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eter哥的书架 (ID:gh_cde4381bc08d),作者:张思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到年终我就会收到一种季节性的咨询需求——从我的旧雨新知,门生弟子的微信里纷至沓来,因为一年一季的绩效考评并与之伴随的换工作季正式登台亮相了。
通常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忙上一阵子:帮这帮家伙改简历/回答如何找工作/找什么工作/该怎么面试/不同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有什么要求等等不一而足。
往年我都是通过电话/Email或者当面传授心得,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害得我要像祥林嫂一样不断的重复答案)而且受众极其有限,幸好现在有了公众号了,我看干脆就在这里统一答复吧,省得又要再做一次答录机。
坦率的讲,如何进行一场成功的面试是一件挺复杂的事,很难用几千个字完整清晰的表达清楚,干脆在这里我用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吧: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然后从中总结出面试招聘里的一些核心要素,希望藉此能让Fresh Graduate多些思考。
记住:所有的TIPS都是因人而异的,“吾之蜜糖,彼之砒霜”,最好的方法不是多看面试秘籍而是多去实践,参加的面试多了/见的面试官多了/遇到的尴尬局面多了慢慢的你也就成职场“老鸟”了。
TIP 1:别把自己想的太聪明
好多刚毕业的小伙伴总是会问我一个非常“弱智”的问题:“Peter哥,我才刚刚工作没几年(MBA的学生现在普遍低龄化,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3-5年之后就上了研究生,可以说几乎就是个嘎嘎新的职场Fresh Man),请问我要怎样做才能在面试中显得很成熟/很有经验/让面试官立刻就对我刮目相看呢?”
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时我都很想笑——像极了我上高中时的着装癖好:为了让自己显得成熟一些,我在15/16岁时最喜欢穿我爸爸的衬衣—越显老的颜色越好,比如藕荷色/灰色/深蓝色。
总之怎么老气怎么来,潜意识里觉得只要穿上爸爸的衣服就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老成持重的印象,而丝毫没有想到自己那清澈/单纯的眼睛其实早已出卖了自己真实的年龄。
在我的眼里,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分两种:
1.Trainable(可以培养的能力):比如说会不会用电脑/有没有会计证/了不了解公司文化/熟不熟悉行业知识。
2.Born(与生俱来的能力):诚信/操守/会不会做人/情商/学习能力/价值观。
套用我太太的一句真理:这个世界上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在职场中这句话就等于=凡是靠时间/经历能培养出来的能力那么你都不用去担心,因为早早晚晚你都会有——除非你是个弱智。
你以为面试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你以为他们弱智到看不懂你的年龄和与之相配套的人生阅历和应该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吗?
人人都知道“关公眼前耍大刀”是句讽刺人的话,可惜遗憾的是每个人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耍这么一回,何必呢?
既然自己的工作年限/年龄/经历决定了自己不可能有所谓的“丰富/厚重/扎实”的Trainable的能力,那就老老实实地说真话,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别耍小聪明;
与此同时,重点去讲和突出自己的学习能力/性格/诚信这些能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长跑中胜出的品质和保证。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或者和企业文化也有相关性吧,反正我是越来越相信: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你不懂/不会我一点都不担心,反正你才刚毕业未来有的是时间让你学,但是如果让我发现你在诚信/价值观/学习能力等这些Born的东西上有缺陷,那就是不同性质的事情了。
如果你的手中无剑,那就告诉别人你啥也没有但是肯学肯下功夫,请师傅赏你把剑;
如果你的手中已经有剑,那就认真按套路出招多多练习早日熟悉职场规则;
如果你已经练到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那就更应该享受和高手过招时的乐趣不要自作聪明毁了前程;
如果你已悟到职场真谛练就了“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的最高境界,那么对你这种返璞归真的人来说就更不用装B扮天真了,因为你已经是“天然”呆了。
TIP 2:让面试官多说话
相信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在面试之前都会做精心的准备:我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分享/我都做过些什么/我有哪些闪光的经历和能力/我我我……
基本上都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准备自己的“演讲稿”,可你们有谁想过:懂得在面试中通过问“有趣”的问题,从而勾引出面试官倾诉的欲望,最终拉着你聊个没完——其实这才是最成功的面试效果!
