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如果说“竞技体育,菜是原罪”,那么是否有一个性别生来就比另一个更不擅长游戏?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面连接 (ID:zmconnect),作者:刘诗予,编辑:王天挺,顾问:王天挺,插画:陈禹,出品人、监制:曾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8日,杭州亚运会闭幕,在首次作为正式竞赛项目亮相的电子竞技项目中,中国队斩获四金一铜。2019年,电竞选手在中国正式成为一项职业,DOTA2 TI9在上海举办,中国战队FPX在英雄联盟第九届全球总决赛折桂。但在所有荣誉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女性的身影。
和其他竞技体育不同,电竞不区分参赛者的性别,没有一条规则中写过“禁止女选手参赛”。传统体育中导致性别差异的生理因素——肌肉、骨骼、激素等——在电竞中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根据《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全国游戏女玩家已超过3亿,占玩家总数的46.2%。到今年,这个数字仍在上升。
即使女玩家占据了游戏产业的一半,女选手也极少出现在职业电竞的赛场上。和平精英项目女选手蒋嘉棋是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所有候选运动员中唯一的女性,但她最终没有作为队员入选国家集训队。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女选手诸如Miss、小苍、Mayuki等,也只是在专门的女子比赛上拿到国际冠军。在最主流的MOBA类游戏里,没有一个女选手和男选手一起站上过顶级赛事的舞台。
如果说“竞技体育,菜是原罪”,那么是否有一个性别生来就比另一个更不擅长游戏?我想知道的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位女选手如果想站上和男选手一样的赛场,她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新世界
我最后一次见到蒋雨珂时,她已经不想打游戏了。
全国3亿女玩家里,蒋雨珂曾经是站在顶端的那一个。她在王者荣耀的巅峰榜上最高排名全国第三,是当时前十名里唯一的女生。
这是蒋雨珂把自己流放回老家的第六个月。她在黄昏时起床,点外卖,随便打开一个端游玩到深夜,在日出前入睡。她几乎没有白天,很少走出家门。虽然身处同一座城市,但我们之间隔着8个小时的时差。
这不是一个职业选手该有的作息。事实上,她的确不再把自己当作职业选手了。
不到两年前,女子电竞行业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她的游戏ID“甜甜珂”。2021年,她所在的女队在第一届王者荣耀女子公开赛上夺冠。这是国内第一个由游戏官方举办的女子职业比赛,甜甜珂被认为“实力吊打所有女选手”,是“女子职业天花板”和“碾压级的存在”。
但她已经快半年没有碰过王者荣耀了。在一次饭局上,我碰到几个刚满18岁的青训选手,他们进入这个行业才几周,在当天下午的训练赛里,四局里输了三局。“她很菜啊,”他们用轻蔑的语气提起这个名字,“好像听说以前很厉害,现在早就不行了。”
成为职业选手前,蒋雨珂是虎牙直播王者荣耀区的主播,粉丝超过60万。但她已经三个月没有直播。微博超话里每天都有粉丝问,珂在做什么?她为什么消失了?
2021年冬天,我第一次见到蒋雨珂。在女队RE俱乐部,她刚刚拿到女子赛的第一个冠军。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我想从她身上找到答案。
拿到女子职业的最高荣誉之后,蒋雨珂没有选择和女队续约。距离她职业生涯开始才三个月。她坐在宿舍的木板床上,清楚地告诉我:“我想去打男队。”
在王者荣耀职业联盟中,顶级联赛KPL和次级联赛K甲至今没有一支队伍有女选手。蒋雨珂夺冠的女子赛2021年才举办第一届,是专为女生开辟的独立赛道。电竞不同于其他竞技体育,没有任何规则明确规定女选手禁止参赛。传统体育中导致性别差异出现的先天生理因素——肌肉力量、骨骼重量、激素水平等——在电竞中也不是关键因素。即使如此,最高规格的赛场上也从未出现过女选手的身影。
蒋雨珂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想打男子比赛的,或者说,她很难描述这个念头是“一直都在”还是“从来没有”。打职业前她不知道比赛还分男女,别人要她打女队,她就来了。她在训练赛里碰到过男队的青训选手,总是轻松吊打他们,拿下MVP。“这群菜x都能打K甲,为什么我不能打?”她第一次冒出这个疑问。
我也感到困惑。既然实力不比男生差,为什么她没有一开始就去男队打?
“人家会觉得你很搞笑啊,”她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我记不清了,以前他们招人下面应该都会备注不招女的。”我在网上查找了十几家男队的招募海报,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备注。
很久之后我才真正理解蒋雨珂的那个眼神,它包含着惊讶,茫然,自我怀疑,和些许被冒犯。我离开后,蒋雨珂尝试联系了好几个男队想试训,都被拒绝了。
我想不通那个问题,搁置了稿子。回到学校后,那个眼神总是没来由地出现在我脑海里。走路,吃饭,路过篮球场我都会想起这个女电竞选手。我找书和文献来读,开始频繁失眠。
几个月后,在暑假前夕,我参加了一场班级聚餐,全班五个男生和三个女生围坐在操场草坪上玩桌游。一个男生要提前毕业,男同学们平时打篮球的队伍缺了一个人。“有人想和我们一起打球吗?”其中一个在桌游的间隙随口问了一句。
另外两个女同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低头在野餐布上洗牌。我也只是坐在那。那段时间我读了很多关于体育与性别的书,研究奥运会区分男女选手的历史。我经常想起蒋雨珂看我的眼神。为什么我不能和他们打篮球?我第一次冒出这个疑问。我从草坪上站了起来,像上课一样弯起胳膊举手:
“我可以打。”我说。
我努力想让这四个字显得若无其事,即使脸颊在发烫。我盯着男同学的眼睛,准备反驳他的拒绝,结果却听到大声的欢迎。两个女同学朝我露出一个半笑不笑的表情。我好像清醒了一点,赶快跪坐回她们俩之间。我的脸颊又开始发烫,这次是因为羞耻。我后悔自己站了起来,因为我根本不会打篮球。我害怕女孩们把我看作“那种女生”——喜欢和男生混在一起的、称兄道弟来向他们献媚的女生。
从零学习打篮球,成了那个夏天我最重要的事。打球越多,我越对自己感到陌生:为什么中学体育课上我本能地排斥篮球,觉得自己和这项运动无关?还有足球,我在12岁时看到第一场世界杯,为了梅西去学西班牙语,去巴塞罗那交换,在诺坎普看球。但为什么我二十年的人生里没有一秒钟想到过,我可以上场?
