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6-18 13:46
在保罗・格拉汉姆眼中,2008年时硅谷风投曾经面临一次危机
著名风投家弗雷德・威尔逊在新近参加PandoDaily的访谈时指出:目前美国风投行业的模式不可持续,未来25年将会发生变化。虎嗅特地找到了Y Combinator合伙人Paul Graham写于2008年的一篇文章,发表于此,为弗雷德观点做背景梳理。原文来自Paul Graham,本文写于2008年12月,虎嗅翻译。

VC基金大概会在目前经济衰落的情况下花光钱,和所有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样。但是今次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一次新创公司的数量不会减少。对于VC来说这一点可能很危险。

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VC基金的钱不够花了,所以那时候创业公司的钱也不够花了。2003年没有特别多的新创业公司成立。如今创业公司不再像10年前那样靠VC度日。现在VC和创业公司有可能会分道扬镳。如果的确如此的话,当经济形势变好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再度走到一起。

创业公司不再那么依赖VC的原因是创业行业里人尽皆知的:如今创办一家创业公司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大降低。主要原因有四个:摩尔定律让硬件更加便宜了;开源让软件免费了;互联网让市场推广和分发渠道免费了;更强大的编程语言意味着开发团队的规模可以更小。在许多创业公司里面——大部分Y Combinator孵化的创业公司——最大的开支其实是创始人的生活开支。我们有创业公司每月营收3000美元都可以赢利。

3000美元就营收来说无足轻重。为什么要去关心每月营收只有3000美元的创业公司呢?因为,虽然营收没多少,但是这笔钱足够彻底改变一家创业公司的融资局面。

一些管理创业公司的人总是会暗地里打算盘,看看还有多少“日子(runway)”——也就是在宣布盈利、或是募集下一轮融资或者是关门大吉这三种可能发生之前,银行账户上的钱还够花多长时间。一旦你能够做到收支平衡,无论赢利数据多么低,你的“日子”是无限长的。这可是一种质变,好像流星划出一道线接着消失在夜空一样。一旦你宣布赢利,就不再需要投资人的钱了。考虑到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已经非常低了,做到收支平衡的难度也相应降低。这意味着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不再需要风投资本这种规模的融资。对许多创业公司来说,风投资本,用风投自己的话讲,从“必须有(must-have)”变成了“有就更好(nice-to-have)”。

这种改变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目前来说其效果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行业低潮期里,创业成本降低这种事是无足轻重的,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一点,因为创业已经不热门了。当创业再度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也就是2005年左右的时候,投资人们又开始给创业团队开支票了。可是公司创始人或许不再像从前那样需要风投的钱了,当然如果有人愿意投他们也接受——部分原因是创业公司从风投拿钱是一种传统,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创业公司像觅食的小狗一样,有机会发现什么就会去吃。只要风投还在烧钱,创始者们永远不会强制自己去试探远离风投的极限。倒是有几家创业公司很意外地做到了这一点,不过那是他们的特殊状况造成的——最有名的是37signals,他们是从另外一个领域发展成为创业公司的:起先是一家咨询机构,在产品设计完成之前已经有了业务营收。

风投和创业者曾经好像被捆在一起。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这种捆绑的关系消失了。现在双方又都受制于同样一股力量,看起来他们仍需要连在一起才行,但真实情况仅仅是某一方在依靠另一方而已。一旦有巨大的冲击出现,双方就会各奔东西。当下的经济不景气,可能就是这种冲击因素。

因为Y Combinator在这中间所处的位置,我们能够第一个察觉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目睹了这一点。举个例子,虽然股票市场大跌看上去使得投资人更加谨慎,但是对相当数量的创业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每六个月我们会接受融资申请,截止10月17日(也就是股市下跌之后),申请最新一轮融资的创业者数量创下了纪录,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0%。

如果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或许一年后情况又会不同,但目前来说,这些未来创业者们的野心一点没有减弱。这一点和2001年给人的感觉不同。那时候有创业想法的人普遍的感觉是创业这事儿已经没戏了,大伙儿就去读研究生算了。这一次情况不同的部分原因就是,如果在糟糕的经济情况下都可以创办一家月营收3000美元的公司,就算投资人不给钱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即便是在我们孵化的那些现有的创业公司里面,也看到了创业者和投资人产生分歧的情况。有一天我和一家创业公司聊天,他们刚刚经历了一轮融资谈判,最后阶段的一件小事情搞砸了交易:创始人的83(b)表格(译注:有关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条款)没填对,投资人感觉他们抓到了把柄。但另一方面,这个创业公司发展得非常棒:他们的流量和营收曲线就好象喷气飞机起飞一样。于是我问他们是否希望我介绍更多的投资人,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婉言谢绝了——表示说他们已经花了四个月和投资人打交道了,现在终于可以不见投资人了。只是有一个人是他们希望用投资人的钱去聘请的,现在他们不得不推迟这个计划而已。除此之外他们觉得银行里的钱已经足够烧到赢利了。为了确保这一点,他们搬到了更便宜的公寓。就目前的经济形式来说,我认为他们的此举是个好决定。

我是在和几位YC创业者聊天当中发现这种“引入投资者以后麻烦太多(investors aren't worth the trouble)”的现象。在最近一轮的融资中,至少有一家创业公司连天使的钱都没拿,更别提风投的钱了。尽管YC的宗旨之一是创业初期要节俭,但我们从未鼓励让创业者仅仅依靠YC的资助来创办成功的公司。

如果创业者觉得“引入投资者还不够麻烦”,那么对投资人来说是不利的。几年之内经济将复苏,投资人将再次开始投资,但那时他们会发现创业者已经不需要他们了。

创业者有自己的圈子,风投们也有自己的圈子。他们互相熟悉彼此,科技在两个领域之间的传播非常之快。某一方使用了某种新的编程语言或者新的主机空间服务,如果效果好的话,六个月之后有一半的人就会去学。对于风投来说也是如此。这一代创业者希望从风投那里募集资金,特别是红杉(Sequoia)的钱,因为佩奇和布林从风投那里拿钱,拿了红衫的钱。试想一下,如果下一轮热门公司全都不再从风投那里拿钱的话对这个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风投认为,他们的行业是一场零和游戏。实际上,完全不是如此。如果你没有完成一次交易,只是一次交易而已,整个风投行业还是获益的。如果你的交易消失了,所有的风投人都在受损失。

这一次经济衰退的情况可能与互联网泡沫之后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一次,创业者会继续自己的创业。如果他们创业的话,风投必须要持续投资才行,否则他们会被抛弃。

(作者按:撰写本文的初衷,是收到某公司的邀请。不幸的是,在读过本文之后,他们决定不予采用,因为太过富于争议。)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