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田国宝,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因土壤污染纠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家嘴)与苏钢集团之间的纠纷从地下转向地上。陆家嘴11月3日公告称,起诉交易对手苏钢及苏州环科所、苏城环科、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苏州自规局等相关方已获江苏省高院立案。2016年10月,陆家嘴从苏钢拍下苏州绿岸95%股权,7年后,因2号地新建的雷丁学校验收环保不合格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办介入,苏州绿岸对17幅土地重新环检,结果显示有14幅存在不同程度污染。
苏州“毒地”事件不仅反映了商业公司在利益驱使下敢于铤而走险,也暴露了环检机构和监管部门把守土有责变成“走过场”,虽然整个过程有层层监管,但最终“毒地”还是流入土地市场,并被建成“毒地”小区。
17幅土地原为苏钢老厂区工业用地,变更为居住、教育和商办用地,需要履行严格环评。苏钢也请苏州环科所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给出的结论是:4号地部分区域污染需要治理修复,2号地及附近个别点位污染不需要治理修复,其他地块均不存在污染。
对于这次检测的过程及是否全面科学,我们无从得知,也不去评价。但从第二次环检有7幅污染地块、第三次环检扩大到14幅来看,当时苏钢和苏州环科所的结论是否太轻率了;如果苏钢环检没问题,三次结果为什么前后存在这么大差异?
陆家嘴在公告中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但似乎也并不值得同情。其对4号地修复治理了三年,同样被检测出污染,我们想知道,当时陆家嘴是否对关系群众身心健康的“毒地”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项目住宅有66.4万平方米,按照《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年》人均41.76平方米计算,至少可以容纳1.6万人居住。如果苏州“毒地”没有被发现,对1.6万民众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堪设想。
一个建筑面积超百万方、货值近200亿元的项目,在7年后被查出建在毒地上。无论是前后矛盾的检测结果,还是治理修复后重新被检测出污染,都显示出相关方的不负责任,也暴露了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在苏州“毒地”事件中,第三方环检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更让人寒心的是,苏州“毒地”事件爆发十多天,我们既没有看到有人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安抚潜在受害者和公众;也没有看到相关部门快速反应和行动,比如成立调查组全面调查“毒地”事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等表态。
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部门,现在最紧要的事不是相互推诿责任,而是及时组织业主、建筑工人、开发商员工、附近居民等涉污人员做全面健康检查,让群众放心、安心,而不是揪心和伤心。
一套房子动辄几百万元,对于每一个家庭都是负担沉重的一笔支出。购房者关心的是,他们掏空几个家庭口袋买来的房子,还能不能住,如果不能住,谁负责退房和赔偿。我们同样期待,开发企业能以群众利益出发,及时给出解释和答案。
我们希望有更高级别的监管部门出面,主导对相关污染地块进行全面调查,确定污染具体情况及危及范围,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和方案,并对“毒地”事件中相关违法、违规、违纪等行为追责。
陆家嘴作为上海市国资上市平台,苏州市更是被誉为经济最强地级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毒地”事件都不该发生在苏州,更不应该发生在陆家嘴身上。但很可惜,还是发生了;更可惜的是,除了打口水仗,并没有对公共利益有更多作为。
在经济发达、商业文明程度较高的苏州,“毒地”尚且时隔7年才被发现,全国范围内还有没有“毒地”小区没被发现?众所周知,在这一轮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涉污企业厂区腾退做开发房地产项目不在少数,这些厂区开发前,是否都严格履行了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是否都经过了严格和科学的治理修复?
无论是商业企业,还是监管机构,要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对法律、法规、政策等现代商业文明准则有敬畏之心,守住最后的底线,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避免“毒地”走入市场;避免“毒地”小区危害群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田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