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不久参加一个City walk活动,听到两则故事:
其一:
有个朋友经过相亲,遇到一个有钱的男人结了婚。而小张,和她的男朋友交往好几年,却觉得二人之间缺少些什么,于是决定分手。
一位好友惊讶地问:你之前还说过,他对你挺好的吧,喜欢什么都给你买?小张回答,确实如此。但感情深厚和适合结婚是两回事,我也要找个有钱的。
其二:
小王得到一个出国进修机会,但因团队有一位怀孕的同事,且公司有规定孕妇不能参与出国项目,他担忧团队进度可能会受阻,因此放弃了这一难得的机会。
当有人问他是否后悔时,小王说:“团队利益大于个人,我应该为团队考虑,尽管内心有些不舍。”
听完后,我脑海中闪现出一种普遍现象:
当我们看电视剧中的剧情、听专家分享观点时,很容易被论述所影响,并按照那种理念来自我约束。
或身在某个集体、团队中,一旦大家对某观点达成共识,我们往往会觉得应当随大流;结果为了取悦他人或符合主流观点,改变自己的意见。
这种忽视内心声音,基于他人观点,按照社会群体考量形成认知的行为,日常被称作“道德感”,心理学中叫规范性主导心智(normative dominant mind)。
一、什么是道德感呢?
在众多高级情感中,道德感是一个独特概念。与美感、理智、宗教情感、母爱等有相似之处;指我们根据某种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比如:
在我们大河南,大家普遍认为,到27岁不结婚,以后都找不到对象。这样的观念,使得很多年轻人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进入婚姻,最后离婚的不少。
有一次家庭群里,我爸说,你不结婚我都抬不起头,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但你总得考虑下我们的感受,父母都为你好。
你看同学小王,25岁结婚,现在天天晒娃。我听完,那个肾上腺激素飙升,其实我心里明白,当中的焦虑并非因为我,而是他们怕丢面子。
如果儿子、女儿在当地不结婚、似乎就不符合环境发展规律;这就是所谓的“道德感”,让人们在一个看似无形框架里,按照某个标准去生活。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
法律之外,能约束别人的便是社会文明,文明尺度很难用条框明确定义,就需要道德准则对人们进行引导。
有了道德感,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和睦。它可以确保在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境中,仍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共同价值观的决策。
就像乘坐地铁时,法律明确禁止吸烟,但它并没有明确地说,不能大声打电话或播放音乐。
出于道德感,大多数人还是会自我约束,避免做出那些可能干扰他人的行为,因为大家明白,有些行为并不是有礼貌和教养的象征,会影响其他乘客体验。
我发现,太强的道德观念有时会束缚我们,让人不敢随心所欲地行动或说话,担心别人会批评。并且,这不仅使人们不自觉地对他人有所评判,还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导致关系变得不和谐。
以前在公司,团队每周五都会有分享活动。
有一次,我负责分享一些项目经验。分享结束后,大家都表示很有收获,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我内心知道,我的分享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甚至有些部分我没有讲清楚。
但由于害怕承认自己的不足,担心大家对我失望,我选择了沉默,没有请教他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结果,第二次我在同样的问题上犯了同样的错误,这让我反思,有时为了避免短暂的尴尬或不舒服,我可能会错过真正的成长机会;所以,过分的道德观念和对他人评价的担忧,让人无法真实面对自己。
除此之外,被道德绑架的观念还有很多,比如:
失败被视为一个极大的耻辱,影响到晋升机会;认为男性或女性只适合特定工作角色的职位;在工作场合,年轻人必须尊重资历更深的同时,即使他们的观念已经过时。
生活中,某些富二代家族文化中,家族荣誉被视为至高无上,个人需要牺牲自己幸福的选择,来进行维护;对非异性恋的偏见和误解,导致对他们行为的排斥;将婚前性行为看做道德败坏;家长放弃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满足孩子或家庭的需求,并把“我这么节省”都是为了你,挂在嘴边......
