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5-10-14 15:18

没空看创业大部头,快来看最得我心的9篇文章

这些文章每篇我都看了不下3遍。


它们对我有极大启发是因为,今年的某一段时间我正好在思考某一个问题,刚好看见那篇文章有了回答,恍然大悟。这是我个人的list,对创业者会更有启发,对其他人有多大帮助那就不敢保证了。


1、财富


今年我真的非常认真的开始思考财富。财富是什么,财富的意义。


怎么样算财富自由?一种是Robert Kyosaki的定义,叫被动收入。你每个月不用自己亲自工作得到的被动收入超过每个月的支出。还有一个是刘玉玲的F You Money。当你挣够了一定的钱,有人要让你做你不愿做的事时,你可以底气十足的说F you。当然,最通常的财富自由的定义是,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了,可以躺床上不用工作了。


去年我非常高兴的发现,当一个人有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他还是有不开心的地方。从通识上知道这肯定是对的和真的发现身边有了一辈子花不完的钱的那几个朋友也有不开心的事情,感受还真是不一样的。


还是有他们追不到的妹子,还是要和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去比较,还是一样为堵车和雾霾骂娘…


反正我就特别开心,哇哈哈,原来大家都一样的嘛!(朋友们不要打我。)


过去我一直想的是实现财富自由的路径,但我并没有想过,实现了财富自由之后,如何更好的利用财富。虽然我现在离财富自由也远着呢,但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之后,自己挣钱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视角。


有些人就是把赚钱当做第一重要的事情,他们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接受,这个世界上有不怎么把钱当回事的有钱人。有三个人给我很大启发,Yuri Milner, Chuck Feeney, 和Pavel Durov. 这篇是讲Pavel Durov的。


文章:《Telegram传奇:俄罗斯富豪、黑客高手、极权和阴谋…》  by 霍炬 from 歪理邪说


2 、愿景


陈琪的这个分享,很短,不到15分钟,我看了不下十遍吧。


一个互联网产品必经阶段是,feature - 内容 - benefits - 品牌 - ecosystem - 标准。


刚开始创业,你肯定从一个功能开始。功能做着做着要积累内容。内容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用户就会问你,然后呢?然后呢,然后你就要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好处,你必须解决那个然后。可是大部分产品在前面这三关就已经挂了。


一个十亿美元甚至百亿美元的公司,一定是要打到ecosystem和标准这两个层面的。


一个公司的野心是无限的,比人的胃口要大得多。公司一旦停止增长,那就是死亡。那我们要做什么去建立关系网络,要树立怎么样的标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太多。


文章:《陈琪:互联网产品境界的自我认知》 by 陈琪 from 红沙发RedCouch


3、增长


很多公司都搞不清自己的每一步的成功与失败到底都是因为什么,公司快速爆发时大家漫步云端,公司忽然遇到瓶颈或一落千丈时,大家又茫然失措。而Chamath Palihapitiya显然不是这样的一个。他总是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加入之前Facebook遇到了增长瓶颈,但他离开时Facebook时已有七亿用户。但实际上,当Facebook只有4500万用户时,他就确定Facebook终将有一天会击败MySpace,那可是MySpace有1.5亿用户的时候。


Chamath Palihapitiya也是一个特别招恨的人,他做什么什么成。


所以他11年就从Facebook辞职,拿到Tesla的Peter Thiel还有LinkedIn的Reid Hoffman的投资,创立Social+Capital基金,转型成为风险投资家。离开Facebook后,他买了Golden State Warriors金州勇士队的一部分股份,成为了partial owner. 金州勇士队在今年的NBA总决赛中胜了骑士队夺取总冠军,这也是勇士队所有球员个人职业生涯里第一个总冠军。


这篇文章是Chamath Palihapitiya的一次公开演讲,他说Facebook的用户增长最重要的就是aha moments。这篇文章我太喜欢了,所以特意找志愿者来做了翻译。


文章:《曾帮Facebook把用户做到7亿的那个人,告诉你如何实现用户增长》 by Chamath Palihapitiya from 虎嗅


相关演讲点这里,英文字幕整理文档点这里


4、洞见


洞见决定未来。


就像上一篇文章里,Facebook最早的growth首席Chamath Palihapitiya给Facebook找到的那个insight, 7 friends in 10 days. 让每个新注册用户十天之内加上七个熟人好友。之后用户增长终于越过平台期。


看李想在经纬的分享说到,汽车之家最早定下在别人不更新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更新,每周六日,每天早上八点,每天晚上八点。用户都知道要看新内容是去哪,没有任何意外。唯有他们坚持十多年,别家根本做不到。我想这就是他们一个非常关键的insight.


