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0-07 17:20
成年后,如何在精神上“富养”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多莉,原文标题:《成年后,怎么“在精神上富养”自己|WEEKLY》,题图来源:《步履不停》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成年后如何在精神上进行富养,以及精神富养和精神穷养的区别。文章指出,父母制造恐惧和以恐惧为基础的育儿方式会导致孩子在精神上感到贫穷。匮乏感会降低认知和行为能力。文章还提供了实现精神富养的方法。

• 父母制造恐惧会导致孩子在精神上感到贫穷

• 匮乏感会降低认知和行为能力

• 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和安全的回应是实现精神富养的关键

本期 “简单心理 WEEKLY”聊两个火起来的概念:精神富养 VS 精神穷养。


我们知道,一个从小物质条件丰富的人,也可能拥有严重的“心理匮乏感”,比如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一些人即便幼年贫穷,精神上也有充分的饱足状态,“没感觉到自己缺什么”。


所以,到底什么是“富养”和“穷养”的关键区别?


成年后,还有机会“精神富养”自己吗?一起来看看心理学研究怎么说。


如果父母惯于“制造恐惧”,孩子就会在精神上感到贫穷


很多家长错误地理解“挫折教育”,认为需要给孩子刻意制造一些“挫折”,并将之留在其中独自应对,但实际上只是在制造“恐惧”。


▷ 一位家长故意给未成年女儿订绿皮火车的无座票,配文: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制造恐惧的方式可以很微妙。


比如父母开玩笑般告诉孩子:“你皮肤这么黑,以后长大嫁不出去哦”。


也许小孩理解不了“嫁不出去”意味着什么,但能理解话语中的贬低感。它好像在说:你生来的样子是“被抛弃”的,如果不做额外的努力,就不会被接纳。


这种以恐惧为基础的育儿(fear-based parenting),常常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告诉孩子们:


  • 你从小就不聪明、你不够好;


  • 不学习,你就只能去扫大街;


  • 世界是可怕的,社会上充满竞争;


  • 爱建立在成就之上(朋友/恋人不可靠,他们只会在你有成就的时候喜欢你);


  • 当你面对挫折时,你是一个人,没有人会帮你。


Gray(1961)的强化敏感性理论提出,这种唤起孩子深深的、持续的羞耻感和恐惧感的养育方式,将强化孩子的“惩罚敏感性”。


即:因为害怕可能的惩罚和未来的危险,而被恐惧和羞耻感驱使着行动,并更容易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


与以恐惧为基础的育儿对应的是:以信任为基础的育儿(Trustful Parenting),这种育儿方式向孩子传达以下信息:


  • 你很能干,你也将探索自己的能力和局限;


  • 你的需求受到重视。你的意见很重要。你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我相信你会从中吸取教训;


  • 社会不是人与人的对抗,而是彼此的帮助,这样所有人都能拥有他们最需要和最渴望的东西;


  • 我们在这里,支持你;


  • 你的生活是你的,不是我的,生活是要享受的。


这样的育儿方式会培养孩子的“奖励敏感性”,即:追求进步,不是为了避免被批评,而是想要获得自我实现;攒钱,不是为了防止破产,而是想要用钱换取体验或物品。


如果从孩童时期起“在恐吓中长大”,底层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没被满足,成年后,往往更需要不断通过物质囤积、外界认可来为自己寻求保障,缺乏空间伸展自己的独立性。


“匮乏心态”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匮乏感(Sense of scarcity)是一种心理状态,通常指的是个体感知到某种资源或机会相对有限,不足够满足个体的需求或期望。


哈佛大学 Sendhil Mullainathan 的发表在《Science》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缺乏某种资源(并且被提醒了他们缺乏后),他们在智商测试中的表现就会变差。


例如,那些不得不考虑花一大笔钱付汽车维修费的穷人,在同一个智商测试中,成绩就比中产阶层差。但是当这笔支出很小时,二者的分数没有差距。仅仅是被提醒匮乏,就会降低认知和行为能力。


具体来说,匮乏感不断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未满足的紧急需求上(如安全感、金钱),从而产生高认知负荷(每天为自己所匮乏的东西焦虑、担忧、斤斤计较),造成了精神带宽的限制,导致认知和判断力的下降。


匮乏是一种物质环境,也是一种情绪养育的环境。


如果父母总是提醒孩子:你的感受没人重视/不要别人想要的你也想要/你总是很差,这些都会一次次地加深孩子的不配得感和匮乏感。


心理上的贫瘠感,还可能源于“被抛弃的感觉”


这里说的“被抛弃”是指,情绪上的创伤性回应。比如:


  • 你给家人买了花,却被指责中看不中用、浪费钱;


  • 画画比赛获奖,却被嘲讽不好好学习;


  • 从小被评判长相和身材不好看、脑子不聪明;


  • 考了 90 分,却被反问“其他同学是不是都考了 90”?


