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文 / 马伟民
几天前,一位熟识的在职科技编辑丢给我一个链接,点开一看,是个做创业报道的新号,名字叫“XX创业者”,挂了认证。马老师仔细翻了一下,稿子还凑合,但点击量真的非常感人,最低个位数,最多也就几十……讲真,哪怕再辣鸡的稿子,马老师大手一挥转个朋友圈,也能有上百的点击量。做成这样,真的不应该。
那边编辑还在抱怨,这样搞下去吃枣药丸,还把我前东家虎嗅的“怒马”app一个日增一万用户的线下活动拿来对比奚落,负能量爆棚。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仍由ta吐槽下去,ta迟早也要跟马老师一样离职跑路,为了不再给贵司老板会心一击,我赶紧转移话题:
“其实呢,创业报道是这样的,我不是针对XX创业者,我是说,现在所有还在做创业报道的都是辣鸡。”
我在微信那头下了一个全称判定。
“啊?为什么呢?”ta一脸懵逼。
自己开的地图炮,含着泪也要把地洗完不是?马老师现在就解释一下,为什么说现在创业报道的价值在稀释。
首先,什么是科技新闻?
定义很多,马老师不想跟你抠字眼。简而言之,就是大公司大人物大事件,实在不懂就每天看虎嗅,一天三推,强身健体,出门右转就是谈资。什么马云又买岛了,马化腾又演讲了,华为要搬家了,小米走下神坛了,周鸿祎又魔怔了……类似种种,眼球嘛,总有人看的。比如这几天的王宝强事件,马老师打个撸啊撸打野送了双BUFF,被队友喷“你比马蓉还贱,”可见这件事影响力有多大。
那么,创业报道是什么?
就是相对于大公司的创业公司,相对于大人物的小人物,相对于大事件的小事件,有人肯定要说,那这么小众,谁尼玛看啊。
当然有人看啊,CEO看,投资机构看,竞争对手看,只不过这些人加起来的点击量也不会超过一个蹭王宝强热点的营销号。这就决定了,创业报道在互联网主流新闻里,处于一个比较边缘的地位。
有人肯定要反驳:你看36Kr不是就做创业报道的吗,现在估值十亿牛逼哄哄。说这句话的人最近肯定没怎么看36Kr,现在人家挖了一批资深媒体人开始推深度,篇篇都是冲着阅读量10万+去的。然而这批资深媒体老师的命运也如同贵国近代史一样,两个字:坎坷。简单来说,不好混。
马老师来科普一下。最早呢,36Kr是一个科技编译网站,就是把国外新闻翻译成中文供科技爱好者取阅的小网站(彼时,Techcrunch之类的外站还没中国分部,BI、TNW也都没被腾讯白花花的银子晃瞎眼)。那时36Kr还是5个联合创始人(不像现在一颗红太阳),招不起人,穷得在满地打滚怎么办,创始人自己怼稿子。所以有了王壮老师发了5000篇稿子的恐怖输出,那时候的36Kr可不像现在动不动就“XX万年薪求XX经理”,让人感觉连贵氪连前台都是拿年薪的。
总的来说,当年的36Kr很穷很苦但又很热血,吸引了一大波无知文艺青年。马老师从知乎上随便扒一个前36Kr资深编辑、“老道消息”创始人、老编辑的回答:
看了评论尸的黑暗创投圈一文,果断放弃了一个两倍工资的offer和一个有股份给co-founder title的创业公司前来(老板什么意思你懂的)。来工作三天,最大的感觉就是和一群同龄人工作的感觉真好。
领导长得都挺帅(我说的是cc王壮不包括你主任),cc居然是研究生院只高我一届的学长,管理层都是30岁以下的。同事基本都是末代80后或者90后。整个staff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背景很杂,三观正有情怀,工作很拼,懂自黑,有配合。
工资低(比大公司而不是同类网站),人少活多,但是有免费水果和早午餐,目前在苏州闭关,晚饭也管。每周有按摩,每月有活动。放羊式管理,只有抠脚屌丝和女汉子两种,喜欢大公司精英范的可以等我们上市了再来。
以后有(zhǎng)情(gōng)况(zī)再更新吧!
(*注:引文中评论尸的文章《我所知道的黑暗创投圈》,此文从另一个角度吐槽了创投媒体,嗯。)
36Kr的成功,基本上归于赶上好日子+管理层脑子不轴。2013年那会儿创业大潮如火如荼,36Kr果断转型创投媒体,凭借每篇不超过500字的扫街式的软文,迅速在投资圈和创业者圈积累起好名声,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WISE大会上,85后的王壮已经能和经纬的掌门人张颖同台对话了,别的同龄媒体老师呢?不在跑会签到拿车马,就在跑会签到拿车马的路上,所以说,这都是命呐~
但是,市面上这么多创投媒体,就36Kr一家成功了,为什么呢?