这些年给自己部门/帮别的部门进行的面试应该不下几十次了吧,绝大部分的人和事基本上一聊完就忘了——太雷同了所以很难有印象。
但是其中确实有那么一两个能让人刮目相看的,比如说前年我遇到的一个项目经理的候选人,接下来就和你们聊聊这次不一样的面试经历:
一开始没啥不同,按常规我问了他关于工作经历/教育背景/领导力原则的一些问题—都是些常规套路他的回答也还中规中矩因此几乎没有给我留下啥印象。
但是整个面试到了后半部分时突然因为应聘者的一个问题而引起了“轩然大波”:通常当我想要结束整个面试时都会礼节性的问一下面试者:“我没什么要问的了,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面试者都会说:“噢,没问题了,多谢”,可是那天情况却和平时很不一样。
当我问完这个问题收拾东西打算端茶送客时,这个家伙冷不丁的来了一句:“太棒了,我都等了半天了,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
“从昨天接到面试通知得知今天面试我的是您,我就上网浏览了你的微博和一些关于你讲课的报道,再加上刚才和你的沟通,现在我非常好奇的想知道:在你的眼里亚马逊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同时令我感到困惑的是,一方面我觉得您十分Buy In和推崇这种文化;但同时您又动不动就吐槽对公司的一些做法好像挺有看法的,请问您对亚马逊真实的解读到底是什么?”
额的亲娘啊,这个问题问得实在是太好玩太有趣了!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话匣子让我收都收不住地聊了快30分钟,从我刚进公司初步感受它独特的文化,再到亲身践行,但同时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快由一问一答变成了双向的对话进而演变成了探讨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我所讲话的比例逐步提升最后几乎达到了50/50,我对他的了解和印象也随着谈话的进行而越来越深入和正面,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你们猜?
提前在肚子里准备几个有趣或者具有相关性的问题(和面试官相关/和你正在面试的位置相关/和行业相关……),这样到时候才不会白白地浪费掉“问问题”这样一个非常能为你加分的环节,做好准备了吗?你在下一个面试中最想问面试官的那个“有趣”的问题是什么??
TIP 3:讲讲“失败”的案例
为了向面试官证明自己的能力,大部分的应聘者在面试前通常都会准备几个成功的案例,希望籍此让用人单位对自己的经验/资历/管理水平留下具体深刻的印象从而对面试结果产生正面的影响。
这种想法本身没错,但是太过平庸,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你最好不要碰到我这种不喜欢听“好消息”的面试官。
当我对一个面试者的评价在行和不行之间游离时,我下一个动作通常是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请问你能否和我分享一个在你过往的职业生涯里最失败的案例是什么?同时请你告诉我你从中吸取的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你们可能不相信,我老喜欢这道问题了,因为每次问完以后,我都会像看电影默片一样一言不发地盯着面试者,看着他们抓耳挠腮局促不安的表情我内心的满足感实在无法用言语表达,总之一个字“爽”!
笑归笑但是这里我确实要好好解释一下,让我们来问自己一个问题:人,在什么时候最不容易说假话?
我的答案是:当把他们放进一个未知的/猝不及防的环境下时,通常人们会本能地作出反应,而这种本能的反应通常不会是假的。
面试者之所以会紧张,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准备要在本该吹嘘自己的时候讲“坏”消息,因此本能的反应一定是:坏了,这可怎么办啊,我没准备啊!
如果讲太真实的失败案例,可这会不会让对方留下坏印象;讲不轻不重的吧,可这到哪里现找现编啊。
然后他越是紧张就越会说实话,或者是说一眼就能被看穿的假话,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帮助你最终客观地做出决定:这小子到底是不是 Right Person ?
其实说实话,与其说我想要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倒不如说,我想要的是他回答问题的态度/思路和方法—这些东西在我的心目中远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对职场新人们到底有没有帮助,一句话: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讲座其实都没啥鸟用,多去面试几场,多被奚落几次,多碰点钉子比啥都有用。
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和别人聊天的,练着练着经验就出来了。千万别信那些所谓“职场前辈”/“成功人士”的瞎忽悠,你以为有人在前面用探雷针测一下你就不会被雷炸死了?!
我以一个曾经被生活的大巴掌抽得死去活来的过来人身份给你说个实话:你这一生该娶几个老婆/生几个娃/赚多少钱/吃多少苦都是早就定好了的,别指望谁能代替你吃苦受罪,也别梦想花两个钱听听课就能让你从此一帆风顺,直达成功的彼岸。
坑我是已经给你画出来了,可我建议你该跳还是要跳,懂不懂是一回事,经历过没经历过又是另一回事,两件事根本不挨着,你们千万别搞混了。
最后套用我妈评价我的一句话:“我的这个三儿啊(我在家行三所以爹妈一直都叫我的小名),啥道理都懂,可就是不照着它去做!”。
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我“成功”原因的最好解读,特此拿来与诸位职场同仁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eter哥的书架 (ID:gh_cde4381bc08d),作者:张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