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6-25 16:24
高考志愿意义上的好城市,都有哪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君,原文标题:《再说一次,千万不要选错城市》,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选城市,就是选未来。


世界正在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在人生每个重要关头,都不能踏错河流。


工作如此,投资如此,买房如此,高考也是如此。


2023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1291万人,大学生毕业生1158万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整体过剩已成常态。


世界在变,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经济发展模式也在变。没有永远高热不退的专业,也没有始终屹立不倒的大学。


选好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选大学仍旧是第一位的,但如果选错城市,人生或许会绕上不少弯路。


那么,哪些是高考意义上的好城市?


1. 教育大城之一:本科高校最多的城市


第一类是教育大城。


高校越多,大学生越多,教育实力越强,整个城市的创业创新氛围就越浓厚,知识溢出效应也更突出,高新产业的集聚效应也会极为凸显。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全国共有3072所高等学校,其中普通高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


这些高校,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集中于传统大区中心。


衡量教育大城的第一个指标是高校数量:



如果将本科、专科院校都涵盖在内,我国内地大学10强城市分别是:


北京(92所)、广州(84所)、武汉(83所)、郑州(72所)、重庆(71所)、上海(68所)、西安(63所)、长沙(59所)、成都(58所)、天津(57所)


正如城市有行政级别、城市能级之分,大学也有本科、专科及双一流之别。


全国2800多所普通高校,但本科院校占比不到一半,很多城市高校看似众多,但多是专科院校在数量上的贡献。


因此,衡量高校的含金量,更适合的指标是本科高校,这是全国本科大学最多的城市:


北京(67所)、武汉(46所)、西安(44所)、上海(40所)、广州(38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杭州(28所)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全部高校还是本科高校,深圳、苏州、宁波、东莞、佛山、南通等万亿级经济强市,都处于垫底位置。


与之对比,东北F4——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的高校数量、本科院校数量均位居前列,整体实力远高于深圳、苏州等新晋崛起的经济强市。


这也说明,东北虽然经济不复以往,但底子还在。


2. 教育大城之二:在校大学生


衡量教育大城的第二个指标是大学生数量:


套用港口的概念,城市有空港、陆港和海港,而大学则是名副其实的“人才港”。


在校大学生数量越多,说明高等教育资源越丰富,作为后备军的高学历人才越多,整个城市的发展潜力也就更大。


根据各地2022年统计公报数据,广州、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北京、西安7城在校大学生破百万。


当然,这里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只是宏观意义上的大学生。



作为TOP3城市,广州、郑州、武汉的在校大学生分别达到165.1万、139.6万、133.3万,与各自常住人口相比,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


当然,大学生众多,只能说明高校规模之大,难以说明综合实力之强。


硕士博士设立门槛更高、招生标准更高,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研究生培养资格。在全国2800多所高校中,拥有硕士点的只有600多所,而有博士点的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在学研究生数量,可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另一个参考指标。



以在学研究生来看,超过10万人的城市共有9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广州、成都、杭州、重庆。


北京,无冕之王。一个体现是,今年北京的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了本科生。这座拥有34所双一流高校、众多科研机构的“首善之区”,生动诠释了“硕士博士遍地走”的场景。


从在学研究生来看,武汉超过广州,但广州依旧不弱,而作为大学生第三城的郑州却滑落到15名开外,而位列大学生十强的石家庄则排到了20名之外。


郑州的在学大学生比武汉犹有过之,但在学研究生仅有6.55万人,仅为武汉19.66万人的1/3左右。


石家庄在校大学生总量与南京不相上下, 但在学研究生仅有2.8万人,相当于南京(19万人)的1/6。


与之相似,昆明、南昌等省会也是如此,这就是教育大城与教育强城的区别。


3. 教育强城:双一流大学


高校数量之多、大学生之众,只能说明教育规模,难以说明实力之强。


衡量教育强城的标准有二:一个是双一流大学,另一个是世界500强高校。


先看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大学,于2017年推出,每隔5年更新一轮,取代了传统的985大学、211大学的评价体系。


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发布,共有147所高校入围,几乎每个省份都来者有份,但不同城市之间的实力极为悬殊。



全国双一流高校最多的10个城市:


北京(3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广州(7所)、武汉(7所)、成都(7所)、西安(7所)、天津(5所)、长沙(4所)、哈尔滨(4所)


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一流院校主要集聚于四大直辖市,以及其他主要省会城市,基本都是传统的大区中心。


相比而言,一些明星城市,双一流大学屈指可数。深圳、苏州、厦门、宁波、济南、郑州等各自只有1所高校入围。


即使是欠发达地区,也有双一流高校入围,如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地。


不过,由于第二轮双一流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高校混在一起,而且不乏区域均衡的考虑,失去了传统985与211的识别度。


不过,双一流大学是通过学科来体现的,入围学科数量的多少,足以作为大学及城市教育实力的参考指标。


这是各大高校一流学科排行榜:



当然,正如《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的分析,跻身双一流,未必说明高校实力突出,但成为双一流,却能得到来自国家、省市大量财政资金的扶持,发展自然如虎添翼。


