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1-20 10:47

专科医生规模赶不上的病人数量增长,大医院扩张无米下锅?

专科医生的培养需要时间、精力和成本投入,随着各种慢性病、大病的高发和早发,中国未来在一些专科领域的医生的培养很可能会赶不上病人增加的速度,加上医院的传统扩张模式将随政策和控费要求发生根本性转变,专科医生的稀缺无法避免,进而可能迫使医院改变其运作模式和发展策略。


中国在一些领域内的专科医生规模已经赶不上的病人数量增长


尤其在肿瘤科、儿科、精神科、职业病、中医这几个领域特别明显。以肿瘤科为例,2010年到2014年门急诊量从1358万增长到到2608万,增加了92%,而肿瘤科医生的数量在2014年为2.6万人,比2010年还减少了2%。儿科也有类似的趋势,门急诊量在2010年到2014年增加了41%,但儿科医生数量减少了3%。长此以往,这些专科将会产生较大的医生缺口。


大医院在开分院扩张的时候已经明显受到专科医生稀缺的影响


一些科室由于资深医生缺乏而难以开张或延迟运营。虽然大医院通过分院将触角伸到更多的地区,吸引更多的病人,但培养专科医生的速度无法跟上医院扩张的速度。同时,大医院不断扩大触角而基层缺乏发展条件和动力导致越来越多的病人被虹吸到大机构,占用了大量原本应属于专科病人的专科医生时间,导致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平衡,加剧了专科的压力。这种模式长期很难持续发展,将来大医院将受专科医生缺乏的影响,难以快速扩张。


同时,医生本身也面临老龄化


2010年,60岁以上执业医生(包括助理)占整体医生的6.2%,而2014年这一比例已经增加到10.2%。由于专科培养所需的时间较长,医生老龄化趋势在专业性要求高的领域将会更加明显,成为大医院进一步扩张的主要瓶颈。


因此,从长期来看,专科医生的稀缺将改变医院的运营模式


复制综合医院以做大规模的模式受制于医生数量,长期将无法持续,医院将受到人才数量的严重影响,未来开始慢慢错位竞争,专科医生的缺口将迫使大医院将专业人才用到刀口上,而分流不需要专科医生的病人到其他医疗机构。


专科医生的缺口在美国同样明显


根据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的预测,美国2025年全科医生的缺口可能超过3万名,而专科医生的缺口可能达到6.3万名。随着美国的婴儿潮一代进入老龄化,一大批医生也将退休,未来将面临医生的短缺。


随着这一趋势,B-B端的远程医疗在支付方的支持下快速发展起来,其中代表模式包括以大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为核心,帮助小医院和社区急救中心进行中风病人急救实时援助、ICU远程端监控、远程心电、远程肿瘤会诊等模式。相比中国的大医院试图将大而全的触角伸向更多地区,美国的大医院因为考虑到专科医生的稀缺性,选择与基础医疗机构和小医院合作,成效反而更好。而对于小机构来说,远程专科服务有助于其提升治疗效果,这一点在价值医疗上被肯定,也获得支付方的报销认可。


大医院如何应对专科医生稀缺的局面?


中国的大医院很快将感受到专科医生稀缺性,这将迫使他们改变快速扩张的发展路径,大而全的模式长期无法持续下去,未来的趋势很可能有两种:


  • 一是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数量无法承载病人数量的增长,大医院将被迫分流不必要看专科的病人,这是一种内生性的改变,也是专科医生稀缺的影响体现出来之后无法避免的变化;

  • 二是提高某些稀缺领域的医生的服务价格,是留住和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这是一种市场供求不平衡所带来的变化。


在专科医生长期稀缺的大环境下,偏远地区、社区、小机构将会有极大的需求,而大医院因为不得不分流不必要看专科的病人,将会需要获得病人的入口,在这样的逻辑下,B-B端的远程合作才可能出现真正的经济动力而展开。


本文系村夫日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