最有利,而颠覆游戏规则对小公司最有利。所以小公司更有动力“赌一把”。
当然,从文化上来说,美国是一个“偏好”中小企业的国家。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很多人会认为(当然不一定对),大公司是低效的、有失公平的,甚至在取得垄断地位后会作恶——垄断最大的危害,是妨碍了社会的公平性,让大多数人没有了机会。
举个例子,以前AT&T一家垄断美国电话业务,新公司再想搞根本就没有机会,最后还是美国政府把它分拆了。这倒不是因为话费收得高伤害了消费者,事实上,AT&T对消费者很友好。而是政府认为,垄断最大的坏处就是阻碍创新,激活创新对整个社会的长期效用是最大的。
种种因素造成了美国上上下下对中小企业的信任感更强,甚至美国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要做高级别的航天项目,在Elon Musk的初创公司与美国国家宇航局之间,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Elon的初创公司。
硅谷的崛起也得靠政府/军工项目对初创企业的帮扶
二、培育中小企业,美国的4板斧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土壤,美国有非常多的具体做法,我们在此文中分享几种方式,或许会为我们带来启发。
1. 法律保护
美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依托法律制度,特别是有技术门槛的高科技行业。
80年代美国出台了《拜杜法案》,规定专利转让的时候,转让的只是商业使用权,这样专利费就变便宜了。过去专利太贵,大企业才能买得起,所以新技术都掌握在大企业手里。现在中小企业也能买得起专利了,科技进步的主导权就发生了转移,中小企业也有能力和大企业抗衡了。
2. 政策扶持
美国中小企业的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1953年是美国的“中小企业”年,那年,美国政府开始建立的小企业管理局SBA,并颁布《小企业法》,从资金、技术、就业、投资等多角度颁布利好小企业的法律。
一方面,SBA向小企业提供多种政策支持工具。比如直接贷款、信贷担保、政府采购、财政专项资金等。
在政府采购方面,2020财年SBA花费60亿美元从小企业处购买商品和服务,占据全年总支出的24%。担保贷款方面,SBA主导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提供的贷款,在债券融资中占比超三成,是高成长型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补贴方面,政府会为创新能力强或遭遇自然灾害的企业提供财政专项资金。培训指导方面,截至2020年,超2.2万个小企业客户接受过SBA的资源合作伙伴提供的咨询服务。算下来,2020财年SBA以直接贷款、信贷担保、政府采购、财政专项资金等形式向小企业提供了250亿美元。
另外,美国中心企业的融资途径多,结构也较为完善。小企业可以从证券交易所、中小型商业银行、非银行存储机构、专业信贷机构等多角度获得资金。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风险资本的繁荣。
最初的风险资本也正是SBA提供的;在9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风险投资成为技术创新强有力的动力,这些风险资本对风险和失败有极强的容忍度,资本的丰富度与容忍度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据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NVCA)数据,VC管理的资本从2007年的2257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近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1.2%。
硅谷的崛起也得靠政府/军工项目对初创企业的帮扶
3. 包容可负担的物理空间
公司天然有聚集的倾向。城市空间如何创造共享价值?如何吸引、保留和培养人才?如何改善创新者之间的网络和交流流动,并使该地区成为一个独特的、令人难忘的目的地?如何让其更适合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西雅图现在就在思考:南湖联盟区块大部分已经被亚马逊占领了,这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为亚马逊它的成本承受程度非常高,也就是付得起高租金,那么其他的创新创业的小企业就很难生存,从而被挤出,导致地方经济高度依赖一家公司。
波士顿的海港新区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如果大企业要入驻此地,成本反而比小企业更高一点,这是规定。因为大企业有义务帮助中小企业承担部分房租成本,这就防止大企业发展强势之后,导致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企业无法生存,并且在那里形成了一些空间机制,提供了很多二三十平米的这种小团队创新空间,为初创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车库条件”。
另外,很多创新区也提供小企业“抱团取暖”的物理载体。从空间角度出发,我们非常建议在产业cluster里面提供中小企业孵化器:
小企业,因为规模小,所以需要联合抱团取暖,特别是在早期。孵化器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抱团取暖”的形式,硅谷很多孵化器的案例就不举例了,这里说一个洛杉矶的洛杉矶清洁技术孵化器(LACI):
它是一个非营利组织,里面聚集了一些洛杉矶的创新的清洁技术小企业,它会利用自己的平台,联合其他孵化器、研发机构举办各种沙龙与教育活动,并就研究和技术进行合作。
此外,LACI还举办国际的年会,将20多个国家的企业家、投资者、客户聚集在一起,以将清洁技术的企业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
4. 连接与开放的文化培育
服务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多美国主政官也会“下场”了解企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小城市。毕竟,只有贴近人才,才能知道他们真正的诉求并且有的放矢地去满足它。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Chattanoogan(查塔努加),在这个人口不到16万的小城,10年前还是一片人才荒地,现在成了美国的科创中心,市长的“连接”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市长的Andy Berke经常在创新区里闲逛,比如走路去跟某个创业公司老大吃午饭,然后回来路上碰到某个做VC的人,顺便喝杯咖啡。企业如果碰到了什么问题,直接可以打电话给市长办公室,寻求帮助。创业社区与当地政府有“非常密切的社区关系”。
再比如,城市可以主动投资新的创意,做好文化引导。
每年3月在奥斯丁,都会举办一次年轻人的狂欢节——SXSW(西南偏南)。
SXSW在1987成立,那是它第一届举办大会,仅有700人参加。现在SXSW已经承办了整个奥斯汀的狂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且唯一的“科技+音乐+电影”盛典,从白天的演讲、Show,到晚上的酒吧、Party,参加者在这里展示自己的产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人把它比喻为“戛纳+TED+CES”,成为了举办地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的一张名片。
很多初创的科技公司也是乘着SXSW的东风,快速起飞。2007年,刚成立一年的Twitter花了1.1万美元在SXSW会场主过道用时间线做实时播报的宣传,第二天其每日推文的数量就从2000飙升到了60000,从此走上了“推生巅峰”。
奥斯丁商会主席Michael Rollins说:“这巩固了奥斯丁的城市品牌——一个创新和伟大思想萌芽的社区”。
当然,每一个城市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资源优势。是押宝中小企业,还是引入龙头,还是两手都要抓,这并没有一个通用的回答。这篇文章更多的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评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在培育路径上给到一些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ID:TOP_Lab),作者:TOP创新区研究院、FTA建筑设计事务所
虎嗅长期关注出海,为应对急剧变化的出海环境,特推出“出海潜望镜俱乐部”,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资讯、链接头部出海平台,提升出海人在宏观趋势、平台玩法、品牌打造、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认知力,结交关键资源。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与我们一起高速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