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资讯
视频
前沿科技
车与出行
商业消费
社会文化
金融财经
出海
国际热点
游戏娱乐
健康
书影音
医疗
3C数码
观点
其他
虎嗅视界
24小时
专题/活动
虎嗅智库
登录
极速注册
取消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数码
互联网
数码
互联网
热搜词
钟睒睒
短视频
本地生活
货币
生活方式
阿里巴巴
今日头条
楼市
投资心理
账号或密码错误
2013-07-15 09:27
钱荒的背后2:人民币缺乏明确的发行机制
江南愤青
上一篇我们说到钱荒是因为银行不断的放贷冲动下的必然结果,无论你找什么理由,只要银行不断的发放贷款,不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就必然出现钱荒的结果,与此相对的是因为贷款的不断发放的同时,还变相创造出很多的存款,也就出现了所谓的钱荒和钱多,同时并存的局面。
所以,我们需要深究的是为什么银行会不断的扩大杠杆去放贷,仅从表面上看,当然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对当前利润不断的追求的结果,因为只有不断的发放贷款,才可能不断的创造利润,尤其在中国几乎不太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的发生就相对容易能理解了。
只是这个命题如果在深入下去,我们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对于放贷的冲动,除了对利润的渴求之外,还有现实的很多原因。其中根本上而言,我个人感觉还是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出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有点拗口,简单点说就是大家每天在用的钱是哪里来的。有人说,你不是说了么,是央行发行的呗,央行发行了基础货币,然后通过商业银行,又创造了更多的钱。这个话对的,但是问题是,央行怎么来发行货币呢?是不是可以随便发行,爱发多少就发多少?理论上,国家背后有枪在手,自然是可以爱发多少就发多少,但是事实上来看,真正随心所欲发行货币的国家基本没有。因为一般随心所欲的不节制的发行货币基本上的结果都是亡国,1949年的上海城,几十捆纸币最终早上能买只鸭子,到了下午只能买个火柴盒。这种局面下,不亡国,那才是笑话。
所以,发行货币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哪怕到了现在,
大家都一直在指责我国政府滥发货币,但是实际上我国政府每发行一块人民币,背后都是有资产做抵押的,也不能算是滥发,只是抵押的资产是美元罢了。
要清晰简单的解答货币发行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把历史的眼光往前推。事实上当一个社会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纸币的发行的,虽然宋朝就有了纸币的出现,但是那时候的纸币,其实只是一种结算方式的工具,应该没太多的信用附加,一张纸币背后必然代表了一块金属货币,纸币存在的必要性就没有,因为在那个年代,金属货币足够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不需要纸币来创造信用替代金属货币,只有大规模的工业化的时候,金属货币无法满足日益扩张的信用结算的时候,纸币的意义才会出现。
但是货币的出现带来的麻烦事情就挺多了,因为脱离了金银等金属货币跟纸币的挂钩之后,纸币本质就是一张纸,本身是不具备价值的,那在市场上,到底发行多少纸币财是合适呢?发多了,钱就不值钱,引发社会问题,发少了,不够用,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也是个问题。所以,各个国家都产生了各自的货币发行机制,用来确保市场上合适的货币投放相对合适,货币投放也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的一种方式。
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
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在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法案》里规定,美元的发行权归美联储所有,而美联储其实是简单理解类似我国的银行业协会,跟美国政府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所以美国的货币发行权不在政府手里。但是法律又规定了美国有发行国债的权利,同时规定了美联储不能拒绝美国政府把国债抵押到美联储。绕了一大圈,其实意思还是美国政府可以通过美联储发行美元货币。
这种方式大概占据了美国80%的基础货币的发行量,本质上理解其实美国政府其实是通过自己的信誉来发行基础货币的,当然政府也不是无限制可以发行的,美国国会批准国债的发行规模,总体上而言,美国的基础货币的发行还是有所制约的,另外由于美国国债的基础是美国未来的财政收入,所以理论上美国发行货币是以未来的政权稳定所收取的税收作为发行货币的基础,也是个纯信用的货币发行机制。
由于美国的综合实力,全世界都看得到,所以还产生了更有意思的结果,美国发行的国债,被很多国家给买走了,不需要美联储印刷货币来兑现,别的国家会拿真金白银的钱来购买这些国债。中国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购买者。
