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2-17 18:55
那个被阿里腾讯滴滴投资的Lyft,说他们超过了Uber

继去年9月,滴滴宣布1亿美元入股Uber在美国的老对手Lyft之后,Lyft总裁约翰·齐默(John Zimmer)今日在北京向媒体披露了合作进展。


据悉,预计在第二季度,Lyft将与滴滴,以及反Uber联盟的其他用车软件(GrabTaxi和Ola)相互打通。届时Lyft的美国用户到中国无须下载滴滴APP,通过Lyft就能叫到滴滴平台上的车。反过来亦然,滴滴的用户到美国通过滴滴叫到Lyft上的车。他还建议滴滴要注意司机队伍的稳定,保持司机的积极性维护,并强调这很重要。


在2个小时的群访中,话题也一直没有离开过其老对手Uber,约翰·齐默称从一定程度上他们超过了Uber,理由是Lyft才成立3年,而Uber成立三年时,无论用户规模还是用户体验,都无法和Lyft相比。


以下是约翰·齐默的观点节选:


谈对手:我们已经超过Uber


大家可能读过一些资料,说Uber是美国比较早的从事手机软件打车的企业,其实Uber在2009年创立之后,一直到2012年主要靠自己拥有的车队来进行服务,真正到2012年有了Lyft,才是真正的通过手机软件把私家车聚集起来,大家现在理解的移动共享出行,实际上就是Lyft开创的。


从2012年到现在,Lyft发展了3年多时间。Lyft的发展速度、市场份额、规模都远远超过了Uber当年第三年的发展水平。我们正积极的从对手那里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两个极端的例子,旧金山是我们最早开发的大本营,现在是有40%的市场份额。奥斯汀是德州首府,仅次于纽约最富裕的一个州,是比较新的市场,我们的市场份额达到50%,并且还在不断的推进,如果算起来,同样Uber在3年之后的估值,和我们3年目前的估值,我们已经超过竞争对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维持在一个指标,就是预定到达时间,就是不管怎么开拓新市场,客户体验的一个核心的指标,这个车能不能在几分钟之内到,这个指标我们始终保持全国领先。


谈滴滴:需要注意对司机积极性的维护


滴滴在中国市场是一个主导性的市场参与者,所以这方面双方还是有很多交流的内容。如果从我们个人的体验来说,有两点对滴滴非常重要。第一点,就是对于司机队伍的稳定,司机的积极性维护和保持,这一点我们投入了很多的力量。


此外,就是市场增长策略,因为大家在各自的市场都观察到对手有什么策略,我有什么策略去应对,效果如何,可以进行这方面的交流。


谈与合作:三四个月后将与滴滴打通


这次来主要目的是扩大双方战略合作,过去一年来双方的技术团队有很多的交流,我们各自上了一些新产品。


两三个月之后在中国打开Lyft,就能使用滴滴的叫车服务,在东南亚就是Grab ,在印度就是Ola。反之也一样。


用户不需要做任何特别的改变,你还是打开现有的支付方式。我们希望用户能感受到无缝对接。不过,两家后台会在汇率上做一些调整,比如说微信支付有一些协议,这个用户不用担心。


谈美国降价:不是价格竞争,而是需求进入冷淡期


所谓的价格战是怎么定义的呢,当把我们平台从司机提取的佣金降低了,或者进入补贴战,那叫做价格战。而在美国Uber和Lyft降价是应对市场季节性特点。每年一月份传统来说,美国都会遇到出行需求平缓,出行供应增加的情况。一月份的时候一个是大家出门时少了,第二个过了圣诞节很多缺钱的人多了,更多司机上线赚钱,造成供大于求, 所以降价是平衡供需的做法。我们并没有把佣金降下来,也没有大量补贴,这并不是价格战的概念,只是一段时间内调整市场需求的一种方法。


谈监管:大势已定


监管有一个潮流趋势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势已定,美国的监管问题已经趋于整体解决。过去一年,我们争取在美国30个市和州出台了对我们比较有利的法规。


出租车方面你看到的报道,大部分还是跟公司本身的态度有关,美国出租车的抗议主要都是针对Uber的,没有一件是针对Lyft的。


谈趋势:无人驾驶汽车会先应用在汽车共享


如果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生态可能有三个单元,一个单元是交通网络公司,就像Lyft、滴滴这是运营平台的。第二个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商。第三个还需要有一个软件的内容,所以现在的趋势是看到第一和第二个单元结合起来在往第三个单元走。


实际上无人驾驶这个技术要落地,肯定是落在像Lyft这样的网络平台上。首先是监管的问题,监管者是想面对大型的平台来管理这些没有人驾驶的车在路上跑,还是一个一个小家小户,肯定是后者的监管成本太高了。


第二点从用户的体验来说,落在平台也更加理想。各位都是年轻人,都依赖于打车服务,平日上班我打一个小车到办公室就好了。但是周末可能去玩,这个车最好大一点,也许还要在车里看电影,所以只有高使用率的平台公司,才能够提供比较完整的体验。


有可能在5年的时间内,通用汽车就有一款专门为Lyft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


谈对外扩展: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不会对外收购


还是会集中于美国市场,在国际上暂时不会做传统上大家认为收购兼并的事情,合作上还是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


为什么希望找当地合作伙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双方的愿景。技术上肯定双方还是要有可比性,可协同性,有增长的空间。在愿景方面,跟程维、柳青长期的进行沟通,不管是在投资前还是投资后,对公司的发展我们都有非常类似的理念。包括怎么跟当地的政府,怎么跟其他已经存在的不同社群进行合作,不是那么对抗的态度,都是大家觉得应该采取的,在这个条件基础上,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样的合作我感觉越来越坚固,越来越紧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