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07 07:58
观鸟季的深圳湾公园:人比鸟多,投喂疯狂,还有人借机搞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地豆大,摄影:Vennphang,题图来自:深圳微时光(Vennphang摄)

文章摘要
人们在深圳湾公园观鸟时存在大量投喂和搞钱行为,导致鸟类受干扰和生态平衡被破坏。

• 🐦 大量人群聚集观鸟,人数比鸟类多,导致鸟类离人远。

• 🍞 游客疯狂喂鸟,投喂食物引来海鸥群,且喂食行为催生了商机。

• 📷 观鸟摄影爱好者们利用长焦相机拍摄候鸟,展现出专业素养和耐心等待的态度。

深圳有两种春节,一种属于我们。另一种,属于一群长着羽毛的朋友们。


每年10月中旬,一大批候鸟便逃离北方的寒意,振翅飞过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降落在深圳湾,回家过春节。


它们的到来,吸引了无数深圳人的目光,深圳湾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场面有多人气爆棚呢?有人是这么调侃的:人比鸟多!如果人均一只海鸥的话,海鸥都不够用了!


蹲点观察后,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工作日上午和下午的深圳湾,有着截然两幅“面孔”,包括鸟,也包括人。


如果套用《三体》里的概念来做比喻,上午是恒纪元,下午则是乱纪元。



一、乱纪元·“深圳湾游乐场”


深圳湾的红嘴鸥绝对是明星鸟类之一,伴随着“去码头整点薯条”网络梗的流行,它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率越来越高。



如果你上午来到深圳湾,会发现红嘴鸥们其实离岸边很远。直到下午时分,它们才会大批地在近岸处盘旋或停留。


其中的理由,确实是为了“整点薯条”。


午饭时间过去,公园里的人声越发嘈杂。健身、散步、观光,乃至沿路卖货、卖艺表演的人流多了起来。


当然,相当一部分人也是为鸟而来,但目的不止拍鸟、观鸟,更在于喂鸟、自拍。



如果把鸟也分成i鸟和e鸟两类,那么鸬鹚、苍鹭等属于前者,人越多,它们离人的距离就越远。而海鸥们则是不折不扣的e鸟,吸引它们前来人们身边的,是一块块投出的食物。


不少游客有备而来,提前带好了喂鸟的食物,包括且不限于面包、饼干、薯条、火腿肠、水果······一位游客甚至现场切起了南瓜,朝海面抛去。



海鸥们闻风而动,灵巧地调整身子,接住一个个飞来的食物。一些没被接住的食物,被游在水中的鸭子和鱼捡了漏。


但海鸥们的侵略性很强,见到鸭子叼住食物,立即穷追猛赶,多的时候甚至七八只追赶一只,直到鸭子把食物吐出来或者吞下肚。



海鸥逐食的场面,调动了看客们的兴致,人越围越多,食物丢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只为近距离拍到海鸥取食的画面。


可意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最近的时候,海鸥们几乎从看客们的面前零距离飞过,稍有不慎,它们尖锐的喙就可能戳到人脸上。



喂食的热潮还催生了生意。两个年轻人手提几袋面包叫卖“喂海鸥了,面包十元一袋”——一袋只有一片。为了吸引客流,他们还带来一个大音响,动次打次地大声外放。



好在,没多久,路过的保安制止了他们的行为。但面对上百个无视告示牌警告、在涨潮的情况下仍下到礁石上拍照的游客,保安们就显得力不从心。


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人比鸟多的场面,又无执法权,只能任告诫声在人潮中消散殆尽。



光滑的礁石表面增加了滑倒的风险,仅在我们去的当天,就有几位游客失足摔倒,沾了一身泥。在社交媒体上,也能轻易搜到下海拍照时脚陷入滩涂的帖子。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出片,而冒着这样的风险,恐怕有些得不偿失。




贸然的靠近也惊扰到了近岸的鸟,迫使它们朝远处飞离,保持距离,这是野生动物的生存法则。


汹涌的人潮还带来了大量的垃圾。被踩扁的烟蒂、饮料瓶、随手乱丢的塑料袋和食物包装······


一位从旁经过的路人叹了口气,感叹道:“乌烟瘴气。”


要我说,可以用《三体》里的概念来形容眼前的场面——乱纪



其实不光深圳湾公园如此,深圳其他公园也上演着类似的状况,比如我们之前发布过的塘朗山公园喂猴现象。


同样是大批的登山客云集,投喂野生猕猴,近距离和猕猴拍照。因此导致的猕猴伤人事件,几乎每周都有发生。


投喂也许是出于好心,动物看起来吃得开心,旁人也收获了观赏的愉悦,看似共赢。可实际会产生的危害,已经被各路专家媒体反复提起。



深圳湾本就是一块食物丰富的宝地,所以会成为候鸟们的栖身之所,若我们过多地介入,反而会打破生态平衡,就像古代哲人所说:过犹不及。


深圳其实不缺爱鸟又懂得跟鸟保持一定距离的人。若你赶早来到深圳湾,才能够获得更好的观鸟体验。


二、恒纪元·观鸟的最好时机


常言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在深圳湾,这句话可以稍作修改——早起的鸟儿有鱼吃。


深圳湾的海岸是一片滩涂,被一些人诟病为“臭泥滩”,但对于鸟类而言,滩涂中的弹涂鱼、招潮蟹、沙蚕等生物,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每天早上六七点钟,通常是一天中潮位的最低点。海水退去,大片滩涂裸露在外,许多鸟儿赶在涨潮之前,从早餐一直吃到brunch。


