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摘编自《聪明的阅读者》(经中信出版授权),原章节标题《结构阅读: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作者:阳志平,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什么是结构阅读?也就是带着框架去读书。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偏好不同。本章整理了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的九种主流认知方式。掌握结构阅读,意味着掌握人类主流的认知方式。
一、为什么你读书抓不住重点?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的前言中写道:
“在写作过程中似乎有三位假想的读者一直在我背后不时地观望,我愿将本书奉献给他们。第一位是我们称为外行的一般读者……第二个假想的读者是个行家……我心目中的第三位读者是位从外行向内行过渡的学生。”
如他所言,作家写作时会有假想读者。但大部分时间,作家只会面对一个读者写作——要么是小白,要么是专家。
那些读起来有点儿难的书,往往是写给专家看的。专家拥有大量的背景知识,能理解作者讲的重点,更容易与作者同频共振。小白读这些书时,则会面对一大堆陌生术语,难以抓住作者要表达的重心。我们如何才能从小白成为专家呢?答案是: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
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人。每个作者写作风格迥然不同。有的作者偏好长篇大论,有的作者偏好微言大义。前者在社会学类著作中常见,如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著作以晦涩难懂著称;后者在哲学著作中常见,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以格言体写哲学的重大命题。
同样是小说家,张爱玲偏爱写没落贵族、男女哀怨与传奇情事, 如《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鲁迅更擅长讥讽世事, 直指国人的人性弊端,如《孔乙己》《阿 Q 正传》《狂人日记》。
同样是科学作家,道金斯文笔优美,比喻精妙,在成名作《自私的基因》中用拟人手法描摹人类遗传和演化的本质,在《盲眼钟表匠》中用“盲眼的钟表匠”精妙比喻物种的演化没有目的,生命自然选择的秘密源自累积。另一位科普作家奥利弗·萨克斯擅长讲故事。他的代表作《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讲述了 7 个脑神经患者的真实故事,奇妙而曲折;《错把妻子当帽子》讲述了 24 个神经障碍患者的神奇遭遇和经历。
习惯感性阅读的人,常常用同一种方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读布尔迪厄与读网络小说大体类似;读张爱玲与读鲁迅无甚区别;读道金斯与读萨克斯几近相同。面对不同的书,如果只有一个阅读框架,那么难以抓住阅读的重心。如同应对 1 000 个问题,只用一个锤子,一锤子下去,多数时候是读者自己败退,难以读出味道、读出精髓。
聪明的阅读者,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与读物类型,会匹配相应的阅读策略。但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作者,难道每一位作者都要去匹配相应的阅读策略吗?显然不可能。
关键在于,理解每位作者是不同的,但不同的作者也有相似之处。哲学家讨论哲学家,心理学家引用心理学家。图书管理员将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哲学类的书和哲学类的书放在一起,心理学的书和心理学的书放在一起。只是这种分门别类有时候很搞笑,一个不恰当的分类体系就好比用体重度量智力,用财产度量情感。比如,同是科学作家,道金斯和萨克斯的写作手法大相径庭,二者之间的差异不亚于植物园与动物园。而我们常常会在同一类别的书架上看到他们的书,看似合理的分类实则不合理。
那么,理解一本书的关键框架是什么?使得一个作者与另一个作者可以归为同一类的深层逻辑又是什么?
答案是:不同作者共享的认知方式(ways of knowing)。
二、结构阅读:像智者一样思考
翻阅书目,你会发现一类特殊的书:像 X 一样思考。在社会科学领域,有理查德·谢弗和罗伯特·费尔德曼合著的《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有唐纳德·麦克伯尼写的《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有罗格·阿诺德写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有约翰·奥莫亨德罗写的《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在人文学科领域,有詹姆斯·克里斯蒂安写的《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有尼基·曼德尔和鲍比·马隆合著的《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有托马斯·福斯特写的《像文学教授一样阅读小说》;有贝蒂·艾德华写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类似著作:克里斯蒂安·黑塞写了《像数学家一样思考》;盖瑞·祖卡夫写了《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甚至工程与实用领域也不例外。有伊丽莎白·斯蒂芬等五位作者合著的《像工程师一样思考》;有艾伦·唐尼写的《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 Python》;有奥赞·瓦罗尔写的《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有沃伦·贝格尔写的《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那么,像 X 一样思考,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答案正是认知方式。
什么是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是指个人思维、知觉、记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近义词包括认识方式、认知框架等。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珀金斯认为,各学科采用的具体论证方法虽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学科的认知方式存在共同点:重视争论和证据,强调必须证明某种主张是正确的,证实某种模型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背后的道理”。每个学科的认知方式都兼具描述、论证、解释、应用四种生活价值。
具体而言,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能够:
(1)描述,即依据特定的规则、使用特定的语言来描述事物,强调其特定的性质和表现;
(2)论证,即通过其偏好的特定争论、证据和直觉判断来论证一些主张、理论和观点;
(3)解释,即以同样独特的方式解释其所面临的问题;
(4)应用,即拥有特定的应用范围和形式。
