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5-12-31 15:07
中国电影市场的繁与凡:仔细想想,真的是《老炮儿》足够好吗?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不是狄更斯笔下《双城记》对时代的判断和预言,这是当下如火如荼电影市场所处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截至2015年12月初,国内电影票房总量达到400.5亿元,这还不包括首日上映就破亿的《恶棍天使》和后程发力的《老炮儿》。相信在圣诞节和元旦来临时,在贺岁电影的冲击下,2015年自然年突破500亿也是指日可待的。随着电影票房以亿元作为门槛起步,标志着电影美好时代的大幕将起。


这对电影人来说(包括导演、演员、制片人、出品方等)是电影黄金时代的全面来临。在让所有与电影沾边的人名利双收,赚的盆满钵满之时,对于观众和皆在致力于繁荣中国电影文化的文艺宣传工作者来说,却未必是,甚至连白银都未必都谈得上。毕竟票房的井喷并不等于电影背后所传播和释放的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其中不乏很多曾经当红小生转行新晋导演的试水。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当下的电影市场既繁且凡。繁荣、繁杂但是却又如此平凡甚至平庸。我们相信,每部电影都渗透着导演和演员的心血,但这不能作为电影繁荣表象内涵枯萎的遮羞布。


一、为何我们对影院趋之如骛?


2005年(大概是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如今这么大行其道,微信、微博这些移动社交应用都还没有出现。那年底冯小刚拍了一部贺岁喜剧《天下无贼》。缘于刘若英和刘德华的加入,开创中国首次内地、港台三地联袂演出模式(也是自那以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电影市场的繁荣,更多的港台艺人转战内地谋求发展)


也是在那一年,淘宝第一次以重度营销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我印象里,这应该是传统电影与互联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天下无贼》出品方跟阿里巴巴合作进行了首次互联网营销,所有《天下无贼》道具在淘宝网独家销售。如果说现在的淘宝是拉升产品销售的核动力平台,10年前的淘宝的体量和攻击力称其为驱逐舰都言过其实。在阿里内部测试完毕后,带着羞怯的面孔,在eBay的夹击下,缓缓驶出电子商务港湾。


这次合作,冯小刚利用其将近十年在国内积攒的超高人气为淘宝的腾飞提供了高端平台和足够动力。所有钟爱刘德华、中意刘若英、欣赏葛大爷、惜爱李冰冰、喜欢范药匣的粉丝,第一次有机会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他们喜欢的,这在之前看起来是那么遥不可及。所有摆上淘宝销售页面的物品在上线短短几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物品是有限的,但是蜂拥而至的人和他们的好奇心是无限的。


这一次网上狂欢带来的流量是淘宝平时的数十倍甚至百倍。在杭州阿里总部数据库和服务器甚至都没有为此做好准备。至此,一部情理之中大卖的电影《天下无贼》却孕育了一个意料之外大火——在十年后改变传统交易模式的淘宝网。尝到甜头的电影出品方和网络服务商自然还希望用更好玩的东西牢牢将影迷黏贴住。


说了这么半天,这和标题“为何我们对影院趋之如骛?”有什么关系?因为就在这次和互联网首次合作营销的活动中,那些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物品的人,他们是有资格的,这个资格就是电影票根上面的唯一识别码。即,只有买票去电影院看过的人才有资格购买。这意味着什么?你想购买了?可以,但是,请先买票。这是通过一种带有“强制”购票的行为方式去缩短客户和电影之间的距离,让两者朝着强关系方向发展。不管主观创造也好还是客观制造也罢,这应该是互联网时代,把客户重新来回倒电影院看电影的元年。


也是在那年,很多评论者作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会对很多行业造成冲击,比如纸质媒体,比如电影。我惊叹于评论者的先见之明,因为在经过2000年互联网寒冬后,挺过5年的艰苦岁月,互联网还是迎来了属于它自己的朝阳。他们对互联网的如日中天判断是正确的。随着包括美国《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全球许多媒体巨鳄纷纷停印和停止发行纸质媒介,标志着他们就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冲击的预判是精准的。而唯一食言的却是,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电影非但没有消亡,恰恰相反,却按照与互联网双龙戏珠,争相斗艳的另一个方向被“冲击”。


这不仅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甚至大跌眼镜。现在事后诸葛亮来看,我想他们之所以会作出互联网对电影冲击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会有更多可供选择观赏的视频放到网上,因为YouTube的方兴未艾已经为他们的判断提供了最佳佐证。以互联网为平台可以制作和产生更多网络视频衍生品。可以直播、可以选播、可以点播......总而言之,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种类更繁多,收看方式更自由。就跟电子商务一样,一个终端、一根网线,一张卡便可以触摸整个宇宙。


