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yurii-says),作者余晟。
不经意间,“碎片化学习”成了热门话题。就我所见,鼓吹它的文章很多,质疑它的文章很少,仿佛“碎片化时间”不仅是碎片化时代的必须选择,而且是学习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你可以说这是个碎片化时代,所以我们不得不选择碎片化学习。但把它过分拔高,认定碎片化学习卓然超越其它的学习方式,这是不对的。
碎片化学习能把我们带领导什么方向,达到什么程度?我还看不清楚,还没看到哪个人通过碎片化学习成了大牛,而且似乎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我可以确定的是,从学习的方法论上说,从古至今,真正学到一点东西,都离不开专注、持续投入时间,还没出现过哪个真正有点学问的人是碎片化学习造成的。这是个普遍的道理,每天做两遍广播体操,或者上午练练拳下午踢踢腿,充其量能强身健体,无论如何也练不出一身好功夫。
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印证。鼓吹碎片化学习,热心提供碎片化学习资料的那些人,自己似乎并不依赖碎片化学习。一本几十万字的书,每次十分钟分几次讲完,还要让听众明白,怎么也得先把这本书认真看上几遍,再和身边人讨论明白。“把书认真看上几遍再和身边人讨论明白”,这事不能一边聊微信一边干,也不能一会儿在地铁上看一会儿在吃饭时候聊,因为书还没捂热,大脑根本还没进入状态呢。
如果以上说的道理成立,碎片化学习确实不能承担太多的指望。那么,它又如何成了当下的热点,让那么多人讨论和痴迷呢?如果你的阅读习惯还没有过分碎片化,不打算就此中断阅读本文,请接着往下看。
学习这种行动要想得到肯定,大概需要两种效果:一种是让人真正理解、懂得某些知识,并且能运用,能被客观证实,一种是让人产生自己“理解和懂得”的效果。在我看来,碎片化学习在前一个方面乏善可陈,在后一个方面光芒夺目。不信你看看碎片化学习鼓吹者摆出来的积极反馈,绝大多数都是“我知道了”、“我充实了”、“我幸福了”这样的感性表述,很少有人说“我明白了之前不懂的问题”、“我想通了之前困扰的问题”,至于触类旁通地给出些有价值的真想法,举一反三而不走样,就更是罕见了。
有些碎片化学习的鼓吹者会说“我本来也只是起到引导、拓展的作用嘛”。可是一转头,他们又在鼓吹“你不必读原著,你听我的精简版就好了”、“你不可能有专门时间,所以碎片化学习就够了”。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他们暗地里希望达到的,还是“以为自己懂了”的效果。
要想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让人产生“以为自己懂了”的效果,碎片化学习的材料就得经过特殊处理。一般来说,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单纯摆观点,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且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和篇幅里密集地安排“有份量”的材料,引导读者一步步跟进,最终揭开谜底。美国有句俗语说“观点如屁眼,人人皆可言”,话虽粗俗,道理却是如此。但严肃考究起来,观点要言之成理,总得有逻辑,论点、论据、论证缺一不可。而且越是有价值的论点,往往越要求广泛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但广泛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往往既要时间又要耐心,这恰恰是与碎片化的要求相冲突的。
我回想自己的学习经历,无论是研究微积分、数据结构与算法,还是阅读哲学和历史,真正重要的收获,往往都来自持续艰难的思考。一种算法、一门哲学理论,往往需要埋头思考、反复推演四五十分钟,长的甚至几个小时,最后还得和人反复讨论,才算真正懂了。然而这样的知识一经掌握,就威力无穷、受益终身。或许人的天资会有差别,但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在短时间内浏览一些观点,不需要足够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就可以真正领悟重要的知识。不信?我可以举一些例子。
前段有不少人热捧“互联网的下半场”,所谓的碎片化学习也相当喜欢这样的材料,这种概念生动形象,接受起来毫不费力,然后可以统摄复杂的万事万物。但了解了这个概念就叫“学习”吗?表面上来看,现在新增用户的速度确实降下来了,大家再不能简单靠增量取胜。但这就完成了“下半场”的论证吗?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意味着我们潜意识里接受了它的前提设定——互联网竞争只有两个阶段,它们的时间、规模都差不多,然后就是大结局。这个前提有谁论证过?有谁质疑过?
实际上,IT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很多次颠覆,从大型机到PC,从单机到网络,从Web1.0到Web2.0,从桌面到移动…… 哪一次的震动都不小。现在就大言不惭地鼓吹“下半场”,如果不是刻意造势,那么多半只有两种可能:对过去了解太少,对未来太过悲观(Keso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说此事,有兴趣可以去阅读)。
还有一种观点是“做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知识的水草丰美,我们就往哪里去;到每一个领域,我们花20%的时间就可以掌握80%的知识,正适合碎片化学习。看起来很美好,但细究起来也是站不住脚的。“哪里水草丰美就往哪里去”只是美好的幻想,从历史上看,游牧民族最后不都是败给定居民族了吗?而且80-20法则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解释的。一门学科80%的知识,靠那么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的讲解就能被掌握?如果这就是20%的时间,那么整门学科岂不是花几百分钟就能了然于胸了?
