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10-20 10:49

在分享你自己之前,请确认你和别人不一样。读《你不是个玩意儿:被互联网奴役的人》

即使在某种技术上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停下脚步关注一下使用技术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拉尼尔从他个体角度、一个人的角度描述我们日益数字化的世界,反驳KK倡导的网络化社会化,通过对网络教条主义的批判,适时地表达了对个人价值的辩护 ...对人类未来何种程度上被网络异化,何种程度上因网络丧失自己的自主性,这本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前言

现在我们还处于21世纪的初期,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大多数读者都将成为非人类(nonpersons)——我是说到那时人只不过是机械麻木的一群生物,他们已经失去了作为独立个体的特征。到那个时候,语言会被搞得七零八散,成为搜索引擎中的关键字,放入遍布整个世界遥远而隐秘角落的工业化云计算网络。当某处的某人碰巧因为读到我的只言片语而引起共鸣时,云计算网络会用复杂的算法把这些文字处理千万遍,然后向这位读者投递一则相关的广告。而我写的文字则会进入维基、进入自动聚合而成的无线文本信息流中,接受无数匆忙而马虎的读者的浏览、改写和歪曲。

人们会变得麻木,并因此陷入毫无思想的互相辱骂和含糊不清的争吵中。计算机算法会找到我的读者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能把他们买的东西、他们的罗曼史、他们背负的债务,乃至他们的基因都挖出来。我的书的最终结局,就是为那些少数人积累财富,他们只需要像大佬一样坐在“云端”(computing clouds)收钱就行了。

在生机寥寥的纯信息世界里,所有的书籍几乎都会有和我的书相同的命运,只有极少数的人有机会用肉眼读到印在纸上的文字。

而这些真正的人,才是我所期望的读者。

这本书里所有的文字都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写给电脑“看”的。

我想说的是:在分享你自己之前,请确认你和别人不一样。


文摘:轻视质量导致无质量

人们现在都热衷于在互联网上制造各种碎片,想要创造一种叫蜂群思维,或者叫智域的东西。这两个词说的都是所谓的新型超级智能,它以互联网为基础,并且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有的人(比如Google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预测说,互联网会在某一时刻具有生命,而其他人(比如科技史专家乔治•戴森)认为,互联网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生命。类似的词确实已经流行了很久,比如博客圈(blogosphere)。

技术界有个时髦的理念,即量变不但会在达到某一极限时引起质变,而且在我们已知的某些条件下也能引起质变。我的一些同事认为,即使是100万次,或者10亿次不完整的侮辱,只要通过某种复杂的统计算法加以重新组合,也能最终产生比经过深思熟虑的散文更深刻的智慧。我反对这种说法。在计算机科学发展早期流行这样一个比喻: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肯定也是垃圾(garbage in,garbage out)。

在Web 2.0狂热分子眼中,质量是个无足轻重的东西,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挑选例子都成了个难题。不妨就用蜂群思维鼓吹者克莱•舍基(Clay Shirky)来举例吧,他认为现在存在着巨大的认知过剩,这些过剩的认知需要管理。

现在有很多人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一点大家都很赞同。在接受良好教育的人里,有很多人没有工作。如果我们要谈论人类未被发掘的潜能,可能还会谈到那些为数众多的赤贫人群。有极大一部分人的潜能是被浪费掉的。但以上都不是舍基想说的问题。

他的论点是:在人的表达中,数量比质量更重要。在2008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舍基说:
我们所说的认知过剩的另一面,是这种过剩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一个微小的变化就能产生重大的后果。比如说,我们生活中99%的东西保持不变,人们也保持自己99%的看电视的习惯,把剩下的1%拿出来分享给别人。这些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人每年大概要看约一万亿小时的电视节目……如果拿出1%来的话,每年参与分享的人的数量足足是每年参与维基百科项目的人的98倍。

这样说来,如果我们把过去被浪费在看电视上的时间管理起来,岂不是能作出很大的成就(比如又出现一个爱因斯坦)?但我觉得,即使我们能和整个银河系里的所有外星人(也许有1015多个)都建立联系,并且让他们每人把自己的几秒钟时间贡献到一个物理学维基百科里,也未必能复制哪怕一个平庸的物理学家的成就,更别提复制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成就了。