有哪些认知方式呢?戴维·珀金斯在著作《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总结了人类的四种常见认知方式。第一种是欧几里得式认知,侧重从定义、公理和已证实的定理出发,进行形式演绎。第二种是牛顿式认知,强调通过数学对真实世界进行建模。第三种是培根式认知,侧重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第四种是修昔底德式认知,这种以古希腊第一位历史学家命名的认知方式,侧重搜集、解读历史上的原始资料,并对历史上已有的他人的解释进行批判,最终将资料、见解、批判拼接为新的历史叙事。
英国科学史家约翰·皮克斯通在《认识方式》一书中,将人类文明常见的认知方式总结为五种:博物志、分析、实验、技术科学与解释学。
博物志:是指对万事万物的采集、描述、命名和分类,侧重记录事物的多样性与变化。博物志这种认知方式关联的学科常常与自然事物的分类一一对应,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等。
分析:是指通过解剖寻找次序,侧重分解事物,确定“已知”的成分。这类认知方式关联的学科常与构成某类事物元素之间的比较有关,比如分析化学、分析力学、金融分析等。
实验:是指将构成事物的元素组织在一起进行控制以创造新事 物,或者以新方式出现的旧事物。实验建立在分析之上,侧重合成。这种认知方式关联的学科常常与合成紧密相关,比如实验心理学、实验物理、实验医学等。
技术科学:是指制造知识的方法,这些制造方法也是制造商品, 或者武器这类准商品的方法。技术科学侧重综合的认知方式,与现代商业文明中企业的兴起息息相关。
解释学: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认知方式,无论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还是人工造物;无论是具象的商品、准商品,还是抽象的理论、概念,我们都会赋予意义与解释。那些创造力旺盛的人,往往更善于制造意义与解释,于是,他们就成了人类文明中传承意义与 解释体系的角色,在远古时代是宗教人士,在今天则不仅仅局限于宗教解释,还包括了科学与文学的解释,他们是学者与作家、艺术家等。
无论珀金斯还是皮克斯通,都敏锐地注意到了认知方式的重要性,并且初步尝试厘清认知方式的分类。两人都注意到了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实验”这种认知方式。然而, 两位学者的分类值得商榷。由于两人的著作都诞生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所以他们的学说都有一个极大的缺陷,即没有看到计算机对人类认知方式的影响。珀金斯的分类不仅忽略了工程师那类认知方式,也就是皮克斯通所言的“技术科学”,还忽略了文学家那类认知方式,也就是皮克斯通所言的“解释学”。
皮克斯通也存在一个严重漏洞——没有清晰地区分认知方式、学科两个概念,将不同层次的事物混在一起讨论。比如博物志这种认知方式侧重命名和分类,分析侧重解剖,实验侧重组合,这是合理的。但是对技术科学、解释学的定义则比较混乱。技术科学是一种认知方式还是一个学科?如果是一种侧重“综合”的认知方式,显然,“技术”一词并非最佳代表。解释学也有同样问题。在我看来,认知方式不同于学科,但有的学科会是某一类认知方式的代表。认知方式与学科相互成就,互为原型。
人类的九种主流认知方式
什么是主流认知方式?即幼童老叟,文盲硕儒,东西文化,都很容易接触到。基于前人研究,我尝试站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将人类文明历史诞生以来,主流的认知方式总结为九种,如表 6-1 所示。
在第三章中,我将文本分为信息型、叙事型、美感型三大类。其中,信息型文本主要包括思想实验、符号思考、实验科学、计算模拟与田野调查五种认知方式;叙事型文本主要包括幽默叙事、故事叙事两大类;美感型文本主要包括文采美感、视觉美感两大类。
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是指通过想象去进行实验,这是哲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最古老的思想实验莫过于忒修斯之船。一艘航行在无尽之海的大船,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数百年后,所有的部件都不再是最初的那些。问题来了,几百年后的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如果不是原来的船了,那么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原来的船?
思想实验有哪些类型呢?我将常见的思想实验总结为悖论、抽象、对话与格言四种类型。
悖论。我介绍过一个与忒修斯之船类似的思想实验,它就是“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多少粒沙子才是堆?如果一粒沙子不是堆,那么,两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两粒沙子不是堆,那么,三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如果 9999 粒沙子也不是堆,1 万粒沙子还不是堆。
“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1 万粒沙子是一堆沙”,那么少于 1 万粒沙子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这样区分 9999 粒沙和 10001 粒沙显然不合理。这样就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所指代的沙子数量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那个“1 万粒沙子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消解了。
苏格拉底式提问多数时候是在营造悖论,放大对方的逻辑漏洞。更多关于悖论的讨论可以参见陈波的《悖论研究》、张建军的《逻辑 悖论研究引论》与罗伊·索伦森的《悖论简史》。
抽象。哲学家的术语体系和正常人的术语体系非常不同,他们会使用更高级别的抽象。美、道德、自由、意志、知识、真实、理性,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构建了不同的边界和抽象级别。
《如何阅读一 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在其撰写的《哲学的迷途》中分析了意识及其对象、理智与感觉、语词及意义、知识与意见、道德价值、幸福与满足、自由选择、人类本性、人类社会、人类存在 10 个哲学命题。
对话。东方的《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的对话、《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其弟子的对话,西方的《斐多》是苏格拉底与其学生的对话,这些著作都是通过对话揭示普世真理。
格言。尼采、维特根斯坦都喜欢写格言。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在斩钉截铁的坚定中,实则是对人性的嘲讽。
思想实验虽然是哲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但并不会局限于哲学这一学科。在任何涉及抽象概念的操作时,它皆可大显身手。比如,理论物理学、理论生物学中常常可见“思想实验”的身影。最著名的莫过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构建的“升降机”“与光同行”等系列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也会启发其他认知方式。比如,丹尼特在《心灵种种》一书中提出的“四种心智模型”就出自思想实验,该模型后来得到认知科学家埃文斯、卡尼曼、斯坦诺维奇的心理学实证研究支持,形成了人类心智加工的双系统理论,即“快思”的系统 1 与“慢想”的系统 2;之后又发展为“三重心智模型”: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
