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3-23 11:09

中国资产证券化:盛宴还是毒丸

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亨利·考夫曼曾经说道:“资产证券化很可能是现代金融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展,它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性质以及市场行为的特点,……堪称造就了当代金融史上最有影响和最有前途的变革。”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1970年,美国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转手证券,是全世界第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

通过40余年的发展,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国债的第二大证券市场。通过不断创新,美国的资产证券化类型极其丰富,包括抵押贷款证券化(M BS)和资产证券化(ABS)两大类。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又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R MBS)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CMBS)。资产证券化(ABS)又分为狭义的资产证券化(AB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 )。

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占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比重在70%左右。美国亦是其他国家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学习榜样。资产证券化在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也已经成为主流的金融方式,在墨西哥、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新兴经济体也都获得了发展。

而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经过7年多的试点实践,资产证券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资产证券化类型不断丰富,相关法律、会计、税务制度不断完善,发起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亦不断成熟。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程度仍然很低、规模很小,远不能满足经济金融的发展需求。此次中国证监会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相关措施,有利于推动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

但也有不少人担心,美国这样金融发达的国家,资产证券化尚且引发了次贷危机,在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下,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中国的金融危机。

这是对资产证券化和次贷危机的一种误解。

从本质上而言,资产证券化是风险的转移和分散过程。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等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可以将缺乏流动性的贷款等资产转移,转换为标准化的有价证券,将所面临的风险分散到众多投资者的身上。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风险的生存状态,从存量状态转变成了流量状态。而风险从存量状态到流量状态的转变,是金融由传统迈向现代的重要发展。

当然,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亦会产生新的风险。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高度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由“放贷-持有”模式转变为“放贷-转移”模式,从而产生了道德风险。由于能够把贷款转移出去,商业银行降低了贷款审查标准,导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即“次贷”)的过度发放,最终导致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另外,很多资产证券化进行了2次乃至多次证券化,证券分档等级太多,且使用了信用违约互换(CDS)等衍生产品,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过于复杂,投资者很难了解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所在。信用评级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数,然而,事实证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准确性令人失望。

而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者的高杠杆率,进一步使得问题加剧。如次贷危机前,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和贝尔斯登的杠杆率都超过了30倍,高盛亦接近30倍。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杠杆率竟然高达100倍,也就是说100元的投资,99元是借的,自己只投入1元。因此,资产价格的较小波动,就会导致大额投资亏损和流动性的急剧丧失。

次贷危机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趋势,使得资产证券化市场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发展。一是资产证券化链条缩短;二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档等级简化;三是资产证券化衍生品数量下降。

由此可见,次贷危机尽管开始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价格下跌,但资产证券化本身并不是次贷危机的原因。这就好比1929年大萧条开始于股票价格的暴跌,但股票本身不是大萧条的原因,更不能由此就不再发展股票市场。

因此,次贷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并未有重大改变。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急剧下降,由2007年的25600亿美元下降至2008年的14836亿美元。但2009年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又回升至21034亿美元,此后几年的发行规模都在2万亿美元左右。

此外,如果说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过度滥用资产证券化,则中国的现状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和发展严重不足。

2005年中国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仅有4类14家金融机构发行了22只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资产证券仅有10家企业发行了12只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两类资产证券化的历年发行规模合计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2012年一年的发行规模就接近2万亿美元。
因此,中国目前要做的是加快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而不是“因噎废食”,放弃资产证券化这一伟大的金融创新。

本系列接下来将聚焦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应用,如何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并以阿里巴巴金融突围为案例来重点说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