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9-07 08:33

“徽京”,又多了一个挑战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杭州都市圈获得国家批复,向心力不断凝聚,将为杭州和浙江省带来重要机遇。

• 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成为国家级都市圈。

• 杭州都市圈范围扩大,包括浙江和安徽两省的多个城市。

• 安徽黄山、宣城等城市将加入杭州都市圈,引发“徽京”争夺战。

继沈阳之后,又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官宣获批。


近日,杭州网发布一篇关于《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说明,在“主要任务进展中”透露,“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批复,都市圈向心力不断凝聚。”


这是当地官方首次确认获批消息。


筹谋十余年,杭州都市圈终于晋升“国家级”,无疑将为千万人口大市杭州、乃至浙江省带来重要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之前发布的《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其范围不仅包括浙江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5市,安徽黄山全域也在其中。此外,已被纳入南京都市圈范围的安徽宣城,也于2020年成为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距离“正式成员”近在咫尺。


就在最近,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


浙皖之间“互动”频频,也引发外界对南京与杭州有关“徽京”争夺战的猜想。从都市圈成员“共享”、先后获批升级,再到同步加码“抢人”,南京与杭州——长三角两大跨省都市圈,到底谁能多分“一杯羹”?


一、扩圈升级


早在2007年5月,由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座城市组成的杭州都市经济圈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在西子湖畔举行,杭州都市圈城市合作的大幕就此拉开。


在这次会议上,时任杭州市长一连提了七个“共”字——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品牌共树、市场共拓、环境共保、人才共享,得到四市主要领导广泛认同。


四位“初始成员”历来人缘相亲、地缘相近,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基础深厚。据公开报道,彼时恒丰皮革、泰普森等一批杭州企业,在德清、安吉、海宁、诸暨等周边县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产业溢出效应逐渐显现,杭州都市经济圈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


此后,杭州都市圈一边推进规划落地实施、一边努力扩容拓圈:


2010年,浙江省政府批复《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


2014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都市圈成为全国首个以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改革试点;


2016年,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公布,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


2018年,杭州都市圈首次扩容,迎来衢州、黄山两市加入,“杭嘉湖绍”变为“杭嘉湖绍衢黄”;


2020年,安徽宣城申请“入圈”,并在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成为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观察员城市,《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也在会上正式获得通过……


作为杭州都市圈未来一段时期的“作战图”,《规划》不仅明确了都市圈的规划范围、空间布局、主要任务等,还分阶段确定了“三步走”发展目标,为都市圈提速发展按下“快进键”。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其中,规划范围明确包括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衢州市和安徽省黄山市六市全域。从最初的“一省四市”到“两省六市”明确纳入规划,杭州都市圈作为“长三角金南翼”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展。


直到近日,杭州都市圈规划获批的消息得到官方印证,在当地也算众盼所归。如果这一规划范围获得认可,杭州则有望成为继南京、重庆之后,全国第三个获批的跨省都市圈。



事实上,自2021年南京都市圈获批以来,GDP前十强城市除四个一线城市和地级市苏州以外,其余城市都市圈均已获批。此番“靴子落地”,有人直呼,“轮也该轮到杭州了”。


 二、“双向奔赴”


除了已纳入规划范围的黄山,和距离“转正”一步之遥的宣城,杭州都市圈还有更多皖籍“潜在成员”。


8月25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透露,安徽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共同谋划一批区域重点合作项目。


至此,安徽省内至少13个城市分别被南京、杭州、合肥、徐州4个都市圈“瓜分”,比重超过全省16个地级市的80%。安徽也因此被调侃为江苏之后的又一个“散装大省”。


这其中,不乏安徽方面的主动融入。


公开报道显示,此次《意见》明确提出“融圈进群”,构建全省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新格局。


除了支持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还提出加强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联通互动,深化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双圈联动”,支持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等。此前,安徽还曾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机制。


其中,不少城市和宣城一样同属两个都市圈,可以说将“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安徽的主动姿态不难理解。


“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融入得越深入,获得的红利就越大;链接得越紧密,发展的势能就越强。”今年正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先后多次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对安徽发展的重要意义。


到底有多重要?一组数据可以提供参考:2022年,沪苏浙在皖投资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个数比2018年增长50.7%,实际到位资金超过万亿,占全省投资资金的比重近60%。


近年来,得益于深度“牵手”南京、连续跑出高经济增速的“黑马”滁州,显然也让安徽尝到了跨省域联动发展的“甜头”。


图片来源:决策杂志


而此次安徽明确支持融入杭州都市圈的3座城市,经济实力均在省内排名靠后,其中黄山、池州分别排名倒数第一、倒数第二。由此,当地希望借力跨省都市圈、带动辐射欠发达地区的意图不言而喻。


三、腹地争夺


不过,目前来看,杭州都市圈按上述规划范围获批的概率不大。


按照《规划》,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6市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大大超出此前国家发改委提出的“1小时通勤圈、2万多平方公里”范围。


类似的情况在武汉已有先例。在国家层面规划中,武汉都市圈范围从当地“1+8”城市圈设想“瘦身”为以武汉、鄂州、黄冈、黄石4市为核心,几乎缩水一半。


照此推论,相较融合基础较好的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安徽黄山、宣城、池州3地能否被纳入杭州都市圈国家级规划,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显然,面对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虹吸之势,杭州还需从别处加倍发力。


就在前不久,浙江先后出台两份文件,提出“全省(杭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杭州市区也将取消落户名额限制,精简积分项目,同时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内社保、居住年限同城化互认。


紧随其后,江苏发改委就《关于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助力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全省(南京、苏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统一。


9月4日,南京市举行“解读《南京市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宣布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同时“推进户籍准入同城化,长三角区域社保缴纳年限均可累计纳入南京市缴纳年限计算”。


同为长三角人口流入大省,且户口“含金量”一直很高的江浙两地,不仅省级层面同步加码“抢人”,两大省会城市也先后跟进长三角同城化互认,腹地争夺的意味十足。



其中,皖籍外来人口举足轻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户籍人口超7000万的安徽,跨省流出人口超过1100万,仅次于河南、居全国第二。


而在皖籍人口流出地中,排名位列前三的正是同处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上海。反过来,安徽也是这两省一市共同的第一大外来人口来源地。足见其作为“腹地”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从七普来看,在浙江的皖籍外来人口已达313.88万人,超过江苏。眼下,随着杭州都市圈获批,黄山、宣城、池州等地将加速跨省“入圈”,新一轮“徽京”争夺战已然拉开序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