打篮球让我发现,我被迫错过了一个自己本可能进入的世界。没人禁止我,是我自己从没想过可以参与这些看起来只属于男性的运动。我打了一整个夏天的篮球。不是因为有多喜欢。我好像在和谁赌气,必须一直打,一直打,不允许自己再失去它。
正是那时我得知蒋雨珂在联盟选秀大会中选的消息。她被一支叫MD的K甲队伍买下,成为第一个通过选秀大会进入K甲的女选手。
误会
“通过”这个词不一定准确。事实上蒋雨珂差点连报名的机会也没有。
2022年春天,她以杭州LGD青训选手的身份参加选秀大会,也是王者荣耀职业体系里第一个进入青训的女选手。三月,她通过了男队LGD的试训,一个月后被俱乐部推荐参加选秀。除了全国大赛,选秀大会是进入更高联赛的唯一通道——K甲和KPL战队的教练们,会在选秀中挑出中意的青训选手买回自己的俱乐部。
就在蒋雨珂报名的几天后,LGD的经理接到联盟工作人员的通知,女选手不能参加KPL选秀。
蒋雨珂当时正躺在宿舍的床上。手机上突然弹出爸爸的微信,是一段转发的聊天记录。LGD经理向爸爸转达了联盟的意思:很遗憾,蒋雨珂不能报名。屏幕上是爸爸一条条的安慰:“没事的,打不了也别伤心。”蒋雨珂本来不伤心,看到爸爸的话“突然伤心坏了”。
“凭什么?”她脑海里只有这三个字。
我在王者荣耀官方账号找到2023年选秀的报名条件:“热爱电竞行业,并且愿意以电竞行业作为职业。游戏内有较强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巅峰赛历史前100名;新赛季巅峰赛前500名;个人位置主流英雄2个国标以上(上述三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需年满18周岁。”
规则里没有提及性别。蒋雨珂去问教练,问俱乐部的赛训总监。但他们摇头:“这是联盟的意思,实在没办法。”自从想打男队开始,蒋雨珂碰到了很多规则上没写不行、实际上却没办法的事。
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的路径通常是这样的:以王者荣耀的赛训体系为例,你需要在游戏内积分排名靠前,自己报名或被俱乐部邀请试训,通过后成为青训选手,开始日常训练和比赛。水平提高后可以参加全国大赛和选秀大会,直到晋升到K甲和KPL舞台。
招募青训选手有明确的准入门槛,段位达到100段,巅峰赛排行榜前100名,或至少有一两个国服英雄。实际上也没有这么严格,我经常看到教练们发朋友圈求人推荐朋友试训,只要水平尚可都可以来试试。也有青训选手之前在电竞学校上学,在班里表现好,就算没达到标准也被老师直接推荐去了俱乐部,试训通过就留了下来。
蒋雨珂的段位是中路102段,有4个国服英雄,巅峰榜最高排名全国第3名,准入门槛全部满足。在女队夺冠后,她立刻开始联系男队想试训,从春节结束联系到春天结束,但他们全部拒绝了她。拒绝的理由很统一:基地是独栋别墅,不能为女选手提供单独住宿,“没办法”。蒋雨珂没想过这是个问题,她自己不介意,有个单间就行。她托人再问,但再也没有得到回复。
蒋雨珂拿到女子赛MVP
互联网上对于电竞战队为什么不招女生的回答通常很简单。“竞技体育,菜是原罪”,不招是因为女选手实力太菜。人们认为,但凡实力能有男选手的平均水平,所有俱乐部会抢着要女生。住宿成本是小问题,“谁不想多一个女的来吸引流量呢?”
实际上,住宿成本对俱乐部是大问题。2014年,星际争霸世界冠军马雪(ID:Mayuki)备战世界电子竞技锦标赛时,就在男队Zoo俱乐部一起训练。她告诉我,即使和男队员们相识已久,也无法和他们同吃同住。她需要单独洗澡、晾洗衣物,至少还需要一个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训练期间,她自掏腰包,每晚十二点训练结束后独自走回酒店。
LGD是唯一同意蒋雨珂来试训的俱乐部,因为他们的基地不是别墅而是公寓,房间分布在不同楼层。蒋雨珂去杭州线下试训了四天,被教练留了下来。也许其他俱乐部确实只是因为住宿拒绝她吧,蒋雨珂没再想这件事。
选秀大会是又一次“没办法”,这次蒋雨珂不能接受这个回答。她是守规则的人,如果白纸黑字告诉她女生不能参加,她也不会报名。但这条规则并不存在。
“那怎么办?”