这其实也就是
为什么美国不断的发行货币,却不会在美国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的格局,主要还是因为全世界都在为美国稀释流动性的结果。
美国人印刷了的美元,却可以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同时,还能获得大量便宜的资金,使得美国处于基本上无本万利的局面。当然这个跟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回到最后,是美国人的综合实力,让他的国债具备相当高的安全性。这个安全性成为了大量资金的追逐,也使得美国能够以非常低的利息获得资金。
当然由于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美元不断的印刷,最终还是会导致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的,一旦通货膨胀之后,那些持有美元现金和美元资产的持有者就会出现贬值和缩水。所以有一段时间全世界都希望美国能够克制印刷钞票的冲动,保持美国的国家信用。但是事实上,只要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综合实力跟美国一样的国家出现,你就无法改变这个格局。
中国的货币发行机制
中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就比较复杂了,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这么多年来没有变过,但是中国其实到目前都尚未有稳定的货币发行机制的出现,我国法律之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发行机构,但是如何发行,限额如何规定,都是没有明确的操作意见。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机制,也就是的央行其实是缺乏独立性的,也是没有货币政策制定的可能性的。而恰恰这个可能是钱荒的最大根源所在了。
事实上,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也采取过跟美国一样的货币发行机制,稍微有点区别是我国是不允许央行购买国债,但是允许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然后抵押给央行,变相投放,不过本质是一样的。央行得到债券,国家财政部拿到钱。但是我国跟美国的情况却出现极大的反差。1984年政府直接从央行拿走260亿,到了1991年每年直接发钞1000多亿。这期间发生了1988年大涨价,涨价直接导致了惊心动魄的1989年政治风波,几乎把政府推到自杀的悬崖上。同样都是发行国债换得基础货币的方式,却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是很有意思的命题。
我国到了1994年进行了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之后,开始了一直沿用至今的货币发行机制,就是跟美元挂钩的货币发行机制,改变了过去政府没节制的发行货币的冲动,改成收入美元之后的强制结汇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老百姓出口贸易赚回来了美元,央行就要求这个美元必须结成人民币,按照当时特定的汇率强制结汇,于是央行拿到了美元的同时也就在市场上投放了人民币。
这种人民币的发行方式有个前提就是必须要能大量出口创汇,才有可能不断的投放货币,而恰逢中国的人口红利政策在这个阶段不断出现,出口企业通过极为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了极为廉价的商品,出口到全世界去,换回了大量的美元,从而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十几年里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经济乱象,较为彻底扭转了局面。这个阶段的货币发行机制,其实是功不可没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指责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但是仔细算下来,是恰恰反过来的,我们要梳理逻辑的话,如果不是房地产企业吸收了极为庞大的流入的货币资金,我国的社会整体通货膨胀率可能还要更高。
而因为房地产的存在,一方面吸收了较多的资金,同时创造了大量的附属产业,从而进一步的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口跟房地产一方面有正相关性,另外一方面都是较好的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投入市场的人民币被引向房地产,房价提升带动地价上涨,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不仅养活了政府自己,而且还可在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广场文化中大显身手。银行通过向开发商贷款,向购房者按揭,也赚得盆满钵满,前几年面临破产的愁云也一扫而空。房地产的兴旺又带动了国有企业长期盘踞的钢铁、建材、能源等行业的增长,宏观经济全盘搞活。
