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连线》杂志网络版周一发表文章称,Pure Storage 等新兴存储厂商和亚马逊等云计算服务的诞生,让传统存储巨头EMC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这也正是EMC将自己出售给戴尔的真正原因。
原文来自 The Wired,本文转自新浪科技。
如今,惠普、思科、戴尔、EMC、IBM和甲骨文等传统科技巨头已经是“行尸走肉”了。
不可否认,这些公司还会继续生存一段时间。他们会出售一些资产,会继续赚钱,还会占据媒体的一些头条位置,甚至还会发展一些新业务。但作为科技巨擘,他们已经死亡。
该结论从过去几天发生的三起新闻事件即可略窥一斑。如果你不是特别关注看似无趣、但实际上却令人着迷的企业计算市场,可能会错过这几则新闻。但将它们综合起来,不难看出这些传统科技巨头真的没落了。
Pure Storage 上市
首先,硅谷创业公司、新型数据存储硬件厂商Pure Storage在纽交所进行了IPO。随后又有报道称,戴尔将收购EMC(已正式达成交易)。第三则新闻是亚马逊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云计算服务,用户无需搭建自己的硬件就能存储海量数据。
这三条新闻乍看没什么头绪,但其实体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几十年来,如果你想创业,需要存储大量数据,那EMC是你的首选。你把大量资金交给 EMC,它们会给你一些笨重的计算机,里面装着用来存储数据的硬盘和软件。但其中的伎俩是:软件只能从EMC获取。因此,当你每次要存储更多数据时,就要给EMC更多资金。正是这种业务模式让EMC赚得盆满钵满。
但后来,像Pure Storage这些小型存储服务商诞生。它们的存储设备使用的是闪存,与硬盘相比数据存储速度更快,而且费用也更低。更有甚者,像亚马逊这样的云计算公司,允许你把自己的数据存储在他们的机器上。这些机器位于互联网的另一端,你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意味着你不必再从EMC或其他厂商购买硬件设备。
这就是EMC把自己出售给戴尔的原因。其实,戴尔自身也糟糕过类似问题,最终还导致戴尔走上了私有化之路。事实上,这样问题的同样困扰着惠普、 IBM、思科和甲骨文。正如彭博社作者阿什利·万斯(Ashlee Vance)所说:“IBM、惠普、EMC、戴尔和思科为什么不全部合并呢,以趁早了结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呢?还是让万斯给我答案吧。当有人问:“如果IBM、惠普、EMC、戴尔和思科合并,那么新公司应该叫什么名字呢?”万斯在Twitter上说:“那就叫‘Fucked By The Cloud’。”(被云计算干了)
被云计算干倒了
云计算,最近几年它承载着太多的含义。但有一条要记住:大部分含义来自IBM、惠普、EMC、戴尔、思科,以及其他一些不想被Fucked的公司。其实,这样来理解云计算应该是最适合的:它是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建立业务的方式。
因为这些公司的互联网业务规模如此之大,以致于他们最终意识到,不可能再通过传统厂商来打造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换言之,他们不可能再使用EMC 的存储设备,不能再使用戴尔、惠普和IBM的服务器,不能再使用思科的网络设备,也不能再使用甲骨文的数据库。因为成本太昂贵,且弹性不强。
为此,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开始打造自己的、可承受的硬件和软件;且极具弹性,能根据需求进行部署。最终,他们打造出了自己的服务器、自己的存储设备、自己的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库和自己的软件。他们的硬件设备成本更低,某些情况下运行速度更快。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未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而是共享给整个世界。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将来会有更多的公司达到像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的规模。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同等规模的新兴互联网公司诞生,他们也需要自己的存储空间。
当前,亚马逊已经将自己的基础设备面向全球企业开放,其实这就是云计算服务。谷歌也正在做这样的事情,而Facebook更进一步,把自己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全部公之于众,这样其他企业就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打造自己的运营架构。
正是在这些开源设计和上述互联网巨头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一些新兴的企业产品提供商开始提供类似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所使用的设备, 如存储厂商Pure Storage、服务器厂商Quanta、网络设备厂商Cumulus Networks 和Big Switch、软件厂商MemSQL和MongoDB等。
这就是IBM、惠普、EMC、戴尔和思科被Fucked的原因。
当然,这些传统科技巨头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云计算服务,提供类似于 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其实,从某种程度讲,他们已经在这样做。但如今的竞争已经延伸地很深远,如果他们在提供新的云计算服务和产品的路上走得太远,那就会蚕食当前业务。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