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9-19 13:23

有了想法,你就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四个原则:有了想法就写、定目标、刚性交付、找到自己的风格。通过这些原则,作者能够保持高效的写作频率和质量。

• 有了想法就写,记录想法并提出问题,能够帮助深入思考和整理观点。

• 定目标并刚性交付,通过设定每天的想法数量目标,提高创作效率和自律精神。

• 不要为了写而写,要找到真正有深度的思考点,通过换视角、问一问他人来拓展思维。

• 找到自己的风格,通过模仿学习和深入研究一个模仿目标,培养独特的创作风格。

时常,我收到一些吐槽:


很多自媒体作者、编辑老师告诉我,与行业专家沟通、提炼关键观点,并将其转化为文章的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


这样的努力,一周之内,往往只能产出寥寥几篇作品。


更为困惑的是,付出巨大努力,作品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时还会遭到上司的批评,就这点活儿,墨迹这么久,都不如GPT。


面对这种困境,老板认为效率低,自己又觉得疲惫不堪,心里憔悴。每次面对稿子,好像站在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前,既想提高效率,又害怕质量下降。


怎么办?有没有办法?


别说,还真有。这些年,我之所以保持高效写作频率和质量,实际上一直在践行四点,它们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01


首先,有了想法就去写。


有了想法是一种口语表达,通常意味着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计划或看法。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新的创意、或解决方案中的一环,甚至,令我对某事有了新认识。


比如:


前几天,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短视频洞察的内容,怎么也找不到方向,结果在咖啡厅无意间听到隔壁两位陌生人,谈论关于短视频运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我立马打开手机闪念记录软件,记下该想法,我不仅保留一刹那的灵感,它还给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思考方向。


人们对许多问题的初步看法,通常零碎,带有感情色彩,而且细节并不明确;因此,随时记录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反思、梳理的机会。


但是,我常常看到有人把想法,写成了流水账。


什么样的呢?


今天iPhone新品发售,看完网友们吐槽,发现外壳和去年一样,毫无创新点,感觉不值得入手,待几天公司要组织团建活动,用旧手机拍照也不错。话说回来,我这周好忙,下个月朋友婚礼,我都不想去。


这种内容,尽管涵盖某些思考和事件,但缺乏清晰主题和中心思想,会给你一种无目标的记录感,存放在手机里再次整理时,很容易手足无措,难以分类。


显然,记录想法也要有一些基础要素,我遵循两点:


其一,不仅要提供观点的证据,同样也要列出可能反驳观点的证据。许多人在提出论点时,往往只关注那些支持的证据,忽略可能存在反驳的证据,这样会导致自我确认偏误(Self confirmation bias)


当我们努力从其他角度看问题时,更容易做到公平和冷静思考。


其二,努力将所有证据量化。只有当证据被量化,才能确认明确地比较它们的重要性,并区分主次矛盾。实践告诉我,搜集资料和记录想法的整个过程,注重细节、深入思考,某个问题也会随之升华。


为了具体解释,拿刚才“短视频的例子来说”:


两位陌生人提到短视频成本高、效率低,我会思考他们背景,从运营角度,还是代表某类MCN公司的观点,或者他们是平台方?


运营人更关注内容制作成本、推广效果;MCN公司更关心创作者质量、数量、合作回报率。平台方,更看重整体用户活跃度和广告投放效益。


每种角度都会出现特定论证,理解这些背景和立场,往往让你的想法更全面,更深入。


切记,写想法不要太长,简洁明了是关键。


长篇大论不适合灵感一现时刻,你也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我每次记录,往往会集中于几个核心视角,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下次回顾,就能迅速抓住重点进行完善。


我所有营销洞察、心理学方面的内容,都是这样而来。


写想法还有一个最重要地方在于,不仅要写,还要提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擅长上来就回答“是什么”;国外不同,他们喜欢运用黄金圈法则(why-how-what)


简单讲,把一些想法变成一问一答(QA)。比如,刚才那个想法,我存到笔记软件中,大概样子是“为什么短视频成本高,效率低”?对应下面回答全是佐证。


这样的方法,有其优点。


当你打开电脑想创作一篇关于短视频的内容时,你会发现此前已经记录诸多问答,这不仅使得整合内容的视角变多,逻辑也更加严密,还能确保创作流畅、自然。


如果长期坚持下去,日常思考模式,也会更加条理分明、严谨。显然,创作第一步很简单,有了想法你就写,把想法变成问题,学着回答它。那么,前期创作需要定目标吗?当然。


02


定目标什么意思?