符号思考
符号思考是指使用抽象的符号而非自然语言来思考,这是数学 家、统计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远在古埃及时代,人类就发明了各种数学符号来辅助建设金字塔。
我将常见的符号思考总结为定义、求解、维度与变形四种类型。
定义:它是每一位数学家的基本功,每个数学证明都会清晰地列出涉及的定义,使用的公理与定理等。
求解:它是指解决问题。乔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将求解划分为理解题目、拟订方案、执行方案与回顾四个步骤,并且总结了在求解题目时的数十种探索法。
定义与求解容易理解,不容易理解的是维度与变形,下面略作解释。
先说维度。什么是维度?维度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量。比如, 在几何学中,通常把线(直线、曲线)看作一维,面(平面、曲面) 看作二维,立体(正方形、长方形)看作三维。
人类大脑的运作规律,在认知科学上表现为多维函数。认知科学家往往将那些超过三维的维度空间称为高维空间。比如,我们的视觉对一把椅子的表征,一维是椅子的线,二维是椅子的面,三维是椅子的立体。但椅子还存在四维的一些属性,比如什么人、什么时候坐过这把椅子等。所有参数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维空间。最终,人类心智的各种特征值,就会构建出一个庞大无比的高维空间。
此时,为了将其简化到人类大脑能够理解的维度,我们就要进行降维操作。认知科学家约书亚·特南鲍姆发明的等距映射(Isomap)算法就是在流形计算中高频使用的一种降维算法。
同样,为了放大差异,我们需要执行升维操作。举一个升维的例子。曾经有一种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它的数学原理就是将在低维上很难发现的一些差异,放到高维去,从而放大差异。
再说变形。它指的是转换事物的形态,比如从高的转为矮的,从大的转为小的,从三角形转为正方形,诸如此类。变形与人类的创造力高度相关。人类习惯生活中常见的方向,一旦涉及变形,就会变得格外笨拙。好的数学家无不需要频繁应用“变形”,比如,数学中的分支学科群论,思考各类代数结构如何在变化中保持不变。另一分支学科拓扑学,则关注各类几何结构如何在变化中依然保持不变。
实验科学
实验科学是科学革命产生的认知方式,简单来说,是指设计各种变量,控制实验条件,求出显著差异,这也是科学家工作中的关键。这种认知方式广泛应用于以人为实验对象的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的领域(如生物学、神经科学、医学等),以及以自然元素为实验对象的领域(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
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基地》中说,人类作为个体,很难预测个体命运;然而,当样本足够大,则可以预测整个人类的历史走向。人类社会不存在复本,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设计各种实验,推测人性、获得真知。
计算模拟
计算模拟是指对真实世界或虚拟世界进行抽象、建模等模拟操作, 然后看事物发展趋势。它是计算机科学家、物理科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科学诞生早期,物理学家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是牛顿式认知,建模真实世界。自 20 世纪计算机诞生后,计算模拟成为人类社会主流的认知方式。
与牛顿时期注重建模真实世界不同,在 21 世纪,受计算机联网影响,计算模拟这种认知方式注重规约与接口。
什么是规约?规约是一种独特的机机交互协议。数据库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家创建了三大范式规约;分布式计算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家创建了 REST 规约。在虚拟世界中,创建新的规约能更好地连接虚拟世界,关联物理世界。
什么是接口?不同于符号思考,计算模拟的思维方式,在对真实世界进行表征后,还要返回真实世界。如何让信息在两个世界间互通往返?计算模拟使用两种接口:一种存在于虚拟世界中,该接口使
得不同的计算进程能够相互交换数据(这种接口在符号思考中也存 在);另一种是计算模拟独有的,该接口连接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 将虚拟世界运算的结果回传到真实世界。比如,计算机运算的结果通过各种各样的设备使人类感知,从而影响真实世界,但是符号思考在头脑中思考就可以了,不一定会影响真实世界。这是符号思考与计算模拟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指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它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
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通过田野调查,从族群、文化特例中总结出规律。比如法国人类学家列维 - 斯特劳斯的《忧郁的热带》,来自他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的经历;我国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来自他对江苏吴江开弦弓村的田野调查;英国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的《纳文》,来自他对新几内亚某部落的一项仪式展开的民族志实验。
同样,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开拓者谭其骧先生,其代表作《中国历史地图集》来自他对中国大江大河、水系湖泊的调查。与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不同,历史学家的田野调查不仅在实地进行,还会挖掘各种考古资料、文献。傅斯年先生在《史学方法导论》一书中强调史学的工作就是整理史料。
语言学家常常做的事情是什么?他要寻找语言中的特例,从特例中总结出一套规律。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乔治·莱考夫著有《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为何将这三者关联在一起?在汉语、英语中,女人、火、危险事物分属三种不同类别,但在澳大利亚原住民迪尔巴尔人的语言中,它们却被归入一种范畴。这种特例,常常引发语言学家的灵感。
幽默叙事
正如生活中充满了细碎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你记忆。同样,不是所有的叙事都能成为认知方式。与叙事相关,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叙事方式有两种:幽默叙事与故事叙事,也就是通过幽默与故事来思考。
幽默叙事是指通过讲述,令人觉得有趣。它是段子手、相声演员常用的认知方式。笑话、段子和反讽是幽默叙事的三种常见表达形 式。笑话是最为完整的幽默叙事;段子相对笑话来说,篇目更短,保留了幽默叙事最核心的意思;反讽是一种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从反面进行讽刺的幽默叙事。在实际生活中,笑话、段子和反讽并不严格区分。
试看一个笑话:
神探福尔摩斯与华生去露营,两人在繁星之下扎营睡觉。 睡至半夜,福尔摩斯突然摇醒华生,问他:
“华生,你看这繁星点点,有何感想?”