“还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把联盟不让自己参加选秀的事公开到微博上,王者荣耀性别歧视的讨论刷满了超话广场。很快,联盟来和俱乐部沟通。不是不让女选手参加,工作人员解释,只是希望优秀的女选手能够在专门的女子赛里发光发热。一场误会,也许是上下级沟通消息时出了偏差。
“反正这是他们给的说法。”联盟最后同意让她继续报名参加选秀,蒋雨珂接受了。她发了一条澄清微博表明是自己之前对规则的理解不完整。通向男子职业比赛的路刚刚迈出第一步,这是她遇到的第一个误会。
训练
蒋雨珂还在女队RE时,教练周航就知道她想去打男子比赛。被RE借来前,周航在一支K甲男队做二队教练。蒋雨珂在周航发布男队招选手的朋友圈底下,用玩笑的口气评论:“招我”。周航回她一个字:“6”。
周航很欣赏蒋雨珂。2021年冬天在RE基地,他告诉我,蒋雨珂已经是所有女选手中水平最高的,也摸到了男队青训的门槛。我问他觉得蒋雨珂加入男队的机率大吗?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很渺茫。”
2022年春季选秀大会结束,蒋雨珂拿到中单第三名。排在她后面的选手陆续被俱乐部买走,但没人选中她。
最后,唯一抛来橄榄枝的是一支叫MD的K甲男队。MD的老板(ID:教授)很早就注意到蒋雨珂。选秀开始前,他问她要不要来MD试试。蒋雨珂线上试训了几把,教授很满意。他在选秀大会上拍下蒋雨珂,允诺她可以作为一队正式选手进入K甲大名单。
来到MD的第一周,教授给蒋雨珂专门配了一台电脑。王者荣耀是手机游戏,训练室里通常只有一台教练的电脑用来复盘。教练给蒋雨珂的电脑是用来直播的:“随便播什么,直播你在俱乐部打王者就行。”这和自己在家做主播有什么区别?她把这解读为老板的好意,“前期想多扶持我”,但还是拒绝了。
作为一项职业的电子竞技和普通打游戏的区别在于,职业系统有一套严格的赛训体系。职业选手的一天通常从早上十二点开始,到晚上十二点结束,中间分别在一点、两点、四点、七点安排四场训练赛,每场五局三胜制(BO5)。训练赛是职业选手最主要的赛训方式,不同俱乐部的领队在qq群里约好比赛时间,每场结束后由教练复盘,然后开始下一场。
同样是打训练赛和复盘,男队的训练和女队截然不同。蒋雨珂之前所在的女队RE已经是女子赛冠军,训练赛时仍然经常约不到人打。男队不愿意和女队打,女队自己的数量两只手就数得过来。能约到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一场训练赛打下来“和自己在家打巅峰赛没什么区别”。
蒋雨珂在女队训练
男队的训练赛是另一个世界。在LGD青训时,蒋雨珂训练赛的对手通常是别的青训队或K甲替补队。现在,她的对面有K甲一队甚至KPL队。比赛的节奏变得很快,战斗频繁爆发,开局十几秒就有人死掉,十几分钟内游戏就会结束。在女队,一局比赛有时会拖到三十甚至四十分钟。
蒋雨珂曾经是女队里“打得最凶”的那个。一波团战结束,如果受伤太重、血量所剩不多,即使敌人也奄奄一息,大多数女选手还是会选择回家补血而不是乘胜追击。蒋雨珂不怕死,她喜欢追上去进攻。
但刚到男队,打法的激进程度还是让她吃惊。明明自己血量见底,只要一有杀敌的机会,所有队友都会冲上去直接干架。蒋雨珂一开始觉得他们疯了,这不是上去送死吗?她站在原地不动,没想到队友们真能活着回来。有时他们也的确在送死,但这不影响下一次继续激烈进攻。
不到两个星期,蒋雨珂就加入了进来。她一边打架一边观察队友的走位和招式——这些技巧她在女队从未见过。她胆子变大了,甚至有几次是她想进攻而队友们选择回家防守。“怂。”她在心里冷笑。与其说适应了男队的节奏,不如说蒋雨珂第一次找到了自己该有的节奏。她喜欢和强者对抗,也需要和强者对抗。
但这种机会并不天然属于她。一局比赛五个人,MD现在有六个选手。还有一名男选手和蒋雨珂一样是中单,他们轮流打训练赛。一天的训练下来,她通常只能上场一两次。
教练不会让她每一把都上场。没训练赛打的时候,她坐在旁边看五个男选手打。我在一个男子青训队也看到过轮流打训练赛的情况。队伍里通常会有储备的替补选手,同一个位置超过两个人,教练会优先叫实力更强、和团队配合更好的那个上场。另一个只能搬来搬凳坐到旁边,身体前倾,把头凑到他的竞争者旁边看别人的手机屏幕。
没法上场的选手会想方设法在教练面前表现自己。有一次,教练罚上一盘输了的选手做深蹲,所有人都还愣着,没上场的那个先做了起来。教练被夸张的动作气笑了,骂他“你又没打你做什么做,等下多做十个”。那个男孩刚满18岁,嘿嘿一笑,接着深蹲。做完了,教练把他叫到自己旁边一起看电脑屏幕。他一边看一边小声向教练提问。下一把,教练让他上了场。
蒋雨珂做不到同样的事。她没法把头凑到一个男选手旁边,只能僵直着身体坐在教练后面,不敢出声。来到男队她的第一个变化是声音。蒋雨珂在女队是声音最大的主指挥,但在MD打训练赛时,她说的话很少得到回应,尖细的女声慢慢淹没在一群男生的喊叫里。他们说这只是因为她声音太小,听不见她的“蚊子叫”,教练批评她像自言自语。说到这里时她问我:“你也觉得我说话的声音小吗?”
