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叶橙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昨天传来了几项奥运项目获银牌的消息,除却备受关注的刘诗雯许昕乒乓球混双银牌,还有张雨霏女子100米蝶泳银牌、陈艾森曹缘男子双人10米跳台银牌。都是因微小的劣势惜败,譬如张雨霏只落后了0.05秒,陈艾森曹缘只差了1.23分。
这次没再出现大规模的网友因惜败、对运动员进行谩骂讽刺的情况。惋惜、愤怒、反思并存的舆论百态,反而回归了竞技体育赛后的常态——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理所当然的成败。
围观过多次奥运的朋友或许还记得,我们曾经历过一个对运动员胜负极为情绪化的时期。失误的选手被追骂,心态失衡的选手被嘲讽“史上心理素质最差”,运动员自己愧疚难当而痛哭……时过境迁,大家不再那么苦大仇深、不再一味地嘲笑失败与失误。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件好事。
“赛事失利后,能不能责怪运动员?”
前几天,举重运动员侯志慧六次试举全部成功,拿下了女子49公斤的金牌。教练事后接受采访,记者问“有没有冲击世界纪录的打算吗”,教练大手一挥说没有,“能轻松一点赢,为什么不呢?”
网友们也多表示同意,“就该这样,不受伤,纪录没必要”。这样的轻快氛围,和几年前大不相同。
2012年奥运,比赛失利的举重运动员吴景彪曾当场道歉。当时他对着镜头痛哭,连说了三个“有愧”,深深地鞠躬。对于吴景彪表现出的内疚与自责,当初观众们觉得他“是个爷们”“有担当”。
但前天,这段视频被再度翻出、展现在网友面前时,舆论的反应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除了担当、是个爷们的称赞鼓励之外,也有不少人开始叹息于他身上的重压,觉得心疼。舆论对体育赛事的态度,肉眼可见地变得多样了起来。
昨晚的乒乓球混双决赛失利后,网友们的态度就复杂得很。在屏幕前惋惜遗憾的有,感慨许昕刘诗雯这可能是最后一届奥运会,感慨这是乒乓球队时隔多年没能包揽全部金牌。愤怒得差点砸了手机电脑的也有,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乒乓的输球近些年实在太少见。
刘诗雯赛后采访中几度落泪,一直说对不起大家。一部分网友的反应,都是“不用道歉,你没有对不起谁”。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这时候不该一味地安慰,现在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
其实这两种声音未必是“你错我对”的区别,它们只是赛事后常见的不同情绪、不同侧面。
一方面,输赢对运动员来说、对体育来是极为重要的。它既是体育魅力的一部分,也是运动员们所必需的职业追求。运动员们会为不够好的表现内疚自责、会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误,这也是他们职业精神所在。
而另一方面,当大家对刘诗雯许昕说“你没有对不起谁”,并不代表着人们默许竞技体育里不用赢、比赛不用反思、运动员不用进步。它只是代表着,不必站在运动员们赛事失利的负罪感之上、对他们进行过分的道德施压。
一场体育赛事失利后,鼓励、惋惜、愤怒、反思、安慰的表达其实都在合理范围内。
乍一看,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观点、各种情绪,交锋激烈。可相比于一边倒的谩骂或支持,这或许才是舆论场的常态。
不一样的运动员们
观众舆论不再一边倒的变化,其实从5年前就有迹可循。
16年里约奥运会,或许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更多人看到了运动员们个人化的一面,或许是多经历几次奥运后,人们不再对奖牌过度紧张。马龙张继科们开始以表情包出圈,傅园慧以“洪荒之力”出圈。运动员不再是大众眼中的“夺金”机器。
也是从这开始,观众眼中“坚毅、严肃、无懈可击”的运动员形象开始变化瓦解。大家开始欣赏运动员的另一面,对比赛的评价也变得多元。
《夺冠》剧照
2016年时,火过一段游泳队的采访视频。记者或许是出于善意,试图给排名不佳的游泳运动员们一些台阶下,抛出了一堆可能影响比赛的因素。譬如“是不是因为泳道靠边”“是不是因为比赛时间是十点”“是不是胃不舒服”。或许是下意识地,认为成绩不好需要找补点原因,不至于被大家骂。
结果不仅运动员们没接话茬,宁泽涛实诚地回应说“比赛时间安排没问题,胃没问题”。张雨霏回答说“没有因为泳道靠边影响,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游”。
视频截图
网友们也没觉得需要找补理由,反而觉得采访不合适。“运动员比赛肯定都是拼尽全力,何必要追问一个保存实力的结果?”“不管结果好不好,强行问胃不行有什么意思?”
