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文/杨壹圆
微信又出故障了。
为何我说“又”,是因为频繁。
今日微信再出故障。有网友反馈称,关注的所有微信公众号文章都无法打开。
且成功登陆了微博的热搜榜: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微博回应称,“出现小bug,正在加紧修复,在陆续恢复中,稍等片刻哈”。他还称,是网络故障引起,部分mp链接打开和分享受影响,可能少部分用户还有其他功能受限,并没有大面积,但确实影响了一部分账号,正在修复。
新浪科技报道,13:20分左右,公众号故障已部分恢复,新浪科技实测公众号文章已能正常打开。不过还有网友反馈称,目前还存在微信无法登陆的故障。
13:40分左右,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再次回应称,由于服务器故障,导致少部分微信用户出现公众帐号文章链接无法打开,朋友圈发送以及微信登录故障等问题,目前问题已经修复,大家的微信功能已在逐步恢复中。
早在几天前,微信也发生了一次宕机事故,造成了用户无法正常浏览朋友圈内容,多位网友反应微信朋友圈发不出去,也看不到别人的朋友圈。只能到对方用户相册内才能观看。
而今天,又有网友曝出微信公众号无法正常登陆,而后微信、朋友圈都均出现问题,“微信朋友圈打不开任何链接,其它平台的内容也无法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而腾讯公关部门则确认说,这是一个bug,并表示“刚刚由于服务器故障,导致少部分微信用户出现公众帐号文章链接无法打开,朋友圈发送以及微信登录故障等问题,目前问题已经修复,大家的微信功能已在逐步恢复中。”
2013年6月,微信公众平台发生3起宕机事故:
6月20日,微信公众账号服务页面瘫痪。
6月22日,公众平台后台无法跳转。
6月24日,公众平台无法登陆。
2013年7月22日,这是微信最为严重的宕机事故,此次事故造成近7个小时的网络中断。后经微信官方确认,是上海一支施工队挖断了通信光缆导致华东数据处理中心的业务请求纷纷转向华南和华北,进而导致全面瘫痪。
除此之外,在2014年春节期间,由于微信临时推出抢红包功能,形成巨大的流量,也导致微信出现短时间宕机。
根据腾讯Q1财报显示,截止2016年3月底,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达到7.6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9%。这个用户数量使得微信成为仅次于Facebook的社交应用。
这不是微信第一次出“事故”,作为严重依赖网络的互联网业务,发生一些故障不可避免,也十分正常,不正常的是每次事故之后总会有各种奇怪的现象。
微信频现故障,均是Bug问题
怪事一:总以Bug为由回应媒体
微信这两次事故的发生时间尤为相近,只有4天,一次是朋友圈分享故障,一次是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登陆故障。
但这两次腾讯公关对媒体的回应却都是,“服务器出现了Bug,正在修复”,作为现代基础通讯的社交软件来说,频现Bug是最不应该的,并且时间相隔之近。
同时,也有人爆料说,微信是在内测公众号直播功能,从而影响到正常的软件使用。
其实,无论是否内测还是正真存在Bug,我们都希望一家互联网企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同三大运营商一样,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保证用户能够正常通话和上网。
怪事二:微信出事,微博公告
微信与微博的关系路人皆知,在微博中很难发出对微信具有宣传作用的文字,但每次微信出问题都是在微博上去发布,这是变相的承认微博是第一社交媒体?不懂!