问题不在音量。她不敢多做或多说什么,愈发沉默。局内沉默,复盘时也不敢讲话。每一把训练赛结束,教练把所有人叫到自己旁边挨个复盘问题,告诉他们那里该怎么打。蒋雨珂有时候听不懂,比如为什么自己想往左走但教练要她往右。教练不说原因,她也不敢问,因为“不太好拿我一个人的问题耽误大家时间”。
她晚上躺在宿舍里,看自己的比赛录像到两点,蒙在被子里想到底该往左还是往右。教练就住在隔壁,但她从来不会私下找他。“下班时间还去打扰别人多不好啊,”蒋雨珂的眼睛看着地板。我问她如果是个女教练呢?“那肯定天天敲啊,每天去把门敲破。”
我在教练那里听到了不一样的说法。周航告诉我,蒋雨珂有时爱在复盘时犟嘴。“你告诉她往左,她不听,非要跟你辩论说为什么她往右是对的。”
几乎没有选手不和教练顶嘴的。我经常看到,青训选手在复盘时指着屏幕上的录像对教练说“他都残血了,我不该打他吗?”,教练把手上的A4纸卷起来敲他脑袋:“你看不到后面他有队友吗?你一打二打得过吗?”选手不吱声了。这是复盘的价值,教练的经验能让选手进步。
想多了
在女队,教练指导几乎不存在。2021年第一届女子赛前,女队没有官方赛事,也没有奖金。没有钱就招不到教练,借来的男教练待不了三个月就想走。
今年女子赛的冠军aGirl女队的中单选手李九嫣(ID名)2018年就开始打职业,那时她才15岁。她在三年内辗转过6支女队,没有一支给过她真正的训练。约不到训练赛,只能自己像普通玩家一样在游戏里排位。打完没有复盘,因为低水平的比赛复盘也没意义,“你连对面是人是鬼都不知道”。女孩们打游戏,教练坐在她们旁边看手机。李九嫣把头伸过去,发现教练在玩《梦幻三国》。
李九嫣也曾经有机会和男选手一起训练。联盟在2020年组建过一支叫做火豹的男女混队,李九嫣加入了。火豹的教练是李托(ID:奶茶),他曾经带队出征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也是今年杭州亚运会王者荣耀项目国家队的主教练。
虽然已经打了三年游戏,但李九嫣在火豹才第一次“被指导”。复盘时她不明白教练的意思,教练告诉她不该这样打,她不听。后来李九嫣向我承认自己那时不对,“但那是因为我真的不懂他的逻辑。”
蒋雨珂在RE时,每次只要犟嘴教练周航就不再多讲,只告诉她下次记住按他说的做就行了。周航在男队和女队都做过教练。刚到女队,只需要看一眼她们在局内的表现,他就知道她们最欠缺的是大局观和对游戏的整体理解。什么时候该攻,什么时候该逃,什么时候协助队友,什么时候保全自己,都需要瞬间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这些她们都不知道。”他告诉我,“但这在男队都是最基础的东西。”
但男生是生来就知道在游戏里该怎么做吗?男女职业选手的差距到底来自哪里?我问周航。
天赋,他回答我。毋庸置疑的是天赋。李九嫣曾经这样形容和男选手对战的感觉:“你刚走一步,人家连你的下面两步都想好了。你拿刀想要去刺他的时候,他已经离开这里很久了。你的刀根本碰都碰不到他。你想去追,结果别人出现在你身后。这就叫运营思路,而你会被别人运死。”
女选手和男选手玩的几乎不像同一款游戏。她们身上没有训练的痕迹,和路人玩家没什么区别,全靠本能和直觉行动。“女选手的手法和思路就是比男选手弱很多,”一位教练告诉我,“而这些东西就是看天赋。”
不止他一个教练这么想。不到一个月,蒋雨珂和教练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这种矛盾的表现形式不是争吵,也不是冲突。教练回应她的方式是——笑。所有的事情都一笑而过。她跟教练顶嘴,语气很冲,说往右边才对。教练不说话,笑了一下,“好像在说女的啊,果然就是无理取闹”。她问教练为什么往左边比往右边好,教练又笑了一下,“好像在说女的啊,果然就是听不懂”。
蒋雨珂忘不掉那个笑容。“当然这都是我恶意的猜测,”她试图从客观公平的视角重新理解这件事,“是不是我想多了,或者我太敏感了?”
训练室让她不舒服,但她无法形容为什么。教练让她上场的次数越来越少,复盘时直接跳过了她。后来她不去训练室了,锁在房间里自己打游戏。在MD的最后的两个月,除了洗澡上厕所,她没出过门。最后有一次她在走廊里碰到教练,教练笑了一下,又看了她一眼。
她至少三次提起这个持续了不到两秒的眼神。“我不知道怎么讲,”她说,“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种,瞟了你一眼,然后笑而不语。”她试图模仿那个动作,但总是学不出来。
选手ID:甜甜珂
什么是天赋?