高校实力不算发达的河南很有代表性。河南拿下了两所双一流大学,一个是郑州大学,一个是河南大学。


这两所高校,在日常的行政教学开支之外,还获得了河南75亿资金的重磅扶持,其中省财政分别安排郑州大学50亿元、河南大学25亿元的“双一流”建设引导资金。


所以,双一流大学,未来会强者恒强。


4. 教育强城之二:世界500强高校


第二个指标是世界500强高校。


大学排名榜单五花八门,真正具有可信力的只有4个:QS、U.S. News,泰晤士、上海软科。


四大榜单,分别来自英国、美国、英国和中国,其中软科是来自上海的一家高等教育评价机构,但榜单的公正性得到国际范围认可。


香港今年推出的高才计划,就以世界百强大学为评价标准,采用的正是这四个榜单;日本等地的人才绿卡,也赋予四大榜单TOP300强高校以更大的加分权重。


这四个榜单有何不同?


简而言之,QS关注大学口碑、U.S. New重视论文及国际合作,泰晤士相对综合,上海软科聚焦于学术。


我们以至少进入3个世界榜单为前提进行筛选,根据各大排名进行加权,共有32所内地高校跻身其中。



从高校来看,4大榜单全部跻身200强的只有8所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这正是赫赫有名的清北+华东五校,再加上最新晋级的武汉大学


当然,一向被视为教育洼地的深圳,却有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跻身多个世界大学排名,这与公众的传统认知形成冲突,背后或许不无深圳经济强市的加持,也与深圳在国际化、学术层面的投入不无关系。


与之对比,由于国际评价标准的不同,国际大学排名,向来是理工科高校更占优势,而以文科为主的高校相对被低估,中国人民大学宣布退出各大排名就是例证。


不过,无论是哪一份榜单,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主要集中于北上广以及部分强省会城市,南京、武汉、西安遥遥领先,而深圳、苏州、无锡、佛山等经济强市在高等教育上并不突出。


5. 有钱之城:经济强市、强省会


中国城市,正在迎来新一轮大洗牌。


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分析,我国城市正在发生8大变化,包括南北差距取代东西差距、一省一城强省会、中小城市鹤岗化、内陆赶超沿海等。


在某种程度讲,城运即未来。选择竞争力强劲的赶超之城,还是经济人口持续收缩的地方,区别越来越明显。


经济强市、强省会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些地方要么是教科文卫相当发达,要么是产业优势极其突出,这些地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资源。


这是2022年全国百强城市:



其中,万亿GDP城市已经扩容到24个,南方18个, 北方6个,广东江苏各占4席,浙江山东福建各2席。


在万亿城市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强市,正在破局。


目前,9000亿量级的有江苏常州、山东烟台,2023年大概率跻身万亿俱乐部。


而在8000亿量级,还有河北唐山、江苏徐州、辽宁大连、浙江温州等城市,未来几年有望晋级万亿。


当然,在一众城市中,进步最大的当属强省会。


借助强省会战略,省会聚集和吸引了来自全省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及产业资源,因此发展快于一般城市。


过去10年,以合肥、福州、济南、太原为代表的省会城市,GDP排名不断跃升,未来还有望继续抬升。


6. 发达之城:人均GDP、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


GDP总量高只能说明规模大,不一定代表城市更为发达。


相比而言,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更好的参考指标,两者结合就能看出哪些城市究竟只是大,还是大且强,抑或小而美。


这是2022年人均GDP最高的20座城市:



令人疑惑的是,与大众习以为常的GDP排行榜完全不同,人均GDP十强城市,不仅罕见出现四个中小城市的身影,而且状元与榜眼之位都被西部普通地级市所垄断。


这些地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里有矿,且坐享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狂欢。


榆林、鄂尔多斯是煤都,克拉玛依是石油大城,海西州也拥有众多矿产,这些城市在能源价格一路高涨之时,往往一飞冲天。


然而,一旦能源周期逆转,这些地方的经济往往也会面临巨大震荡。


所以,衡量城市发达程度,要排除资源型城市,这与人均收入相结合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是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



第一类,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深圳、宁波、南京、无锡等经济强市,无论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双双位居前列,这些城市可视为发达地区。


第二类,鄂尔多斯、克拉玛依人均收入却排在30名开外,榆林、海西州,人均收入更是排在50名之外,这些地方居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富。


第三类,东北一些地市,不只是GDP总量被赶超,人均指标也逐渐落后,沈阳、大连等地都是如此。


第四类,重庆、成都等地,虽然GDP跻身前十,但人均GDP却排在50名开外,而人均收入也排在40名之外,这些城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发达。


当然,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指标,都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一概而论。


7. 拼命建大学:教育经费充足的城市


有钱的城市,自然有财力拼命建大学。


虽然教育经费不等于教育实力,但没有充足的经费,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我国高校有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之分,一般部属高校经费相对充足,但部分财大气粗的地方高校,同样位居前列。


这是2023年主要高校教育经费排行:



