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星星的星哥 (ID:gh_e6a9d8423302),作者:星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矛盾一:“出差忙成狗”与“业绩原地杵”
小王是某CVC的新能源投资总监。
今年的小王满血复活,开始疯狂出差。
他的行程一般是这样的:周一例会,周二上海,周三苏州,周四北京,周五北京五环外,中间还要穿插着各种电话会。
眼见着半年快到了:航旅纵横旅程已超过了98%的用户;访谈记录填满了一整个文件夹;电话会录音塞满了电脑的D盘空间;保密协议也不知道发出去了多少。
结果,好不容易到投决的项目,一个因为“估值太高”被否;另一个因为“不能返投”被暂缓。
周五晚,回程的红眼航班上。疲惫不堪的小王在半睡半醒间思考着一个问题:
“为啥明明很忙了,却不见得工作有啥进展,到底是哪里错了?”
矛盾二:“募不到”与“投不出”
胡总是某腰部基金的合伙人。
要说年轻时候的胡总,也曾意气风发过,宣称要拿“不受限制的市场化长钱”。
不过形势比人强,面对如今的市场形势,他被迫脱下了长衫,开始奔波在各地,“跪舔”起政府基金们。不过作为腰部基金,大城市的政府基金是想都不要想,所以他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老少边穷”地区。
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胡总终于跟某个“老少边穷”地区的政府基金搭上了线。不过在了解完当地的产业现状和招商返投要求之后,胡总又一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拿政府基金的钱吧,基金根本募不起来;但是,拿了政府基金的钱,返投任务又完成不了,这钱到底是拿还是不拿呢?”
矛盾三:“不投亏”与“投了更亏”
李总是某高净值客户,他曾经是位成功的“创一代”。
最近李总也陷入了周期性的焦虑。
一方面,每天翻开手机的新闻都是“银行下调存款利率”“3.5%的理财产品成为过去”之类,对此,李总是愈发地焦虑,担心自己辛苦多年攒下的一点家当,在通胀中慢慢贬值。
另一方面,他也曾信奉“长坡厚雪”,投资了很多一级市场的白马机构、黑马机构、明星机构。不过几年下来,投资收益总体上是斩获无几,收益寥寥,除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了。
对此李总感叹道:
“不投,钱放手里,觉得慢慢亏没了,但是投出去,钱在别人手里,感觉很快就没了,这可如何是好。”
矛盾四:“早期退不出”与“后期不赚钱”
宋博士是某基金的生物医药投资总监,他已经快两年没有出手项目了。
主要是公司的领导认为:早期生物医药项目,在产品和管线没有成熟之前,一直在烧钱,风险大,退出也遥遥无期,不值得投资。
而对于后期项目,随着A股审核标准日益严格,一多半企业倒在了排队的路上。去港股吧,十有八九根本发不出来,好不容易发出来了,IPO之后也一路亏到A轮。
所以综上所述,既不能投早期,也不能投后期。
现在轮到打算推项目的宋博士开始纠结了:
“天使轮风险大,A轮退出时间遥遥无期,preIPO轮上市就亏钱,有没有什么今年A+轮,明年就直接IPO的项目?”
矛盾五:“怕错过”与“怕套牢”
小周是某不差钱机构的半导体投资总监,该机构过去的风格是:“投赛道,宁可投错,不要错过。”
为此,小周每天不是在投项目,就是在投项目的路上,几年下来,也一下子投了十几个赛道项目。
不过,随着行情的变化,公司的投资逻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今年,合伙人居然开始在很多个场合强调“上市退出”和基金DPI的重要性,并要求要纳入对投资经理的考核。
眼看着A股的半导体上市公司股价跌成了渣,小周不由得也陷入了沉思:
“一级市场的明星公司要是错过了,会被老板质疑工作态度,上市之后要是估值倒挂,会被老板质疑专业能力,所以到底是态度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呢?”
最主要矛盾:“卷不过”与“躺不平”
小X是某刚入职某投资机构的博士,他从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焦虑了,因为一打开手机就是:
“有头有脸的投资人都去投XX了”;
“有头有脸的投资人都去XX出差了”;
“有头有脸的投资人都去敲钟了”......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没头没脸”,根本卷不过努力的同行们。小X也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就地躺平,成为一条咸鱼。
但看了看所剩无几的银行卡余额,他又放弃了“躺平”的念头。
作为一个投资新人,他认为,当下最主要的矛盾是:
“每天一睁眼就觉得财富愈发离自己远去,好像满世界的人都在赚钱,只有自己的兜里越来越空,不由得就更加焦虑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星星的星哥 (ID:gh_e6a9d8423302),作者: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