我见到的所有男教练都认为女生就不应该和男生在同一个赛道竞技。“没有任何一项竞技体育里女选手能打过男选手的。”他们这样回答我。周航相信男女选手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是脑子,是天赋:“这是一个科学上的事情,不是我去讲的。这么多科学研究都已经表明为什么了,数据都在那儿。”
我去读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文献。一些论文显示,男性在看到视觉信息后手部进行动作反应的速度更快,男性大脑的体积也比女性大脑多出10%。另一些论文指出,大脑的体积并不影响行为能力,不存在“男性大脑”与“女性大脑”之分,男性内部的个体差异远大于男女群体之间的差异。
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在三十年前跟踪研究了包括奥运冠军在内的上千名美国游泳运动员。他的研究瓦解了“天赋”的概念:卓越来自于平凡。“有天赋”的标签总是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才被赋予到个人身上,这是为了将卓越神秘化,把“天才”与“平凡者”隔离到两个世界,来缓解我们自身的焦虑。每一个被视为天赋的最佳表现实际上只是数十种技巧的组合,每一种都来自平凡的日常训练,在经验中成为习惯。
我在一支KPL队伍的青训队待了一个星期,想看男子职业选手在起步期如何训练。这支队伍刚组建两周,五名队员才刚刚认识。我到的第一天,他们五把训练赛一把没赢,其中一把输给的是一支女队。让我意外的是,他们的问题正是周航所说的“没有思路和运营”。比赛开始,每个人各干各的,关键时间时有人想进攻,有人想防守。该去打buff的时候他们选择杀人,跑去追杀残血的敌人时又被其他敌人偷了家。
五把输完,选手们站到教练身后等着复盘,没人说话。“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去那里?别人有装备为什么还往那里打?”“这个节奏点你是该发育还是该打架?”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常识问题,教练愤怒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从始至终,教练没说过任何一个人“没天赋”。他直接指出他们的具体错误,告诉他们为什么错,怎么改,即使用的是一种斥责的语气。
最顶级的明星选手都是从青训队这样被训练起来的。我问教练,这几个孩子是不是还完全不了解思路和运营。“思路、运营、游戏理解都是要经验积累的,”他回答我,“他们才刚开始,比赛打多了就好了。”那天赋是什么?“无非是看谁学得更快,领悟得更强,有天赋的选手一说就懂。但天赋差一点如果肯自己钻研,也一样。”
如果一个选手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学习的机会,最后在考场上表现不好,这能说明ta没有天赋吗?这个问题我没有问。女队没有青训,没有训练,也没有比赛,没人知道答案。
男队的教练们也不知道,但MD还是买下了“没有天赋的女选手”蒋雨珂,因为她的用处不止在赛场。
蒋雨珂来到MD的第三周,我在深圳见到了她。她比在女队时更瘦,细框眼镜下可以看见发青的眼圈。几天前她刚结束宣传片的拍摄。拍摄是联盟的任务,K甲每支参赛队都要派出一名选手,MD指名要她参加。蒋雨珂拍了两天,十点起床去现场,凌晨才回。好不容易调整的作息彻底紊乱了。她不喜欢拍摄,也不喜欢浪费时间化妆。
拍摄占用了训练时间。拍完回来,两天没训练的蒋雨珂频频失误。她的状态很糟糕,教练减少了她上场的次数。一队没有了她的位置,为了能有机会上场,后来她自己提出去参加二队的训练。
她和男队友们不住在一起,每天除了局内语音之外说不了一句话。本来见面就少,失踪两天去拍宣传片后,更是“对他们来说像个鬼一样”。男选手们结伴吃宵夜,她鼓起勇气一起去了,在饭桌上他们讲黄色笑话,她只能埋头吃烧烤。她做出过努力,和他们也兄弟相称,但无济于事。
蒋雨珂知道自己没有时间了。距离2022年K甲夏季赛开赛只剩一周,登上K甲才能登上KPL,才能打真正的比赛。大名单上有她,但她已经一周没有和要参加比赛的一队一起训练。
“会让你上的,你是今年的宣发选手,要保证出镜率。”比赛前两天,俱乐部经理告诉她。但上场有一个前提。男选手赢下第一天的比赛,第二天才轮得到她;第二天的第一小局赢了,第二小局才该她上场。
两天后的比赛日,蒋雨珂没有吃饭,因为进食会让人犯困,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第一小局结束,持续分泌的肾上腺素压过了饥饿感。她的呼吸和脉搏突然加快了:教练在喊她上场。她换上印着俱乐部logo的长袖长裤站上舞台。她曾经是舞台上的绝对中心,聚光灯终于再次打在她身上。
比赛开始了。上一局他们打得很顺风,但这局比赛一开始蒋雨珂就感觉到不对劲。开局不到一分钟,一名队友已经阵亡。两分钟,第二个队友阵亡。队友们正在和敌人干架,她跑过去帮忙。她赶到混战的中心,控制住了两个敌人无法行动。空气沉默了三秒,蒋雨珂正等着队友来击杀,一转头发现他们已经离开了。
局势一路逆风。Game Over出现在屏幕上时,蒋雨珂的右手食指还在按动屏幕上的攻击键。她的四个队友摘下耳机,笑着从电竞椅上起身回到后台休息。蒋雨珂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她一直单手拿着手机看屏幕上的赛后数据。输赢很正常,这局的失利也不是她导致的。她起身准备下场,为下一局热身。教练走到她旁边,告诉她一会儿会换回男选手上。
蒋雨珂感觉自己的心脏被揪紧了。没有任何人事先告诉过她比赛输了就会把她换下,她心里一点准备也没有。“我宁愿不上,”蒋雨珂对我说,“输了就把我换下去,我宁愿不上。”她回忆起那个瞬间,“心非常痛。很痛,像失恋一样。”
这盘两个小时的比赛里她只出场了13分钟。这个赛季她接下来又上场了两次,两次都获得了胜利。其中一场比赛里她力挽狂澜,队友不在的时候孤身一人深入敌军,稳准狠地杀死了一个敌人。
这段高光操作被比赛主办方剪辑出来循环播放。我向她提起时,她的表情却变得很痛苦。那一场她发挥得并不好,前半程持续失误。那一波深入敌军,是因为她在耳机里听到队友说进攻红区,她立刻响应,冲了进去。人进去了才发现队友们都不在。“他们说当时的工作是反红,我就以为我们是去红区直接打仗就动手了。但其实他们的意思就是在红区骚扰一下,佯攻,没必要 all in 进去。”其他队友平时就是这样沟通的,但蒋雨珂不知道。她孤身一人面对敌人,对面的人知道是她,明明血量很低,却连防御装备都没有准备。蒋雨珂被激怒了,“是个人这时候都该出防御装,他看到我了还不出,这不是找死?”