个人视角终有局限,如有非虚构类好书新书推荐,还望投稿或微博私信@潘乱兄


读点:路过蜂群


文/胡澈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作者)

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是个有趣的作者。他身上的标签挺多:“数字毛泽东主义”、“虚拟现实之父”、“作曲家”、“视觉艺术家”——但大多数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他是另一个世界的偶像和神人。 

他有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偶像外形,颇有旧时摇滚歌手的范儿,然而他其实是位实验音乐大师,并把音乐与计算机哲学深刻地融合——在《你不是个玩意儿》一书开篇就谈到关于MIDI的问题。 
   
用MIDI打造“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 是马克西姆的成名作,整首曲子急促而欢快,情感饱满而酣畅淋漓,据说这个曲子是证明钢琴能力的一个标杆之作——演奏此曲需要演奏者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快速而准确地敲打琴键,通过此种疯狂地弹奏方式,让人从整首曲子中感受到一大群蜜蜂围绕在你头顶,时而绕圈,时而跳8字舞——但是没有一只蜜蜂会脱离群体,而是始终跟着其他蜜蜂的节奏,忽而向左,忽而向右——这个场景让人震撼,但在互联网科技预言家KK的眼里,这一幕却是互联网未来的一个象征。 

他认为,蜂群是有生命的,而非简单地个体组合。当成千上万只蜜蜂一起振翅时,一个“超级有机体”从大量聚集的普通昆虫的有机体中“涌现”出来,没有一只蜜蜂在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 

KK的《失控》在国内出版之后,大量的中国媒体和技术人员都开始关注这个寓言般的故事,而曾经和KK混在一起的Jaron Lanier却从一个新的角度批判这个问题。这也是《你不是个玩意儿》的中心话题。 

全书开篇用MIDI做例子,Jaron Lanier谈到MID这个技术带给了音乐一种灾难。在技术和人的复杂关系中,追求“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更符合Lanier的想法。 

MIDI是一种用标准化方式展示音符的技术,通过与键盘的结合,每一个不懂音乐的人都可以准确地弹奏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所有的音乐在MIDI玩家眼里都是一种动作的排列组合:按键盘、弹起键盘——通过这种简单的动作,在特定不连续的时间里被MIDI程序解读成一首新的曲子。“创作”似乎在这里变得“美好”起来。 

但这位实验作曲家却认为:“在MIDI出现之后,数字化时代的音符不再只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严苛的结构,它强行进入了你的生活,让你别无选择”。正如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名言所示:科学的进程,就是思想被抛弃的进程。 

那么,MIDI这种把音符固化的产物是否真如Jaron Lanier所说的那么严重呢?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伦敦的窄轨铁路,因为窄轨的缘故,车厢空间变小,至今无法安装空调;另一个是文件夹的概念,在早期电脑系统中并无文件夹的概念,通过对人对于树枝的抽象理解,把碎片通过“树形图”进行了整合,这种固有的模式影响了数代人的思维方式。 

或许有人会反对,认为这样的管理模型十分方便且清晰——恭喜你,你的一部分大脑已经被固化了。 

纵观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几十载,我也时常在问自己,究竟是产品本身的设计影响了用户,还是为了迎合用户创造出了“优雅”的产品设计?例如最近比较火热的Evenote,号称是另一颗大脑,通过简单地保存资料和图片,加上日程管理的功能让你的大脑得到了1GB的拓展。虽然你疲惫的大脑可以获得了解放,但是你依然无法很有效地管理信息。 

另一款热门产品Path则在移动终端上获得了“优雅的社交app”称号,它的UI设计及小圆圈弹出式菜单深入人心,这也引发了众多产品争相抄袭之。这种复制无疑也为固化人的思维提供了动力。 

通过MIDI,作者试图告诉读者,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软件上的设计缺陷,人开始在这个网络世界中陷入一种迷茫,人的个性被弱化甚至消除,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并试图用群体智慧去满足自身的需求——可以假想一下,本书的书评如果是一种web 2.0的方式,类似Wikipedia的方式进行在线的编辑和审核,会是一篇什么样的书评? 