华生:“我看见无数星光,当中可能有些像地球一样,如果真的有跟地球一样,也许会有生命存在。”
“华生,你这蠢材,”福尔摩斯说,“有人偷了我们的帐篷……”
再来看一个笑话:
精神病院院长:“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重大的日子吗?”病人摇头。
院长:“明天总统要来,我咳一声,你们就拍手,表现好的话,每人ー个大肉包。”
隔天总统来了,院长咳一声后,每个病人都开始拍手。
突然一个病人冲出去打了总统一巴掌说“:你不想吃肉包吗?”
人类为什么会有幽默感?认知心理学家约兰·纳哈特在 1970 年提出失谐 - 解困理论(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他做了一个经典的重量实验,实验内容是让被试举重。前几次,实验者让被试举起一个七八十公斤的道具;之后,实验者把道具换成形状一样,但只有十公斤的其他道具。当举起这个特殊的道具时,绝大多数被试都笑了。人类为什么会笑?心理学家发现,刺激材料的不可预测性和失谐性, 跟你是否会发笑正相关。在安全场景之下,体验预期与意外是幽默叙事的关键。
幽默叙事只需两个事件——营造语句和关键语句,前者是指给你营造安全情境的句子;后者是指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句子。
在第一个笑话中,营造语句是福尔摩斯问华生时他的回答。当你随着华生的回答正沉醉在仰望星空的安全情境中,突然福尔摩斯抛出一个关键语句 “有人偷了我们的帐篷”,打破了你的预期,让你不禁哑然失笑。在第二个笑话中,营造语句是病人们拍手欢迎总统的安全情境,一位病人突然打破了这种预期,对不拍手的总统扔出了一个关键语句:“你不想吃肉包吗?”
无论是笑话、段子还是反讽,常常涉及攻击或伤害他人,或者通过攻击自己来维系自尊。没有伤害,就没有幽默叙事,这些伤害,常常与温饱、安全、性爱与亲情等人类进化早期的事物有关。第一个笑话,与安全有关;第二个笑话,与温饱有关。
故事叙事
故事叙事是指通过讲述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它是小说家、编 剧常用的认知方式。“我在吃饭,吃完后给学生讲课”,这是叙事,但不是故事。何时我们才觉得一个故事是故事呢?判断标准在于它是否拥有一个故事内核。普林斯在《故事的语法》中把它称为“最 小故事”。故事逐层升级为核心简单故事、简单故事,最后到复杂故事。
对任何一个故事层层剖析,最后都会找到一个“最小故事”。与幽默只涉及两个叙事事件不同,故事涉及更完整的叙事事件,任意一个“最小故事”都由三个叙事事件构成:事件一是状态,描述行动者所处的时间、空间状态;事件二是行动;事件三是事件一的逆转。在时间上,事件一先于事件二,且先于事件三。在因果上,事件二导致事件三。
先看一个例子。
事件一:有个男人很幸福。
事件二:他遇见一个女人。
事件三:从此,他很不幸福。
短短三句话,就构成了一个“最小故事”。怎样的“最小故事” 才具备“故事性”?一般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最小故事”的事件数量是三个。为什么两个事件无法构成“最小故事”?两个事件,只能连成一条线,不足以构成一个立体。人类大脑不喜欢记忆平面的东西,更偏爱记忆立体。
原则二:事件二导致了事件三的发生。人类是强因果关系的动 物,强到什么地步?即使两件事情完全没有关系,比如“一个男人 结婚”和“他不快乐”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但我们就是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不快乐是结婚导致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在大脑强大的脑补功能加持下,必然出现的结果。因此,人类是先天的故事接收器。
原则三:遵从固定的时间次序,事件一发生在事件二之前,事件二发生在事件三之前。伟大作家经常使用的写作技巧是什么?他们会像时间魔法师一样,快进或放慢实际发生的事件和故事叙事的时间长度。《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茨威格徐徐铺陈,把短短的 24 小时高帧慢放到一生般漫长;反之,《银河大战》中,几十亿年的时光则随作者笔锋旋转,转瞬即逝。
原则四:逆转,事件三一定不同于事件一。为什么一定要有逆转?这是人类在进化早期习得的一种本能,人类大脑对新奇刺激的加工强度要远远高于平淡事件,并且更愿意传播给更多人。相比婚前婚后都幸福的爱情故事,人类天然喜欢八卦、三角恋与狗血剧情。
文采美感
最后两种主流的认知方式与“美感”相关,一种是文采美感,侧重文字营造的美感;一种是视觉美感,侧重视觉带来的美感。
文采美感是指通过排列组合文字,雕琢润色文字来获得美感。它是诗人、散文家常用的认知方式。试欣赏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上来就把你带入一个热闹的场景;“宝马雕车”“香满路”接踵而来的热闹让你晃眼;“声动”“光转”还要在热闹中加入声音;“鱼龙舞”还是热闹;“黄金缕”“笑语盈盈”在热闹中有人出场。前面一口气写了七八个热闹的场景,到了结尾,热闹戛然而止,即刻转为安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人意犹未尽。
前面七八个句子,写群体的热闹,最后一句突然转为个人的记忆。人人都体验过在人群中的孤独,但能像这样精准表达的,唯有辛弃疾。
视觉美感
视觉美感是指通过呈现事物的整体感知来获得美感,涉及传递信息、次序和对称等。它是画家、书法家、摄影师、设计师等常用的认知方式。
如果说文采美感唤醒的是“意象”,视觉美感唤醒的则是“形象”。苏轼曾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他将杜甫的诗称为 “无形画”,将韩幹的画作称为“不语诗”。丹·弗莱明在《完美瞬间:好莱坞镜头的切与转》中探讨了电影作品如何运用视觉结构,让色彩、光线和音乐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一个个经典瞬间。
