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8-14 20:56

不懂就问,嬛嬛们夏天没空调怎么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Antilk,头图来自:unsplash

文章摘要
1. 夏天没有空调,古代北京人是如何度过炎热的?

2. 清代北京人的穿衣习惯与现代有何不同?

3. 旗人的生活方式对北京城内的老百姓有何影响?

4. 如何在清代北京城内消暑?冰窖和冰箱的使用情况如何?

5.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每逢盛夏来临,总有一种说法试图让人相信我们此时正在经历数年来最热的夏天。不断攀升的夏季温度是烈日下永恒的话题,塑造着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讨论天气成为这一时期内最具普适性的开场白;高温橙色预警的潜台词是“Citywalk的潮流不是你想赶就能赶”;搁置已久的锻炼计划在夏日里更是难以为继,只因低气压滋生了迟缓与懒散……


近日,大批北京人表示“想要去南方避暑”。这应当不是一句玩笑话,毕竟从古至今,北京都称不上夏日里的好去处。清代诗人施闰章曾以“帝京酷热天下无,谁言白日寒幽都”的诗句来形容京中难挨的暑热。


△故宫风景。/Unsplash


300多年前,清代帝王定都北京,极大程度上巩固了这一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然而,对于发迹于山海关外、习惯了凉爽天气的满族人来说,适应华北平原的酷暑绝非易事。


今天,行走在北京城内,随处可见的古建筑提醒我们,区区百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什刹海的水域从来都是熙熙攘攘,天坛公园的古树早在明末就已长成……


城市的历史留给我们丰饶的精神与物质,那些真实地在城市中存在过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同样不该被轻易隐去。你是否想过300多年前的北京人是如何度过炎夏的?他们的衣、食、住、行和今天相比有何区别?


△什刹海。/Unsplash


《新周刊》采访了清史研究学者、博士后杨原,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得以窥见一幅清代北京的夏日生活图景。


以下内容根据杨原的自述整理而成。


穷人怕冷,富人怕热?


尽管没有关于清代夏季温度的绝对可靠的官方记载,但可以通过一些现象进行推测:首先,当时的人口不像今天这么密集;其次,没有温室气体排放,自然生态环境也比现在好得多;没有水泥丛林一样的城市。因此,当时的夏天大概率不像今天这么炎热。


清代是高度封建的时期,当时的人从早上起床穿衣开始,处处要遵照规矩。今天所提倡的“穿衣自由”,在封建王朝的规章制度下属于天方夜谭。影视作品里一年四季长袍马褂不离身的样子就是清代官员们的真实写照。


△天坛公园。/Unsplash


即便在最热的日子里,他们也不能由着性子胡乱穿衣。清代官员服制极为严格,不仅样式要严格按照品级划分,四时衣物的更替按律也要遵照相应的时间。此外,达官贵人往往穿着长衫以示体面,季节更替时,他们的衣着变化主要体现在材质上,夏季衣物以纱、绢等相对轻薄透气的面料为主。


从事体力劳动的老百姓对穿着倒是没有那么讲究,他们的衣服大多分为上下两件,一般会将袖子和裤管卷起来,再热一点就把上衣换成汗禢儿(贴身穿着的中式马甲),这样的穿衣方式在方便劳动的同时也比长衫更加凉快。有一种说法是“穷人怕冷,富人怕热”,用在这里也不难理解。


△电视剧《延禧攻略》剧照。


夏天虽然炎热,但消暑方式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而取暖的花费相对高昂,过冬的衣物和炭火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北京人,向“旗人”看齐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伴始终,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但“八旗子弟”的概念常常被混淆,这并非一个民族概念,而是以满族人为核心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八旗子弟”中除了满族,还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回族乃至汉族等多个民族的人口,统称为“旗人”,他们在当时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旗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北京城内的老百姓。


△电视剧《甄嬛传》剧照。


清代北京人的饮食就受到旗人的影响,养成了早上空腹喝茶的习惯——起床后先烧好开水沏一壶茶,喝了茶才能做事。除此之外,宫廷内和北京的人家大多施行“两餐制”,“两餐”指的是“早膳”与“晚膳”。出身八旗的曹雪芹也曾在《红楼梦》中提到过荣国府“两餐制”的饮食习惯。


然而,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一日两餐难以提供充足的能量,需要吃一些点心或糖水作为补充,冰镇酸梅汤、“冰碗儿”、杏仁豆腐在当时都很受欢迎。


用冰在清代早已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了,普通人也可以买到冰块供日常使用。北京城中设有商业性质的冰窖,采冰完全靠人力,冬天就开始准备着了。


冰窖基本都在河边或者湖边,比如什刹海冰窖、护城河冰窖,等等。冬天采到的冰块被储存在地下冰窖中,夏天再拿出来售卖。天最热的时候,采购冰块也是北京人一天中重要的事情之一。


清代北京城内的人家广泛使用“冰箱”,其内里一般采用铅或铜等金属,既能起到隔热作用,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蚀外部的木质箱体。宫廷用的“冰箱”则更加精巧,其箱体往往由珐琅(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冰箱)、景泰蓝等材料制成。


清代人在“冰箱”里放上冰块以起到物理降温的效果,也拿它来冰镇瓜果和饮料等吃食。从功能上来看,当时的“冰箱”更像现代的冰箱和空调的结合体。


当清宫戏照进现实


据记载,清王朝入关定都后,最先难耐暑热的是顺治时期的摄政王多尔衮,他认为“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咸,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溽暑难堪”,但考虑到北京作为元、明两朝都城,根基深厚,无法大规模迁移,又恐耗费钱财,才提议另选凉爽地区建造小型行宫用来避暑。


然而,直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才开始动工。由于热河行宫地处偏远,又连接蒙古王公领地,它的政治用途逐渐超过了居住用途,成为清代皇帝接受蒙古王公觐见的场所。


自康熙帝起,真正的“避暑山庄”应当是位于北京城郊的圆明园,这里比故宫更加宽敞、凉爽,也不必处处拘束,成为皇帝心中绝好的去处。


电视剧《甄嬛传》中就有许多发生在圆明园的重要情节,雍正帝也的确对圆明园格外钟爱。据记载,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平均每年在圆明园停留的时间长达200多天。


没有消暑去处的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办法。清代北京居民家中盛行搭“凉棚”,又叫“天棚”。城内小康之家到了夏天常要雇人在院子里搭遮阳棚。老北京有一句话叫“高搭天棚三丈三”,当时的人已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太阳高度角的地理学原理,足够的高度让这种“凉棚”既保证了通风透光的需求,又能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遮挡太阳直射。


尽管有多种避暑的方式,但史料中仍记载了多次由于高温造成的灾害: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十七年(1678)“六月炎暑,自京师至关外热伤人畜甚重”;乾隆八年(1743),皇帝曾收到地方官员的奏报,上面写到“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


统治者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比如赏赐各级别官员避暑丹(类似今天的清凉油);发放粮食救济经历大旱的灾民;命城中各机关储备冰水和药物,防止有人中暑。从当时的记载来看,一般过了中元节,北京的天气就凉起来了,夏天比现在短得多,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熬不过夏天。


2023年7月18日,北京南郊观象台迎来该站今年第27个高温日,已经超过南郊观象台自建站以来记录到的全年高温总日数。不出意外,纪录还将再次被打破。我们在空调房里见证着不断被刷新的高温纪录,难以体会古人面对高温时的忧虑。


诚然,科技的发展让文明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让我们得以从生存以外的维度体会生活。只不过面对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现代人也常常深感无力,因此要怀有敬畏,迎接那些深不可测的未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Antilk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