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1-29 16:47

Facebook插件怎样影响新闻网站的评论

(原文来自 GigaOM,由虎嗅编译。)

新闻网站是否应该使用Facebook评论插件是最近几天议论纷纷的一个问题。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 Journalism Lab)称之为一场“运动”,这个词看起来用得有点大了。只有两家网站宣布类似的决定,Politico和TechCrunch都不再使用Facebook作为网站的评论系统。在同一时间,英国却在掀起一场流行,重新上线的《曼城晚报》(Manchester Evening News)改用了一款要求用户Facebook登录的评论系统。所有这些事情背后的核心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假问题——强迫用户使用更真实的身份是否会减少网站的评论?

不用Facebook平台

在我看来,Politico和TechCrunch的共同点是两家都固执地坚信,使用合适的评论系统能够改进各自网站文章下的评论质量。

Politico的迪兰・拜尔斯(Dylan Byers)把希望寄托在科技上面:
Disqus可以让用户对评论和回复进行高低排序的投票。默认情况下,高质量的评论会被过滤到最上面,质量差的则不会在页面上出现。
该文的第一个评论立刻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反驳,Adrian Lowe指出:
那是假设人们会给好评论投票。如果读者在投票上不认真,质量差的评论就会出现在最上面。所以“默认情况下”高质量的评论不一定会在最顶部出现。
TechCrunch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从他们为声明文章所加的配图就能一目了然:“混蛋,我还挺想你的。(I miss you asshole.)”

看起来这两家网站将用户的行为归咎于所采用的评论系统,而不是激发他们评论的文章内容。我的前同事梅格・皮卡德(Meg Pickard)曾经表示:
如果你写一篇有煽动性的文章,那么人们就会被煽动起来。

改用Facebook平台

《曼城晚报》的做法恰恰相反,用Facebook就是希望能改进网站的用户评论体验。毫无疑问,强迫使用Facebook账户登陆会把一些用户排除在外,但是大卫・亨格逊(David Higgerson)在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博客文章中表示,此举“争论分歧在Facebook”。
抱怨的大部分人… … 出发点是新闻网站应该将所有文章的评论放开,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的评论,“社区”可以用任何署名表达任何观点。我并不这么看。

我个人在新闻内容中使用Facebook评论插件的体验来自卫报的Facebook客户端。

相比较给每一篇文章分两个评论线程(一个在Facebook、一个在卫报网站)的做法,我们更应该去发现哪一边会收到更好的互动效果。看起来早先的评论往往定下了基调,影响了其他的评论内容,效果远远超过内容格式或者评论身份的问题。

毫无疑问软件设计和功能会影响社区行为,但是得体的社区管理和记者本人的投入更加重要。2011年玛丽・汉密尔顿(Mary Hamilton)写了一篇很详细的博客文章,指出新闻机构的责任不仅仅是提供评论空间,同样要融入到这个空间里面:
如果你不做出好的榜样,不去回馈[评论家],不让经常来访问的读者自己治理社区。那么这个用户社区会自己制定规则,很可能你不会喜欢。

用更换技术平台的方法来解决社区的问题,她将这种做法描述成好像是“在杂乱的、无人照料的花园里铺人工草皮一样,原因却是你不喜欢野花的颜色。”

她还指出:
新闻业不能只是把这种和用户互动的责任转嫁给科技。大部分的小规模出版人和博客作者都懂得这一点,更加至关重要的是——我们的用户们也懂得这一点。坐在互联网那一端的是活生生的人,在我们的评论空间里发表见解。

新闻网站评论系统的关键是“不要惹人讨厌(Don’t be a dick)”——没有科技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