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据说这是一部看了就会喊饿,就会充满幸福感,就会马上想回家的纪录片电影。不夸张地说,整部电影片长89分钟,朗读菌有80分钟都是吞着唾沫看完的。作为一部严谨兼具备看点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无论是从题材内容,还是镜头语言都运用的非常精准到位,更难得的是充满人情味。
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人情年味的纪录片电影,自1月7日全国公映以来,却遭遇了票房扑街的现状。截止到1月12日的总票房仅为162.1万,和整个电影市场商业票房蓬勃发展,动辄点映当天就过亿票房的狂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落差。如果它是一部烂片,任其沦为炮灰也无所谓,可就是这样一部在专业电影评分网站都在8分以上,好评如潮的纪录片作品居然票房也扑街了,朗读菌心都是痛的。
叫好不叫座,难道是纪录片惹的祸?
整个舌尖系列美食,要从2012年红遍全国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说起。每一集都是单独的一个故事,有关家庭,有关承诺,有关传承。无论是连接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父母的那一罐雷山鱼酱,还是数十年守望相助的夫妻养蜂队在路上的那一碗川味豆花,都把国人对生活的认识,淋漓尽致的放到了我们日常所依赖的食物里。看似是美食的共鸣,实则是乡愁,是对家庭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么说来,也就不难理解舌尖系列纪录片的走红。作为师出同门的《舌尖上的新年》,自然也就先天地继承了好的制作拍摄班底和口碑。导演带领整个剧组跨遍大半个中国,从10000多分钟素材里面挑选出24个地点43道新年美食,平均两分钟就有一道传统美食。为了呈现美食制作过程的神奇和食材的惊艳,更是采用了最新的电影器材拍摄,用高速摄影和显微镜摄影拍下了普通镜头或肉眼无法捕捉到的美食瞬间的形态变化。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齐聚好口碑和好制作的同题材作品扑街呢?原因恐怕是多面的。直观从票房来说,是这部纪录片的排片率太低,纵观几大电影购片的APP,以猫眼为例,仅有0.44%。0.44%的概念就是同时期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排片比是46.58%,连这部商业大片的零头都不如,这也难怪很多舌尖粉在豆瓣留言,在自己的二三线城市的电影院根本没有排片,完全买不到票,完全被热门商业大片给霸屏了。
排片率低到尘埃,大电影阴影隐隐作痛
同样在排片较科学的一二线城市的大型电影院中,基本保持着每天一轮的排片。朗读菌点开网络购票,却发现购票者寥寥无几,整个影厅空荡荡的,快赶上VIP包场的感觉的。如果说只是排片的问题,那为什么还是没人买票?
原因就出现在“大电影”这个热词上面。观众是被大电影骗钱给骗怕了,君不见这两年,但反是口碑反响热烈一点的综艺节目,都学会了把节目包装一下拍成一部综艺大电影,去电影院玩粉丝变现的游戏。既然是快速圈钱,自然也拍出什么好内容,以致于大家对这类荧屏节目追拍而成大电影,有一种放弃感,完全不会产生要去电影院花钱再看一次加长版节目的想法。
在大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看来,相似的题目,相似的题材,就自然而然推导出《舌尖上的新年》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加长版。也就放弃了购票进场观看的兴趣。事实上,《舌尖上的新年》是全新题材和内容,以围绕传统新年的各地美食展开拍摄,从上两季的人文诗意中跳脱开来,还原食物本身的制作,聚焦于食材生产时的客观描述,让观众自然去体会人和食物,食物和传承的故事。
纪录片付费习惯养成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镜头更加客观,是纪录片原本该有的态度。美食就在那里,镜头不会介入太多的主观情感,所有观众从中体会的到喜悦或忧愁,都是每个人对它独特的理解。正是因为它是一部严谨的美食纪录片,反倒成为观众们不愿意付费购买的硬梗。尽管说观众的付费习惯已经得到普及,但是在大部分观众旧有的观影习惯看来,纪录片是不需要付费收看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免费版的《舌尖上的中国》能引起收视热潮,而付费版的《舌尖上的新年》却要面临票房扑街的现状。同样优质的内容,同样引发共鸣,为什么大家就是不愿意花钱看?
华语纪录片之路任重而道远,尽管去年仍有《喜马拉雅天梯》这样的纪录片票房破千万,但也是基于题材新颖,有众多明星大V站台转发推动的结果。大部分荧屏前和观众见面的纪录片,又有多少是默默沦为炮灰的?华语电影要快速发展,固然要有拿得出手的好莱坞式的视觉大片,但同样内容精彩制作精湛的文艺片纪录片也不应忽视,健康的影视生态绝不是一枝独秀。
公众号:朗读者,ID:shreader「首个因同名电影朗读者命名的公号」,欢迎通过微信搜索ID或名称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独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