就是,你每天要挖掘多少想法,才算完成今日任务。


以前,我也会定不切实际的目标,经过反复尝试后发现,人的闪念有很多,真正能把它拎出来佐证清楚的,也就6~8个;这不算见人,对方给我贡献的思考,如果加一起,就更多了。


之所以定目标,好处有四点:警觉每日大脑反刍的问题、锻炼思维方式、刻意练习提高写作能力,掌握习惯和节奏感。


当你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完成多少想法时,大脑会自动开始寻找、挖掘新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又保持了“每个想法”的质量。


小步子(short-step principle)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编写程序化教材的主要原则,他习惯将目标拆解成具有逻辑练习的许多“小步子”。


然后,由一系列“小步子”实现最终目标,不仅能控制过程,还能做出及时反馈,打开笔记软件检查时,你还会知道哪里写的好,哪里需要完善。


另外,定目标过程中,我还有个习惯叫刚性兑付(rigid redemption)


什么意思呢?


这是金融行业的一个概念,信托产品到期后,必须分配投资者的本金以及收益;用大白话讲即:一种强制的自我承诺,“不给自己留后路”。


人生每天已经很累了,干嘛还要这样?跟你讲过故事:


漫画家荒木飞吕彦设计《JOJO的奇妙冒险》剧情时,常把主角画到绝境中,有趣的是,他自己画时,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救出主角。


正因为这样,故事反转总是出人意料,特别震撼。其实,只有真正逼自己到一定程度,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当这种金融概念运用到创作目标上,其实就是告诉自己,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完成今天的任务,没有任何借口或推脱的余地。


起初可能有点极端,我实际操作并坚持半个月后发现,刚性承诺真的能够帮助自己形成坚定的习惯,不仅锻炼了效率,还提高了自律精神。


对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不过,我认为值得所有人学习。毕竟写一个完善带佐证的想法,不像写书一样困难,没什么阻力。因此,我的第二个原则是定目标,刚性交付


03


但是,不要为了写而写。


如果仅仅为完成每日目标,随便找个话题,不做深入研究,不去亲自体验,写出来的思考,不算思考,只是零碎内容的拼凑。


昨天,我读一篇标题为“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文章,原以为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建议。但翻到最后,文章列举的全是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


什么波特五力,产业链分布,行业图谱,SWOT分析法,需求分析、供给分析


......


听起来都挺高大上,你说有用吗?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问题在于,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熟练运用它们。


为什么?


因为实际工作中,公司行业分析是团队合作的成果,不可能仅由一个人完成,而且,真正业务场景远比这些理论模型复杂得多。


所以,AI时代,不仅作为商业洞察者,还有一些B2B公司为了获客而运营内容的人,如果只做简单堆砌内容,可以说,完全失去了价值,所有脑力劳动者,都必须寻找自己的独特之处。


“寻找”这个词可能不够准确。我们更像是通过想法,培养和塑造一个真正的自我,乃至内容产品。这是时间、体验、经营的总和,而非简单的加工。


实在没有灵感了,怎么办?我会做两个动作:


其一,找共性‍


共性,是不同问题,想法之间相同、相似属性,有些看似不相关的点,连在一起,恰巧构成一个新的思考框架。


前几天,我整理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思考,暂存于笔记软件里。最近,当我使用笔记软件的“每日回顾”功能,不经意间想到,近期观看的一部电影中的球赛场景。


初看,球赛与日常工作环境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仔细一想,它们实际都十分注重团队合作、策略和有效沟通。于是,我迅速记录下这个联想,将球赛的实际例子与团队合作的理念融为一体。


这就是共性,思考外部一切学到的东西,如何与已有想法融合。有时,换个视角,就能找到不同体验。


其二,问一问


问谁,怎么问,问什么?这是我问之前的三个小原则。


前几天写一篇关于“品牌公关”相关内容,我就思考,带货一哥因为一句话,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舆论,毕竟是件很小的事。