是否存在更好的认知方式分类体系?未来也许有,期待后来者提出一个更好的框架。目前来说,我提出的框架兼顾各大学科以及日常生活,已经足够。是否有更多的认知方式?当然有。然而认知心理学家关于工作记忆广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受限于前额叶容量,你在同一时间只能加工 5~9 个信息组块。近些年的研究甚至发现,你最舒适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在 2~4 之间。
人类文明自诞生以来,涌现了无数智慧的作者和浩瀚的作品。无限中蕴藏着有限,你可以像我一样,将人类主流的认知方式约束在 个位数。彼此两两组合,或者三三组合,以及更多组合,最终可以穷尽出成千上万种新的可能。比如,计算模拟 + 实验科学,以人为计算模拟对象,诞生了计算社会学、计算心理学、计量经济学;以 动物为计算模拟对象,诞生了计算生物学、计算神经科学、计算医 学;以自然元素为计算模拟对象,诞生了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计算材料学。
有的领域从诞生伊始,强调综合使用多种认知方式,这种由多个认知方式综合在一起形成的独特认知方式,也可以将其称为“多元认知”——综合应用多个认知方式。这类认知方式的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它常见于跨学科领域与工程技术领域。
在跨学科领域,认知科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认知科学有六个母亲: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与神经科学,这六个母亲,涉及思想实验、实验科学、田野调查、计算模拟等多种认知方式。
在工程技术领域,软件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软件工程师 在讨论需求时,常常使用“田野调查”这种认知方式,深入用户实际场景;在设计原型时,常常使用“计算模拟”这种认知方式,快速模拟真实世界的运作规律;在优化算法时,常常使用“符号思考” 这种认知方式,不断求解问题,重新调整参数;在产品上线后,常常使用“实验科学”这种认知方式,通过 AB 测试、回归测试等手段来获得用户反馈,找出差异。在传播产品时,常常使用“故事叙事”这种认知方式,通过开源仓库、用户故事来促进别人使用自己的软件。
世界无限,知识无限,怎样以有限的人生掌握无限的知识?捷径是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结构阅读正是通过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来快速理解行文重心,把握阅读重点,进而改善你的阅读质量。
结构阅读中的“结构”一词,指的是作者的知识结构、认知框架, 也就是作者的认知方式。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偏好也有所不同(见图 6-1):有的作者倾向于与人打交道,有的作者更倾向于与物打交道;有的作者喜欢操作具体事物,有的作者更喜欢提出新的抽象概念。不同的作者,内容迥异的图书,回归最底层,你会发现他们共享相同的认知方式。
图 6-1 不同作者的认知方式偏好
前文介绍了人类九种主流的认知方式,聪明的阅读者至少要精通其中四种,熟悉另外五种。同时,精通的四种认知方式,相互距离越远越好。为什么有人会给人一种书呆子的感觉?因为他只拥有单一的认知方式。
举例来说,思想实验与田野调查,两种认知方式距离较近,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与语言学家也常常使用“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思想实验和实验科学,两者距离就较远,不少哲学家排斥实验。一个人如果同时掌握思想实验、实验科学、计算模拟、幽默叙事四种距离较远的认知方式,那么他的知识结构就相对全面。反映在阅读上,你就应该不断挑选体现不同认知方式的读物。
三、结构阅读的具体技法
如果把作者的思想看成是冰山模型,那么,在最底层的是作者的认知方式,往上是作者使用的方法论,常常与特定学科或领域有关; 浮出水面的则是作者使用的文本格式规约,如图 6-2 所示。
图 6-2 结构阅读的冰山模型
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是不同作者共享的底层,人类文明演化至今,发展出庞大的知识体系,而早期只有极少数认知方式。远古时代, 人类用叙事、画画的方式传递信息,所以人类最早出现的是与叙事型和美感型相关的认知方式。“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先民祭拜上天,用笑话、故事、壁画来保存记忆,传递经验。
部落中的先知就是最初的学者,攀山越岭,渡海行川,田野调查也是最先出现的一种认知方式,人类一直沿用至今。当人类开始思考, 就产生了哲学,古代文史哲不分家,这时候就产生了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伴随古希腊《几何原本》和中国《九章算术》的出现,符号思考的认知方式慢慢形成。工业革命前后,受弗朗西斯·培根科学实验的影响,诞生了实验科学的认知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诞生了计算机,产生了计算模拟的认知方式。
方法论。这些认知方式诞生的先后次序,反映了相应学科的演化与分化。学科诞生后,该学科在母学科的认知方式之上,为解决自己学科的特定问题,又诞生了自己学科的研究方法论。以心理学为例, 心理学脱胎于哲学,以哲学为母学科,从采用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 慢慢吸纳了实验科学的认知方式,就诞生了实验心理学。到 20 世纪 50 年代,计算机科学诞生之后,心理学又吸纳了计算模拟的认知方式,用计算模拟来表征人类大脑,又诞生了认知科学,尤其是计算认知科学和计算神经科学。一个学科从分化到成熟的标志,是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