回头想想我们孩提时代是怎么看电影的?要么爸妈单位发票带我们去,要么学校包场组织观看。看电影仿似从来都非主观意愿,而是不要浪费来之不易的票价裹挟中被迫去看。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即便在读大学消费看片也是在录像厅。在手机还属于奢侈品尚未普及之时,那十几年对我们来说是电影断档的十几年,那十几年也是城市化进程提速的十几年,曾经的电影院伴随着老房子一道消失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


是的,电影谁还会去电影院看呢?再好看的电影只要上网,我们都可以搞定。情侣、好友、室友、家人这是组成电影观摩团的最大主力军,他们不再是去电影院理所当然的理由。谈恋爱?可以找个只有两个人地方;好友?可以在家里看;室友?可以一群人窝在宿舍里(遥想2001年,寻秦记就是跟十几个室友窝在不到十平米的宿舍围着CRT14寸显示屏每天两集看完的);家人?就算你买了票他们会舍得去看吗?于是电影永生,电影院将死的言论叫嚣尘上。只是现在回头看看,电影院非但未死,以极强的生命力星罗密布盘踞在中国各大城市版图上,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再次被自己的“自以为是”和“自作聪明”狠狠扇了耳光。


因为我们去电影院很多时候未必是冲着影片本身,在电影院这个“暗无天日”的情景下与陌生人共处几个小时的时光,其实是一种团体活动,特定场合本身就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比如,带尚处在相处暧昧阶段的准情侣去看《将爱》,这是彼此愿意深入相处的前奏。带父母去看3D《智取威虎山》是用心,是用一张票价的价钱去换他们两个小时的怀旧。带祖父去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是孝顺,让他们紧密与这个时代接轨,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共产党的伟大和国家的荣光。跟伙伴去看《窃听风云》,是在那些年我们曾经喜欢的明星中找寻年轻的我们。如果说歌曲是用旋律和听觉将我们与演唱者的建立沟通桥梁,那么电影就是用情节和视觉将我们与表演者建立的传输纽带。电影院就为我们搭建和创造了一个这样环境和平台,这是单纯用终端“看”电影所不能替代的。


实物产品和切身体验终究是两个不同概念。电子商务可以买到几乎你想买到的一切,但服务型产品还是需要自己去线下去体验的。我想这就是预言家未曾预料的,他们把实体产品交易和服务交易混为一谈了。网络互动社交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更多人走出室内,去到电影院看电影。因为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够把人们从室内解放出来,自由出入到电影院,有两个重要问题它一并解决了,一个是价格,一个是组团。没有人(或者极少数,纯看电影本身者除外)是自己花钱一个人去电影看,看电影是群体行为。团购一下就解决了看电影的两个瓶颈,低价和伙伴。


当然09年微博的兴起和12年微信的萌发,都成为客观上推动电影院火爆的“始作俑者”。与电影有关话题的讨论,与电影明星的社交互动,与有相同喜好朋友的共鸣,都成为这场电影盛宴的狂欢注脚。以前网络信息的不发达,即便没有看到首映甚至延迟一周去看,你都不会被剧透。而现在?找一个你两耳不闻,两眼无视的偏隅都仿似白驹穿隙。我们讨厌的并非电影情节本身被剧透,而是那种就因为早看半小时而有恃无恐的“嘚瑟”。


每个人未必都渴望或者有机会成为明星,但是明星的谈资和八卦,还是我们茶余饭后所不可或缺的谈资。我们可以一边吐槽别人谈论的八卦,却不能容忍被硬生剥夺和自我放弃参与娱乐的权利。这个权利我可以不使用,但不能没有。于是在低价和伙伴的怂恿下,我们在朋友圈和微博也有了可以参与娱乐活动的入场券。


电影院布置所营造的特有氛围,特别是3D和4D,这些对着家里的电脑是没法实现的。就像即便在家我们可以自己通过跑步机和哑铃就可以轻松完成健身活动,但我们依然会去健身房。要的其实只是那种氛围和体感。想想看,Twitter短短140个字,图片还不能美化,为什么会火?因为它有一个重要功能“@”,Twitter的横空出世,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只要你身在现场,以最快的时间用文字和图片把现场信息发散出来。如果碰巧你@了官方或者大咖,恭喜你,你的图文便会传遍整个世界,你就成立网红。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赶不上博客之万分之一,如果说Twitter是新闻,那么blog就是评论。这两者在时间性和文艺性上来说本来就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和网络视频中的影片就是新闻和评论的关系。网络视频中的影片我们可以反复看,扑捉当中每一个笑点和泪点。而电影院,仅仅只是让你在未知情节中去猎奇。扑捉的只是那一个仅有的瞬间刻度。在凸显个性、张扬自我,娱乐至死的当下,不去电影院就被当成活化石的我们,去不去电影院仿佛已经不再是一个纠结的选择题。


二、真的是电影本身深深吸引着我们吗?


