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小亢,责编:王远方,编辑:张雪瑜、张永群,原文标题:《30岁成求职“年龄门槛”,为何引争议?》,头图来自:《理想之城》
正值春季招聘时期,多个招聘平台上,一些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比如:某银行招聘客户经理,要求年龄30岁以下;某快消公司招聘销售专员,要求年龄30岁以内;某互联网公司招聘技术人员,要求年龄不超过30岁……设置30岁入职门槛的企业如此之多,让不少人感叹“职场35岁危机提前了”。
不得不说,30岁入职门槛、35岁职场危机等等,都算是一种长期默认的用人规则,而这个规则是在以往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确需要年轻劳动力来完成工作,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劳动力年轻且充足。因而从效率出发,也就有部分企业设置了30岁的入职门槛。
为什么现在这个争议越来越大呢?是因为社会确实在发生着变化,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我国人口平均年龄是38.8岁,这与30岁的求职年龄门槛已有一定的差距。而2022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7.93岁,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超三成人口为老年人。
从这一串数字可见,未来社会要面对的是劳动力减少和老龄化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重新看待30岁的年龄门槛就显得很有必要。未来,如果这个30岁的年龄门槛还不改变,用人单位将面对不小的用工缺口和压力,社会也将面临人力资源和才智资源的双重浪费,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需要重新审视的不单是30岁这个数字,还有“30岁年龄门槛”为何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解读“年龄门槛”的深层含意,还蕴含着对劳动者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工作全勤的高要求。在18~30岁,一个人的体力、智力、记忆力、理解能力都处于高峰。年龄较长时,员工的产假、病假、加班、出差,可能会让企业增加一些用人成本。反过来看,为了补足这个差距,我们的社会政策是否可以适当向30岁以上劳动者倾斜?比如提供用人补贴、减免企业养老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等等。
而不同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很多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年龄门槛非但不存在,还“越老越吃香”,比如医生、老师、学术研究者等,这些行业的职业发展恰好是倒金字塔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累积,一个人的能力慢慢地被认可,获得的机会和资源也越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也应该更加鼓励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人们希望对30岁的年龄门槛进行调整,其实更期待的是整个社会对劳动者的“年轻化追求”发生一些改变。年轻人有体力好、上手快的优势,年长者也会有经验丰富、处事老道的长处。况且在劳动力减少和老龄化的背景下,调整30岁的年龄门槛,也是在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
“30岁”年龄门槛的确刺眼,但只有看到背后的劳动力结构变化、社会政策差距、产业结构待优化,进而在整个社会形成新的用人年龄观念,才更有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小亢,责编:王远方,编辑:张雪瑜、张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