格式规约。属于同一个学术共同体的作者,会形成一定的写作偏好。比如,物理学家们会约定在讨论问题时该如何引用文献,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慢慢就形成了该学科的文本格式规约。物理学家常用的格式规约是 AIP 格式,而心理学家常用的格式规约是 APA 格式。
如何进行结构阅读?从冰山模型出发,我们可以将结构阅读拆解为四个关键操作: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向作者提问,理解作者使用的方法论,判断作者使用的格式规约。
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
当你拿到一本书,先判断作者使用的主要认知方式是什么。绝大多数作者在一本书中,会综合使用 2~4 种认知方式。判断作者的认知方式是结构阅读的重点和难点。试举一例。
斯坦诺维奇的《机器人叛乱》使用的主要认知方式是思想实验, 次要的认知方式是实验科学。请尝试跟我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你是一个机器人,在你的世界中一切行动都不能违背主人的意志。现在你的主人给你下了指令:他即将冬眠,在此过程中你需要照顾主人, 为他提供冬眠所需的能量,在 400 年之后再叫醒他。随后你的主人进入了冬眠。
在冬眠的前 384 年,你和主人相安无事,你照顾着主人。随着时间流逝,你发现自己的电量和主人冬眠仓的电量都无法维持。
这时, 有两个方案摆在你面前。
方案 1:卖掉自己这一身破铜烂铁,换取其他的机器人来守护主人。
方案 2:把主人剩余的电量充给自己。
你该如何选择?
在这 400 年刚开始的时候,你想都不敢想方案 2,“执行主人的命令,否则要受严酷的惩罚”已经深深写入你的中央控制系统。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最后几年,距离 400 年前已经很久远了。时间慢慢抹去了曾经的刻印,你所在的城市已经破败,即使你想卖掉自己,也没有人来买单了。最终,你选择了方案 2。这就是由丹尼特提出,又被斯坦诺维奇用作同名书名的思想实验:“机器人叛乱”。
如同你的人类主人一样。人类就曾经背叛了自己的主人——基因。这个思想实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机器人违背主人最早的命令,因为随着漫长的时间演化,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机器人受到环境的压力,最终做出了意想不到的选择。理解基因对人类的控制,如何伴随时间演化,最终从严格到松懈,这正是阅读《机器人叛乱》的难点。
斯坦诺维奇的另一本书《超越智商》,主要的认知方式是实验科学,而不是思想实验,它的阅读难度就比《机器人叛乱》低一些。
《超越智商》的重点是提出了三重心智模型,阅读这本书只需要理解“三重心智模型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提出三重心智模型”即可。
向作者提问
在阅读任何一本书之前,无论作者使用什么认知方式,你都可以问自己四类问题。我为大家整理了通用提问模板——阅读四问。
描述。本书(章节)在讨论什么事物?该事物该如何定义?它有哪些相关概念?它是否包括了一些子概念?
论证。本书(章节)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支持的证据是什么?反对的证据是什么?作者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样的?
解释。本书(章节)重点提出了什么问题?该问题能变换一种形式表达吗?作者的论证过程最终是否成功解释了该问题?是否有其他作者更好地解释了该问题?
应用。本书(章节)的结论能应用在什么领域?在该领域是否有例外?
针对不同的认知方式,你在通用模板的基础上,可以问更具体的问题。下面是不同认知方式的提问模板。
思想实验:作者构造了怎样的思想实验?这个思想实验是作者第一次发明,还是基于历史上已有的思想实验发明的?这个思想实验和你头脑中的常识有什么不同?给你提供了什么样的反常识?仿照作者的这个思想实验,你可以用它来批判什么观点?
符号思考:作者使用的是像数学符号一样精确的符号,还是非精确、模糊的符号?这些符号之间建立联系了吗?是可以运算的还是 不可以运算的?假如能够运算,可以得出什么结果?假如不能运算, 作者用这些符号表征了什么现象?模仿作者的符号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实验科学:作者设计了什么类型的实验?是严格意义上的实验, 还是宽松的准实验?作者的实验设计是自己发明的新方法,还是业界通用的方法?作者的实验假设是否存在备择假设?作者的实验证据和实验结论之间证明了什么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或 者其他关系?作者的实验是否能够脱离实验室环境,应用到更广的范围?
计算模拟: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计算模型?模拟了什么现象、什么事物?作者的计算模型使用了真实的编程语言,还是非真实的编程语言?支持作者计算模型的实际证据是什么?作者的计算模型能够解释别人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数据吗?
田野调查:作者是进行实地的、一手的田野调查,还是基于资料进行二手的田野调查?作者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去了多久,待了多长时间?在此之前,作者熟悉还是不熟悉调查对象?作者在田野调查的时候,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有什么解释价值?能够对哪些现象进行解释?
幽默叙事:这个幽默的营造语句和关键语句是什么?这个幽默与人类的什么基本需求相关?这个幽默是否可笑?如果可笑,为什么可笑?如果不可笑,为什么不可笑?模仿作者的幽默,可以做什么样的改写?
故事叙事:故事内核或者说最小故事是什么?这个故事的“故事性”强吗?为什么?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先后经历了哪些事件?事件一是什么?事件二是什么?……事件 n 是什么?这个故事涉及人性的深层次问题吗?假如要模仿作者写一个故事,你该如何写?
