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作者:小印,原文标题:《“审美茧房”,正在加速拉开阶层?》,题图来源:《楚门的世界》
前一段时间,“信息茧房”引起了广泛讨论。
大家渐渐发现,只要上网,“信息茧房”就无处不在。
“信息茧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具体影响,我们又该如何走出茧房呢?
我们都已深陷“审美茧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好像都已经悄然陷入了“审美茧房”。
审美越来越单一化、私人化,手机比我们本人更懂我们的喜好。
如果你喜欢性冷淡风,各大购物软件的推送上,从服装饰品到家居摆件,都是一样的简约风格,色系也是清一色的黑白灰+莫兰迪。
让你一眼看去觉得无比顺眼,仿佛打开的是自家大门。
流行审美开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作用。
换季买衣服,打开各大软件,看到的几乎都是当季的流行风格,让人既眼花缭乱,又觉得别无选择。
从今年夏天的多巴胺风、BM风、美式复古运动风,到秋季的美拉德风、山系越野风……
我们赶了无数流行,收获了一堆季节限量单品。
在互联网和媒体营销下,主流审美开始被重塑。
不少一开始觉得丑的东西,我们出于好奇点开了,大数据就开始持续推送。
再加上各路明星、博主种草,这些东西在我们面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说来也怪,看得多了,似乎真就顺眼不少。
今年夏天加入“洞门”的女孩们,应该对此都深有体会吧。
审美圈层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前阵子爆火的中老年顶流一笑倾城和秀才,在他们彻底出圈前,年轻人几乎从未刷到过。
因为他们的外表和视频风格都更符合中老年人的审美取向,所以大数据只会将其推送给中老年圈层。
种种现象都表明:我们已经逐渐进入了“审美茧房”,审美的自主意识范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开始“自我洗脑”的现象。
有人开始对此警惕,也有人觉得无所谓,“反正算法推送的正是我爱看的内容”。
不止审美相关的信息如此,如今我们接触到的一切信息都有类似的特点。
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几乎都是自己认同的观点,于是渐渐找到了舒适的“圈子”;
打开短视频平台,内容全是平时感兴趣的,一刷就停不下来;
聊天时提起想吃火锅,打开美团发现它正好在推荐的首页……
这就是大数据基于用户兴趣的“算法推荐”。
它根据我们留下的信息阅读轨迹、内容过滤方式和兴趣点,勾勒出我们的“习惯画像”,并据此推送更多相关内容。
“算法推荐”提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也引起了我们对由此导致的“信息茧房”现象的警惕。
网络戾气越来越重,都怪“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带来的最严重问题,就是令信息获取渠道窄化,认知逐渐固化。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本该是多元、开放、流动的。
但在“信息茧房”效应下,大家只能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异质信息被阻挡在外。
人们逐渐沉浸在由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主导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带来的满足感中。
思想趋于简单,视野愈加狭隘,知识面萎缩,认知固化,信息结构失衡,丧失个人判断能力和对外界的真实了解。
“信息茧房”的出现也令互联网上优质内容减少,群体极化现象严重。
一个东西火了,大家就群起效仿。
很多恶俗内容因此拥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度,与之对应的,是优质内容的流失。
生活在“信息茧房”里的用户自动过滤异己信息,更愿意去相信和倾听自己所在的群体意见。
重复观念性内容的推荐,会强化用户对于某种意见的认知,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信息茧房”也会导致人们无法接受不同意见,固步自封,成为“单向度的人”。
茧房一旦形成,身居其中的人们就会误以为包裹住的范围是信息全域,并逐渐对自己获取的信息以及思维认知产生极强的优越感。
而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开始无法接受甚至诋毁攻击。
再进一步,“信息茧房”还会导致不同社交圈子之间隔阂加深,社会“代沟”加宽。
人们获取、鉴别以及吸收信息的能力,受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而“信息茧房”的出现,不仅不能弥合差距,反而会拉宽隔阂。
由于圈子内部的人往往只选择自己偏爱的信息或交流领域,圈子内部的互动越来越封闭,大家都减少了和其他群体之间的交流。
碎片化的群体、观点和思想在网络公共领域的讨论中缺乏碰撞,最终会产生更大的隔阂,甚至妨碍现实社会基本共识的达成。
既然“信息茧房”有这么大的危害,我们应当怎样才能走出“信息茧房”呢?
靠自己能打破“信息茧房”吗?
造成“信息茧房”的根本原因,是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和从众心理。
因此解决“信息茧房”问题,还需要从自身入手。
首先,就是要有意识的转变观念。
不再单纯通过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内容信息,而是主动去扩展信息的获取范围,走出单一的信息渠道。
同时,也应该培养多元的兴趣。
兴趣爱好过于单一,是“信息茧房”形成的重要原因。
因此,想要走出茧房,就要减少对特定内容的依赖,有意识地跳出“舒适圈”。
这样就能不被技术束缚,让技术为自己服务。
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
重“量”轻“质”的现代社会,让我们更愿意选择浅显易懂的碎片化信息。
比如很多人会在考前狂刷各种学习小tip,看“半小时读完一本书”的视频,摘抄万能作文佳句......
这些快速信息输入时,会给我们带来“学会了”的心理暗示,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觉得愉悦。
但长此以往,就会构成“信息茧房”。
而通过深度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茧房。
因为书籍里的信息呈现上升阶梯型,会一步步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思考和思维发散。
这能够帮助我们的大脑保持镇定和分辨能力,减少我们被其他有煽动性的观点影响的可能。
积极社交,广交朋友也是有效的方式。
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新鲜信息,实现思维碰撞。
我们可以少关注互联网,多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
破除“信息茧房”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希望我们都能以谦虚、谨慎、包容的态度对待信息,以此来打破“画地为牢”的狭隘与偏见。
参考文献:
[1] 冯子亚.抖音APP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J].视听
[2] 陶飞燕、程程、张倩倩.短视频“信息茧房”现象研究——以大学生受众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3] 林琳.浅析网络时代的“信息茧房”现象与“破茧”方法[J] .新闻研究导刊,
[4] 刘丹妮.新媒体环境下对“信息茧房”现象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
[5] 翟姗姗,胡畔,吴璇,孙雪莹.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信息茧房现象及其破茧策略研究——以非遗短视频传播为例[J].情报科学
[6]常江,王雅韵.审美茧房:数字时代的大众品位与社会区隔[J].传媒文化评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作者:来士普,责编: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