房地产对货币有极强的吸附力却无产出功能,贫富悬殊导致房价高企却传导不到生活必需品,经济高涨却无通胀之虞。巨额的外汇储备回流美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还可获得收益。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联系机制在中国却硕果累累,甚至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已成为外交战略的筹码。
中国其实难得过了很十来年很不错的好日子,只是这种好日子能过多久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
美元挂钩的货币发行机制的弊端
但是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负面性其实也体
现的极为明显了,事实上,最大的负面性,就是在于这种货币发行机制缺乏了主导权,使得我国的基础货币的投放是被动进行的,当然你也可以通过降低出口规模来进行调节,但是这个对经济的的伤害更大,所以也很麻烦。没办法独立的发行自己的基础货币,这几年对我国的经济的伤害,其实并不是体现在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资金和商品上,因为毕竟这个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相互受益的行为。主要的伤害其实在于过去几年里变相投放了太多的基础货币,虽然这些基础货币的背后都是有美元资产作为储备,也是具备极强的信用属性。但是我国经济其实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意识到,货币泛滥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和伤害了。
过去几年,每年的货币投放规模都在往上走,虽然央行可以通过再贴现等一些手段来回收一些流动性,但是那也只是延缓时间而已,最终都还是要到市场上去的,所以当货币不断的投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出现过多的资金催热了整体市场的泡沫化的格局。
泡沫化可怕不可怕?很难下定论,因为事实上,只要是资产就是带有泡沫化的,无非程度大小不同罢了。交行牛锡明董事长曾经说过,过去十年银行的高盈利的背后其实是资产的高增值,这里反映两个重要命题,第一银行持有的资金流向重资产居多,第二资产的增值在过去十年远超过实体盈利水平。事实上,凡是资产,在价格不断上涨过程中,必然是偏离其本身价值的,尤其是乐观预期之下,偏离更大,事实上,因为钱不断追逐着走的背后,使得其价格偏离价值是必然的逻辑。
从这个角度看,凡是资产,都存在泡沫。而一旦去泡沫化开始了,则必然是超跌。也会落到本来价值以下去,例如,美国1929年有张照片,很伤感,就是华尔街,一个人站在一辆汽车上,然后一块牌子,500美元。什么概念呢。一辆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远超过500美元的汽车,事实上,我估计可能连500美元都卖不掉。为什么?没现金的人,没办法买。哪怕再有账面资产,一样买不了,而有钱的人,却知道还会在跌,所以不肯买。这就是资产内在属性。其实做过股票的人都知道了,追涨杀跌的背后,就是人性。
我自己个人感觉,一旦逻辑上认定了一个市场货币属于超发阶段,几个必然的逻辑是可以推断出来的,第一个就是泛资产化,啥概念呢。就是任何缺乏弹性的物品都可以成为资产,资产的定义,其实我在声明下,不是只有房子才是资产的,任何能带来预期收入的东西都是资产,如果社会认定一片树叶,能赚钱,而且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那么就是能赚钱的。例如最近的比特币。当市场都认定他能在未来带来预期增值,一个人信了,两个人信了,到最后某个特定的圈子都信了,那么事实上,他就是会增值的。这样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资产,而泛资产化,就是市场上不断的出现各种可以被认定为资产的东西。其实这几年最典型的是什么呢?是前些年很疯狂的艺术品,当然还有一直在热炒的此起彼伏的农产品,例如大蒜、茶叶、药材等等,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市场资金太多之后,到处寻找出路的行为。资金太多的原因,就是分为两个层次来看了,第一个是基础货币发行过多,第二个就是商业杠杆用的太足,创造了太多货币。
因为市场资金太多,而实体却无法创造出足够多的收益来对应如此多的资金,那最后的最后,其实整个市场就是一个庞氏骗局的击鼓传花的游戏。当市场有太多的钱的时候,一方面是单纯的实体已经无法容纳这些资金,另外一方面钱太多的时候本身就是推动资产不断上行的趋势,对于资本而言,逐利性是第一位的,商业银行既然不愿意把钱放在银行里,必然是把钱投入到高收益领域去,尤其还是需要大体量,这个时候,资金流入大体量的资产成为必然的结果,也是唯一的选择,而资产的特性就是流动性较差,较差的流动性回到最后就是新钱还旧钱,旧钱反过来又变成新钱,去接原先的旧钱,看上去大家都得利,实际谁都没赚钱。赚的只是市场的估值和预期罢了。
市场格局就演变成了资金推动资产上行,资产反过来又让资金紧缺,因为大家都为了多赚资产升值的钱,也拼命的把自己的流动性压倒最低,银行是理性人,自然是如此操作啊。当对资产的升值具备很高的期望的时候,市场的高利贷也会不断的被推高,归根到底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悖论我觉得我已经在上一篇解释的非常清楚了,货币多了导致的结果就是让流动性不断的压倒最低,都去追逐资产的高增长去了。当一根弹簧到了极致的时候,就失去了弹性。这个时候,危机就出现了。一根稻草就会压死人。