最近央视财经二套频道正在播放大型纪录片《品牌的奥秘》,产品和服务是品牌的承载体,品牌是产品和服务的延伸体,有时候我们购买某个产品和服务,并非是它们本身,而是该品牌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喜好。有用或没用不是购买与否的动机和理由,比如喜欢喝可乐的人,红色标志所给予的畅饮一口二氧化碳充气的逍遥感,并非追求蓝色风暴所给予的甜美感觉所能替代,无红色,毋宁饮。同样价格的Nike和Adidas篮球鞋功能性来说两者并无二致,区别也仅仅是在外形和色彩的搭配,但决定我们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是,这个鞋代言人背后所体现的精神和蕴意。即便是各自占据Nike球鞋半壁江山的Kobe和James,其受众群也并无过多交集。


一部电影佳作的诞生,离不开好的剧本(编剧)、导演和演员。剧本是基础,导演是灵魂,演员是排场,后台、中间件和前台缺一不可。


我们总是感叹美国好莱坞大片的震撼、精细和研磨。经久不息的经典电影绝非从开机到杀青三个月不足100天搞定,少则一两年,多则数十载。比如《泰坦尼克》,比如《阿凡达》。要么剧情引人入胜,要么场面令人陶醉。我们既在泰坦尼克鸿篇巨制中看到迪卡普里奥这颗新星的冉冉升起,也在美国电影首次翻拍中国电影《无间道》的猫鼠游戏中看到两位中生代小生的细腻柔情,更在《碟中谍》和《007》系列电影中看到美英两国情报智库CIA和中情六处搬到屏幕的经典再现。阿汤哥从30岁演到50岁在碟中谍电影中20年众横捭阖,007更是跨越一个世纪,演员更迭,但就此诞生两个续集电影的品牌。


外国电影胜在剧情和特效,反而把演员的演技压缩如同绣花针眼。而国内电影更多的是看热闹,为增添话题和休闲生活而不得已为之的观影行为。


  • 为什么一个电影小生转行新晋导演,票房可以在四天内轻松过五亿?

  • 为什么一个从来没有演过电影、电视剧的网络剧神咖,导演处女做就可以风卷残云般拿下十亿?

  • 为什么一部烂到电影原著都没人看的剧本,拍出来的电影也可以轻松过亿?


这个原本用票房数据就可以轻松回答的问题,越是在电影票房飙升,电影市场井喷的当下,越是无限循环出令人不解的问号。你要准备回答一个问题,一连串的问题等着你。在一个娱乐被长期压制,消费渠道有限的国度,电影票房早已不和影片本身划等号了。我们需要娱乐,需要那种简单直接不贵的娱乐。因此电影成为了最有效的休闲释放空间。不费力、不烧脑,坐着哈哈哈几声,两个多小时便如白驹过隙般溜走。


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休闲方式的单一性造就了电影市场如今的井喷和火爆。就跟外国人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那么喜欢存钱?因为中国除了股票和房地产,可以用于投资理财的渠道太过单一和狭窄,同时习惯了“不折腾”的我们更喜欢安全性和收益性都高的理财渠道,于是乎,往银行存活期或死期成为了不二选择。唱K不会、运动太累、泡吧真废、看戏好贵,于是乎电影成为了休闲的不二选择。只是这个选择是自主选择还是被迫选择,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票房码的虚高。继而我们通过虚高的票房又反推电影市场的火爆,进而演绎电影艺术的高雅和用心。在唯结果论当下的中国,这是简单粗暴的逻辑。


电影艺术唯有电影专业人士方可定夺,作为观影的普通观众,电影好坏自在人心。撇开像《泰坦尼克》、《盗梦空间》这样史诗巨片不说,即便像《无间道》、《手机》这样的国产电影也堪称经典,那么除此以外的呢?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电影本身无所谓好坏,毕竟那种叫座又叫卖的电影是稀有物种屈指可数,电影有优就有差。我们既不会因为一部好评电影就一定跟从观赏,但我们亦不会因为一部电影的恶评如潮就放弃观赏的权利(《富春山居图》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奇观,越是恶评如潮,其观影人潮还越大,票房还越高,得出的结论是,前赴后继的观影者抱着“我倒要看看这片到底有多烂”)。俗话说:好奇害死猫,这在电影市场上还真是梦想照进了现实。对于自己心中的烂片,我只能用不买票的方式表达我的态度,但我无法控制别人猎奇的决心。


