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6-26 17:20

我们把街道献给了汽车,把隔阂与疏离留给了自己

虎嗅注: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造就(xingshu100)”,作者:朱晔,独立艺术家、策展人。


街道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种公共空间形式,我常用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一句话来作概括:


“街道及其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器官。”


街道是日常生活的集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日常生活的街道。



这张图片呈现的上海的街道,它是各种人与事物的混合,上海的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几乎把全国都装在街里面了。


街道会形成不同的社区、巷子和里弄,在不同的城市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呈现。街道上人来人往,变成一个实际的流动空间。街道上有各式商业,比如购物中心,步行街、小摊小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街道的日常。


街道有其自发的一面,人们会根据不同情况去进行空间利用,做自己所想的事情。街道上有各色声、光、电形式的广告和书写信息。由于我们的城市空间本身就有等级,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街道也自然分出了梯度。



不同年龄的人都在使用街道。小朋友有可能把街道当成一个游戏的场所,老年人也会在街道上与他人进行交流,情侣也会在街上溜达。


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日常状态。无论是在街上站着交谈,蹲着交谈,还是就地休息,人的身体与街道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毕竟是我们自己在使用街道。晚上的街道也和白天不一样,在夜晚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天看不到的街道状态。


住宅商品化改变了生活


前面讲的是日常的街道状态,那么如今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到了53%左右,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有50%多的人在城市里生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迅速在城市中集聚,城市实施差异化发展,各式各样的城市群集聚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



城市越来越大,我们以往的生活模式都被打破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大家的生活模式叫做“单位模式”,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是合一的,大家住在一个大院里。这个大院里什么都有,有幼儿园、小学、食堂、电影院、医院、游泳池等等,但同时每个人的公共生活又都在其他人的监视和观察之下。


随着商品化社会的到来,大院模式被逐步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区。1998年开始,中国大面积进入住宅商品化时代,这种住宅小区的尺度规模都非常大,而且是封闭式的,有门禁系统,不住在里面的人,平时都不会进去。



住宅商品化使得原有的城市机理遭到极大的破坏,居住区跟城市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关系——居住地和工作地分离,人们不断地购买新车,城市也不断地膨胀。以前在大院里,你认识每一位邻居;而如今在小区里,你并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仅仅可以通过房价判断他的经济水平可能和你差不多。



看看这几张图,这是重庆的变化,1944年的重庆和1993年的重庆,这座城市在慢慢地发展。





重庆夹在两个山谷之间,先是往南北方向发展,到1997年设立直辖市后继续南北膨胀,到2012年时,膨胀到现在的模式。目前重庆的城市网络里,增加最多的是车行体系,以实现出行的可达性。



这张照片叫“这么近,那么远”。我们看城市离我们很近,但其实这座城市是为车服务的,车把我们的身体包裹在里面,我们就住在这种很像模型的景观小区里。


一条识别性很高的街道


当我第一次去西班牙时,我发现了一条识别性非常高的街道,就是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街。我可以把整条街当作我的识别点,无论我怎么在附近转悠,最终都能够走回这条街道。这让我一个初次去旅游的外地陌生人,感到很熟悉。


兰布拉大街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条街把汽车的车行道设置在两边,同时两边只能单向通车,整个街道中间的大块地方都供大家步行。步行的地方又有咖啡厅、餐饮店、书报亭、休息的椅子等等,仿佛这整条街的中间地带就像一个公园。



由于兰布拉大街非常好识别,我很快就建立起了对于巴塞罗那这座陌生城市的熟悉感,所以说,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对街道的感知,建立起他对一个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的了解。


除了兰布拉大街,我还想知道巴塞罗那的其他街道会是什么样子。那些天,我继续在城市里面转悠,我发现那里的街道都很有意思,他们都像缩小版的兰布拉大街,都是把公共空间放在了马路中间,将快速车道和慢行车道放在了马路两边。