商业银行其实也都是理性人,在狂热的市场背景下并非不聪明,很多时候也是被当前的利益的驱动催着走,如果央行不改变货币超发的情况,那么必然就会出现这种格局,前几天有人说要降准,我到是觉得不现实,事实上,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大概是17%的要求吧。貌似是。没去查。而我国还有大量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这部分商业银行其实缴纳在央行,拿到的只有0.67%左右的一个利息,而事实上商业银行在外面吸储的存款,平均价格我看都要到了1.6%左右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作为理性商业银行,肯定是要摆脱这种明显亏损的事情啊,那他的做法会如何?必然是赶快把放贷规模做起来,然后把这部分的备付金做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啊。你作为央行,其实不但不该降准,反倒应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让商业银行别亏钱,否则到最后,想尽办法逃避监管区放贷是必然的格局。这些都说明了,市场上都是聪明人,而且市场还会劣币驱逐良币,当一个坏孩子在干坏事的时候,你不说他,那么必然大家一起干坏事。很正常,都是人性使然。
当然这个是题外话,意义不大。这篇文章其实非常的简单,我也能码出这么多字,真心佩服自己,核心其实就是说明了,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是跟美元挂钩的,外汇储备越大,就必然市场货币资金越多,而货币市场资金越多,那就必然使得市场的资金都涌向重资产,并且不断推高资产的价格,然后造成钱荒和钱多,同时并存的格局,前者是流动性被压倒机制,而后者其实是预期被抬高到极致。事实上,都是一堆傻逼的资金游戏罢了。
货币发行机制如何改?
事实上,我说过,我是个批评家,不是建设家。让我提问题可以,但是让我想办法,真没办法,所以这个章节,就留给有能力的人来做吧。
我自己大概想几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想办法尽快资本项下开放,当然这个是双刃剑。管得好,可以学美国一样,全球稀释流动性,事实上,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在给美国解决通胀压力。我们也要想办法。
第二个方向,我个人感觉把央行的外汇管理职能给剥离了,剥离给市场?剥离给财政部?反正能剥离还是尽快剥离吧。
第三个方向,赶快花外汇。现在政府鼓励个人手里持有外汇,我看也解决不了大问题,要想办法花掉一些,钱花掉财是自己的。否则看看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弄到最后还要看美国人脸色,这种感觉也不好。
第四个方向,设立主权基金。虽然中投效果不好,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个操作的意义,把自身的绑在美国人身上,感觉还真的不是那么的靠谱。
我想这四点,其实大家都看得到,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罢了。央行那么多专家在手,我写的这点东西,也就只能当个金融普及用。这篇比较严肃,不耐看,大家别介意,而且讲的东西也很简单。
最后说一句,我们其实已经到了可以恢复发行国债的方式来进行投放货币的发行机制的时候了。八十年代不行,不代表现在不行。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金融财经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分享至:
0
大 家 都 在 看
美国印钞太多,普通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时贞易
19:17
#内幕大揭秘
如何利用好经济周期?
初尔资本菌
美元降息之后,你还需要知道的5件事
刘润©
达利欧:世道变了
溯元育新
重新认识货币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分层货币理论
经济观察网
全球经济通往计划之路
智本社
13:19
金融战争:如何做空一个国家?
黑金商业©
为什么美联储一提加息,市场就吓成这样?
天上不会掉馅饼©
11:12
#投资大讲堂
如果无限印钱,股市会崩盘吗?
初尔资本菌
15:32
#金钱永不眠
什么是汇率?凭什么我的钱,要由别人说了算
花狸胡说
26:25
#风口浪尖
汇率与国家博弈:与狼共舞,需要的不只有勇气
柳行长
当前全球性的通胀,从何而来?
底线思维©
币圈稳定币为何不稳定?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专访王永利:年内人民币汇率或难重回“7”以下
时代周报
04:55
#投资大讲堂
央行购买国债是中国版QE吗?全面负债钱究竟去哪了?
蒙面财经
13:57
#内幕大揭秘
经济是怎样运转的?危机为什么发生?
同花顺怎么看
06:56
#投资大讲堂
央行的宽松,有极限吗?
蒙面财经
16:54
#睁眼看世界
血腥的金融:从泰国利率出发,还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何限梁
10:59
#霓虹国
日本通货紧缩30年,为什么经济会停滞这么久?
冷叔笔记
大 家 都 在 搜
钟睒睒
短视频
本地生活
货币
生活方式
阿里巴巴
今日头条
楼市
投资心理
APP内打开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
元
匿名赞赏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