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8-11 09:16

美版“EXO”、“TF Boys”:儿童乐队“Kidz Bop”是怎么靠音乐版权再开发卖出1500万唱片的

在2015年网络音乐正版化行动之后,各大音乐平台开始不惜重金抢占版权资源。群雄逐鹿下的音乐市场,在水涨船高的版权费背后,是如何实现变现的问题。

 

比如,最近比较热的独家版权模式,就是一种在激烈竞争下产生的形态。平台买断“独家曲库”,建立竞争壁垒。同时,内容方也希望借助平台力量让内容发挥更多元的价值。在“一起赚钱”的大旗下,独家版权意味着内容和平台双方达成了“保底+后期开发分成”的协定。也就是说,买下独家版权只是开始,之后让版权源源不断地变现才是重点。

 

而对于音乐平台来说,困窘之处在于,版权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是会缩水的。一般来说,一个流行作品的流行期也就是三个月,一旦过了流行期,单位价值就很低,歌曲的点开率就会直线下降。

 

目前业内,网易云音乐通过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UGC歌单、音乐社交等方法提高歌曲的多元化利用,而不是只有热门歌曲被使用,算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除了个性化推荐,在大数据环境下,音乐平台可以清楚地抓取每个用户的听歌取向,进而描绘出喜欢同一类音乐的用户群体画像。针对这些特定用户群体的喜好,能否考虑将符合其口味的作品进行二次开发?

 

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用户群体,深挖用户需求,哪怕是老歌也具有非常好的商业价值。

 

青少年,音乐市场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

 

根据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0-19岁群体占20.1%,10岁以下儿童群体比重也有所增长,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有不少人认为,80后没人付费、90后小部分愿意付费,00后和11后未来将成为音乐付费的主体。音乐平台若能抢先在青少年群体中完成布局,必定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作为完全在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受家长行为方式和媒体的影响,当下的青少年正在以成年人未曾察觉的速度呈现“拟成人化”特征。“地球是平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空间维度,也同样符合时间层面——现代文化的年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不同年龄跨度的人正在分享一种不断趋同的文化背景。

 

有句话说,当我们用“大人”的视角分析“孩子”的世界时,所有的判断都已经偏离客观了。我们或许以为00后的“早熟”只是我们眼中的“小打小闹”,但其实他们的审美取向已经和我们无限接近。00后会喜欢杨幂、张杰这样的明星,会迷Bigbang这样的韩流文化,还能够接受时代更久远的歌手。甚至当我们天(you)(zhi)地以为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还在数“大桥下游过几只鸭”时,那些10后都已经可以相当顺畅地哼唱在成人世界里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了。

 

而青少年共享国内外成人文化所带来的最大问题,便是大量不符合其年龄个性的内容被全盘吸收。歌曲里那些暴力、性隐喻的歌词,显然是不应该让中小学生哼唱的,但互联网的普及已经让“低龄群体成人化”变成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对于这一现状,音乐平台可以做些什么?


Kidz Bop,靠版权再开发起家的美版TF Boys

 

关于歌曲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大洋彼岸一家名为Kidz Bop的公司给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答案——如果一首歌里出现了不太好的歌词,把它删掉不就行了?

 


虽然国人对Kidz Bop不甚了解,但在美国,Kidz Bop算得上是家喻户晓。Kidz Bop是一家由儿童组合翻唱流行歌曲的演艺公司,自2001年发行第一张专辑开始,已累计超过1500万唱片销量以及超400万在线下载量。


如果研究其商业模式,你会发现这个团队获得成功并野蛮生长的方式直接粗暴到不可思议。他们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买来一首流行歌曲的版权,换掉歌词中带有暴力或者性暗示的部分,再由一手培养的儿童偶像组合翻唱,连旋律都不需要改变。

 

举几个例子, Bruno Mars的《uptown funk》中有一句:fill my cup, put some liquor into it (在我的杯里倒点酒)。Kidz Bop的版本将“liquor”改成了“water”, 变成了fill my cup, put some water into it(在我的杯里倒点水)。再比如Taylor Swift的《Blank Space》中的“I get drunk on jealousy”(在嫉妒中沉醉) 则变成了 “I get lost in jealousy” (在嫉妒中迷失)