因此,拥有强烈道德感,在现代社会中,常常伴随着痛苦体验。
二
说实话,当今社会里,真心遵循高道德标准的人并不多。
拥有高道德观念的人,无论在文化、教育还是个人修养上,都比较出色,但遗憾的是,这种品质在现今社会并不总是受到赞赏。
就好比:
历史上一些伟大诗人,现在被人们高度赞誉,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却经常受到冷落和打压。
今天,似乎大家都喜欢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追求个人利益,而对于道德考虑得相对较少,导致整体道德标准下滑。
那些坚守道德的人,就像社会的守夜人,他们不畏强权,敢于揭露错误,勇于维护真理,尽管他们往往面对不公,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这引发我更深层次思考:它的本质是什么?
要探究这一现象核心,我们必须追溯其起源;从广义上看,道德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型:“自利道德”和“他利道德”。
自利道德,是基于为个人、群体带来直接好处的行为或决策,这种观念深根于自然选择和生存的本能需求中。
从生物学视角看,所有生物都有一个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根本驱动,能够增强生存机会和繁衍后代的行为,都可以被归类为“自利”。
例如:
直系亲属性行为可能给后代带来基因缺陷,从长期看,这显然不利于基因的稳健传递。因此,古人避免这种行为,这正是“自利道德”的生动体现。
他利道德起源也是自利,不过,实际上很大程度损害个人利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样可以帮助更多人建立发展。
例如:
谈及“忠君”,实际上在谈论对领导、统治者的忠诚。这个道德观念,简单来说,就是“领导的话就是最高指示”。为什么会有此类观念?
回想古代,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常见的情境。首先,有些统治者依靠其权威和实力来维护秩序,他们给予人民深刻的印象,即不忠诚的代价可能是生命。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认为,向统治者表示忠诚,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成为了社会的默认规范。
另一种情况则是,某些统治者因其善政或其他优点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在这种情境下,大多数人可能出于真心尊敬而忠诚于统治者。而对于那少数持异议的人,他们也可能会因害怕受到社会的冷落或惩罚,而被迫显示出对统治者的忠诚。
两种情况下,忠诚于领导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普遍能接受的观念,但这种“道德”有时并不是完全平等的。
因为统治者或领导得到的好处比遵循“道德”的普通人要多,这也是,称其为“他利道德”的原因;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观念可能更多地是为了他人或某个群体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体。
读懂这些,你也就看清了“道德本质”。
最初道德为帮我人们更好地生活,往往有些人看透道德规律后,开始以“他利道德”作为隐形条件,操控那些还处于道德的桎梏中的人。
他们熟练地运用“他利道德”,在别人的利益上寻求自己的最大化收益,无形中搭建一个“利益”的桥梁;他们的行为往往在表面上看起来是高尚的、无私的,但在背后,可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收益”图谱。
所以,当下次有人通过语言上的“道德绑架”时,不要只看表面,要深入思考,背后原因和逻辑。你会发现,真正的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
拿结婚这件事来说:
结婚或不结婚是每个人的私事,它不应该因为某种“常态”或“期望”而被定义。
那些劝说你的人,可能是真心希望你过得好,也可能他们不想处于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每当你面对生活的重大决策时,总会有一群人给出各种各样的“道德”建议。
三
一开始,社会文明道德规范简单明了,随着时间推移,道德渐渐变得复杂。这些规范,像极了许多年的旧代码,当中有一些现在看起来不合适、过时的,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
比如:
17世纪时,海盗船和商船变化就反应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历史演变,虽然两者都是船,但他们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大不一样。
海盗船是看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所以他们决策是大家一起商量,然后抢到的财宝每个人平分。
但商船是按照法律来的,船是船东的,船长听船东的,其他船员听船长的。赚到的钱,大头归船东,其他人按职级分,上面的人拿的多,下面的人拿的少。
这两种方式,凸显那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商船按照法律和商业规矩来,海盗船则为了船上的稳定和合作。
时光飞逝,这些规矩早就不太适用;想想看,你能用小时候的玩具标准,去评价现今的电子游戏吗?你能用十年前的流行时尚,评价今天的穿搭吗?
答案很明显,不能。
如果总是固守过去的标准,那么,就会错过与时代同步的机会,甚至可能与周围的人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重要的不仅是知道、理解这些规范,而是学会随着环境和时代的变化。
如何判断自己,或身边一些人道德感比较强烈呢?