电影不像电视剧,一个演员可以成就一个电视剧,我们可以因为陈道明的存在,去看电视剧版的《手机》,我们可以因为王志文的存在,去关注《大丈夫》,我们可以因为孙俪的存在,去跟随《芈月传》,但我们不会因为刘德华的存在就一定会去看《富春山居图》。电视剧的成名依赖于演员,电影的成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演和编剧。编剧在美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受人敬仰的职业,一个优秀的编剧更是可以让一部电影如获至宝、蓬荜生辉。只是在国内,观众看的只是演员的颜值和导演的名气,往往忽略了剧情本身,编剧本有的地位变得摇摇欲坠,因此,编剧并不能左右一部电影的成功和卖座。电影成功很大一部分就取决于导演。


我依稀记得09年去电影院看《三枪拍案惊奇》,那时的张艺谋刚在一年前导演了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买票的服务员小声喃喃自语道:看来张艺谋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这电影看一回骂一回,还是这么多人接着看。也许这就是猎奇和跟风吧,你不打开盒盖,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你会因为它的主演是闫妮和小沈阳就去看吗?但你绝对会因为某部导演是《泰坦尼克》的导演而对他的影片充满了期待,比如《阿凡达》。的确,他的作品也从未让人失望,这就是品牌效应带来的品质保证。


只可惜,艺术这种东西没有标准,无法用法律强制约束必须达到某个点,完全靠导演的艺术功底和职业素养,一个导演可以为他带来名利双收的创作高潮,基本上这个电影就成了。


一个在艺术上有所造诣的人,必须首先是有物质基础作保障的。一个默默无闻的新晋导演很难处女座电影就达到某种艺术高度。在活好之前请先活着。商业片是艺术片的前提,但不是它的前奏。我们允许导演在寻求艺术上的登峰造极之前,先在商业上谋求成功,在电影市场上谋求一席之地,待他日羽翼丰满,便可在电影艺术性上大展拳脚。我们可以给他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前提是我们希望他足够自律,不是随便弄一部所谓**导演作品来糊弄我们。


冯小刚拍贺岁商业片起家,拍了好多年,每年冬天都给了我们欢声笑语,却在2012年拍了一部按他自己话说“自己真正想拍的电影”《1942》。这部电影他酝酿了十年,电影观众却不买账,票房惨淡。可我们可敬可爱的小刚导演却风轻云淡的“这部电影票房的损失我会在下一部电影中全部补回来,我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对冯导这霸气侧漏的回答,也只能报以“呵呵”一笑。


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抱着试水态度从演员转行做导演的那些人,仅仅导一部戏就可以推举进入导演委员会,从此以导演自居。这是对北影导演系最大的亵渎和讽刺。哪怕进入了十亿票房俱乐部,我们也不能就此全面肯定他的成就。因为这十亿中有多少是环境所赋予的泡沫,有多少是电影本身的价值?老话说:没那金头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但现实是,摔坏了青花瓷,就成了金头钻。有了金头钻,何愁揽不来瓷器活,逆天了简直。


这几年随着网络迅猛发展,星星点灯般的IP剧呈现出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蔚然散开。《何以笙箫默》、《寻龙诀》、《九层神塔》等这些电影都是先有网络IP的火爆,才带来了电影票房的火爆。这些电影多大程度上是由网络IP的忠实拥簇路转粉移植到电影,谁也说不好。但现实往往是已经火爆的过的题材在新瓶装旧酒后是否仍能散发出陈年酒酿的香味,实在是要大大的打个问号。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这些如日中天的网络小说,被翻拍成了电影,电影还未上映,主演的全明星阵容已然掀起观影人潮。无一例外却又毫无新意的由“小鲜肉”+“老干部”全华班出演。电影明星撑场面的太平盛世,谁还会去关心电影内容的凄凉晚景?再比如陈思成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电视剧处女座吸引多少痴男怨女,引爆了多少泪奔的善男信女,然则,同样的导演,电影版的《北爱》,堪称电视剧转电影上的奇葩盛景。那些怀揣着电视剧北爱贞操的人来到电影院看北爱,却深深感受到自己座位下面节操稀碎一地的悲愤和无奈。


多少次我们都是怀着对电影的期待甚至敬仰,却最后总是徒叹一声:干嘛对电影那么较真呢?几十块钱的事,不贵。可是那么弥足珍贵的电影品味呢?该用多少钱来衡量?


