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诺基亚再怎么在“燃烧的平台”上挣扎,都没有改变智能手机市场以应用程序论英雄的格局;“黑莓”公司也不例外。就算新的机型如何温润如水,新的系统界面如何符合人体工学,它上面还是缺少关键应用的支持。而且黑莓似乎一开始就不打算更改这个游戏规则,它急匆匆的在商店上线之前举办程序设计大赛,自己给自己“打激素”。
黑莓没有“再一次发明手机”,苹果和谷歌掌控全局的游戏规则尚未更改,所以在它的应用商店成功运转并开始吸引购买之前,我不打算对黑莓10手机做过多评论。
昨天的发布会唯一一个吸引我注意的就是RIM公司改名。
RIM改名“黑莓”,意味着企业以旗下最知名品牌重新作为公司名。我想举三个例子作类比:一是松下改名Panasonic,一是奇虎改名“奇虎360”,一是苹果电脑公司改名苹果公司。
RIM本次改名看起来最像松下的情形。其他两家如果要像这么改,它们就得被称作“360公司”和“iPhone公司”。
但松下改名只是因为National品牌在海外被抢注而迫不得已,而RIM和黑莓商标在全球都受到比较好的保护;奇虎的改名则是在3Q大战之后,为了准备上市把名字打响。然而RIM的更名却没有在黑莓风声鹊起时主动进行,现在作为上市公司,改名要付出更大成本,而且黑莓本身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还要坚持改,这里面的仪式性就大过了实用意义。
把苹果叫成“iPhone公司”显然有违和感。事实上,它上次改名去掉“电脑”二字就是因为iPod和iTunes使得公司不再是一家主要生产电脑的企业。可是拥有如苹果——或者HTC——一样的品牌序列,对RIM来说显然是一个最佳方案,只可惜它已经有心无力。
试想一下苹果在iMac复兴时就改叫“iMac公司”,或iPod冲击市场就改叫“iPod公司”会怎样——这两个品牌都走入了生命周期的中后段,并非公司现在的主要业务。或者HTC因为某款机型卖的好改叫“Hero公司”,就更加不可想象。
叫得响的公司名加上子品牌集群,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个品牌折戟沉沙,整个公司蒙受损失的局面。当然可以说黑莓品牌距离折戟沉沙还远得很,但谁能想到短短四五年前它还是街机,它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可以高过巅峰时期iPhone的份额呢?
RIM在此之前曾有两个机会摆脱对黑莓品牌的依赖:一是推出智能操作系统,二是推出平板电脑。可惜这两个动作来的太晚,人们约定俗成的把它们叫做“黑莓系统”和“黑莓平板”(后者大名叫Playbook)。
我想此时此刻,前RIM公司,现“黑莓”公司的高管们,在放弃了发展其他子品牌的努力同时,也体现出了破釜沉舟一般的勇气,把公司的命运同黑莓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他们不希望黑莓从“美国骄傲”变得沉沦下去的这种精神引人敬佩。所以,如果说诺基亚所站立的是“燃烧的平台”,我更愿意把黑莓比作“燃烧的战车”。
发布会当天,因为手机必须推迟上市,黑莓股价应声大跌12%。市场无情,希望战车上的原RIM高管用实际行动扭转公司命运,也希望名字改的不那么像RIP(安息吧),会对他们好一点。
首发于网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