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在乌镇,除了有每天马不停蹄跑饭局的国内大佬,诸如库克这样的外国企业家也愿意来到这个小镇,分享和聆听互联网的趋势。
库克来到乌镇以后,先是在开幕式进行了演讲,谈到了苹果在中国的运营情况,和对于AR、AI前景的理解。
在这之后,这位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CEO,在国内的行程也是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到访生产工厂,昨天下午,库克接受上海市第四聋校同学们的邀请,前往苹果上海环贸店,和孩子们一起参加“编程一小时”活动。晚上,库克和美团点评CEO王兴相聚上海老字号生煎店“大壶春”,吃生煎包和小馄饨。
库克也开启了“商业互吹”模式:“我觉得美团做的事很有意义,开餐馆的人只要专注做菜,其他服务可以给美团点评来做。大壶春很好吃,这种点单体验在美国还没有。”库克对王兴提出建议,美团应该把业务带到美国,中美两国消费者的习惯比较一致,欧洲有点不一样,晚点再进入欧洲市场。
当然库克不是奔着小笼包取得,两位大佬既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单独吃饭,就一定得聊出点东西来。果不其然,美团官方公众号随后发布文章,表示大众点评已经和 iOS 有了深度合作,升级到iOS 11的手机,可以直接用自带的相机App扫码,完成点餐和支付等动作,支付渠道当然是Apple Pay。
其实这都是国产的App和定制系统司空见惯的功能了,但是对于一向以封闭著称的 iOS 来说,这种系统级的Buff是不多见的。选择了大众点评,苹果当然是看重了后者海量的商家信息数据,以及国内用户多年来养成的使用习惯。但此举不光是为了加强系统本地化,库克和苹果更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推广Apple Pay。
Apple Pay在美国风生水起,Boston Retail Partners的数据显示,Apple Pay在美国已经覆盖了36%的商家,它也顺势成了美国用户最广泛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但是在移动支付最大的市场——中国,Apple Pay依然是个难念经的外来和尚。
去年初苹果公司宣布Apple Pay在中国市场上线,在上线当天,Apple Pay绑定的银行卡数量就超过了3000万张。然而无奈后劲不足,Apple Pay入华一周年之后,移动支付市场已经彻底变成支付宝与微信的天下了。
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的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拿下了50.42%和38.12%的市场份额,两款服务接近90%的占有率让其他公司连汤都喝不到了。
最为尴尬的是,即使是在争夺剩下10%市场的战斗中,苹果也没占到便宜,根据艾瑞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Apple Pay的份额其实连1%都没有。
Apple Pay入华的决心从来没有间断过,在今年六月份的WWDC 2017主题演讲中,苹果负责软件工程的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宣布了 iOS 11 中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而做的功能:相机支持扫二维码、识别防诈骗短信、上海话听写、更方便输入英文的九宫格拼音键盘。
Apple Pay也采取过多项运营手段,比如国内用户最喜闻乐见的补贴。今年7月18日-24日,Apple Pay就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的补贴活动,凡在有银联云闪付标识的指定商铺,使用Apple Pay支付,即可享受低至5折优惠,以及50倍银行信用卡积分奖赏。线下门店店包括便利店、卖场及品牌餐饮,线上包括携程,京东,猫眼,微博等。范围不可谓不广,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这依然没有帮助Apple Pay从支付宝和微信手里抢走多少份额。
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的,除了入局比较晚,用户已经被支付宝和微信抢光以外,Apple Pay 本身的支付方式也限制了它的普及。它用的是NFC无接触式支付,对商户来说使用门槛更高,需要专门的POS机。这就意味着,路边小摊贩或出租车司机等几乎完全没法用Apple Pay,用户在这些支付场景,还是只能选择微信或者支付宝去扫码。
此外,Apple Pay的推广范围也有待提高,许多小型卖场的店员甚至不知道Apple Pay的存在。库克本人在去年中国行的途中,就遇到了无法用Apple Pay完成付款的情况。
多年的用户习惯,导致相较于触碰式付款,国内用户还是更喜欢扫码这一传统方式。
二维码就像是一个降维打击的武器,它可以免去POS机的门槛,让Apple Pay可以渗透到更多的使用场景,也许你永远不会在早点摊上用到Apple Pay,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二维码逐渐推开普及,用户使用Apple Pay的频次肯定会有大幅提升。不用打开臃肿的App,直接通过自带相机就能扫码,想想还是挺值得期待的。
另外最重要的是,Apple Pay对于苹果来说,从来都不是一项用来盈利的“业务”,而是给用户提供的“服务”。它的目标也不是短时间内超过微信和支付宝,提供尽可能舒服的支付体验,使iPhone用户多一个不转投安卓阵营的理由,才是Apple Pay存在的真正意义。
目前来看,Apple Pay有其快捷和安全的自身优势,但是使用场景依然是个大问题。和大众点评的合作只是第一步,这家以用户体验著称的巨头企业,接下来会如何面对国内巨头们的竞争?是深化合作,还是继续补贴?我们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