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特别策划
2023-03-06 17:30中国人,会设计汽车吗?
从过去 20 年中国品牌汽车交出的“作品”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会,但又不完全会。
说它会,是因为这些物美价廉的中国品牌汽车,没日没夜地在路上跑着,任劳任怨地执行着把人和货从 A 点运送到 B 点的任务。从功能设计角度出发,中国品牌汽车一点毛病没有。
说它不会,是因为直至今日,都没有太多中国品牌汽车能得到全球用户的认可,中国人排队买账的所谓“高颜值”,放在全球审美体系里,鲜有成立的先例。从美学设计角度出发,中国品牌汽车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简单来说,就是这中国车能开吗,能开。但好看吗,咱要么还是再聊聊这车能装多少个20寸登机箱吧。
好在,这些中国品牌在燃油车时代患上的“功能性崇拜”和“审美力缺失”症候群,在新能源车时代,找到了“解药”。
因为,汽车设计的底层逻辑变了:燃油车时代,一台汽车在设计上,最先要考虑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置,只有先让动力总成躺舒服了,才能去考虑其它。但新能源车时代,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增程车的动力总成高度集成,体积、重量、存在感大幅缩减,忽略它们也不会有多大问题;纯电车就更方便了,平整的电池包铺在座椅下方,为整车造型和座舱内部的“设计兑现想象”,留足空间。
这意味着,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在讲好功能故事后,终于有机会讲讲美学故事了。
不过,讲好美学故事的难度,远高于讲功能故事。新能源车的设计确实摆脱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束缚,但冒出来的新痛点也不胜枚举,比如:怎么跟现有车型长得不一样,让用户“一眼万年;怎么让线条更平滑,风阻系数更低,延长续航;怎么让前瞻硬件,转化为用户看得见摸得到的体验?
答案是:共生。
艺术+技术=体验
什么是“共生”?
简单来说,就是在美观适用、高效经济的基础上,要满足可持续发展。常见做法是:将科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进行高度融合,完成“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加持,让最终交付的设计适应环境变化,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
那,对汽车设计来说,又该如何“共生”?一个名叫“深蓝”的中国品牌在最新车型深蓝S7 上,给出了一种答案。
3 月 5 日,长安深蓝品牌首款SUV车型深蓝S7在上海亮相,正式发布共生美学家族设计语言 ,以挑战、探索为精神内核,从生生不息的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是长安深蓝设计对世界万物和谐共存的探索,也是长安深蓝品牌与悦己新“轻”年群体深度共情的具象美学载体。
我们都知道,对SUV车型来说,空间是核心卖点,这就要求整车造型应宽尽宽、应大尽大,外部框架撑起来了,内部空间才有发挥余地。但对电动车来说,高大宽的外观是“致命大忌”,它会让车辆迎风面积过于夸张,会让风阻系数肉眼可见的飙升,让本就是用户痛点的续航,变得更痛。
有数据显示,当车速超过 100km/h 时,风阻引起的能量消耗能占到整车能耗的 69%。在 NEDC 综合工况下,风阻系数降低 0.01,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增加约 4.5 km。
因此,想让“大空间”和“低风阻”在一台车上共生,整车空气动力学优化是关键。这件事,把轴距2900mm中型SUV的风阻系数(Cd)做到0.258的长安深蓝S7,有一定的发言权。
具体来看,长安深蓝S7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前脸黑区两端设计低风阻通风道,使迎车头的正面撞风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泄压。经过梳理后,相对齐整的气流向后导入;
其次,调整后视镜型面饱和度,让侧向气流更丝滑地向后流过,配合全车隐藏式门把手,降低行驶过程中车身凸起的型面,降低风阻;
再次,上下的尾翼配合运动感车尾体态,优化尾部涡流结构,减少气流对车尾产生的不利影响;
最后,在21寸轮辋外加装封闭式轮毂装饰罩,一方面凸显新能源车身份,一方面减小气流对车轮的冲击。
事实上,除了风阻系数,长安深蓝 S7 还在很多方面努力让科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
比如位于前脸两侧的智能交互灯,通过348颗 LED 光源,打造灯语交互平台,实现和外界的实时互通;再比如设计灵感来源于卫星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形状的周视摄像头造型,就让科技配置丝滑地融入了整车型面,不会给人留下“霸王硬上弓”之感。
tech,要 shy
外观上“SUV”与“能效”的矛盾化解了之后,长安深蓝 S7 接下来要解决是:座舱科技与用户体验间的矛盾。
说的更具体点,就是如何利用合理化手段,最小化先进科技的炫耀属性,最大化先进科技的实体感受。
我们以新能源车内卷最严重的中控屏幕为例。
以时间为轴,中国新能源车中控屏幕的发展,历经过三轮内卷:第一轮,卷“谁没有”;第二轮,卷“谁更大”;第三轮,卷“谁更好玩”。
当下,第三轮内卷正烈火烹油地进行着。一部分车企的做法是,前置调整方式,后置用户体验,不管主副驾驶能不能看清,先旋转起来再说。
这不是正确的做法,也不是长安深蓝的选择。在长安深蓝S7上,选择保留了长安深蓝SL03 上支持左右调整正负15度角的“向日葵屏”。
正常情况下,当用户坐进主驾座椅,“向日葵屏”会自动面向驾驶员一侧偏转,为驾驶员带来更清晰的屏幕显示,抑制反光,配合方向盘上方的人脸识别摄像头,自动调整座椅距离和角度至驾驶员预设位置。当副驾驶乘客希望在行车过程中观看娱乐影片时,也可让“向日葵屏”面向副驾驶一侧偏转,为副驾驶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如向日葵追随着太阳一般,时刻追随着乘客的需求,给予用户十足的专属仪式感。
“向日葵屏”找到了中控屏幕与用户体验间的共生点,既不会掩盖先进科技的光芒,也不会以牺牲日常使用便捷性为代价。类似的设计在长安深蓝 S7 座舱内还有不少,比如升降杯托,隐藏式电动出风口以及AR-HUD等,都是在让外观给用户带来愉悦美感的同时,也让先进智能科技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其中AR-HUD+场景重构形成了长安深蓝 S7全新的驾驶体验,其可以与驾驶辅助、车载系统深度融合,可选择信息投送行车、导航、设置信息等,还可通过场景重构还原行驶中的场景,与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相适应的车道、障碍物,增强驾驶员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信赖,并可与桌面地图同屏显示增强驾驶员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信赖,使长安深蓝S7在人车交互中实现了功能与场景的智慧融合,让驾驶更智慧安全,为驾驶者带来温暖的科技关爱。
写在最后
为了让全世界重新审视“中国人到底会设计汽车吗”这个问题,长安深蓝 S7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携手张天爱亮相法国巴黎时装周,与上海线下亮相活动一起打造巴黎&上海双城亮相记。
在巴黎,长安深蓝向全世界展现了新世代中国品牌汽车,从“功能满足”转向“美学满足”的坚定决心和初步成果,让“美学事故”变成“美学故事”,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弱变强的必经之路,也是长安深蓝昨天、今天和明天要做的事。
*本图文所涉及的功能和配置,并不代表实车搭载承诺,车辆实际配置、功能以官方正式发布的产品配置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