这样的设置让我作为一个步行者感到很舒服,我可以非常惬意地在街上游游逛逛,这不需要任何人告诉我,我觉得很自在。


提升街道公共属性的可能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家。我住在广州,我觉得广州很“麻烦”。在我家旁边有一个体育场,叫燕子岗体育场,到了晚上附近的居民找不到其他的公共空间,就都来到这个体育场里面遛弯散步。也就是说,实际上在我们的城市里面,公共空间是基本缺失的。



我就开始思考,街道到底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吗?想来想去,我觉得街道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它不是属于大家的,它属于各式各样的单位。一条街道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单位去管它,有的在街道上挖了很多的井盖和管孔,有的可能属于电信,有的属于移动,有的属于其他等等。所以,中国的街道是分裂的。


街道作为一个真正的公共空间并没有得到重视,于是我就想,有没有可能将街道建造成人们重要的公共空间呢?有一次我看到韩国的一档综艺节目叫《Running  man》,讲述的是让人们在城市的各种公共空间里做游戏,这张截图就是他们在香港利用中环的半山扶梯在山里做游戏。



当人的身体可以在城市里做游戏,身体跟城市的亲和度就变得非常高。除了这样的有趣应用,还有其他可能吗?我就接着去寻找。


这是其中一个案例,叫马德里RIO,是马德里建的一个环城环道,建完之后他们觉得不对,首先是隔绝了两边的交通,其次,反而使人们进城变得更慢。



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花巨资将这个环道改造成广场,让车辆从底下穿过去。这么做之后,不仅使得这座城市多出了几十个公园和酒店,更使得新老城区之间的步行距离大大缩短。这实际上就是提升了公共空间的一种可能。



著名的例子还包括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它把一个废弃的铁轨改建成可供大家休息的公园。也包括我们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品,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它通过地面步道与二层环道连接球场、绿化、院落与各类商业服务设施,形成丰富的活动与休闲空间。



这是沙坪坝触角公园,是我们于2016年基于重庆沙坪坝沙正街研究提出的设计方案,通过抬高街道二层空间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与城市、街区与建筑有机联系并适宜步行和休闲的市民公园。


勿让街道两边可望而不可及


我们的城市本就跟大量的步行者,跟你我的身体有关。但一旦城市确立车行优先,交通优先的体系后,街道就被割裂了,街道的两侧变得可望而不可及。人们只能很费力地去爬天桥,但这对于老年人或者没有自动扶梯的时候,就非常困难。



可事实上,在街道的两边,人们的生活非常丰富。重庆是山地地形,这非常有趣,人们喜欢居住在主街的背后,那里有非常多的空间,甚至包括有些地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在街上,他们甚至会利用树下面的一点点公共空间就开始处理自己的家事,但与此同时,那些大街边的城市广场就会显得非常空旷。


所以当时我们就想出触角公园的方案,它可能跟美国高线公园的形态有点类似,但更有趣。首先,它应对的是如何提供跟车行系统不冲突的公共空间的问题。其次,它期望塑造出更多的空间。因为在那个地形里,它既可以跟三楼的其他地形连接,又能够跟一楼相连,而且当二楼搭起来时,又有遮阳的效果。



这是我们做的设想的立体剖面,它实际上是做了一个架在原有街道上的网络体系,这个体系纯粹为步行者服务,因为人在步行的时候,身体对舒适度的感知是非常强烈的。可能你走一公里就会累,会想休息,老年人走更短的时间就会想休息。而这样为步行者服务的公共空间在这座城市又是非常缺少的。


你知道街道的秘密吗?


街道是我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城市公共空间,街道的秘密首先在于我们对身体和步行可能性的探索。


首先,步行对距离极其敏感,稍稍长一点,也会觉得累。但是,步行对路线交织极其宽容,对路线多样化的喜好远胜于车行。其次,步行对舒适性很敏感,步行体验对城市形态的精度要求很高。



步行的门槛尺度小,步道的建设成本远远低于车行道。步行者散漫、好奇且情感丰富。我们设想,未来的城市应该有更多步行网络的可能性,我们要在城市里塑造出更多与街道等公共空间结合的地方。城市应该更多地为步行服务,为我们人本身作更多的考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于公共空间真正的想象力,其实就蕴藏于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需要和身体之中,公共艺术的可能性也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用你的钱包支持优质原创内容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