然后我想起我们CEO Alan在很早的时候,就定下一个标准,原麦山丘每家店要能达到月流水一百万才开。这个标准至今没有降低。选品、定价、选址、运营、成本、营销,哪一个环节哪一个决策不是围绕这个目标来的呢?


任何一个洞见都是那么简单,却极其清晰有力。它一定不是噱头,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对公司与产品最核心价值最深入思考的产物。一个洞见胜过一千个决策与创意。


文章:《李想: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by 李想 from 经纬创投


5、势头


和创业者们聊天时经常提前YC的那句Be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之前不知道汉语如何解释,想了下,最适合的翻译还是童子军的口号「时刻准备着」,加上周恩来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Be Relentless很重要,其它所有fake work都没有任何意义,媒体曝光啊,演讲啊,参加创业活动啊,空做高估值啊。


实际上,Momentum is everything in a startup.


文章:《YC后衰败症 》by Sam Altman from 投资合伙人,英文原文点这里


6、眼界


曾经看到Elon Musk说的一句话非常感动,「事实上,唯一有意义去做的事,就是努力提高全人类的智慧,为更高层次的集体文明而努力一生,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当然后来找到Elon Musk的原文略有点不同: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e should aspire to increase the scope and scale of human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questions to ask. Really, the only thing that makes sense is to strive for greater collective enlightenment.


Elon Musk的文章,他的传记,都有很多看点。我也知道他人的经历是学不来的,但是,他人问问题的方式、不给自己设限的勇气、站在更高点看事情的眼界,都是可以学的。我就是想学学马斯克式的提问(Muskian fashion)。


文章:《深度揭秘Elon Musk的火星殖民地图》by Tim Urban from 机器之心


7、反直觉


Airbnb的确是我今年看得比较多的一个案例。他们做了非常多反直觉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回头去看都是那么的正确。


挨家挨户地在纽约的社区里敲门推荐自己网站啦,给房东派去专业摄影师免费拍更好看的屋子照片啦,CEO亲自做客服啦,创始人们亲自去别人屋子里住同时自己也做房东啦。


创业要从笨的事情做起,要从「低效率」的事情做起,要从那些不能规模化的事情做起。


文章:《创业要从笨的事情做起》 by Paul Graham  from 醉创业


8、学习维度


作为市场人,我真的是非常幸福了—— 没有KPI,不用疲于应付与竞品的黑与反黑,不用为了流量取悦任何自己不想取悦的合作方,团队的人都很信赖和赞赏自己的taste。有时间去思考什么是调性,什么是公司文化,如何让顾客更爱我们。


但我今年一直有点焦虑。让我焦虑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


因为任何一个品牌每隔几年就会从上升期走向平台期,产品差异的红利会慢慢减少,那之后如果不能再做点什么再一次进入上升期,就不可避免地跌入坠落期。给我的时间不会太多,可能两年,也可能一年。每天都为这个略微焦虑。真的。


我到底要学习哪些品牌,和谁聊天,读什么书,学什么知识才能不断让品牌保持高调性?因为,公司品牌的玻璃顶其实就是我这个市场总监的玻璃顶。


Brain Chesky的成长之路让我意识到,我不用局限在市场,甚至不用局限在公司,我可以和任何领域的任何人学习,真是脑洞大开。


文章:《Airbnb创始人Brian Chesky的自我成长之路》 by Leigh Gallagher from 经纬创投


9、人性


今年我开始从人性这个角度来思考工作,受张颖的这篇文章启发。


比如做品牌,就是顺应人性,其实所有动作都是在击中用户的「贪」和「怕」,中低端品牌可能更多是去打击「贪」,中高端品牌更多去打击「怕」;和朋友讨论融资,讲起PUA的各个策略刚好都可以用在VC身上,撇开PUA的目的不说,PUA其实就是在讲人性,甚至美剧「硅谷」第二季第一集还专门拿这个来调侃;还有员工的管理和培养,合作方的谈判协商… 很多事情往深里去想,其实都是换位思考,都是人性问题。


当然,张颖还教会了我一点—— 人生苦短,干嘛要装?爱憎分明,想说啥说啥。


文章:《张颖:考验人性底线特别傻逼》 by 张颖 from 孕峰


本文头图来自海洛创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