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 (ID:HRInsight),作者:Sean Ye,原文标题:《我就是那个挤在星巴克的失业中年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几天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说中年失业人群的聚集地是星巴克。
这个观点,我还挺认同的。
毕竟在之前的文章《没等到40岁“财务自由”,我等到了40岁“裁员”》里我提过,链接人脉是我这几个月最重要的事情。
正准备兴冲冲分享一下我的人脉链接之路。突然发现待在星巴克的中年人,突然被打成了小资,伪中产……
还有小伙伴踏踏实实给咱算了一笔经济账,告诉咱“失业的样子”居然是有标准答案的。
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失业不等于吃了上顿没下顿,很多时候失业是失去了机会,而星巴克,其实可能成为我们找回好机会的途径之一。
一、为什么是星巴克
没有失业的打工人,往往穿梭于家和办公室之间,往往很少思考,其他地方是不是还有一些机会,值得我们关注。
但如果你抛开办公室之外,想要有一个相对比较不离谱的工作或者沟通环境,其实还挺难的。
我们的要求包括:
门店足够多;
有座位;
超长的使用时间;
有稳定的WiFi;
有空调;
有充电的插线口;
并不需要持续点单。
1、2、3提供了稳定性,基本上你去其他地方不一定有位置,但是去星巴克大概率有位置,如果没有,1公里内大概率还有另外一家,再去另外一家就好。
3、4、5提供了便捷性,尤其是WiFi和充电,基本就是马斯洛需求最底层最基础的需求。而星巴克的空调,有时候比办公室的空调还靠谱。我遇到过,5-6月份物业坚决不给办公室开冷气的破事,但星巴克绝对有冷气。
买单也是如此,前几年,星巴克因为一个员工要求民警不在门口吃饭,引发巨大舆情的时候,我还挺意外的。
因为我经历的星巴克,别说在门口,我在星巴克里面吃煎饼果子,人也不管。就算啥都不点,问服务员要一杯白水,人也绝对不会拒绝。
坦率说,星巴克太适合失业人群了。
你需要准备简历,这里可以写简历;
你需要求职,这里可以作为面试场合;
你需要链接人脉,这里可以作为沟通场合;
你需要做点兼职的文案工作,这里也可以码字;
你需要找个不太别扭的地方,熬一整天,星巴克也不会赶走你。
二、如果失业,别怕家里人知道
我20多岁的时候,听到日本人假上班的故事。
大意是日本经济崩溃后,日本男人丢了工作,但不好意思和家里说,于是瞒着家人,每天依然带着妻子的便当,带着家人热切的眼神,自己一个人溜去公园,熬一整天。
晚上再假装下班后回家,俨然一副“不论我混得多糟,我绝对不能让家人知道”的态度。
我倒是完全没有瞒住家人的想法。
失业之后,我先找到女儿,把她每月的零花钱给停了。一损俱损,爸爸都没工资了,你咋还能拿零花钱呢。
我娃很通情达理,接受了。
但随着我有更多时间带娃,也有更多邻居,尤其是大爷大妈们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我没啥不好意思的,裁员又不是我的错。
但到了这一层,我确实发现如果脸皮比较薄,还挺麻烦的。
我的建议是,邻居放一边,和家人还是需要坦诚。
毕竟一家人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里的人需要互相支持,而互相支持的基础是信息互通。
最了解我们,也最愿意帮助我们的首先是我们身边的家人,如果他们都不知道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如何帮我们?
再退一步,连家人都没法开口,那么你怎么好意思和外人开口求助?
三、把星巴克作为主战场
我喜欢星巴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稳定性。
无论是场地硬件,还是饮食的软件,星巴克都长期保持在70分以上——所有星巴克,基本在同一水准上,不会太离谱。
所以,我出差的时候会选择星巴克吃午饭,因为我不太敢冒险尝鲜,怕吃坏肚子耽误了出差工作。
所以,我失业后,在星巴克约人聊,我知道,这不太会有太离谱的现象,比如有人室内抽烟,或者持续高声喧哗。
也正因为星巴克稳定的表现,所以当我约朋友星巴克的时候,往往不会被拒绝。因为有求于人,我往往会提前问好对方的口味,准备两杯咖啡,等在星巴克里。
当然,我也没有太多的中产包袱,如果到得比较早,我也不介意拿着便利店买的菜肉包子,就着卡布奇诺咖啡当中饭,边吃边等人……
3个多月内,在星巴克,我至少聊过不下40位朋友,话题包括:
合作创业;
项目合作;
介绍工作机会;
介绍金主爸爸;
纯叙旧;
职业发展的付费咨询。
至少有2个面试机会,是在星巴克聊出来的。同时,这两个面试机会的背调——我总需要知道这两家公司和领导是不是靠谱——也是在星巴克完成的。
当然,不得不说,咱人力资源行业,有焦虑感的同仁还挺多的。
有些咖啡约着约着就跑偏了,一开始我以为我是来求助的,聊着聊着,我开始帮对方解答问题,消解疑虑了。
约会经常是以“我失业了”开头,而结尾却变成了对方的:“你这样其实挺好的,考虑带带我不……”
四、写在最后
这几年,我遇到不少打工人,不但对自己家人隐瞒被裁,对朋友,对下家公司,都会隐瞒自己离职的真实原因。
我理解,但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来自美国的调研数据显示,美国40%的打工人有被裁经历,而28%的打工人在过去两年内有被裁的经历。
再次强调一下这个数据,如今中国的就业市场并不比大洋彼岸好得太多。
在这种大环境下,裁员是常态。被裁不是错,没有错也会被裁。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HR已经能够理解,裁员的员工并不意味着能力不足。
相反,太多公司裁员,是因为管理层犯了错,却让一线员工来承担损失。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是被裁,我们就越需要机会。
无论这个机会是在网上,还是在星巴克,或者是在其他地方,都可以。
前提是,我们需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经历,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坦诚面对被裁的经历,有错的话就吸取教训,没错的话大胆说出来。
星巴克是一个“高性价比”人脉链接的地方。很可惜,我最近没法去了,因为胃不好,我戒掉了咖啡。如今和朋友约普洱,更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 (ID:HRInsight),作者:Sean 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