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2-19 16:40

李彦宏:移动互联网没有被证明的商业模式

人物:百度李彦宏 
时间:2012年10月 
场合:接受一媒体专访 
话语:移动互联网行业还没有被真正证明的商业模式,包括百度在内只是在布局、在观察、在等待、也在准备,但说实话现在不知道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什么。 
后续:13年1月,李彦宏在一场行业会议上表示:百度移动部门由他直接管理,每周一次例会讨论产品

李彦宏曾多次表示对移动互联网的负面评价,更早一点时候则是在百度大会上。在我看来,倒不是李彦宏认为移动互联网毫无意义,而恰恰是在移动端,百度显出了一种“迷失”的状态。

百度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媒体公司”,不过事实上它是一个“入口公司”。和绝大多数媒体公司不同的是,百度很少生产内容——贴吧、知道、文库、百科之类,还是UGC的,而且至今没有探索出什么可行的商业模式;音乐搜索则是近来才开始真正意义上自家去搞内容的——它的商业模式建立在做媒体的入口上。桌面互联网上,这个模式被证明行之有效,是中国所有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广告收入最高的一家。

但在移动端,忽然之间这个入口就不存在了。因为百度的入口其实前面还有一个入口,就是浏览器。移动端盛行各种原生应用(native app),用户打开浏览器的次数远远小于在电脑上的次数,随之,一个输入框再加一个搜索,就不再是入口了。

这让百度极度迷茫。放在百度面前的,可能有三条道路可走,但没有一条道路是轻松的。

第一条,姑且称之为“上策”,就是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底层创新,榜样则再一次是谷歌。同样是搜索引擎,谷歌推出了android系统,已经和iOS分庭抗礼,牢牢地在移动互联网中把住了自己的位置。

之所以称为“上”,因为一旦能够成功推出,基石地位则非常牢固。但这条路一来需要极大的技术投入,二来搁几年前还能搏上一搏,而在今天,连微软都没有怎么讨了好去,对百度而言,胜算不大。虽然百度也是一个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但它不是一个有勇气有远见并为之敢赌的公司。再加上多年来百度躺着赚钱已经舒服惯了,李彦宏大声疾呼要“狼性”,其实正是百度缺少了锐气的真实写照。

第二条,则可以称为“中策”,那就是在应用层上拿出一个移动端的杀手级产品来。这条路上,国内已经有两个微字头榜样,其一是腾讯的微信,其二是新浪的微博。不过,这两个产品都是逼出来的。新浪守在门户的老旧模式上,再过一两年就该成雅虎了,腾讯则是在微博的冲击下奋起反击。而且,这两个产品都是运营公司既有套路的延伸。腾讯本就长于做社交,新浪本就长于搞话题运作。

百度目前的挑战者是360搜索,但3B大战的激烈程度远远比不上当年的3Q大战。虽然百度股价为之受挫,但搜索这个市场也的确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易手的。客观讲,百度份额丢失不多,百度所受到的刺激,远远比不上腾讯。

百度这么多年走来,我一直很奇怪它为什么不搞电子邮件——或者说,不搞通行证策略。至今百度一些服务都需要不同的注册体系,比如百度统计和百度文库就不是一套用户系统。缺少通行证策略的支持,百度就事实上没有用户,也没有用户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百度还真是一个媒体公司,一个传统的媒体公司。这一点,它甚至比不上新浪。

缺少用户的后果很严重,用户需要重新去认识和使用它的产品。在桌面上,一个框就可以解决这个麻烦,但在移动上,用户连浏览器都很少打开,百度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子被切断了。百度在移动上,很难借到自己既有的影响力。

目前可以看到百度的发力点是LBS业务,百度也为之成立了LBS事业部,因为好歹百度还有一个“百度地图”的东西。但不得不说的是,正如谷歌搜索在中国非战之败的受挫,百度地图也是依靠在政策的大树底下。LBS业务虽然和本地化服务理论上嫁接得不错,但的确当下看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这大概也就是李彦宏所谓的“移动互联网没有商业模式”吧。

最后一条路,百度的确在走,我称之为“下策”,那就是海外并购,它先后介入到越南泰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它并不见得能扛过谷歌,在日本也打不过雅虎)。11年百度商业运营高级副总裁沈皓瑜就表示未来十年大量营收来自海外扩张。这种并购扩张其实是基于资本压力下做出的。国内搜索市场已经无可大幅增长,为了支撑股价,百度需要一张光鲜的业绩报表。

这种事通用也做过,同样为了股价,通用在全球大幅扩张。业绩来源于新市场而不是新产品新技术,最终通用变成一个不会跳舞的大象,臃肿且无创新意识,在金融危机到来时轰然倒地。百度做这种事,需要看到的是通用的教训。这本就是应付资本市场的短线工具,真当主营手段了,那委实是下策了。

—— 结束的分割线 ——

本文为《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专栏文章。这个专栏的名字叫《大佬与大话》,专门收集TMT圈子商业领袖的一些 “大话”。但本专栏的目的并非是指责这些大佬说话不算话,或者是开空头支票。我们都知道,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时间点变了,自然计划要变。本专栏的目的就是 “复盘”,来分析一下这个时间点究竟怎么变了导致大佬们的话变成了大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