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1-01 18:16

用微表情测谎?你可能被刑侦剧误导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狐少侠,原文标题:《还在学习微表情读心?来来,教你点真有用的》,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微表情的概念和起源,并解释了微表情与测谎的关系。作者指出,微表情并不是简单易见的,也不一定只在撒谎时出现。因此,仅凭微表情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是不可靠的。

•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但普通人很难发现。

• 研究表明,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人们都可能出现微表情,也可能都没有微表情。

• 使用非对称信息管理技术,通过观察对方提供的信息量来判断是否撒谎,可以提高测谎的准确率。

如果有人滔滔不绝跟你讲起微表情,那这个人多半被刑侦剧误导了。


毕竟微表情不是你想有就有,也不是一有就在撒谎!


微表情,你知道它是啥吗?


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时间有多短呢?大概在1/25到1/5秒之间。也有说法是不超过1/2秒。但不管怎样,普通人都很难发现。


我们看一个例子。


图丨https://www.paulekman.com/resources/micro-expressions/


说了难以被发现,这个东西又是怎么被人发现的呢?


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和搭档受邀,分析一段抑郁症患者撒谎的视频。


该住院患者告诉治疗师,自己已经完全康复了,想周末回家。经过一番评估,治疗师同意了。然而,患者在出院前后悔了,向治疗师承认自己并没有康复,而是想回家自杀。


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发生,治疗师委托艾克曼分析患者的这段视频,来寻找患者说谎的线索。


于是,艾克曼和搭档一遍遍地观看视频。


起初,他们一点异常也没发现:该患者爱笑、乐观,根本看不出来任何自杀的想法。但是,当他们对视频进行慢速播放、逐帧检测时,发现当被问及“未来有何计划”时,患者表现出一个强烈的痛苦表情。


这个表情只有两帧的画面,持续时间为1/12秒。这个极短的表情是视频中唯一与自杀有关的线索。


据此,他们把这个表情叫作“微表情”。


也是从这里开始,艾克曼热情地投入了“微表情”与“测谎”的研究中,从而开创了微表情心理学这个分支。


微表情表达的情绪:惊讶,害怕/震惊,悲伤,生气,快乐,嫌恶丨Wikipedia commons/Dixy52


微表情,能测谎吗?


自从微表情诞生之日起,微表情就和测谎联系在一起,几十年后的今天,很多人也相信可以从微表情看破人的内心。


但事实是……并没有那么简单!


想用微表情来测谎,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对方真的有微表情;其次,微表情只在撒谎时会出现。


那么,这两个条件成立吗?


2012年,研究者招募了一些被试者,让他们分别描述一些感到后悔的经历,以及“虽然发生过,但是并不后悔”的事情。研究者就在旁边观察他们讲故事的表情,对比一下讲两件事的表情。


加上对讲述事情真假的核验,实验得到了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人们真的会出现微表情,但也只有32.3%的人露出了微表情;


第二个结果: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都可能出现微表情,也可能都没有微表情。


那有些人就要说了:虽然微表情不能作为撒谎的证据,但至少是判断撒谎的线索吧?比如撒谎时微表情更多,就能推测出这个人撒谎的可能性越大。


我觉得吧,把相关性当作线索,实在像是算命:小伙子我看你肌肉发达爱运动,肯定能活到100岁——殊不知小伙子成天抽烟喝酒嚼槟榔,50岁就撒手人寰了。


反正,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靠微表情来测谎肯定是不靠谱的,看再多刑侦剧也没用。


不靠微表情,怎么测谎?


测谎这事,微表情做不了,那还有啥法子吗?


首先,别用“看”的。要是人类身上真的有明显的、可以作为撒谎的标记,这些人早就被达尔文掉了。


识别谎言啊,可以用“听”。


这不得不提“非对称信息管理技术”。简单来说,你可以告诉对方:我怀疑你在说谎,你提供的信息越多,我就越能判断清楚你是不是说谎。


这时候,如果是清白的人,就会提供更多信息,来证明自己;相反,如果是撒谎的人,就不敢多说,害怕提供太多信息,暴露自己。


研究发现,仅仅根据谁提供的信息更多,就可以把测谎准确率从41%提高到81%。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概率问题。也许,有人真的就不屑解释。比如:汉朝名将周亚夫被怀疑造反时,他的做法是:什么,你居然怀疑我造反?我死给你看!


这种人秉持着一份极高的道德追求,认为被人怀疑本身就是被侮辱,再解释就是践踏自己的尊严,就不吃这套。


所以说,测谎这件事儿吧,还是放弃吧。测准了,伤感情;测不准,也伤感情。


参考文献

[1]Ekman, P., & Friesen, W. V. (1969). Nonverbal Leakage and Clues to Deception .Psychiatry, 32(1), 88–106.

[2]https://doi.org/10.1080/00332747.1969.11023575

[3]Hartwig, M., & Bond, C. F., Jr. (2011). Why do lie-catchers fail? A lens model meta-analysis of human lie judgmen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7(4), 643–659. https://doi.org/10.1037/a0023589

[4]Porter, C. N., Morrison, E., Fitzgerald, R. J., Taylor, R., & Harvey, A. C. (2020). Lie-detection by strategy manipulation: Developing a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IM) technique.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9(2), 232–241. https://doi.org/10.1016/j.jarmac.2020.01.004

[5]Porter, S., & ten Brinke, L. (2008). Reading Between the L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5), 508–514.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80.2008.02116.x

[6]ten Brinke, L., MacDonald, S., Porter, S., & O’Connor, B. (2012). Crocodile tears: Facial, verbal and body language behaviours associated with genuine and fabricated remorse. Law and Human Behavior, 36(1), 51–59. https://doi.org/10.1037/h0093950

[7]梁静, 颜文靖, 吴奇, 申寻兵, 王甦菁, 傅小兰. (2013). 微表情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中国科学基金.

[8]申寻兵,隋华杰, 傅小兰.(2017).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02),211-220. doi:CNKI:SUN:XLXD.0.2017-02-003.

[9]吴奇,申寻兵, 傅小兰.(2010).微表情研究及其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09),1359-1368. doi:CNKI:SUN:XLXD.0.2010-09-00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狐少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