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3-09 12:23

考研出分,没能上岸的我是来年再战还是及时止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ID:bosszhipin),作者:伍佰萬,编辑:贾嘉、濛仔、白话日报,头图来自:《大考》


2月下旬以来,2023年考研分数陆续公布。不少同学收到了喜讯,但现实情况是,更多人考研失利,需要另做打算。


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历史最高的1158万人。由于疫情的影响,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学历是提升就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甚至从大一就开始备考,“二战”甚至“三战”的人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研究生学历能为求职带来多少加成,以及究竟值不值得“坚持奋战”。


弃考太多是“捡漏”机会吗?


2022年12月21日,考研前三天,小乔新冠抗原测试阳性。由于12月初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小乔考虑再三,决定向学校申请回家复习。备考的最后两天里,小乔断断续续发着高烧,根本学不进去,极度焦虑。


考研当天早晨,小乔高烧达到了40度,家里人劝说小乔弃考,“今年考不了,明年还可以再继续,但是你脑子烧坏了就晚啦,还是身体要紧。”小乔不愿放弃,在争执中晕过去了,还是弃考了。


阿亮也是在考试前不久感染了新冠,但他比较幸运。考试当天,他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虽然生病期间影响了复习,但总算上了考场。在划分“阳监”和“阴监”的考场上,在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完成了一场不同寻常、毕生难忘的考试。


2023年考研期间,许多考生所在的城市进入感染高峰期。有的考生为了考试的时候状态好一点,甚至会主动接触阳性家属,以求早点转阴。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总还是会有一些遗憾发生。


从考生和监考老师的反馈来看,2023年研究生考试弃考率较高。有考生说,“第一科政治,我们考场只有12个人考试,一半多人都缺考了”。一位监考老师说:“上午考场8个人,下午考场14个人。”考场一般是30人的教室,那么“缺考率”超过70%,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74万,比2022年增加17万人。从增长幅度来看,2023考研报名人数增长率不足4%,相较之前5年的高速增长,今年首次大幅下滑。


(历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


2022年,广东省考研报名人数26.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21.3万人,弃考率19%;陕西省考研报名人数16.8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14.32万人,弃考率约15%;中国农业大学考点报名人数3721人,实际参考人数3240人,弃考率约13%;南京大学考点报名人数8500人,实际参考人数7700人,弃考率约9%,据此推算,2022年考研弃考率平均大约10%~20%。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能坚持到最后的或许只有379万,考虑疫情的影响,参考人数还会更少。


考研报名人数锐减、实际走上考场的人数也有减少的趋势,也许坚持下来的人将有更多的机会。


研究生找工作,还有优势吗?


近几年,考研成为了一种现象级趋势。《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达到112亿元,同比增长33.3%,预计未来3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庞大的考研群体形成了一个市场,也从侧面说明考研正在变得越来越像高考。


如果要问,一个典型当代大学生的本科生活是怎样度过的,那回答一定是,准备保研的同学眼睛盯着保研名额,去集齐绩点、竞赛、实践、实习等“龙珠”;准备考研的同学则往返于宿舍、食堂、图书馆的三点一线,一遍一遍背诵、刷题。大学又变成了“苦读”的高中。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方式仍是“唯分数论”,另一方面则是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在人才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学历的重要性被不断强调。读了研究生不一定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个人能力和运气也很重要),但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研究生学历确实要比本专科学历更有优势。从落户、现金奖励这些最实在的优惠政策来看,多数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都针对高学历,特别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


2021年,南通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的若干政策》(南通人才新政3.0版),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才可享受 15万~150万元购房补贴。


数据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


同年,四川广元市公布的《2021四川广元市第十四批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显示,硕士不仅可领8万元的安家补助费用,以及为期五年的500元/人/月的工作补助,更有享有编制和岗位级别等优势。



数据来源:广元市人社局


湖北省十堰市公布的《2022年十堰市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公告》显示,硕士可领6万元生活补贴(急需紧缺岗位另给9万元岗位补贴),不仅有岗位级别优势,还有住房保障、家属安置及子女入学等待遇。


数据来源:十堰市人社局


类似的人才引进政策还有很多。仔细做一些政策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很多领域,研究生学历和本/专科生学历相比,确实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度、福利和扶持资源。


伍佰萬同时发现,2022年的招聘市场上,用人单位对于“大专及以下”和“本科学历”的人才需求都大幅度减少,对于硕士博士学历的需求却大大增加,对硕士学历人才的需求同比增幅达到56%,对博士的需求更是翻番。


从薪资情况来看,招聘硕士学历候选人的岗位,2022年平均月薪涨幅达到30%,显著高于其他学历。



是否再战or何时止损


2月21日开始,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一名女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8年考研失败的经历,她从2015年第一次以应届生身份参加考研,一路奋战到现在30岁,仍未“上岸”。 在她晒出的图片里,为考研所做的密密麻麻的笔记,铺满了整个地板,字迹工整,可见付出的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美好的结果,今年查完成绩的她痛哭了几场后,决心告别颗粒无收的青春。


在考研的战场上,每一年都会有人坚持不下去决定解套,但每年也都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涌入,与那些二战、三战的师兄师姐们同场较量。


伍佰萬的研究发现,2003届到2022届的硕士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二战、三战之后上岸的,但是几乎没有四战、五战、六战……


看上去,考研也存在一个边际效益递减的定律。历年硕士毕业生中,二战上岸的比例比较稳定,大致在19%~22%。但三战上岸的硕士比例逐年减少,到2020年的时候只占了2%。



伍佰萬相信,本文开篇提到的小乔,大概率会加入考研“二战”的队伍,追寻自己未竞的梦想。被疫情影响到考试状态的人,若是这次不能上岸,想必也会怀着“非战之罪”的心情继续奋斗。毕竟很多本届同学的弃考并非常态,从近几年的趋势看,考研还是一件有收益的投入。


只是,伍佰萬想提醒大家,一次上岸是惊喜,二战、三战能上岸是坚持的力量,但如果三战还是折戟而归,那么是否要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八次下河游泳,就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了。你需要想好,你潜在的学历收益,是不是能覆盖你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无论你选择以什么学历面对择业,工作都是一个不可能跳过的关卡,因为盲目去“卷”学历而错过了择业的黄金时期并不划算。不要让“不认输”的执念困住你,有时候及时止损才是明智选择。


最后,祝所有考研小伙伴都能顺利上岸,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ID:bosszhipin),作者:伍佰萬,编辑:贾嘉、濛仔、白话日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