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Apple Watch会不会是又一个Google Glass?
iPhone、iPad、iPod要解决的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优美的工业设计,而Apple Watch必须首先解决美的问题,其次才是功能。
tweeleaks二世:手表能有的功能手机全部都能有,说的什么车钥匙功能,手机装个App不也照用?而且我要是去咖啡馆或者茶馆坐着难道用手表看虎嗅刷微博?库克越自吹越说明销量不乐观,我连手表都不带了我还会去带一只2200元的“智能手表”?这东西只能是果粉和想要新玩具的人买,有了iPhone以后对这种东西真的毫无兴趣。库克可能以为他出一个智能马桶我们都会去买。
褚少军:Apple Watch和iPhone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量级上都无法类比,核心诉求或者说刚需差异就很大。手机基本上可以约等于必需品,但手表普及程度远远没达到,即使是智能手表也很难做到。既然便携性、人机交互很关键,为什么不和更为普及的智能手机融合呢?而且事实上,智能手表的很多功能,智能手机确实已经有了,所以很大程度上完全没必要再新买一个Apple Watch。
从已经曝光的信息来看,无论外观还是硬件、功能上,AppleWatch都没有超出用户们的预期,短期内智能手表产业链还不够成熟。所以大部分购买智能手表的用户,实际上很可能是以前不戴表的潜在用户。
毛毛Michael:影响Apple Watch发展的最大困难在于其续航能力和屏幕尺寸。我们说手机可以互联一切是因为手机是大家必备之物,而且续航能力和界面适应度比较高,而智能腕表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如果不能实现手机同样或者更持久的续航能力,再厉害的功能和功能也是无根之水。 智能手机不是一个玩物,应该是更小巧的链接人和万物的纽带。
jeremyhuang1980:个人认为,Apple Watch也就是新一轮的潮牌,只是某些人装那啥的工具。从命名开始苹果就将他和其他设备区别开来,也证明苹果对于它的前景也有一定的担心和疑虑。可穿戴是一种革命,但是就其本身而言,作为一个数据采集点的作用,远远比一个数据中转站的作用大,而Apple Watch这方面的效用有待考量。
马化腾和李彦宏共同的焦点都在如何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为老百姓的福音
杨敬: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做,还是让利给互联网公司?
tiant:社会中存在很多惩治不严的现象,开山填湖等侵占自然资源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恶化未得到严厉的惩治,如果对于挖山、填湖进行房地产开发的现象给予几倍于其开发商投资收益的惩罚,估计开山填湖的现象会大为好转。(篇幅有限,有删略,请点击文章标题看更详细评论哟~)
柴静说杭州一年有200多天的雾霾天,但如果告诉你雾霾天包含雾天和霾天两部分,你的反应是什么?
林华:文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就是不同阶层在环境和雾霾治理中的受益程度即使接近,受损害程度却可能是不对称的。比如关停重污染产业,劳动者就业减少和生活资源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都要承受,而富裕人群只需要关心投资转移,生活成本乘以十也未必能感受多少。反过来看,这个过程一如经济增长时少数人先富起来而多少人依然贫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论何种环保政策出台,希望把利益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
laiyun_bin:这两天看到的标题党实在太多了,今天看完这个有几点感想:
1.为什么说《穹顶之下》不是一部纪录片?
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给这个视频分一个类贴一个标签,标签有利于引导思维方式,但也会局限思考范围。
2.转换视角之后,能看出哪些门道?
因为贴了标签,所以有了“门道”,所以发现了问题。但其实,贴标签,真的合适吗?看了不到10分钟就关掉,感觉是因为演讲者的技术问题所以看不下去了,确实如果看成汇报的话,文中讲得问题都存在,不过,这个视频,真的是个汇报吗?
3.柴静报告中的数据有哪些缺陷?
确实从纪录片或者科普的角度看,只展示一种声音会影响决策者的判断,但是如果她本意就是要让观众引起共鸣,而不只是让观众像看科普节目一样看看热闹然后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然后回头继续该干嘛干嘛去,那么情感和数据就是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工具。
4.《穹顶之下》的结论事实上加大了决策风险
其实我不觉得这个视频是做某些决策的依据,对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视频中也有提及,只不过没有展开分析。但是,这个视频,应该会驱动某些人或机构去做分析,去做改革。
5.对于社会精英阶层而言,他们将更多地享受成果,而更少地经历过程的痛苦。
很赞成文中的结论。视频没有给出结论或许有很多原因,但至少引起了共鸣,需要各权力机关和普罗大众一起从各方各面去寻找解决方案。视频也给了一些线索,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是可以参与的,至少对我来说,以后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更多顾及到环境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大家点击文章标题去评论区看哟~诈尸的【今日嗅评】又冒泡啦,今天大家评论地很卖力哟,给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