这是她在K甲的最后一次露面。俱乐部再也没有让她上场。
蒋雨珂从K甲下场后,#甜甜珂K甲首秀#的话题立刻在微博上场。她想起自己刚来MD时教授要她在训练时间做直播。还有一次,教授要她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多提提俱乐部,实在不行,公开骂骂俱乐部也行——蒋雨珂的微博粉丝数是12万,MD电子竞技俱乐部是3万。
矛盾最终爆发是在三个月后。2022年7月,MD不让蒋雨珂上场K甲,派她去打直播平台主办的雷霆杯全明星赛。这是一个线上商业赛,参赛选手都来自K甲或KPL知名战队。蒋雨珂参加了一场,她是全队MVP,但队伍输了。十月,雷霆杯进行第二轮比赛,MD又让她参加。比赛前一天晚上凌晨一两点,蒋雨珂收到教授发来的微信。他告诉她明天不用上场了,会有一个男选手用她的ID参加。她的名字会为俱乐部带来人气,线上比赛,不会有人发现。
“你他妈之前说要我打的,为什么出尔反尔?”蒋雨珂从来没有这么生气过。她在微信上回复教授,“别人去打可以,但别用我的名字。谁打用谁的名字。”教授没有回话。
第二天晚上六点,比赛准时开始。她看到“甜甜珂”的ID出现在屏幕上,虽然自己根本没有在打游戏。蒋雨珂把这件事举报到联盟。一局比赛结束,联盟的工作人员赶来叫停了比赛,让男选手换上自己的名字再打。联盟不是这场商业赛的主办方,最终以MD违反联盟规章为由对他们进行了违规处理。
代打超出了蒋雨珂忍耐的底线。“我不能接受,我最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样。”她说,“觉得我菜可以,但是你不能玩我啊!”
她没有跟任何人公开说起过这件事。“好像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很无力。还有点像自己的命运在被别人玩弄。”
她是全联盟唯一一个从女队到青训再到男队打职业的女选手。她站到了渴望的赛场上,最终发现他们需要的只是她的名字。
“你是觉得自己靠努力换来的东西,轻易就被别人夺走了吗?”我问她。
蒋雨珂摇了摇头。“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夸张了,”她沉默了很久才再次开口,抬头看向我的眼睛,“但如果像我都是这样的,那以后别的女生怎么办?”
“公平”
和蒋雨珂一样,我也是一名游戏女玩家。
像我这样普通的女玩家进入游戏世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游戏昵称和头像,让别人看不出你是一个女生。如果一不小心暴露了性别,组队时陌生队友会立刻退出重开。一局游戏输了,队友会骂“还不是因为队里有女的”;赢了,对面的人会骂队友“连女的都玩不过,你演我”。这些消息出现在局内信息、组队留言、个人私信。我从不打开麦克风,把这些入口全部关闭,仍然有人在好友申请里连发两条:“丑鸡也配打游戏?”
我以为这是因为我的游戏水平不高。和大多数女玩家一样,我不想看到这些话,离开了这些游戏。在如今最主流的几款MOBA类游戏(例如DOTA2、英雄联盟等)中,女玩家的基数都远小于男性,高分玩家中更难看到女生的身影。
王者荣耀是个例外。它同样是MOBA游戏,但只需要手机而不需要电脑。对女生来说,玩手游不需要孤身一人去网吧,她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它。王者荣耀开服即有大量女玩家涌入,男女比几乎达到1:1。女玩家在高分段并不少见,我有至少三位女性好友都在最高段位“最强王者”,都会打只有最高段位才有资格参与的巅峰赛。
但她们在游戏里的待遇和我没什么两样。有人在巅峰赛单杀了对面的一个男选手,游戏结束后他追着发来消息:“张腿上分?你一晚多少钱?”人们默认她们的高分不是靠自己打出来的,而是花钱请人代打,或者靠男人帮忙。俱乐部的教练都会去巅峰排行榜上挖人,但从来不联系头像和ID看着像女生的。“不用问,基本都是别人代打的。”他们说。在认知里,女生打游戏不如男生“有天赋”。
从她们进入这场游戏的第一天,“代打”“假赛”“作弊”的帽子一直死死扣在所有顶尖女玩家头上。守望先锋的韩国女职业选手geguri曾因为精准的鼠标操作被男选手质疑使用外挂,不得不在一个满是监控的房间直播操作以证清白。蒋雨珂也曾经被人说过是靠代打。她把手机里的战绩一页页截图发到网上,直播打游戏时原本不开的摄像头现在露出了全身。
“然后他们就开始骂我丑,说我长得和照片里不一样。”蒋雨珂自嘲地笑了一下。第一次打比赛时她没有自己化妆,下台后她以为终于能有人夸夸自己的技术,结果发现报道里只写了:“真实颜值和照片判若两人”。
听到这些话时,距离我打篮球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我还是想到了那时的自己。和蒋雨珂一样,融入一个只有男性的领域对我来说也并不容易。每天晚上打球前我有一套固定的流程:换上一件宽松的黑色旧T恤,头发绑成不显眼的马尾,如果白天化了妆,就会专门卸掉。
我想尽可能抹去自己的女性特征。但在开始打球的第二天,我收到隔壁班男同学的微信,他在球场看到了我,问我来是想打球还是“钓凯子”。球队里一个男生的女友删掉了他手机里我的微信,即使我们除了请求添加好友以外,没有说过一句话。
我想打篮球,但不得不证明我只是想打篮球,我为这种不公平感到愤怒。写作这篇稿件的时候我常常感到和打球一样的憋闷,编辑们说我的文字不知为什么总是在生气。起初我以为自己是为女选手被不公平地对待而生气。后来我才明白,真正让我生气的是即使我在讲述这种不公,也要不断用各种客观公允的证据来在稿子里自证和辩解。不得不进行额外的证明击垮了我。自我辩解像海浪翻滚一层接一层,而我被淹没在痛苦的漩涡里。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知道蒋雨珂为什么一定要去男队、一定要打K甲和KPL。那个瞬间我第一次理解了她。这就是蒋雨珂的自证。她的辩解是沉默的,只要一直打游戏,一直打,打到最高的地方,她就能摆脱这个漩涡。电子竞技正是这样允诺她的。这是一个绝对公平的世界,“竞技体育,菜是原罪”,这里只看实力,只要实力够强你就会获得认可和尊重。
“我只是想要平等的那种感觉。”蒋雨珂在我面前流下眼泪。
退役后她从别人嘴里听说,行业里很多男选手都在传甜甜珂能进男队是靠“资本的力量”,要么是钱,要么是身体。离开MD后她本打算直接回家,LGD女队的朋友告诉她今年女队成绩不好,可能会解散。蒋雨珂加入了她们一起打女子赛,“如果自己帮她们打出成绩,队伍就不会被解散了把?”。但那时她正和MD闹掰,比赛状态很糟糕。结果她们输了,被她视为朋友的女选手问她,甜甜珂,你是不是故意在演我们?