  • 一些所谓的“玩笑话”,也可能带来真实的被抛弃感。比如“你是爸爸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充话费送的”“不听话我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一个人在这玩吧,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按照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小孩子眼中,他们必须依赖父母的爱和关照才能存活。因此他们很害怕遭遇父母贬低、冷漠、指责等非共情甚至创伤性的回应。


波兰心理学家 Kazimierz Dąbrowski 认为,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支持,他可能会面临心理上的死亡,即自体崩解(disintegration),经历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甚至是自暴自弃等自毁行为。


这种状态下,遭受创伤性自体客体体验(Traumatic Introjection)的孩子,会将这些创伤性的经验和情感内化并嵌入到他们的自我观念中:


“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我很难成功”。并且这些创伤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智和情感,削弱我们体会愉快和亲密的能力,甚至在我们的身体和免疫系统中留下痕迹。


如何实现真正的精神富养?


1. 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


Jim Taylor 认为,在有条件的爱中,养育者用爱来威胁和控制孩子。他们含蓄地表达了一种“交易”的思想:爱是对成功的奖励,而“不爱”是失败的代价。孩子们被驱使继续努力来得到爱和认可。


如果父母只在孩子做得好时给予夸奖和关心,在孩子做得不够好时表现得冷漠甚至是指责,都会给孩子一种信念——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长大后,你可能会将这种有条件的爱内化,并将其作为爱自己的基础。比如,只在取得成就时短暂地“爱自己”一下,在更多的时候都因为过高的标准和不够完美的表现而自我指责。


2. 停止自我指责,识别和反驳限制性观念和不合理认知


CBT 理论认为,情绪受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影响,因此改变思维方式有助于改变情感状态。


例如,当你发现自己陷入“我什么都做不好”“我跟 XXX 相比显得很差、很无能”的自动化思维时,你也许应该质疑这个观点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你可以自问:这个观点是谁和我说过的吗?他们的看法是否正确?这种自我反思有助于打破消极思维的循环,改善情感健康。


3. 给予自己安全的、支持性的回应


“确认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是一种自我照顾的能力。在安全的、支持性的自我确认中,我们可以感到富足、平静和放松。


对于过去的创伤性体验,你或许能从朋友、伴侣、长辈、心理咨询师、小动物、书或电影等关系中得到矫正性的情感体验。


亲密、安全的关系会让你意识到:原来我不需要变得完美也能被爱;原来犯错也可以;原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不羞耻。


总是处于匮乏心态的人,可能一时无法放下恐惧:如果我不逼迫自己,我会不会被抛弃?


抱有这样的犹豫是正常的,这是你为自己负责的表现。这些观点来自于成长环境,在很小的时候不敢质疑和反驳。并且,一直以来在这样的模式里我们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或许,我们现在可以选择质疑和尝试新的方式:不被焦虑和恐惧驱赶着前进,而是被热爱和美好驱动着前进。


好啦,这期 weekly 就到这里,希望你了解到一点新的心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Akosah-Twumasi, P., Alele, F., Emeto, T. I., Lindsay, D., Tsey, K., & Malau-Aduli, B. S. (2020). “Preparing them for the road”: African migrant par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role in their children’s career decision-making. Education Sciences, 10(5), 138.

Van der Kolk, B. A. (1994).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Memory and the evolving psychobiolog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1(5), 253-265.

Mani, A., Mullainathan, S., Shafirt, E., Zhai, J. (2013). 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 Science, 351(6149), 976-980.

Bijttebier, P., Beck, I., Claes, L., & Vandereycken, W. (2009). Gray's 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Theory as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personality–psychopathology association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9(5), 421-430.

Colder, C. R., & O'connor, R. M. (2004). Gray's 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model and child psychopathology: Laboratory and questionnaire assessment of the BAS and BI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2, 435-451.

Kimbrel, N. A., Nelson-Gray, R. O., & Mitchell, J. T. (2007). 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and maternal style as predictors of psychopatholog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6), 1139-1149.

Dabrowski, K. (1966). The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2(2), 229-249.

Tate, J. C. (2006). Conditional Love: Incentive Trusts and the Inflexibility Problem. Real Prop. Prob. & Tr. J., 41, 445.

Taylor, J. (2018). Raising young athletes: Parenting your children to victory in sports and life. Rowman & Littlefield.

Sharma-Patel, K., & Brown, E. J. (2016).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elf blame as 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of trauma-specific treatment. Psychology of Violence, 6(3), 400.

Benight, C. C., & Bandura, A. (2004).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posttraumatic recovery: The role of perceived self-efficac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2(10), 1129-1148.

Yukna, R. A., Bowers, G. M., Lawrence, J. J., & Fedi Jr, P. F. (1976). A clinical study of healing in humans following the excisional new attachment procedure.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 47(12), 696-7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多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