再者说,知识的多少和价值是线性关系的吗?掌握了80%的知识,就能享受80%的价值?据我看不是。花时间可以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但未必真的懂了,真的能发挥它的价值。前段时间热播的《朗读者》让很多人认识了许渊冲老先生,他的翻译确实很牛。但如果你看过他书就会发现问题——许老先生说自己了时间学量子力学,也确实讲对了一些量子力学的常识,最终结果是,老先生“发现”翻译理论和量子力学是统一的。我自己也翻译过一些书,但我仔细阅读许老先生的论证,仍然觉得这是胡扯,学界也没人赞同。许老先生学习量子力学时很专注,结果尚且如此,真正的碎片化学习能得到什么后果,恐怕更不容乐观。
碎片化学习的鼓吹者常用的还有一种套路,因为单纯观点表述并不能积累足够的说服力(势能),所以通常要借助其它的手段。比如,借助畅销书的名字,借助知名学者的话,把想表达的观点引出来。我以前也很迷恋这种套路,光是几个大词就已经让我崇拜不已了,哪敢去质疑它们?后来见到了真正有学问的老师,才发现真正的学问应该反过来:先分析、讲观点、讲逻辑,讲到“就算不知道它的出处也觉得有道理”,再诚实说明“这不是我的原创,是某某学者/学派的方法和贡献”,在我看来这是学规,也是学养,可惜碎片化学习的很多鼓吹者似乎不认同。
碎片化学习材料的另一种特殊处理是讲故事。单纯讲理论对读者要求高,讲故事就好办很多了,故事人人都爱听,讲完之后再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来引导,顺理成章。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故事其实就是“剧本”,里面的各种元素按照事先编排的方案出现和行动,并没有任何的意外。在剧本里的世界是编排好的,剧本里出现的知识和理论像水族箱里的热带鱼一样,安全而悦目。但不能面对真实世界,不能直面意外的知识和理论,其实并不是真知识、真理论。
春节时候有一篇刷屏的长篇报道,用大数据分析东北烟草的销量变化,由此推论东北的经济走势,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读完连我都赞叹不已:原来真的可以查微知著、以小见大。恰好我有个朋友就在东北的烟草行业,于是我赶紧去找他聊。他也挺有兴趣,于是我们聊了很多。我仔细比较了他的说法,发现这篇文章的数据、解读大概有一多半是有问题的,误导性不少。仔细想想也自然,这篇“大数据”的文章根本没做多少复核和考证,更看重的是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可是对很多人来说,既然已经“碎片化”学习了,就没有多少精力去查证、复核,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知道了一点新东西,就好了。
最近的例子则来自“京东的一万白领与十一万蓝领”,讲了好几个小故事,于是大家似乎在一夜之间都明白了,原来对蓝领得爱护他们如兄弟手足,要尤其注重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世界观,不这么做就没前途。但是很多人似乎忘了,前些年“千团大战”时,有无数文章吹捧美团的“地推铁军”、“送餐铁军”。这些铁军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一篇报道里看到:有像网游打怪升级一般的严密体系,有严苛的绩效考核,有严格明确的指标,还有让人时刻紧张的监察暗探……
如果我们要严肃思考,就得对世界保持逻辑的一致:两种对待“蓝领”的方式千差万别,到底哪种是合适的?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什么办法?可惜,我没有看到“碎片化学习”的爱好者和鼓吹者讨论这个问题,而且似乎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大部分人津津乐道的只是那些故事。但我们能肯定的是,如果去了美团用京东的做法,或者去了京东用美团的做法,多半没有好下场,故事讲得再好,充其量也只是个说书人。
还有种很流行的论调是:看书没必要,简单几句话能讲明白的道理,非要写本书,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就明白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天鹅》。那个故事已经让无数人耳熟能详了:火鸡每天都有饲料,所以它觉得每天都是一样的,结果圣诞节一到,火鸡成了主人的盘中餐。
但是好像没有人想过:如果你就是火鸡,你能知道什么时候主人要宰了自己做菜吗?如果能,那就没什么意外可言了。如果不能,那么你已经过了一百天、两百天重复的生活,你愿意不愿意时刻生活在“明天就可能被宰”的恐惧中呢?反正就我所知,没有多少人愿意生活在每晚担忧“明天就会被裁员”的状态下。反过来,你看现在趋之若鹜的购房者,我不相信其中没有人看过《黑天鹅》,没有人听说过火鸡的故事。但是谁真正操心房价会跌?谁还记得前些年传说要收房产税时大家对楼市的看淡?
如果你认真读过《黑天鹅》就会发现作者说的远不是那么简单,而且他恰恰希望大家远离“碎片化学习”——号召大家关掉电视、少读报纸、拒绝博客,训练推理能力和控制决策,训练自己辨别情感表达和经验事实。其实这不奇怪,很多作者之所以能把一句话的道理写成一本书,举各种例子、反复论证,恰恰是为了立体化、深化对道理的认识。它适用于哪些场景,不适用于哪些场景,应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应用到什么程度,有哪些现象是它目前不能解释的…… 唯有如此,才算真正懂得了这些道理。但是,好像还没有哪种“碎片化学习”能达到这种效果。
以上说了碎片化学习的这么多问题,那么,它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
公正地说,碎片化学习的好处很多,它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更多人了解到学习原来不必正襟危坐而可以很快乐,让更多人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们已经被这个时代的科技所裹挟,生活已经不得不碎片化,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学习,本身已经很不容易。实际上我们看到更多的表达是:通过碎片化学习,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培养了持续关心、发现新鲜玩意和思想的习惯…… 我相信这些表达是真实的,也为这些收获感到高兴。
但是,我仍然想对碎片化学习的爱好者说:学习的使命之一就是不断反思,永远保持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即便你已经从碎片化学习中受益良多,如果你仍然单纯享受碎片化学习中一阵阵“爽”的感觉,或者全然相信某些人兜售的碎片化学习资料,那么,你距离真正的学习还有挺长的距离。
题图:逻辑思维 罗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