从部属高校来看,教育经费最为充裕的10所高校: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


一般而言,理工科院校教育经费普遍高过文科院校,而高校所在省份财力更为充沛的,教育经费也就相对更为充裕。


这是部属高校,还有一些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而存在,其他不乏经费爆棚的存在。


这是2023年部分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排行:



这其中,深圳、郑州是代表。


深圳虽然教育资源不发达,与北上广存在巨大差距,但深圳本身经济实力突出、财政实力雄厚,对辖区内的龙头高校的扶持力度相当突出。


深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预算超过200亿元,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其中,仅深圳大学获得教育经费就超过50亿元,追上一些传统名校,甚至超过兰州大学等中西部众多985高校。


郑州是强省会的典型。河南是人口大省,但整个河南迄今仍无一所985高校,就连211高校也只有一所:郑州大学,自然能获得更多财政支持。


当然,一省只有一所顶尖大学的地方还很多,但只有强省会或经济强市,才能提供强大的支持动力。如果本身的经济底子就比较弱,即便想要支持首位大学,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更关键的是,落后地区恐怕连过去的教育优势都无法保持。


8. 就业强城:人口流入地


人口涌入之地,大学生就业所向之城。


用脚投票,这是最大的现实。


正如《中国城市大趋势》所指出的,孔雀东南飞,人口流向是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只有经济产业发达、就业岗位多元化、就业资源充足、薪资水平和升职空间突出的城市才是首选。


2010-2022年,谁是人口吸引力最强的城市?



可见,深圳、成都、成都位居前列,年均人口增量都在50万以上,堪称过去10多年来抢人大战的最大赢家。


而西安、郑州、武汉、杭州、重庆、长沙、苏州等城市,年均人口增长也超过20万,均为人口吸引力最强的地区。


相比来看,天津、兰州、呼和浩特、长春、唐山、哈尔滨等北方城市处于垫底水平。


而哈尔滨人口不增反降,已经跌破了千万大关,自此东北再无千万人口大市。


这还是过去12年的整体情况。由于当时人口还在增长,这其中不乏来自人口自然增长的贡献。


如今,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多地自然人口出现负增长,抢人大战从过去的来者有份,变成了零和博弈,竞争只会更加白热化。


当然,随着国际大形势变化,外贸开始遭遇挑战,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口众多,且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陆地区,成了这一战略的重要受益者。相比而言,一些竞争力较弱的沿海地区,开始面临挑战。


这是未来人口流向的最大变局所在。


9. 就业之城:985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就业所在地,尤其是名校毕业生的去向,可谓至关重要。


作为经济大省和产业大省,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几乎是所有985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地。



人往高处走,人跟产业走,孔雀东南飞背后的道理正是如此。


根据主要985高校毕业生去向分析,不难看到,发达地区高校的第一就业地无一例外都是本省本市,如华南理工大学超过3/4的毕业生留在广东,上海交通大学近1/3毕业生留在上海。


当然,如果经济不差,或者省内有强省会的支撑,高校毕业生也会还有相当比例留在省内就业,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都是如此。


与之对比,经济欠发达,或者竞争力不够强劲的地区,由于就业岗位不足,即使拥有众多名校,也很难真正留得住大学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都是老牌985高校,但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却不到3成,大量学生最终成了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人才蓄水池。


武汉和合肥成了例外。


武汉是我国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但如何留住百万大学生,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留汉工程”的推进,加上武汉高新产业的崛起,重点高校毕业生留在湖北的比例有所反弹。


此外,安徽坐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一世界200强高校,但大多数毕业生都去了“包邮区”就业,这不能不说是安徽的尴尬。


当然,近年来,合肥借助最强风投城市开始崛起,建立起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产业体系,未来在留住名校毕业生上将会拥有更大话语权。


10. 几个建议


千万不要选错城市。


当然,选城市的前提,在于已经做好了高校层级的优先排序。显然,985高校拥有最大的优先级,其次为211高校。


如果在两个985或211高校之间犹豫,或者选择空间只剩下二三流高校,那么选好城市无疑就很重要。


这里有几个原则:


其一,尽量到大城市去。


大城市不仅教育资源更发达,就业空间也更广阔。无论是为了开阔视野,还是为了未来的工作,大城市都是最基本的。


其二,避开四无城市:既不属于省会,也不是经济强市,也不是大都市圈成员,更不靠近就业所在地的城市。


这些地方,过去因缘际会,获得名校落地,但一无财力,二无优势产业,三无充分的就业空间,未来发展必然堪忧。


其三,重点高校优先选城市,普通高校选城市兼顾选专业。


如果分数达到重点线以上,那么选择城市就有了优先级。


如果只能触及普通高校,那么选择城市的同时务必要考虑好专业,哪些专业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哪些专业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定要考虑清楚。


其四,城市群时代,不一定都要挤到北上广。


北上广的经济、产业和教育无一不发达,但这三大城市竞争也最为激烈。


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都市圈或城市群内的高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既不脱离大城市,又靠近就业所在地,这是更为理性务实的选择。


更多分析可参阅国民经略主笔凯风城市著作《中国城市大趋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