文采美感:作者给了你什么样的意象和感觉?作者的字词、句子、篇章有哪些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地方?作者唤醒了你什么样的情绪?
视觉美感:作者的作品展现了什么样的形象?模仿作者的视觉设计,你可以应用到什么领域?作者唤醒了你什么样的情绪?
理解作者使用的方法论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研究方法论的体系,无论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有四大典型的研究方法论:综述研究、理论研究、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什么是综述研究?是指对一个领域内已有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 并尝试抽取其中的共性和规律。常用的搜索关键词有综述、总结、导论与评论等。比如,我们想了解《尚书》,就可以读蒋善国的《尚书综述》。阅读时,重点要获取的信息是学科的发展脉络、关键人物及成果。
什么是理论研究?是指从大量实验、现象、综述之中找到规律的研究,这种研究通常会创建一个新的理论,用以解释特定领域的现 象。以心理学理论为例,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一书中提出的“三重心智模型”,可以帮助你理解人类心智架构,如何从高智力提升到高理性;在情绪心理学领域,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在《情绪》一书中提出的“情绪建构论”,解释了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如何炼成的,如何预测情绪,如何掌控情绪,社会文化与情绪的关系如何,传统的情绪观念错在哪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黄光国在《人情与面子》一书中提出的“人情与面子模型”,揭示了国人人情往来的规律,帮助你了解国人的人际关系运作模式。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争,双方都各持其理,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加“合理”“真实” “可信”。
定性研究强调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 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构建“情境化的” “主体间性”的意义解释。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她提出,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无形却强有力的方式,冲击孩子的人生经历,并标识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如何影响教育方式。
定量研究从特定假设出发,将社会现象数量化,计算出相关变 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结果。菲利普·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介绍了著名的斯坦福实验,大学生们被随 机分配扮演“狱卒”和“犯人”,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验。然而,实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就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 溃的犯人。这就是通过定量研究,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 影响。
了解这些和阅读有什么关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前先掌握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论,将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如何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论?先找到自己在读书目的隶属学科,用“XX 学科 + 研究方法”关键词检索出相关方法论书籍,比如你在读医学领域的《食物与健康》前,可以先读柳叶刀的《临床研 究基本概念》;假如你要读尼克拉斯·卢曼的《法社会学》,可以先读卡尔·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假如你要读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注定一战》,可以先读斯蒂芬·范埃弗拉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 假如你要读布拉德福德·基尼的《变的美学》,可以先读诺伯特·维 纳的《人有人的用处》,提前了解控制论。这些方法论图书可以帮助 你更好地理解相关著作的精髓。
如果是与自己的工作相关的学科,建议精通这些学科的方法论。以社会科学为例,若要了解社会及行为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论,可 以读杨国枢老师主编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全套总计三册:
《总论与量化研究法》《质性研究法》《资料分析》。
判断作者使用的格式规约
常见的文本格式规约有芝加哥格式、IEEE 格式、APA 格式、MLA 格式、温哥华格式、MHRA 格式、OSCOLA 格式、Nature 格式。
芝加哥格式是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制定的格式规约,1906 年首次发布,目前最新版为 2017 年发布的第十七版。它广泛应用于图书、杂志、报纸以及人文学科领域。网址参见
chicagomanualofstyle.org。
IEEE 格式是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芝加哥格式基础之上制定的格式规约。它常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正文中使用方括号引用:“正如[1]中所展示的那样”。网址参见:ieeeauthorcenter.ieee.org。
APA 格式是由美国心理学会(APA)制定的格式规约,1929 年首次发布,目前最新版为 2019 年发布的第七版。它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通用格式,还是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通用格式。网址参见:apastyle.apa.org。
MLA 格式是由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制定的格式规约, 1951 年首次发布,目前最新版为 2021 年发布的第九版。它主要用于人文学科研究,如语言学、文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等学科。网址参见:mla.org/mla-style。
APA 格式与 MLA 格式都属于哈佛注释体系,也被称为插入括号型引用格式,即在正文中用括号插入引用。只是 APA 格式括号中插入的是作者- 年份;MLA 格式括号中插入的是作者- 标题/ 页码体系。比如想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我 2019 年出版的书《人生模式》第 168 页的某段话,在 APA 格式体系下是:(阳志平,2019,p.168);在 MLA格式体系下是:(阳志平 168)。
与哈佛注释体系并行的是作者 - 序号注释体系,即在正文中不增加格外的括号,而是统一插入序号,然后在文末注明详情。它在 19 世纪即出现,但正式发布则是在 1978 年,由各大医学期刊的编辑组成的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会议上敲定,因此被称为温哥华格式。自从 2007 年开始,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维护,目前流传较广的为 2007 年发布的《引用医学》(Citing Medicine) 第二版。它在正文中用序号“(1)”表示引用,然后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注明详情。网址参见:icmje.org/recommendations。
这五大格式是典型的美式英语风格,英式英语流行的格式规约则略有不同,常见的有 MHRA 格式、OSCOLA 格式、Nature 格式。
MHRA 格式是由英国现代人文研究协会(MHRA)制定的格式规约,1971 年首次发布,目前最新版为 2015 年发布的第三版。它在英国的艺术、人文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网址参见:mhra.org.uk/style。
OSCOLA 格式翻译过来就是牛津大学法律权威引用标准,它是由牛津大学法学院制定的格式规约。它的特点是所有引用出现在脚注中,没有文内引用,也没有参考文献。2000 年首次发布,目前最新版为 2012 年发布的第四版。网址参见:law.ox.ac.uk/oscola。
Nature 格式是《自然》及其子刊使用的格式规约,它的文内引用也是统一插入序号,使用作者 - 序号注释体系,然后参考文献注明详情。网址参见:nature.com/nature/for-authors。
实际上,格式规约远远不止这些,AMS 格式、AIP 格式、ACS 格式、AMA 格式、ASA 格式则是美国数学学会、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学会、美国医学会、美国社会学学会制定的格式规约。几乎每个有影响力的学会、期刊、出版集团都建立与维护了一套格式规 约。开源引文样式语言项目(网址:citationstyles.org)已收录了上万种格式规约。
在所有这些格式规约中,最常用的是 MLA 格式和 APA 格式,谷歌学术、百度学术默认支持直接导出的就是这两种格式。
读书时如何使用?以 APA 格式为例,一般图书正文会有两种常见形式:文内括号引用 + 参考文献;文内序号引用 + 注释 + 参考文献。当我们读到“阳志平(2019)”时,我们就明白,作者在参考文献处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信息。当我们读到序号,如“1”时,我们就明 白,可以去章节末尾或图书末尾翻检注释。以《风格感觉》为例,第 1 章的第一条注释是:
From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Elements of Style (Strunk & White, 1999),p. xv.
