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近两年来,影视圈也出现这样一种怪状:重口味、缺乏内涵的作品大行其道,成为吸金利器,随着商业化生产流水线化,电视剧收视和电影票房找到了肯德基的“鸡翅速成”大法。笔者这里并不是在否定工业化的进步,也无意探讨软脚鸡的培育之道。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拜金价值观无孔渗入到各行各业,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逐步沦为以逗乐观众为终极目标的创作。从综艺节目6天拍摄就搬上电影荧屏圈钱,和金像奖入围作品遍地鸡肋来看,影视作品创作刚走出早些年的政治因素,却又拜倒在金钱因素上。要想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就必须要具备独立人格,这正是目前整个行业备受市场冲击所面临的囧态。
只要颜值高,不努力也能红
这是“娱乐圈钢炮”冯小刚导演在某节目录制现场做点评时,提及目前娱乐圈圈钱的怪状。他呼吁电影届的同仁们务必要规避这样的一个认知误区。日益浮躁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也蔓延到了影视创作这一领域,呈现出本末倒置的荧屏作品:重颜值轻演技,强宣传弱故事。
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从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到电影《小时代3》都是典型。比起这些花了真金白银只是剧情被吐槽的影视作品来说,“综艺电影”《奔跑吧!兄弟》才是真任性。为期6天的拍摄,借助同名综艺节目的热度,直接在电影院里面放起了综艺节目,公映6天已取得3.1亿的票房。相比于《黄金时代》、《归来》、《推拿》等精雕细琢的电影,花上几年的时间孕育剧本,又花上几年时间来研究和拍摄电影的导演们,最后面临的是好作品市场转化率低的票房成绩。行业迷茫和陌路感瞬间迎面扑来。
用颜值来衡量演员的荧屏价值,只能说明大众审美进入狭隘认知。这又不仅仅是大众看脸的问题,因为缺乏好故事的叙事能力,加之情节弱智备受吐槽,大众才退而求其次着眼于精美场景的制作和演员颜值。
追求“快感”还是“快乐” 这是个问题
似乎进入一个死胡同,电影作为带有商品属性的一门艺术,将艺术性和商业化结合本来就是难题,同时必须直面广大目前的欣赏素养还停留在“快感”而非“快乐”这一现状。为了迎合市场,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一些低级无脑却能取悦观众的作品。观众一面抱怨没有好电影好作品,一面又乐此不彼的为那些“快感”作品掏腰包。好作品凤毛麟角还要受到“快感”作品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排挤,自然生存能力更加虚弱,暴露出这个时代全民的审美倾向,催生整个行业的困境。
所谓快感,就是感官上产生短暂性的愉悦,很难沉淀出幸福、感动、梦想。回顾充斥荧屏的某些影视作品,不是露肉就是打涉黄擦边球,通过刺激观众的荷尔蒙分泌来博收视率和票房。高度曝光的当下,明星们以花边绯闻博存在感,网络更是以起无底线的快速传播方式冲击我们的眼球。上演着撕逼狗血出轨偷情的砝码,不明真相的观众被卷入这股浪潮中。猎奇成瘾的观众们肾上腺激素激增,表层的欲望满足是催生浮夸、不接地气的作品温床。
快乐则要来自简单自然心灵归属。它追求真实,在真实世界中面对困难和阻力所呈现的坚强、勇敢、自立、感动,都会将这些力量传递都观众内心,激励他人。快乐不是无知的简单,而是在深度思考后的领悟和愉悦。不会叙事的故事,缺乏和观众的互动思考,没有参与自然也难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影视作品不分家,这股金钱浪潮充斥着流于表面的感官刺激,直接粗暴地冲击着当下那些对作品精耕细作,努力创作的人们。或许影视作品的分级制是个好办法,这个被众多行业人士提及的分级制能有效将不同观影观剧人群有效分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最少观众不再是被动的、缺乏选择权的。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微信:lesliechow1989
一部电影和他倡导的娱乐态度,公众号名称:朗读者微信号ID:shreader 欢迎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