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刘远举,原文标题:《由“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引发的……》,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在2023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按照经济学家贝克尔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
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的。
这立刻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感。网友说,这不是把人当作了商品吗?纷纷指责之。更有网友呼吁年轻人不要上当,不要生孩子。
1
出现这么大的舆论,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误解。陈文玲并没有对年轻人做一个是非判断,道德判断,在具体语境下,“不对”两个字,仅仅是一个利益判断。就像说,“同样的可乐,两家店挨着的,一家卖30元,一家卖3元,你不去便宜的那家买,是不对的。”
其次,在这个问题上,媒体也有自身的责任。现在“不靠谱的专家”已经成为一个新闻类别。通过曲解、断章取义的专家的观点,可以吸引眼球,群众的嘲笑、愤怒的回应,又能起到病毒式传播的作用。
第三,这里还有一个舆论上的错位问题。那就是真正进入生育选择,严肃地思考这一问题的年轻人,年龄相对较大,而网上相关议题的舆论的主力,是年龄更小一些的年轻人。他们很多还没有稳定的恋爱对象,自然对于生育问题,不假思索地采取一种情绪化的抵触情绪,“不婚不育保平安”,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一个不生的,是少数。
2
加里·S·贝克尔(G·S·Beker)是著名经济学家,1992年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是:他把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分析人类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广泛领域。
贝克尔以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开创了 “经济学帝国主义” ,即用经济学去解释很多通常经济学不研究的领域,比如生育行为。如今,用经济学去解释生育,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贝克尔把消费者需求理论引入家庭生育行为,他分析了家庭收入、养育成本,以及养育方式对子女数的影响。简单地说,他的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子女是一种心理收入或满足的来源,按照经济学的术语,子女可以看成一种消费商品——因为和消费品一样提供效用。既然子女可以被认为提供效用,那么,就可以同其他商品提供的效用进行比较。假设家庭总收入不变,那么,父母就要把收入分配在购买商品与抚育孩子之间,以求得效用最大化。为了购买和享受较多的消费品,就必须少生育和抚养孩子。
二、有些时候,子女还可以提供货币收入,比如子女赡养父母,因而还是一种产品。所以,子女既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又可能是一种生产品。
三、由于孩子质量与孩子数量有替代关系,从而形成对孩子质量需求上升,对孩子数量需求的减少。所以,家庭收入上升带来的可能是教育投入的增加,而不是生育数量的增加。
一个家庭不仅必须决定生育多少子女,而且必须决定用于子女的支出数量——是否提供单独的卧室、入托及上学,是否使他们接受音乐或舞蹈教育。他把较为昂贵的子女称为“高档”子女,他打了个比方,“正如与雪佛兰相比,凯迪拉克被叫做高档汽车”。
他用汽车、房屋等耐用消费品的例子说明,收入高未必会影响购买数量,而是影响购买的质量,也就是说更高收入的群体会买更贵的房子而非更多的房子。一个家庭的收入越高,可能会让父母对孩子培养的支出更多,而不是生更多孩子。
贝克尔也知道把孩子当作商品会是一种冒犯,所以,他也解释了,“把子女同汽车、房屋、机械等物品相提并论,似乎有些牵强、造作,甚至是不道德,然而这种分类,并不表明子女带来的满足或成本在道德方面与其他耐用品等同。”
他进一步解释:“对于子女提供的满足的抽象,使得对子女的需求同发展成熟的经济理论相联系成为可能。本文试图说明,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理论在关于子女需求分析中是一个有用的框架”。
贝克尔的分析,用中国古话一言蔽之,那就是“养儿防老”。这个机制客观存在。这不仅仅是一种利用,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哺。你不能说你春节回家看望父母,是你父母对你的一种剥削,伤害了你和父母的感情;你也不能说,父母生病了,自己到医院服侍,是你完全不愿意做的事,自己被父母利用了。
虽然你的行为,是出于人类的正常感情,但换个角度,是可以计算其中的得失的。比如,没有子女的老人,可能就花钱请护工。一个事情存在多个分析框架是正常的。
所以,把孩子当作商品,是一种分析框架,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辞。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一定要有相同的语境,不然就成了对牛弹琴。比如,批评药物实验,把人的反应当作统计数字,而不是去关怀每一个被实验者的个体感受,哪里不舒服了,哪里痛了。
这话对不对?当然对。但没有意义,是无理取闹。
3
回顾中国的事实,不难发现,贝克尔的理论是有解释力的。
我再把贝克尔的观点扩展一下。既然是消费品,就有一个效用函数的问题。中国人的生育观已经被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造了,中国人对子女的效用,已经被改变了。这必然带来家庭把总收入在购买商品与养育孩子之间分配比例的改变。不但生育的效用函数被改变了,养老的预期也改变了,所以,陈文玲的话才会被嗤之以鼻。
但错误的观念,只会通向坏的未来。
现在都说,压力太大,不愿意生,其实,年轻人不愿意生,不是觉得生活压力大,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不需要养儿防老,不需要孩子给自己资助;以后医疗不需要孩子来帮忙买单;以后也不需要孩子到医院来照顾自己。
孩子是耐用消费品这个说法或许太直接,但无论如何,孩子让家庭更耐用。当然,不婚或者丁克,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责任,未必不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错误的生育观不会通向好的未来,现在比补贴更重要的是,改变被计划生育扭曲的生育观,树立对未来的正确预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