这条注释列出被引作者及被引文献年份,“Strunk & White, 1999”。我们进一步根据它检索参考文献。APA 格式默认按照被引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排序。根据作者姓氏的首字母“S”,在参考文献中就可以定位到原始的参考文献,“Strunk,W.,& White,E. B. 1999. The Elements of Style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而一个作者经常使用的格式规约,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他受过的学术训练好坏。好的作者会清晰地区分自己的贡献与他人的观点,严谨地遵循学术共同体的约定。反之,那些糟糕的书要么没有使用格式规约,要么用了但不够规范。同样,还可以看出一位作者的身份认同,例如作者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或是历史学家。不同身份的学者使用的格式规约并不相同。
四、结构阅读的进阶思考
元:结构阅读的高阶操作
回顾一下,结构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弄清楚作者的认知方式。所以,结构阅读的高阶操作就是认知的认知,即元认知。
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即对认知的认知。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另一方面又要对自己的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这种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就是元认知。
结构阅读中另一个关键是提出问题,在结构阅读的高阶操作中也涉及元问题,即问题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本更专业的书,我们都可以使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前主席杰拉尔德·格拉夫提出的重要技巧。例如,“他们说过 / 我要说”模板。
“引述”他说时,我们会这样写:
最近,许多社会学家认为——。
现在人们经常忽视——。
Y 和 Z 最近尖锐批评了——,理由是——。
表达同意时,我们会说:
我同意——,因为我——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
X 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因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虽然她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
X的——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为——这个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这些写作模板也可以应用到阅读中,帮助你发现作者是如何总结归纳他人的观点,从而构建自己的论证的。
格拉夫还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元评论”,元评论就是评论你自己的观点,告诉其他人应当以及不应当如何认识这些观点。你可以把元评论想象成电影中的旁白。元评论就像正文旁侧的“第二文本”,职责是阐明正文含义。在主文本中,作者讲了一个观点;在元评论中, 作者则会引导读者去理解、消化所讲的内容。这些元评论内容可视为对作者认知的认知,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反:如何避免结构阅读的系统性偏差
结构阅读最容易出现的系统性偏差有哪些?
第一类是猜错作者的认知方式。比如作者使用的是幽默叙事,结果你以为作者是一本正经地讨论问题。举个例子,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计算机科学博士生为了捉弄科学期刊,在 2005 年写出了 SCIGen 程序,SCIGen 能够运用科学和工程术语组合出 SCI 级别的论文,这些论文看似可信度很高,实际上什么都没说。
人们常常将认知方式搞错。有人读了一篇《自然》封面论文《少即是多》,感叹道,“心理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数学是符号思考的认知方式。但实际上,这篇论文是典型的实验科学,将符号思考等同于实验科学,最后就闹了笑话。
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是阅读的难点。如何解决这类系统性认知偏差?你需要在平时阅读时,将代表认知方式的词汇、句式不断总结下来,借助这些线索,不断提高自己预判的准确性。
作者使用故事叙事的认知方式时,往往会写“我来讲个故事吧”。也可以根据图书归属来判断,比如论文体裁很少讲故事。当然,也有例外,如戴维·萨尔斯伯格的《女士品茶》是统计学的入门读物,书中用大量故事帮助你理解统计学知识,“女士品茶”这个书名也来自一个故事。
第二类系统性偏差是在结构阅读时,若不熟悉该书涉及的研究方法论、提问模板,就很难用结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靠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你可以先从一两本前面介绍的代表作品入手,反复练习,慢慢过渡到更多其他著作。
空:何时无须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多人合集、个人编著的教材、参考书,我们不需要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
五、小结
你以为读书没有重点,随便读读即可,但聪明的阅读者采取结构阅读法,带着框架去阅读,与作者不断对话。
你以为不同的作者各说各话,但聪明的阅读者掌握人类主流的认知方式,洞悉同一类认知方式共享相同偏好。
你以为知识是无限的,但聪明的阅读者了解学术共同体,会反复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论、共享相同的格式规约。
书名:聪明的阅读者
作者:阳志平 著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本文摘编自《聪明的阅读者》(经中信出版授权),作者:阳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