怪事三:腾讯事故,却怪运营商
2013年7月22日的网络事故,就被各种力量暗示是运营商为警告腾讯而进行的“有意”破坏,这次,连微信自己都还没找到原因所在,可已经有媒体在影射运营商使坏,真是刻意为之了。
运营商与微信之间确实有矛盾,这种互联网公司的OTT业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冲击十分严重,但是,运营商与微信之间也有唇齿相依的关系,微信出了问题,运营商也并非是可以窃喜。所以,盲目将责任推到运营商身上是一种凭空想象和不负责任的做法。
怪事四:微信出问题,用户却容忍
互联网公司之所以会在网络运营时出现比较大的事故,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公司的低成本运营商策略,与电信运营商的电信级服务相比,缺少设备和系统冗余,一旦出问题就会影响很大且修复较慢,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几乎已经达到了可以抵抗一般地震的程度。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电信运营商的电信级服务投入大问题少但却被广泛指责,运营商服务差几乎成为了社会共识,而互联网公司经常出问题却能够被社会舆论和用户容忍,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是运营商的网络出了问题,一定会有非常快的媒体声音,也会有相关的解释与道歉,而微信的问题出了以后却只是告诉大家出了问题,并没有任何的歉意可致。
用户与企业之间构成服务合同关系,并非必须有付费,即便用户没有付费,企业一旦承诺和接受用户,也就形成了法律认可的合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出现问题,应当理性道歉。
当然,微信这样的频繁出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玩笑就可以过去。因为,在这样一次次的事故中,微信商业化的前景也在被消耗,特别是微信支付等的社会公信力也在降低。
一个礼拜2次故障,凸显商业绑架
相比新浪微博,微信具有更强的圈子属性。但它的半封闭性,对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传播覆盖有所不及。新浪微博当年崛起,正是得益于公共事件传播。
不到一个礼拜微信已经出现2次故障,虽没有什么真正危害,但若微信被某种潜在商业因素通过技术手段渗透、绑架。微信如今已踏上商业化进程,涉及互联网金融,未来风险效应可能会被放大。
至少表面上,我们还没有感受到微信对这类问题的重视。它的响应措辞,真是透露着一种装逼气质。
若你再结合微信风险条款分析,也许你能理解这种气质的由来:权益基本都归它,风险都是用户的,出点事,不用担心啥。
微信的世界,你没有权益。
不出1个礼拜3次风险,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微信虽然商业化进程很快,但是,它对自身的风险规避也是很高超的。
如果你认真读一下微信《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你会发现,微信不愧是腾讯的“儿子”,所有权利都是它的,所有风险都是用户该承担的。例如:
1.你写的任何高大上的内容,提供的任何服务,它随时可以删除,而且不经任何通知。
要看这一条:“腾讯保留因业务发展需要,单方面对本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服务内容在任何时候不经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变更、暂停、限制、终止或撤销腾讯微信服务的权利,用户需承担此风险。”
还记得每年都有一批牛逼的大号,一夜之间消失的事情吧。当然,那些号太自由了,传播的东西有点吓人。
2、类似上述三次故障,用户若有损失,马化腾是不会给你赔一分钱的。
去看这一条:“用户因第三方如电信部门的通讯线路故障、技术问题、网络、电脑故障、系统不稳定性及其他各种不可抗力原因而遭受的一切损失,腾讯及合作单位不承担责任。”
去补充看这一条:“用户在使用本软件及服务时,须自行承担如下来自腾讯不可掌控的风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由于无线网络信息不稳定、无线网络带宽小等原因,所引起的腾讯微信登录失败、资料同步不完整、页面打开速度慢等风险。”
再补充看一条腾讯免责的:“本服务存在因不可抗力、计算机病毒或黑客攻击、系统不稳定、用户所在位置、用户关机以及其他任何技术、互联网络、通信线路原因等造成的服务中断或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的风险。用户须承担以上风险,腾讯公司不作担保。对因此导致用户不能发送和接受阅读信息、或接发错信息,腾讯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3、你被盗了号,跟马化腾无关。
去看这一条腾讯免责的:“如他人利用用户的资料,造成现实生活中的骚扰……”
4、你唯一能自由些的,就是听腾讯的话,接受它的广告与商业服务。
广告部分,你还不能随便改动,去看这条:“公司定义的信息内容包括:文字、软件、声音、相片、录像、图表;在广告中全部内容;腾讯公司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所有这些内容受版权、商标权、和其它知识产权和所有权法律的保护。
所以,用户只能在腾讯公司和广告商授权下才能使用这些内容,而不能擅自复制、修改、编纂这些内容、或创造与内容有关的衍生产品。”
现在,微信已经引入许多商户,许多服务号都具有支付功能,发红包的比比皆是。如果这个过程被技术绑架,按照微信整个框架免责条款,这事马化腾可能也会做个甩手掌柜吧。
这就是说,在微信的权利世界,腾讯的权益当然归它自身,用户的权益也是腾讯的。至于风险嘛,当然是用户的了。
今天,我们又历经了一次风险,不知道下回“又”会在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