这也许是蒋雨珂唯一不能容忍的事情。别人可以代打,她不行。如果被安上“假赛”的帽子,她会再一次掉进那个漩涡,甚至成为其他和她一样的女选手下一次自证时需要辩解的一环。
拍摄那支K甲纪录片时,联盟问蒋雨珂她为什么想站上K甲的舞台。“我希望更多有天赋的女生能被看见。如果我做到了,是不是就有更多女生不用埋没自己的天赋。”蒋雨珂回答。
她想用自己换来第一张入场券,然后“她们踩着我上去都可以”。到最后她才发现,自己也从未获得过进入的资格。这个世界从来不曾真正接纳她。雷霆杯代打的事情,俱乐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没有一个队友站出来帮她说一句话,哪怕只是一句:这样做不对。
Gift
我不得不辩解的最后一件事还是“天赋”。
天赋的英文是“gift”,这个单词的另一个意思是礼物。上帝似乎赐予男性更高的才能,同时赐给女性另一份礼物。第一次去RE女队前,我以为女选手们会憋着一口气刻苦训练。事实上她们比我想象得要懒惰。下午两点的训练赛,一点半过了还没起床;比赛后第四周,每个人都在看剧玩手机。在男队,比赛结束两周后就会恢复正常的训练节奏。
这就是她们的礼物:不用承受激烈的竞争和被淘汰的恐惧,可以赖床,可以偷懒,因为竞技体育原本就没有她们的位置,外界也从来不对她们抱有天赋上的期待。教练在男队罚深蹲,在女队不说重话,只挑简单的英雄。训练迟到在男队要罚钱,在女队没有领队收罚款,教练就也睁只眼闭只眼。女队的大多数教练都是从男队租借来的。她们不知道除了女子公开赛外还有什么比赛可以参加,而男选手除了官方举办的春季赛、秋季赛、常规赛、季后赛,还有各种杯赛、商业赛,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有比赛打。
礼物当然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最昂贵的代价不只是训练本身。蒋雨珂告诉我她到男队后总是不明白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有时教练让她以团队为重,不要太独;她去帮助队友,教练又叫她先做好自己的节奏,不要太团。蒋雨珂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好像怎么做都不对?
她开始频繁地自我怀疑。一波团战结束,她已经在脑内开始反思:当时的位置是不是没选好?如果我不丢那个大招,团战是不是就赢了?下一波团战开始,同一个情况,她把大招捏在手里犹豫。丢还是不丢?丢了也许会命中敌人,但要是浪费了,会不会被教练批评?两秒钟过去,她失去了这个机会,敌人逃跑了。
她在害怕。“有时候没自信了,就是没有胆量把它丢出去。”她害怕的不是敌人,是自己的失败。她不能犯错,不然就会再次看到教练的那个笑容:你看,女的就是不行。
在寻找有关天赋的研究时,我也陷入过同样的怀疑。实验室的一些数据表明在面对电脑屏幕时,男性的确比女性看得更快、想得更快、动得更快,这和我一直以来所设想的截然相反。我在体育论坛浏览相关的帖子,发现所有人都笃定女性在打游戏上就是比男性更差。“电竞是全世界最平等的领域,”一条留言写道,“女权要是来沾电竞真就是纯纯碰瓷。”
我关上手机,听到自己的耳鸣。在此之前我一直坚信男女大脑并无差异,说女生天生不擅长打游戏就像说她们不擅长数学一样荒谬。但现在,这个想法被动摇了。每一个真实严谨的实验数据、每一条义正严辞的论坛帖子都震耳欲聋。是不是女性真的因为生理结构,天然地不适合这个领域?我第一次冒出这个念头。
“是不是世界上真的有一个领域,女生的天赋就是比男生差?是不是这个选题根本就不成立?”我这样怀疑过。
“是不是我想要的太多了?是不是我想打KPL本身就是错的?”蒋雨珂也怀疑过。
“天赋其实是胆量和自信。”离开这个行业后她才意识到这一点。我曾经问一名男队青训教练,如果训练时选手和教练意见相左,他会怎么处理。“分人,”他说,“如果是队伍主指挥,那我不会当面反驳他。”
自信是一名选手最需要被呵护的东西。第二天有比赛时,我看到男队教练会在前一天的训练赛约实力稍弱的队伍,增加选手信心。比赛成绩好,放完假的第一天就找些强队来训练,避免选手太飘。有男选手在队伍里不开口沟通,教练第二天早上九点把所有人叫醒拉到地铁口大声读书。“不是不好意思讲话吗?说多了就好意思了”。好的教练还会找选手谈心,告诉他现在联盟的明星选手在青训时也怀疑过自己不行。
在女选手得不到训练时,在蒋雨珂自我怀疑时,男选手们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打好游戏。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只需要努力就能获得回报,因而他们自己也相信。这是一份和女选手截然不同的礼物:他们的天赋,是他们被相信拥有天赋。
我第一次见李九嫣时,她察觉到我问了几个和性别差异有关的问题,反问我:“你见过这么多选手,应该比我更清楚,性别这个东西在女子电竞里挺忌讳的。”我问她为什么。
“如果我作为一个女选手,去说因为性别的原因我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打不了比赛,人家肯定会说很多东西。不能拿性别说事,不然一定会被攻击。”
但李九嫣也有想不明白的东西。她在蒋雨珂之前三年也尝试过去男队试训,同样被用住宿的理由拒绝。2018年,她在游戏内的排名是全国前十,拿到过国服干将莫邪。她在游戏里认识了也拿到国服干将莫邪的许鑫蓁(ID:九尾)。那时九尾在男队XQ青训,李九嫣在女队间辗转,因为没有比赛打,每个女队待不了几个月就要解散。
九尾和他所在的队伍广州TTG斩获2022年KPL亚军和2023年夏季赛冠军。他如今坐拥三百万粉丝,上过时尚杂志封面。李九嫣只能出现在女子赛上。“他在打青训的时候,我在打职业;他是国服干将,我是国服干将。我们同时在2018年起步的,那为什么现在他是那样,我是这样?”