三、电影市场之乱想对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电影是艺术,也是生活。它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每个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寻和追忆自己的曾经,也都能在电影中期待和幻想自己的未来。电影是用几个小时对社会生活的浓缩。但浓缩的未必都是精华。我以为,至简即至繁,至简即至难。如果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能将几年、几十年乃至十几年的事情说清楚,是不容易的,万不是两三个月就能完成的。


人们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还是原著好看,如果你有时间,不妨读读原著,你会觉得更加精彩。为什么?因为作者提供只是一种角度和一个线索,你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你的最大限度的想象。但是电影是经过演员演绎,经过编剧咀嚼消化后的东西,还有多少营养价值,见仁见智。


2014年当红网络剧《古剑奇谭》不仅让游走于娱乐圈边缘的李易峰大红大紫,更是让国人觉醒知道什么是IP(网络协议,哈哈哈,请自行补脑)。让我不寒而栗的是,靠颜值横行天下的偶像剧其实也是用互联网+方式制作和发行的。你以为你是互联网的行家,比你更加颜值爆表的人比你还内行和努力。


在2015年9月出版的一期《难度娱乐周刊》中有一段对《古剑奇谭》制作发行方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江新光的采访,他说:很多人说《古剑奇谭》的热播捧红了李易峰,这是表象,他们把因果关系弄反了。其实在这部开始选角时候,我们利用了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过,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李易峰饰演百里屠苏是最合适的,他符合当下观众体对这个人物的假象和期盼。所以当选择李易峰之后,我就知道这部剧肯定能火。因为有大数据作支撑。看完这段采访,我简直脑洞大开。颜值肤浅的假象直逼颠覆我对“胸大无脑”的传统印象。偶像剧都开始玩大数据了,各位看官,你们在为小鲜肉献上你们的膝盖的同时,还能干吗呢?


电影市场足够乱象,娱乐圈也足够乱象,可是存在即合理的当下,你既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更不能无视其成功背后的原因。向自己讨厌的人学习,这既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一部充满京骂的《老炮儿》让国人惊呼,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呵呵,其实你们错了,中国电影一直在喘气,不过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只是有时候你并不喜欢这个方式。仔细想想真的是《老炮儿》足够好吗?NO,是其他的电影太差,无限拉低电影艺术的底线,从而变相抬高它的品质。


一部还还没有公映的电影,首次出演电影主角的大导演冯小刚,近乎以绝杀的方式赶在台湾金马奖2015年颁奖大幕开启前,压轴拿到最佳男主角。只能惊呼《老炮儿》的品质让他睡了个懒觉,赶了个早集。若放在二三十年前,与《红高粱》、《芙蓉镇》这些电影相比,也只能甘拜下风,别说得奖,就连入围都是万幸之事。所以说,在当下“急之国”,什么都着急、焦虑、浮躁的背景下,一部潜心雕琢的作品还是会被当成艺术品摆在放在艺术殿堂的中央,只要你足够耐心和用心。


电影一直游走于商业、艺术和娱乐的周围,自如的穿梭其中。很少有电影能做到好看、卖座有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毕竟受众群的层次层次不齐,众口难调。电影也不是人民币,能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满意,所以迎合不同观众口味的导演对作品定位也亦有不同。追逐商业亦好,迎合观众也罢,毕竟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辛苦为我们本就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放松。


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电影行业从编剧、拍摄、制作和发行以及具有工业流水线作业水平的当下,他们在赚钱之前,博取的是观众的眼球,再肤浅的电影电影票房都能过亿,绝不是观众钱多人傻就可以敷衍过去的。买一瓶酱油是老抽还是生抽都有着精细研究的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中国老百姓,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这说明电影制作方还是用心的,它知道老百姓或者用户喜欢什么,关注什么,那我就为你提供什么。艺术是专业领域的探讨,我能为你做的就是卸下你繁忙工作的重压,归还本就属于你的放松。


而我们呢?很多人从事着服务这个第三产业,却搞得自己跟大爷似得,仿似全世界都是你的敌人,都跟你过不去。你所提供的都是你自己喜欢的,或者是你脑海中意淫客户喜欢的,你提供了就是客户理所当然接受的,卖不出去,sorry,那是你的问题,我不是我的责任。畅游于互联网浪潮的我们,难道真的要等到潮退之后,才让别人看到自己在裸泳吗?再烂的电影,它已经在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武器武装了自己,身为看客的我们,在嬉笑谩骂电影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对我们自己做一个反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