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经过三年的野蛮发展,自媒体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我们看到,截至今年6月底拿到融资的内容创业项目已经突破100个,尽管各大自媒体平台入驻门槛越来越低,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普通自媒体越来越难吸引更多注意力。
我在2014年初入驻百度百家的时候,每个月可以轻松拿到几千上万的广告分成,而随着入驻自媒体人的增多,广告红利被大幅稀释。新榜6月份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10万+文章数量不增反降,同比减少1万篇。
绝大部分自媒体人关注的莫过于流量、收入和想象空间。百度百家的战略调整,标志着从平台获得大额广告分成的时代结束;微信公众号流量下滑,给从微信时代崛起的内容创业者,带来极大的焦虑。而平台之间的竞争,将带来哪些想象空间呢?
平台成为自媒体创业创新的基础设施
有必要对当前的自媒体平台进行简要梳理。相对于自媒体逐步草根化的趋势,自媒体平台却是在逐步成为巨头的游戏。这个发展逻辑是正确的,大企业逐步平台化,提供创新的基础设施,小而美的个人或者团队,更加专注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最大的创新活力。
当前主流的自媒体平台有10多家,可以分为三类,BAT及几大新闻客户端悉数入局:
1、基于社交关系的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新浪微博自媒体。
2、基于门户或聚合的自媒体平台:百度百家、百度号基于百度新闻;网易自媒体平台基于网易新闻;新浪看点基于新浪新闻;凤凰自媒体平台基于凤凰新闻;搜狐自媒体平台基于搜狐新闻;企鹅号、天天快报基于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则是新成立的以移动端为核心的内容聚合平台,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但仍属于新闻客户端。
3、基于浏览入口的自媒体平台:UC订阅号。用户、数据、流量资源是浏览器的传统优势,现在又衍生出“UC头条”等系列产品,也是自媒体人需要的东西。
之所以将平台称为基础设施,是因为对于自媒体人来说,这些平台如水和电一样,可以无需考虑成本的使用。随着基础设施的越来越完善,自媒体创业创新的难度越来越低。
内容分发效率提升,是平台第一价值
基于社交关系的自媒体平台,并不主动分发内容,而是靠自媒体人自身的社交影响力、内容影响力或者微信广告形成订阅关系,所以尽管微信、QQ、微博公布了上亿的用户数,实际上对于很多新进入者来说实际意义不是很大,开号容易推广难。
基于聚合的平台通过推荐来解决内容分发问题,包括编辑推荐及技术推荐,即使没有很强的社交关系,好的内容也可以触达目标读者群体。在推荐语境下的平台生态流量是有意义的。
两种模式下,相对而言,第一种用户可运营,通过粉丝效应和用户社群可以实现更大的变现。但是,如果至今还没做起来的,或者刚刚入局的自媒体,基本上没有空间了。第二种模式已经成为主流模式,平台的发力使得自媒体人只需关注内容,大大拉低了运营成本,当然,变现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平台作为基础设施,提升内容分发效率,让信息更容易找到读者,是对自媒体人最大的利好。拥有大流量资源、大数据能力的平台,会逐渐获得更多自媒体人重视。
平台激励=少数人的狂欢?
有些做自媒体的朋友问我,对平台激励计划的看法,对于自媒体人是不是极大利好?我并不这么看。
腾讯“芒种计划”豪掷2亿补贴,天天快报将100%的广告收入分给自媒体;今日头条成立2亿元规模的内容创投基金,推出“千人万元”计划。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等也都有一定的分成和打赏功能。
我的基本观点是,有胜于无。对于平台和平台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争几个头部自媒体,具有“还行”的效果;对于平台的品牌传播,也会起到不错的效果。至于是否能够带来自媒体人的狂欢,我持否定态度。
三年的发展,有多少人在做自媒体?保守估计是上千万。这些补贴相对于自媒体整体,是杯水车薪。而能够获得补贴或者投资的,往往是比较优秀的头部自媒体。
文章开始谈到的,获得融资的自媒体有100多人;依靠广告、软文、打赏获得比较可观收入的,估计万人到十万人级别,不足整体的1%。这些头部自媒体,很多可能对于补贴和投资并不都是感兴趣的,我身边有一些自媒体人,是满足激励条件的,但并不想参与。
而大部分普通自媒体,更多是望尘莫及。
有数据显示,90%的自媒体人并不盈利。而情怀很难支撑这个生态,变现依然是自媒体人最大的瓶颈和困境。
想象空间:矩阵、电商、多元创作
投资人投资自媒体的逻辑是,看它是否有想象空间。如投资“餐饮老板内参”,看中的不是这个号的粉丝数,而是背后的用户社群能够带来的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可能性,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想象空间。
基于用户社群的自媒体变现方式越来越难,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哪里呢?从几个平台的提供的能力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第一,多平台矩阵的想象空间。通过自媒体行业影响力+内容+多平台入驻,形成全面覆盖的渠道曝光,产生可被企业品牌营销认可的价值,如果因此一个自媒体在传播上的价值大于一些媒体,将会有很大想象空间。这种情况下,第一变现方式是软文,之后是广告及打赏。
第二,平台外链的想象空间。搜狐和今日头条支持以外链方式,让自媒体人自己挂广告,但是运营效果并不是很好。UC提出无缝对接电商和支付系统的外链,给自媒体在内容以外的想象空间。微信有订阅号-社群-电商的模式,相比之下,基于阿里生态的UC,在内容与电商的对接上会更加容易。
第三,多媒体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微信还是新闻资讯平台,开启的是文字为主体的自媒体模式,随着通信网络成本的降低,音频、视频等可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媒介,逐步受到用户欢迎,延续文字自媒体优势或者重新开始,在音频、视频领域发力,还有很大空间。
而对于三种具有想象空间的方向来说,优质内容依然是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自媒体品牌化的竞争也需要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