可以想象有关本书的一些细节一定会不断地被挖掘出来,但是如何判定本书的思想和利用本书去解释未来,或许就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最后书评会变成书摘,每一个读者各执一词,通过蜂群的思维,投票选出“最佳评论”,并将此视为一个标准答案,那么后来的读者还需要读书吗?很显然,不需要,只需要上Wikipedia看看这篇书评,了解最佳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即可。在这样的书评中,人的意见和想法完全被割裂,个人的智慧被固化成为一种标准,每一个后来者有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越来越失去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于自我个性的探索。 

因此,Wikipedia成为Jaron Lanier极力批判的一个对象,在这种思考过程中,他提出“网络极权主义”开始深刻影响个人的发展,固化或许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而因此造成个体的迷失、推崇群体智慧和云端计算的现象值得关注,作者在书中阐述和分析了网络极权主义如何从根本上损伤人的精神道德和商业。 
   
网络极权主义的伤害 

作者认为,网络极权主义者包括以下一些人:开源文化界/创意共享界人士、人工智能界人士、Web2.0圈内人士、反文件共享人士等。他们最喜欢的博客是BoingBoing、TechCrunch和Slashdot,《连线》则是他们的红宝书。 

他对于这些人并非充满了绝对的批判,而是担心群体思考问题会出现在用户身上,彻底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得整个网络变成了一盘散沙。 

正如KK所言,未来个体会被群体淹没,而群体拥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指挥这整个群体的活动。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则变成了碎片——也正是这样的推论,成为许多技术人员最喜欢探讨的一个话题:未来的某一天,机器人是否有可能不断地自我进化,最终掌控人类世界?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导演都试图打造一个未来人与机器进行搏斗的场面,甚至把机器人最终毁灭人类的结局作为一个噱头。 

那么机器是否有可能统治地球?类似的观点被称作“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理论,如著名的《黑客帝国》就基于此理论。 

作者不断在文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性,强调反省和道德共鸣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而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完美,不断去提高机器的“智慧”,甚至甘愿在机器的智慧面前弱化自己的能力;而所谓机器的智慧更多地来源于群体力量对人个体的无视和毁灭,正因如此,Jaron Lanier宣扬人文主义,反对技术主义;宣扬完整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拒绝以Web2.0的名义生产大量垃圾衍生品和技术复制。 

我个人对Jaron Lanier这一番话心有戚戚焉,目前,群体智慧在许多情况下不能被证明比个人智慧更加有效,同时在网络匿名的状态下,人们更可能因为一个观点进行站队,积极维护群体的利益,从而失去自我,甚至影响了个体的发展。 

年初爆出的“韩方之战”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许多微博民众积极参与到这场旷日已久的大战中,并且给自己冠之以“韩寒粉丝”或者“方舟子粉丝”的群体立场。在这场群体智慧的较量中,没有哪个群体真正地胜出。也没有哪个个人独立于群体之外,提供了一个“靠谱”的答案,更多的情况是一群人在不断对骂,积极维护群体的利益,把群体的爱憎融入在个体之中——足以了解群体智慧的脆弱和非理性。 

由此来看,群体智慧并不一定靠谱,而毁灭个人天性和思想的作用却显而易见。 
   
人本主义“云”经济的前景 

纳尔逊(Nelson)发明了数字媒体链接,提出了把网络媒体连接起来的核心思想,称之“超媒体”(hypermedia)”。在他的核心思想中,网络媒体应该是不存在副本,而只存在唯一的一级内容,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不断产生二级产品,三级产品;同时,大家必须为这个一级内容付费——这是一个颇具理想的方式,内容的唯一决定了物品的稀缺性,而稀缺性正是经济可以运转的基础之一。 

假设整个社会都如KK所言走向蜂群智慧,越来越多的集体协作产生了许多群体智慧存在云端,而贡献内容的个体却无法从中获取辛勤劳动的回报。通过宣扬Web2.0的大旗,坐拥“云”的人们最终拥有了大量的免费劳工和资产,用户们只能依赖于此。 