媒体不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不管是高逼格还low到尘埃里都一视同仁,虎嗅和钛媒体的媒体老师都是500元的车马费(除了小米京东亚马逊360这种抠逼公司给300,以及那些喜欢自己名字后面写“未拿车马费”的同行不知道行情之外),一碗水端得很平,一点都没歧视,为什么就36Kr成功了呢?
马老师的观点是:创投媒体的市场空间,基本上就容得下一家36Kr的体量。
首先要明确一点,创业报道不等于新闻。新闻是有时效性的,创业报道则不然——大部分创业报道的稿子早半年晚半月根本没差,决定采访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感觉:你觉得这个公司很牛逼,或者很好,那就决定去采访,去写。但sorry,很多时候你们的感觉是不准的。
所以“媒体替投资机构筛选创业项目”这个事情本身就是极其荒谬,本质上是抢分析师饭碗。
你一个刚毕业拿5000块钱工资的媒体小孩儿,和CEO聊了1个小时就敢给老板出主意,定战略,就敢在稿子里大言不惭的各种断言?有的媒体老师还把这种无脑judge当成媒体天职的无上荣光,明明是个躲在筒子楼里的楼凤,却装出一副资深外围的样子,天天朋友圈空降这空降那,结果还是中午沙县晚上黄焖鸡,你以为你是谁啊。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如果报告和DD都不做,偏信媒体一口之言就刚投,那也是离关门不远了。如果媒体沾沾自喜自己以为影响了投资机构,那也是蠢的无法无天。总之,如果这件事成了,我觉得两边都很傻逼。
新闻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在中国这么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乐土,新闻业是富矿,但创投报道不一样。创业有好年景和坏年景,弄得好顺着潮水就起来了,搞不好就没公司写了或者写了没人看。创投媒体也一样,赌对了行业,你顺着潮水就起来了,赌错了,你就傻逼了。
2009年是个分水岭,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好比现在的VR,都是未来趋势。一部分人选择赌移动互联网,一部分人选择赌物联网。结果赌移动互联网的人现在房子都换了好几套了,赌物联网的人首付还没凑齐……
创投媒体也一样啊,那么多垂直行业的创投媒体,有做互联网教育,做供应链金融的、做垂直智能硬件的、还有做音频新闻的,哪个敢说自己活得特别滋润?现在又有这么多VR媒体,不也是在赌么,等泡沫一破,全部药丸。
所以得追问“36Kr做对了什么”,而不是“创投报道做对了什么”,创投报道没做对,创投报道就是一门很小的生意,别指望再造一个36Kr,风口过了,你就算用了洪荒之力也飞不起来。
那么,创投报道要怎么做?
有人说不就是做稿子嘛,派人去采就得了,这么说的人,基本上属于没脑子。
首先采访是一件很重且产出性价比极其低的事情:你千辛万苦采访听录音写的稿子,只是为了你的网站增加了几百到几千个点击量;然而公司的销售拿着你的点击量去找厂商卖钱,这中间还得提防别人剽窃、规避政策风险等一系列事情。最终发现,你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为老板的BP里贡献了几个数字,仅此而已。
悲观地说,除了赌对行业和被大厂包养,创业报道能提供的价值极其有限。创投媒体的最大价值是入口,然后后续服务跟上,FA孵化器财税法甚至细化到给联合创始人找对象这种需求,一个都不能少。然后这条路已经被36kr趟过了,你现在去也是拾人牙慧,况且人家已经不这么玩了。
那抛出服务,内容价值呢?无非是给投资人作参考(主要是因为贵国也有很多看报道投项目的投资人),给厂商背书、让CEO开心等刚需。所以最近一年出现了一批“不太像媒体”的媒体。比如铅笔道这种披着媒体名义的投后服务VC供应商。
创业公司总想发声,但媒体不理你,怎么办?好解决,找铅笔道啊,派专门的记者上门采访写稿,给头条,给首页,朋友圈转发,一应俱全,这样的好媒体哪里去找,反正CEO也分不清虎嗅36Kr钛媒体,有东西出来就行,商业模式也极其清晰:
投资机构一年投那么多项目,还得做好投后服务,亚历山大,和铅笔道签个合同,一年帮我写100家企业,打包出售,折合下来一家一篇稿子的成本才5000多块钱(数据不准确,不知道现在涨了没),比找公关公司花几万块钱在科技媒体发稿划得来多了,而且流水化操作,根本不需要担心发布出去或者负面什么的。甚至连写作的格式,铅笔道都给你设计好了,你就往里面填东西就行了。
一天工作8小时,一小时挣5美元,简直就是现代的福特T型车媒体啊,阿西吧!
回过来,创投报道一定是和创投服务连在一起的,单单一篇稿子,既对读者提供不了价值,也对创业者提供不了价值,钱让公关公司和自媒体赚走了,快乐是他们的,你什么也没有。
所以,奉劝各位还在纠结要不要做创业媒体的人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媒体不是那么好干的,说不定就意外死亡了,就像最近很火的那个付费语音问答社区一样。
本栏目由“我穿海魂衫,穿沙滩裤,戴耳钉,踩帆布鞋,但我知道我自己是好直男”的的艾薇儿·马 老师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