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大约在两天前,分答正式上线了收听功能。
分答的公众号里如此介绍收听功能:“过去的几天里,我们风驰电掣地上线了搜索、限时免费听、生成个人二维码等等千呼万唤的功能。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回答者、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次,我们全力开发了“收听”功能。”
从被收听者的视角来看,自己能被定向收听,就能逐步在分答积累自己的粉丝,将有可能成为“分答大V”。除了新平台的红利,别忘了,这里不存在变现难的问题,你在这里贡献的知识,从第一天开始就是有价的。
什么是收听?就是微博的关注,推特的following,简单来说,你关注这个人之后,他之后回答的任何问答,都会有提示。
显然是一个刷存在感的东西。
打着付费问答旗号,通过社交平台迅速引爆、在短短几天内刷爆朋友圈的分答,开始想把关系链沉淀下来了,脱胎于社交平台的问答产品,从社交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交中去。
问答的形态和需求决定了,这种AMA(ask me anything)产品形态和边界都很有限,还是依靠头部流量和大量的长尾用户去支撑起一个非刚需的市场,它更多的还是侧重于名人效应和熟人之间的问答零售店,离真正的知识交换相去甚远、它的内容可以传播但很难沉淀、甚至后期难以去分类(请问如何给语音答案分类)、种种的限制,决定了它更像是整个在行体系中的一种补充,分答下一步也一定会微信平台迁移到在行App之中。
还记得当年的朋友印象吗?
邀请汪峰、邀请王思聪、邀请史航、甚至姬十三自己都亲自出马,这是不是像极了早些年微博刚诞生时山呼海啸般拉大V的行为?同样的价钱,你愿意听冯大辉跟你聊60秒还是愿意跟我这样籍籍无名的互联网小编聊60秒?
注意力都是向上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分答一开始就能抓头部流量,因为吸量啊。
以我个人的经历,前几天我开通了我个人的分答,一天收获了接近100元,但这些用户无一例外都是来自我的微信好友,100%熟人,做一个猜想,如果我不分享链接到朋友圈的话,我被提问的概率应该是0。
分答本来就依附于大社交平台,上线收听功能说直接点就是想改变流量的二次分配权,并且还是以一种遮遮掩掩的方式进行。
什么是流量的二次分配权?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关注了你们的用户,使用了你们的产品,成为了你们的粉丝,能够主动的去获取信息而非被动的等待朋友圈信息流的push,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挑出微信去别的应用来获取服务。
其实华兴资本研究负责人刘佳宁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第一,头部内容选择大平台外的新应用,最关注的是其需求能否完善、高效、有经济效益的满足,而不再考虑该应用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
第二,用户流动成本会较低,理论上显著低于过去三年的游戏、O2O、电商等领域。因此在流量二次分发下,用户转化率高、付费意愿强、流量成本低,例如网络达人生态经营公司如涵和内容运营公司罗辑思维,都有相似的用户结构和财务特征。
流量二次分发下的用户行为是跟着头部内容走,而不是跟着平台走。高晓松的品牌节目从优酷切到爱奇艺时用户并不在意换了播出平台,用户数据和用户评论都反映了这一点。在直播领域,无论是电竞、秀场还是真人秀,对主播的招募成本占收入和总成本比例逐年上升,而流量覆盖成本却较低。
微信显然是不悦的,虽然一切还是在微信体系中进行,也就是微信的生态立内循环,分答也只是开通了一个服务号而已,但在沉淀了大量的用户以及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链之后,你怎么知道他不会把这些用户洗走呢?
吸量是增量市场,洗量是存量市场。
任何一款游戏,都绝不会允许在自己的界面中出现任何其他游戏的信息和链接,除非他是自家的。因为这意味着用户看到这些信息之后有可能点击进去,然后有可能下载注册,这意味着你流失了一个用户和一个潜在的付费玩家,这就关系到饭碗问题了。
一个城市里忽然来了一个热情好客的马戏团,马戏团天天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居民观看,忽然有一天马戏团说我们要离开这里去下一个城市了,你们如果愿意就跟着我一起来吧,然后居民们不假思索就跟着马戏团出城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这样欢天喜地的走了,如果是在城邦的实力以人数作为衡量标准的中世纪,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你能容忍这样的行为发生吗?
分答毫无疑问是一个有非常想象力的产品,它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和持续的“拉新”来延缓,甚至可以通过一些事件营销去拉动用户的增长,但毫无疑问的是,脱离了社交(属性),它什么都不是,既不像工具,也不像平台,倒像一个刚从果壳里破壳而出的幼兽,用惶恐,好奇的眼神去大量周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