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文/ 罗立璇
“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给这个片子一个机会。”
在《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下称《比利•林恩》)在纽约的首映上,李安向观众恳求:“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给这个片子一个机会。”比起普通首映礼常见的星光璀璨、豪言壮语,这样的恳求非常罕见。更何况,这是已经手握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杯、几乎从未让观众失望的李安。
恳求是因为李安在这部电影中使用了“沉浸式科技”(Immersive Digital)。这部电影拥有被李安称为 “大礼包(the Whole Shebang)”的规格:120帧、4K分辨率,3D。一层一层算下来,最终成品的画面信息量是普通影片的40倍。使用超高帧数的目的是让观众完全沉浸在画面里,感受角色的世界。
《比利•林恩》是一部关于战争创伤的电影,主线则是一场橄榄球赛的中场演出。在这场演出里,主角比利•林恩,一个19岁的美国大兵,将和他刚立下战功的小队作为美国政府在伊拉克战争的政绩样板,与“真命天女”组合一起登上舞台。现场的烟雾和闪光灯刺激了士兵们饱受战争折磨的精神,也激起了关于残酷战场的记忆。
新技术的确震撼到了现场第一批观影的媒体,但评价有好有坏。《卫报》和《好莱坞报道者》都认为该片过高的清晰度产生了太多细节,容易让人注意力分散,反而影响了正常观影;《综艺》杂志认为《比利•林恩》有潜力成为革命性的电影,不过它也不否认过高清晰度对观影体验的影响。
高帧数的优势
“120帧已经很接近我们肉眼的真实度。达到120帧以后所形成的画面,让很多以前我们能在电影里搞的’魔术把戏’都遁形了,观众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布景有多假。120帧就是‘离开电影城’。”李安今年四月份在拉斯维加斯的展会放出十几分钟的样片时,如此介绍120帧画面的直观体验。
李安本来打算将高帧数用在他之前筹备的拳王阿里电影。这个电影描绘了阿里和第一位击败他的拳手乔•弗雷泽之间的那场比赛。实际上,在拳击的时候表演是一件很难的事。比如,要怎么演,才能让人相信阿里马上就要被Frazier击中了呢?阿里又该怎么表现出他已经看到Frazier心怀不轨来出招的场面呢?还有在场上看着两方对阵的裁判,又应该怎么表现出来呢?
李安认为高帧数能解决上述一半的难题。因为高帧数能避免运动所造成的画面模糊,也没有频闪,能让观众在看快速运动的物体的细节。在拳击比赛的例子里,则是让观众能在看拳击赛的同时看清楚拳击手的表情。
“互相观察表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高帧数影片能让观众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得到全新的体验”,李安总结道。
高帧数的挑战
高帧数影片在拍摄中遭遇的挑战是全方位的。
在表演方面,由于画面清晰度倍增,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演员的妆容,为了保证真实度,演员不能化妆。于是,演员只能把自己素颜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女主角饰演者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甚至接受了一个为时3个月的方案来护理皮肤。要是某天临时长了痘痘,就只能用一种含硅胶成分的粉底来稍微遮掩一下,但也不能彻底遮住。
更重要的是,120帧率的影片对表演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些在24帧拍摄下合适甚至是优秀的表演方法,在120帧的情况下可能会显得太夸张或者太肤浅,因此演员必须要把夸张度降下来。不过,表演戏剧性的降下来了以后场面又会变得太沉闷,所以必须在表演中增加细节来调和。《赫芬顿邮报》的评论中抱怨大部分表演看起来比较单调平庸,很可能是导演刻意调整过的原因。
为了节约拍摄成本,李安每天都要组织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开会,排练镜头。他半开玩笑地说:“我的工作就是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说’你们还不够好’。因为我也不够好。没有办法。”在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中,他们发现120帧需要更多的灯光,并且对光源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不然一旦灯光闪动,摄影机就把它录进去了。