察其言、观其行,是判断一个人水平高低的不二法门。一个人“语善言善行善”,大概率道德水平很高,但不代表他是个好人。
比如我碰到过一些人,他们总喜欢批评别人,觉得别人做的事情就不对。但真让我想想,他们自己的“对”就正确吗?也说不准。
如同,网络上的键盘侠,动不动就评论这、评论那,他们自己做得很好吗?
有些人觉得自己特别有道德,嘴上却总爱说些难听的话,甚至去攻击别人,这也令人质疑;所以,觉得自己的道德感强,也并不代表他是个完美的好人。
现在可以缓个神,想想看,当评价一件事情时,自己会不会以某个外部标准去衡量。我现在很少评论别人,即便对方问参考意见,我最终都会只说“自我感受”。
四
因此,每个人的三观不同,动态社会中,如何建立一套自我的道德标准,或者防止被别人的“道德绑架”误伤,成为一个挑战;不过,我有三个原则:
1. 忘记规范
我观察到,所谓道德高,实则反应一个人缺乏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自主性;他们习惯于听从外界权威,依赖某种固定的标准来评判所有事物。
久而久之,就将别人的观点和判断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过程实际上是对自我意识的侵入。
因为太过依赖外部规则和标准,就会对相对固定的岗位、角色和生活状态感到安逸和满足,会有那种“我大概只能这样了”的思维定式。
当需要自己主导生活,或承担超出规范的责任时,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因为没有外部的规则或指引告诉他们该如何做。
拿工作来说,当面对一个新的挑战或不确定性,他们往往会选择避而不答,这样做,意味着没有已知的规范可以遵循。
但在现实中,工作、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过分依赖外部规范会限制个人的成长空间,所以,忘记规范代表,跳出常规思维,不再过度依赖或被外部评价束缚,更多依靠自己的直觉、感觉去做决策。
比如,你想干某件事,先别管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行动起来再说。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听取他人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仍然应该基于自己的判断,利用他人的建议来完善自己的方案。
2. 学会判断
判断是一个帮助区分外界干扰与内心真实感受的过程,通过观察自己的思维,可以逐渐识别出,自己是否过于依赖外部的评价和期望。
我意识到被某些外部因素左右时,会提出这些问题:
这件事为什么影响到我的选择?为什么他们的意见如此重要?这些意见基于什么观点形成的?它们客观、真实吗?
如果我不按照这些意见行事,会发生什么?这些后果真的不可接受吗?如果某人对我表示失望或不满,我有什么办法去面对或解决?
我们经常会遭遇各种“应该如何”的声音,这些声音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
这种自我提问,可以帮助我剥离不必要的恐惧,充分认识到问题内核部分。
3. 遵循内心
道德绑架”往往利用不确定性、恐惧和对属于某个诉求的渴望,来强加一种“正确”的选择,当我强化价值观,了解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不再容易受到它影响。
不过,遵循内心不是放任自己,而是尊重情感和直觉,当外部声音过于响亮,甚至霸道时,内心的小声音往往能指引你找到正确的方向。
比如说,职场35岁危机的信号,它发出应该会提前几年,当你接受到该信号,不要试图逃避它的到来,更应该思考,我该做什么,如何迎接?
一旦开始正视它,你会发现,这不仅是个危机,更是一个机会,正如其他的节点一样,它能帮你重新定位、再次梳理职业规划、强化人脉关系,甚至关注身心健康等等。
忘记规范、学会判断、遵循内心,这三点是我最近持续反思,正在践行的。
这不意味着一切能够轻而易举地进行,也会带来一些困惑,不过,在做与不做,自我决定与他人批判之间,我更坚定地选择前者。
五、总结
少点道德感,你会很开心。
昨天有个朋友问我,结婚要不要办婚礼。我告诉他,不要被“大家都这么做”所影响,也不要因为“大家都不这么做”而受挫。
最重要的是听从自己的内心,与另一半共同商量,决定你们真正想要的。当你更加真实地对待自己,生活也将变得更加自信、和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