于是,我分别问了直播间购买过产品的人、没有购买过的人,和圈内做营销的人,结果三种人给我三种不同看法。


直播间购物的人说,我平时没咋太关注过价格,哪里贵了,的确没发现,第一印象的确很划算,因为商品本身标价高,所以,不敏感。


没有购买过的人说,79元的确有点贵。我平时买眉笔才15-20块左右,价格差距太大了。


而圈内人分析,给我大吃一惊。一位KOL说,那些生态链条上的既得利益者们,肯定会利用小小口误,制造舆论话题,将小事放大,影响公众看法。


这个探索,给我最大启发是:任何一个博主、乃至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攻城容易,守城难。作为创作者,如果无法揭示背后真相,至少可以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视角。


不难看出,问一问魅力很大,不仅能带来答案,还能拓展思维,让你看到更多可能性。


不过,问还有更多细节,我一般会问看法,问经验。


什么是看法?顾名思义,怎么看的,给什么角度。什么是经验?需要提供怎么做,步骤咋样。这样就知道,事实如何。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都会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判断依据,这一策略优势在于,可以得到多元和全面的观点。


当集结多种观点,把它汇聚成一个主题,能够更好地把握一个事情的全貌和深度。


所以,这是我的第三个原则,不要为了写而写,以某个想法为中心,换视角找共性,问一问。那么,第四个原则是什么呢?


04


找到自己的风格。


前几天,一位读者告诉我,他将我写的内容进行结构性拆解,并根据框架,填充自己的思考;还拆解了刘润的写作,樊登书评方法等。听后,我心情复杂。


我曾经也模仿过很多,后来停止了,因为那样的内容缺少真实的“灵魂”。


在内容创作领域,不少人选择通过模仿来学习和进步。他们模仿目标是什么呢?很多人会研究那些高流量文章的结构,或是观察头部KOL的表达方法。


把这样的结构和风格吸收后,注入自己的观点,这样,确实可以完成一篇文章。对此,我其实持开放的态度。


为什么?


在我看来,模仿式学习关键,就是抄。不过,这个抄不是照搬外形,结构;其根本目的为了将自己带入相关场景,从而让身体和大脑慢慢进入一种相应状态。


当进入一个状态、并使用那种节奏感,才能开始由抄转变成为生产自己的东西,我遵循原则是,选择一个模仿的目标,而不是一切人都模仿。


一个人模仿一件事可以做的很好,试图模仿很多则会分散精力,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说过:一个人不可能在投身某个有价值的事情同时,还精通于模仿众多事物。换句话说,人的专注与能量是有限。


尽管两件事,可能看似紧密相关,如悲剧与喜剧,但要在其中都达到高峰是不易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明智地选择,要模仿与学习的对象,确保努力能够获得最大的回报。这也是,我对模仿持有不同看法的地方。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风格?


找到自己的创作风格,没有速成方法。虽然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一些经验,但最终还要靠自己去探索、感受、体验,思考。


毕竟个人是独特的,所以,你也不用着急找到自己的风格,写多了,自然感觉就来了;很多人会说,不模仿别人,一开始就自己创作不行吗?有这么一句话:你见不到,就想不到,自然就做不到。


显然,模仿和纯粹抄袭是两回事,模仿是学习过程,找手感,找到做在电脑前就能敲字的自动化思维,形成肌肉记忆。


而抄,是重复别人的框架,尽管有自己的内容,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还没有深入理解别人为什么那样做;当你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某个知识、技能,你就不再需要模仿了,你可以创新,走自己的路了。


因此,我坚持的第四个原则是:专注于一个模仿目标,深入研究并完全了解他,再开始塑造自己独特的风格。


不建议四处浏览、四处模仿,因为这样会让你失去方向,影响你对自己风格的认知和建立。你需要深度,而不是广度。


好了,有了想法你就写、定目标、刚性交付、遇到创作瓶颈时,深入探索,问一问,找找共性,这几点分享给你;优秀的创作者,离不开人间烟火,商业也是一样,保持行动,记录行动中的思考。


总的来说:


把写作,当生活


只有经过实践、行动检验过的思考,更为真实,更有说服感;这样的内容,不仅能打动人心,未来,也容易成为你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