因为对放映设备要求太高,导演和剪辑师在剪片时只能使用60帧速度的放映机,机房的媒体处理器和放映屏幕还是李安团队自己在实验室里搭的。他们在昏暗的剪辑室里,戴着和我们平时看3D电影时一样的眼镜,推测着每一个画面在120帧下的表现,来剪辑《比利•林恩》。因此在纽约电影节的首映前,连李安自己都不知道最后的放映效果会成什么样,而直到首映前的最后一天,他还在修改着成片。
全世界只有5家影院能以“最高”规格来放映李安的作品。这将不可避免地削弱《比利•林恩》的一大卖点。对于希望放映《比利•林恩》的但不具备“大礼包”放映条件的影院来说,李安还提供了以下选择: 120帧,2D,4K、120,3D,2K;或者60帧,3D,2K。这些混搭发行的版本也都再次经过李安调试才会放出。
在国内放映可能遭遇的问题还有,不要说“大礼包”了,能放映60帧率的影院也寥寥无几,在北京能放映60帧率的影院只有五家。同时,《比利•林恩》放映能达到的亮度比普通3D影片高了85%,而国内影院的3D放映存在刻意把亮度调低延长灯泡寿命等问题,也可能让本片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画面技术史
李安在提及自己要使用这种规格的原因还有:电影已经很久没有技术上的突破了。自从电影被发明以来,24帧率的规格一直被沿用,从来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彼得•杰克逊是在大型商业影片里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从《霍比特人》三部曲里的第一部《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开始就使用48帧率来拍摄,一直持续了下来。业内对此看法不一,主要还是认为高帧率让画面失去了“电影感”,更像油画,或者是“一台巨大的电视”。
卡梅隆本打算在《阿凡达2》中使用60帧拍摄,但该片尚未开拍,不能最终确定。两天前他在内地宣传3D版《终结者2》的时候,坦承“120帧对我来说有些太多了”。
事实上,自从高清3D面世,24帧率所造成的频闪已经让人觉得十分不适。高帧率才能带来流畅的画面。这也是大导们关注高帧率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时候,李安也发现了用24帧来看3D的频闪问题,只是限于当时没有更好的技术条件。
后来他跑去参观了道格拉斯•特兰布在农场里的摄影实验室。特兰布是《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和《生命之树》等经典影片的视效总监,现在专注于拍摄和推广高帧数实验影片。在看到了120帧能达到的视觉效果后,李安毫不犹豫地投入了这个阵营。
120帧率电影并不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和画面相关被人们抵触的技术,不靠谱被淘汰的技术有很多。比如1950年出现的“宽屏电影(Cinerama)”,用三台摄影机拍出三个方形画面,然后再整合到一张大屏幕上,达到三倍于普通屏幕的效果。后来由于造价过高、放映成本过大被淘汰了。
因为过于超前,还有一些被暂时搁置在一边,直到人们想起来了才把它重新用起来。比如1992年的塞尔维亚世博会上,第一部用IMAX HD的电影面世了,名字叫《Momentum》,是用48秒拍摄的。直到2009年《阿凡达》上映,IMAX才成功进入大众的视野。
有些技术赢得了胜利。比如当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的时候,人们非常不适应,认为这不是电影。而没过几年,黑白电影已经进入了历史,只偶尔被拿出来做为一种怀旧的手段。
还有一些不那么激进的技术一出现便可以大获成功。工业光魔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文所提及的在1991年上映的《终结者2》里,反叛终结者T-1000的特技制作就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T-1000可以模仿任何人的形象,它的液态金属形态能变形、恢复,还可以反射周围的景物。它是第一个由CGI和道具整合后生成的成功形象。
此外,在1994年的《阿甘正传》里,工业光魔使用了CGI来渲染天空的颜色,传递表演情绪,开创了用CGI来辅助画面表达的先河。天空中那根著名的羽毛,正是CGI合成的。
在电影世界里,不管技术怎么变革,永远是为内容做服务。回顾成功的技术进步,很多时候都是内容提出了要求,导演想办法改进技术来达成。李安、卡梅隆和彼特•杰克逊变革技术的新动力都在于此。
当一项技术对讲好故事有助力的时候,迟早能登上历史舞台。擅长讲故事的李安能否通过《比利•林恩》推动一个技术的市场接受程度,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三声(tosansheng),欢迎关注收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