水中游弋的赤颈鸭和鸬鹚,空中盘旋的红嘴鸥,迈着长腿在滩涂上吃自助的黑翅长脚鹬······一天当中属这段时间能见到的鸟种类最多,运气好的话,还能解锁SSR——深圳“市鸟”黑脸琵鹭。





伴随着鸟儿们的聚集,一台台“大炮”逐渐在深圳湾公园中架起,形成一个“炮兵中队”。


操纵这些“大炮”的,正是起早来拍鸟的摄影爱好者们,当中以退休老人居多,关于他们有个专门的称谓——“老法师”。



“大炮”呢,则是老法师手中长焦相机的别称,镜头焦段一般不小于600mm。低于这个焦段的镜头,往往会被一些老法师们一言以蔽之——你这是广角吧。





为了运输沉重的“大炮”,老法师大多都带着一辆“炮车”。



为了捕获候鸟们的倩影,老法师们其实很拼。


因为潮位较低,一些老法师们选择“下海”,在近岸的礁石滩涂上架起相机。有的人专门穿上了水鞋,或是趴在礁石上,宛如狙击手。




早些年,一些老法师甚至会穿上涉水裤,往滩涂更深处走——“那拍得真是都能数毛了。”


不同于人类模特,鸟儿行动不受控,想拍出自然、好看的鸟片唯有一招——


等光线,等鸟的动作,等水花,过程充满意外,但意外才能造就惊喜,就像摄影大师布列松说的“决定性瞬间”。


前不久,深圳各大官方媒体发布了一则深圳湾上千只鸬鹚齐飞的壮观视频,这在老法师群体中引起了轰动。


很多老法师在视频拍摄点附近蹲守几天,希望重现奇迹画面,但大多悻悻而归。有老法师向圈内大神求教,大神答:要有耐心,还得会观察。鸬鹚大军来之前会有探子先来探路,探子回去报告了大部队才回来。多等几天,一定能拍得到。


虽然同样为鸟而来,但不少老法师们都有着各自的拍摄喜好。


一位老法师已经盯上了一个目标好几天,那是常活跃在深圳湾的一只白胸翡翠,因为经常站在排水口处的监控上环视四周,被拍鸟爱好者们称为“深圳湾湾长”。


这天,老法师很幸运,拍到了好几张满意的“湾长”写真,满面笑容地跟我展示:“你看,(它)拉屎了。这张(它)又在洗澡,羽毛的颜色多好看。”



还有从外地远道而来的老法师,操着本地话和深圳法师们打成一片,为了拍下更多种类的鸟,他们不惜辗转全国、奔赴海外,可以说鸟儿就是他们的“爱豆”,有无数场“巡演”的等待他们打卡。


总体来说,大多数老法师展现了良好的素养,甚至起到了一定的“控场”作用。


每有人走下滩涂离鸟太近,一声接一声的“那边的快回来”向海浪般涌去,直到把“越轨者”卷回岸上。



除了老法师,现场还有些其他为鸟而来的人。


如果你不认识鸟的种类,也有机会在这里遇上几位“野生博物君”,他们往往很乐于分享和鸟的种类、习性等相关的知识。


正在观察金鸻的野生博物君


一些观鸟的身影让我们为之动容。有拄着拐杖来拍鸟的年轻人。



还有坐着电动轮椅,仍举着相机的老人。对鸟类的热爱,让他们暂时从身体上的不便之中超脱。



结语


《看不见的森林》一书中写道:“人类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灵共同的演化之路,都决定了我们对其他生物的特定感情。虽然后天接受的文化教育左右着我们的思考方式,但是个人的情感倾向依然强烈,尤其是我们重新回到森林,与其他物种正面相遇的一刹那。 ”


对鸟儿们的产生的亲近感,来源于我们代代相传的基因;而候鸟们的基因中,铭刻着关于离开和归来的迁徙承诺


基因上的巧合促成了我们和鸟儿在深圳湾的一次次相逢,基因上的差异也为我们与鸟儿之间划定了天然的分野。  


距离产生美,美在鸟儿们更自然、灵动的行为表现,也美在观鸟人对待其他生灵表现出的尊重、对待自然的敬畏上。


最后,你在深圳湾有过印象深刻的观鸟瞬间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地豆大,摄影:Vennphan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