 

由Kidz Bop翻唱的《uptown funk》


试想一下,当你刚读小学的孩子在自己生日会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唱歌时,你会给他们选择什么歌曲?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儿歌已经不再吸引他们,而那些情情爱爱的流行歌曲,虽然新鲜,但对父母来说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在这两者之间,Kidz Bop用最经济的方式找到了一个折衷点。


在Bloomberg的一次采访中,一位母亲说:“我喜欢这个理念,孩子们听孩子们唱他们在电台上听过的歌,却没有不好的词。”这样的评价成为了这一模式可行性的最佳佐证。

 

当然,单纯依靠“卖音乐”一定无法支撑品牌的长期发展。除了翻唱流行歌曲,品牌需要寻找更多的变现方式。所以,Kidz Bop开始经营粉丝经济,打造明星概念。

 

Kidz Bop打造了一支由四名成员组成的同名乐团,成员平均年龄10岁左右。公司对成员进行包装培养,随着成员慢慢长大,团队会定期通过全国海选的形式,补充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偶像养成”的运营模式和超高人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TF Boys。

 

通过以音乐IP为核心,以粉丝经济为支撑的商业模式,Kidz Bop在大体量的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billboard连续五年将“最受欢迎的儿童艺人”授予Kidz Bop。根据尼尔森音乐统计,在2013年,该乐队占据全部儿童音乐消费品销量的18.8%。

 

对于音乐版权的再利用,Kidz Bop从青少年市场切入,将成人流行音乐改编成符合青少年年龄段的歌曲,找到了一条版权变现的新道路。

 

虽然很多人不屑于Kidz Bop对歌曲粗暴的改编方式,但不可否认,Kidz Bop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消费市场已经意识到青少年群体的消费力量,开始打造一系列少年偶像,企图把青少年带入主流音乐市场。但在Kidz Bop之前,针对青少年的版权二次开发仍是一个几乎空白的市场。

 

以粉丝经济为载体,二次挖掘版权音乐价值

 

在国内,EXO、TF Boys可以算是现下音乐消费市场迎合低龄化群体的最成功案例。据百度指数显示,EXO的粉丝中,19岁以下人群占37%;TF Boys的粉丝中,19岁以下人群占33%。青少年在这些偶像团体的粉丝中占了不小的比重,其拥有超强的粉丝忠实度,消费能力更是不可小觑。


2015年,国内18岁以下青少年已接近4亿,青少年消费支出已占整个家庭收入的25%,且以每年9%以上的速度递增。青少年已经成为一股非常重要的消费力量,在青少年市场中,粉丝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巨大的盈利空间。

 

但即使TF Boys这么红,高传唱度的歌曲也只有《青春纪念册》一首。这是因为,偶像不等于歌手,偶像的最终目的是让粉丝喜欢这个人,而不是TA的某首歌。一方面,偶像经常人红歌不红。另一方面,许多版权音乐只是“躺”在曲库里,并没有发挥其价值。将两者结合起来,以粉丝经济为载体,二次挖掘版权音乐价值,用类似于Kidz Bop这样在既有流行音乐基础上打造青少年音乐产品的做法,或许是另一种可行的新玩法。

 

首先,作为一首已具备一定传唱度的歌曲,歌曲本身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并且,作为一首正在流行的歌曲,即使加以改编,青少年仍然会有“听起来很潮”的感觉。


设想一下,如果BigBang的歌曲被拿来用更符合国内青少年口味的方式重新演绎,这并不会是一件令人反感的事。更重要的,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听的歌里没有“尝尝你的嘴唇”、“擦掉一切陪你睡”这样露骨的歌词,一定也会乐意为此买单。

 

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时期,如果当时有喜爱的少年偶像翻唱周杰伦的歌,我应该也会很愿意为此着迷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