这里且不谈群体智慧可以贡献多少内容,光是如何回报个体,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作者认为在数字化圈子中,隐隐流动这种“社会主义”的暗流。越来越多的蜂群协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添砖加瓦,市场的自由慢慢消失。 

市场的自由本身有其“私人化”的内涵,在资本主义国家也被认为是一种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可叹的是当我们在互联网上不断提供劳动成果,复制大量的信息和媒体,这种自由却被剥夺了——当你“开放”,意味着没有人愿意为你的劳动付费。或许有人会拿另一本书(即《免费:商业的未来》)与之对比。根据克里斯•安德森的说法,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以电脑字节为基础上的经济学,而非过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这是数字化时代一个独有特征,如果某样东西成了软件,那么它的成本和价格也会不可避免地趋于零。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 

Jaron Lanier并没有直接批判这种“免费”的经济,而是从音乐角度重新阐述了为什么贪婪的蜂群会强制把个人的成果占为群有,并指出在内容不断地被复制,被提供到蜂群之中时,内容越来越失去其价值;同时,与之相关联的赢利模式则不可避免地被固化,蜂群思维和广告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契约。,正是这种结合,鼓励艺术家们把知识成果和想象力免费提供给蜂群思维。人们在自我推销的外衣下互惠互利,而这时的文化只会剩下广告这一种形式。 

要维护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维护资本主义的自由需要社会成员对于某种社会契约的认同——例如对内容实行收费,让每个有创造力的人占有资源并合理赚钱。书中用了iPhone产生于一个封闭环境做案例(虽然作者本身不赞同终端对内容的控制),阐述了新经济应该是赋有创造力的一面,而非YouTube上那些缺乏新文化形式的UGC内容。 

目前,内容付费一直是一个争论非常大的话题。前几天搜狐奇艺腾讯三家成立版权联盟,共同购买版权内容,试图通过这个措施避免价格战不断升级——毕竟,价格战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博弈。不过购买了版权,搜狐视频等网站是否会真正进入到了付费时代? 

付费不仅仅是习惯,更是一种拒绝Web 2.0的宣言。 “唐茶”在付费电子阅读方面做得不错,创始人李如一对此有独特的评价,大意为人们愿意为体验好的原创内容付费。我个人是唐茶的忠实用户,花钱买了好几本书,并在数字阅读的路上越来越深陷其中——不刺眼的背景,优雅的字体,恰当的排版,便宜的价格,随身携带的特性,为这些体验付费非常值得。 

或许“免费”时代真的只是一种营销噱头,或者是商家吸引用户的手段而已——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和越来越差的品质决定了在这个自由市场下,人的品味变得越来越差——要记得,这一切都是在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 
   
你不是个玩意儿(You Are Not A Gadget) 

作者用了这样的标题,却在文中深刻地谈“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让我觉得这位摇滚明星式的拉尼尔老哥颇有人情味——更有趣的是,他和KK作为好友,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蜂群思维的未来,只是KK坚信蜂群终将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而Jaron Lanier则认为人终将保持着作为个体的创造力——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更推崇后者。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的确已经开始停止进化,越来越多的垃圾内容填充着这个字节空间。新的科技形式在哪儿?这或许是每个人的疑问。 

最后谈谈腾讯垄断的事情(大多数人认为KK与马化腾的对话中给腾讯的垄断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事实证明这个问题正是拉尼尔所担心的)。国内每一个创业者或许都对它咬牙切齿,因为腾讯利用自身的优势压制了许多企业的发展——说抄袭也好,说利用“垄断”优势也好;想在中国互联网业创业的各位同僚,都应该看到这个模式已经被慢慢瓦解——开放平台出现,优质的付费内容不再由独家垄断,创造力(而不是模仿力)又重新回到了初创企业的身上……种种情形下可以看出,资源不再是简单地聚合在某些巨头手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如果人们继续把有价值的劳动成果免费投入到蜂群之中,继续享用分享主义的残羹,这一美好的数字时代将远远不会到来——毕竟在群体智慧的口号下,被蛊惑的人们只是“云”端大佬们的一个字节,正如本书标题所言:你不是个玩意儿。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