李九嫣沉默了一会儿。“是女子电竞环境很差吗?还是说我在女队把自己玩废了?”她转过头去,不知道是在对我还是对自己说话:
“我们俩到底差在哪儿?”
金子
在那个每天打篮球的夏天结束后,我被朋友拉进了学院的女篮队。我不用扮丑,不用控制声音,她们天然接纳我成为集体的一员。我再也不想和男生一起打篮球了。
蒋雨珂在同一个夏天离开了男队MD。和俱乐部的经纪约长达五年,她解不掉,只能退役,保证不再打职业比赛。后来她在虎牙上参加了一个平台杯赛,被MD以违反合同为由起诉。
今年一月,蒋雨珂回到了四川老家。再也没有打王者荣耀。春天时她看了一部叫《重启人生》的日剧。我问她如果她的人生可以重来,她会不会换一个选择。
“我肯定还是会沉迷游戏,”她说,“但不会打职业了。我会一直一直玩游戏,那可能就一直做直播吧。”
即使重来一次,她还是不知道自己在那个环境里该怎么做。MD那时的俱乐部经理也是一个女生,她比蒋雨珂大了快十岁,曾经也是一名女职业选手。我在MD见到蒋雨珂时,经理坚持要在一边旁听。采访结束后她把我叫到卧室,告诉我希望这篇文章是一篇甜甜珂的人物专访,最好配上一些美美的照片。我告诉她这篇稿子里还会包含一些别的女选手,但蒋雨珂是重要的人物。她的脸色变了:“你不能把她和别的女选手相提并论,她和她们不一样。”
坐在客厅里的蒋雨珂听见了我们的争吵。“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都没错。”她试图在我们俩中间调停,“经理姐姐是怕外界那些偏见影响别人看我,记者姐姐是想呈现整个女子电竞的环境,我都明白。”她望向我的眼睛:“我知道你想写的是什么。不管俱乐部怎么说,如果写我能让别人对女子电竞少一些偏见的话,我很愿意。”
在我的稿子写完之前,女经理从MD离职了。临走前她和蒋雨珂吃了顿饭。她对这个女孩说了掏心窝子的话:“你必须要融入他们,要融入这个全是男生的圈子你就要把自己当成男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她是真心为她好。
“我尝试去理解她说的这个事情,”蒋雨珂说,“但我觉得挺离谱的啊。不应该是要把自己当成男的吧,应该是在那个平等的尊重当中,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啊。”
李九嫣比蒋雨珂更早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这个圈子的现实。她曾经也一心想打K甲和KPL,但现在她的目标变了。“我太了解女子电竞了,”李九嫣说,“女生真的没有那个实力去跟男生抗衡。”
两年前,王者荣耀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她从俱乐部那里听说可能会有女子组。她想打亚运会,在女选手的赛道上拿冠军。
在女子赛夺冠的那年冬天,蒋雨珂曾经在王者荣耀年度颁奖盛典上对着麦克风发表获奖感言:“我想证明电子竞技只有强弱之分,没有男女之别。”现在她不再想证明这件事了,“可以有另外一个苦苦珂去证明”。
亚运会电竞项目最终没有设立女子组。李九嫣今年20岁,“如果我20岁的时候没机会,那就等我22岁;22岁没机会就26岁。三届,如果三届我等不到的话,那我也会想办法通过其他身份去。”
蒋雨珂今年21岁。“我就是一个loser,我知道,”她坐在我对面,努力想笑出来,“我很平庸,人生二十年唯一一件想做好的事最后也搞砸了。”我抬起头,看到她用双手捂住了脸,眼泪从指缝中流下。
我曾经见过她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那是2021年我们第一次见面,她刚刚拿到女子赛的第一个冠军,我问她为什么想去男队打比赛。
“因为我发现我好像是块金子。”19岁的蒋雨珂坐在宿舍的木板床上对我说。她觉得不好意思,用两只手遮住脸颊,但还是因为笑意微微眯起眼睛。床边的手机亮着,还在等待那条来自男队的消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面连接 (ID:zmconnect),作者:刘诗予,编辑:王天挺,顾问:王天挺,插画:陈禹,出品人、监制: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