相比于要一个“没发挥全力,不然有可能更好”的说法,不少人更愿意直面“失败也是正常的”。
同时,除了看起来更官方正式的严肃发言,大众也更乐意看到运动员随性点、自然点的样子。
还是2016年的游泳采访,记者问当时喘着粗气的运动员徐嘉余——“出发之前下水的时候,你目光瞄向前方,非常地镇定,请问你那一刻在想什么?”徐嘉余被问得,忍不住停顿了一秒,嘴角不自觉地抽搐了两下。
游泳运动员,比赛前不盯着眼前的泳道,那要盯着哪?最后徐嘉余憋出了一句,“在想自己的技术吧,其他可能也是一片空白……就是……这样……”
16年的乒乓球比赛,解说在男单比赛后描述:“我们看马龙拿了男单冠军后一直没有太夸张的庆祝动作,他对个人冠军没有特别在意,因为他更看重团体赛冠军,更看重集体荣誉。”但马龙明明很快乐地给镜头比个心。
视频截图
当时记者与解说更严肃“上价值”的表述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习惯于把体育赛事描绘成紧张严肃、步步紧绷的状态,习惯于把运动员塑造成背负千钧、沉重前行的形象。
就像大家上学时写国庆假期体会,上来就是“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而到了这次奥运会,记者看到张雨霏获银牌后没有太沮丧,还为她高兴。
视频截图
这亦是舆论氛围变化的一角,大众不再把运动员简单地视为“胜负”机器,也不再用某一种固定的思维与价值去束缚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终于能为运动场上的“失败”,多留一些冷静正视的空间。
看似轻松的“常胜将军”,从来都没有必然
这次舆论百态中的呼吁宽容也好、呼吁反思也好,其实都建立在一个客观的基础上:体育强势项目的绝对优势,出现了缩小。人们既愿意安慰支持内疚的运动员们,也没想到会看到强势项目陷入困局的场面,两者都是本能的冲动。
乒乓球混双与男子10米跳台的银牌让许多人意识到了一个一度被忽略的事实——荣耀、失利、不敌都是竞技体育的常态。而那些“习以为常”的胜利,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必然。
中国体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的是小、精、巧的战略。篮球足球这样的世界热门团体项目,一是竞争大,二是非常依赖职业运动体系与群众基础,中国运动员们不占优势。
初期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练出成绩、提高表现,训练出的几个优势项目都属于依赖个人爆发的类型,譬如乒乓、跳水、体操、举重。几个天才运动员便可以制霸奥运赛场,如乒乓界的刘国梁马琳,跳水界的郭晶晶吴敏霞,体操界的李宁刘璇。他们带来了极为瞩目的成绩。
与此同时,值得所有人关注的是,体育事业走向更专业化、更职业化、更常态化是必然趋势。把一切追逐荣誉的重压都堆积在某个、或某几个天才运动员身上,本就是不现实、也不长远的方式。
在优势项目里,大多数人可能只了解到我们很强、我们能赢。但并不了解常态备赛中对手追赶得有多凶狠,与其他国家运动员的备赛情况。
乒乓混双比赛后,很多人疑惑于“日本乒乓什么时候变强的”。毕竟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对日本乒乓最深的印象还是福原爱被“大魔王”张怡宁打哭。
其实这次乒乓球项目首金赛前,邓亚萍就曾在节目里提及日本乒乓这几年发展很快,是因为采取了“断代行动”。把资源集中使用,大比赛小比赛全“押”年轻运动员上,减少老运动员上场。
视频截图
女排对战土耳其那场,土耳其队伍里粉色头发的99号球员卡拉库尔特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人拿下全场最高分18分。而在这场比赛之前,大多数国内观众对她没有概念。
“我们在变强,别人也在变强”,这就是竞技体育里你追我赶的常态化趋势。大家以为乒乓球队轻轻松松扫荡全场,其实大多数队员一身伤病,训练到衣服湿了几身。
常态化竞争里,期待出现一个又一个“大魔王”是不现实的。中国也在建立运动员长期梯队,但与此相伴而来的,是锻炼小将和新老交接时必须经历的胜败无常。
培养运动员的周期,或许远比普通人想象得长。人才的周期,是按代算的。不同项目运动员成才的周期时间不同,一般为5年至15年。
譬如短道速滑项目,要想让选手在大学生年龄时拥有较高竞技水平,至少要有七八年的基础培养。最迟最迟,也得在十一二岁时进行专业系统的短道速滑训练。综艺《大冰小将》里就曾展示过,参加节目的冰球小队员们都还是懵懂可爱、但斗志很强的孩子。
老将新将的交接过程、新将在比赛中的磨练过程,必然经历坎坷与失败。
前段时间的女排联赛上,郎平就表示过“要练兵”。当时她们刚经历一场败绩,0:3不敌日本队,被许多人质疑“为什么不派主力队伍上场”。
郎平回应的是,“派出替补出战,主要是培养年轻队员们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逆境中的抗压能力。这对她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锻炼,不可能为了赢,每一场比赛都用一线阵容打。”
这次奥运会,女排主力朱婷手腕受伤,发力受阻。刘诗雯因为手肘伤势,去年年中刚做完手术,术后一度生活不能自理,上场时手臂、腿上贴满了绷带。许昕也受伤病影响,需要打着封闭上场。
我们的确无法再简单、想当然地期待,这些金牌运动员们会轻松地撑起一切。
其实从采访中能看出,越来越多的年轻小将表现得更自信自如,不再被成败的恐惧压垮。张雨霏获银牌后接受采访时的态度,就挺让人开心的。
说拿下银牌后反而心定了下来,之前总想着是不是要拿冠军、太紧张、心跳得飞快。这样的状态下,她觉得或许更有利于准备下一场比赛。年轻一代运动员正在成长,并以更冷静轻松的姿态面对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赛事中的胜败无常,或许是体育转型必经的阵痛。在这期间,我们能做的只有用更包容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比赛,对竞技体育的无常与艰辛有更多认知。没有理所当然的常胜将军,也没有“绝不会输”的体育竞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叶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